•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數學的解題歷程與解題策略

一、數學的解題歷程

此處旨在說明學者提出的數學解題歷程之相關概念與模式,分為 Polya 的數學解題歷程、Schoenfeld 的數學解題歷程、Lester 的認知─後 設認知解題歷程、及 Mayer 的數學解題歷程等四個部分,分別敘述如後。

(一)Polya 的數學解題歷程

Polya(1945/2006)所著「怎樣解題」(How To Solve It)一書中提出 的解題歷程四階段,分別是(1)瞭解問題:瞭解已知數、未知數與條件為

【續前頁】

資料來源:Polya(1945)

(二)Schoenfeld 的數學解題歷程

Schoenfeld(1985)所著「數學解題」(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一書中強調數學解題的四個變項:(1)資源(resources):個體本身所擁有 能立即且有效地應用於解題的數學相關知識,包含數學事實與程序等;

(2)捷思(heuristics):一般所指的是解題的策略和技巧,如畫圖及引入適 當符號、猜測、簡化問題、與尋找組型等;(3)控制(control):解題時對 於策略使用的調整監控,包含計畫、監控與評估、作決定、及有意識的 後設認知活動;(4)信念系統(belief system):個體對於數學的看法與觀 感,即如何看待解題這一件事,將會影響其解題行為與學習態度。由上 述可知 Schoenfeld 將後設認知的決策與調整和信念系統的概念加入了解 題歷程之中。

Schoenfeld 的相關研究中發現解題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控制」因素,

因此他以控制的觀點出發,將解題的歷程分為六個階段,如表 2 所示,

分別是:(1)閱讀(reading):開始讀題,先釐清題目的條件、題目的目標 與自己的相關知識;(2)分析(analysis):簡化或重述問題,選擇何種觀 點?條件是否明顯?目標是否有系統地執行?;(3)探索(exploration):

尋求已知條件、未知條件,以及目標間的關聯性。本階段為何被引起,

以及行動的重點或方向,和行為的合理性;(4)計畫與執行

(planning-implement):擬定解題計畫並評估其適當性,執行計劃並逐步 驗證是否依計畫進行(5)驗證(verification):重新檢視答案,檢查解題結 果的正確性與合理性(6)過渡(transition):評估當前的解題狀態,捨棄的 策略是否仍有用處?新的策略之影響與適當性,是否有行動的必要?

表 2 Schoenfeld 的數學解題之相關問題 1.閱讀(reading)

R1:注意到問題的所有條件嗎?條件是明確的或不明顯的?

R2:有正確地注意到目標狀態嗎?目標狀態是明確的或不明顯的?

R3:是否有評估解題者現在的知識狀態與解題工作間的關係?

2.分析(analysis)

A1:選擇什麼觀點?選擇是明確的或不履行?

A2:選擇問題的條件而採取行動嗎?(正向操作) A3:根據問題的目標而採取行動嗎?(逆向操作) A4:有看見問題的條件和目標之間的關聯嗎?

A5:部分與整體連貫嗎?解題者所採取的行動(A1 至 A4)合理嗎?有更進 一步看似更適切的評論或觀察嗎?

4.計畫與執行(planning-implement)

PI1:有任何計畫的證據嗎?計畫明顯嗎或計畫的存在必須意味著有目的性的 行為?

PI2:計畫與解題有關係嗎?是否適當?架構是否良好?

PI3:參與者是否評估計畫的相關性、適當性及結構性?如果有,這些評估與 PI2 的判斷比較如何?

【續前頁】

PI4:執行是否有依計畫結構化地進行?

PI5:是否有在局部或整體的層次去評估執行(特別是出錯時)?

PI6:評估之有無對結果的影響如何?

5.驗證(verification)

V1:解題者是否重新檢查答案?

V2:有無考驗解答?如果有,如何考驗?

V3:有無歷程及解答的評估?對結果的信心有多少?

6.過渡(transition)

T1:對當前的解題狀態有無評估?若放棄一種解題途徑,是否企圖利用其中 有用的部分?

T2:有無評估先前放棄的解題途徑,對解答產生的局部與整體影響如何?所 採取的行動是否適當或必要?

T3:所採取的新途逕對解答評估的短程或長程影響如何?或是直接跳入新的 方法?

T4:採取新途徑後有無評估局部及整體的影響如何?行動是否適當或必要?

資料來源:Schoenfeld(1985)

(三)Lester 的認知─後設認知解題歷程

Lester(1985/1994)結合了 Polya 的解題歷程及後設認知的概念,發 展出數學解題的認知─後設認知解題模式,如圖 1 所示。此模式含蓋了 四項「認知成分」:(1)定位(orientation):評估與了解問題的策略行為;

(2)組織(organization):行為的計畫與行動的選擇;(3)執行(execution):

依據計畫而調整行為;(4)驗證(verification):評估所作決策與執行成果。

上述解題歷程與 Polya 的解題階段相似,但 Lester 又再加上三項「後設 認知成分」對解題的影響:個人(person)、工作(task)與策略(strategy)。

圖 1 Lester 的數學解題之認知-後設認知解題模式

(四)Mayer 的數學解題歷程

Mayer(1992)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切入探究數學的解題歷程,其將 解題歷程分為兩階段,每一個階段又包含了兩個子步驟,如圖 2 所示,

茲將其內涵分述如下。

1. 問題表徵(problem representation):解題者將文字或圖案轉換成心理 表徵。

(1) 問題轉譯(problem translation):透過語言及語意知識了解題意,

將問題所陳述的語句轉化成解題者能理解的內在心理表徵,如重 述句子或畫圖。

(2) 問題整合(problem integration):解題者透過基模知識,將題目中 各條件的關係加以整合成連貫的表徵,在此步驟解題者必須有分 辨問題類型的能力。

2. 問題解決(problem solution)

(1) 解題計畫及監控(solution planning and monitoring):解題者運用適 當的策略知識想出解題計畫並監控之。能將問題目標細分成幾個 子目標,然後再逐步地達成這些目標。

(2) 解題執行(solution execution):解題者運用程序性知識,操作算數

認知成分 後設認知成分

策略

驗證

執行 組

織 定位

規則以順利運算出題目的答案。 0.30.3=0.09 38.88÷0.09=432 432$0.72=$311.04

問題轉譯

綜合上述,諸位研究者對於解題歷程所提出的看法雖然有些許不同,

但整題看來大致皆從 Polya 數學解題歷程四階段的概念出發,研究者自 行歸納整理成以下四個解題歷程:包含(1)瞭解與分析問題:透過閱讀題 目以瞭解與評估問題的類型,分析此問題的已知數與條件為何,以及未 知數與目標為何,並將問題透過重述或畫圖等方式轉換成內在表徵;(2) 擬定計畫:解題者瞭解已知數、未知數及目標之間的關聯性,並透過策 略知識加以組織及擬定適當的解題計畫;(3)執行計畫:按照擬定的計畫 逐步依算術規則執行解題;(4)驗證:解題者須檢查答案及解題歷程是否 正確。此外後續的學者又加入了後設認知成分的概念,強調擬定與執行 計畫時監控與調整的重要性。

二、數學的解題策略

此處欲探討解題策略教學對學習障礙學生應用問題解題之影響,分 為代數應用問題相關內涵之說明、及學習障礙學生解題策略教學相關研 究之內容與成效等兩部分作論述。

(一) 代數應用問題之相關內涵

當個體有所追求但還沒有找到適切的手段以達到目的時所感受到的 心理困境即是所謂的「問題」,而「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指的是 在面對問題的情境時個體思考的歷程,也就是綜合運用所學得的知識與 技能以達到目的的過程(張春興,1996)。問題解決在教學上反應在有前 後文脈的應用問題,或稱文字題(word problem)。而依文字題句型的內 涵可分為三個部分:(1)陳述句(assignment):說明事物和數量間的直接 關係,即給定某一變項數值,如:小玉的體重是 20 公斤;(2)關係句

(relation):說明兩變項在數量上的對應、互動或比較關係,如:姐姐比 小玉重 10 公斤;(3)問句(question):題目的目標,即要求回答的未知數 數值,如:姐姐體重是幾公斤(引自林沅芝,2005)。此外 Lewis 與 Mayer

(1987)依語言性質和運算性質之不同將文字題分為兩種類型:(1)一致

語言(consistent language):題目的文字敘述和運算時的符號相同,如:

紅茶一杯 15 元,柳橙汁比紅茶貴 10 元,請問柳橙汁一杯多少元?(貴→

加法)(2)不一致語言(inconsistent language):問題的文字敘述和所需的運 算符號是不同的,如:柳橙汁一杯 25 元,柳橙汁比紅茶貴 10 元,紅茶 一杯多少元?(貴→減法)(引自蔡明典,2008)。

應用問題依語意結構之不同可分為:(1)改變類(change):指一數量 經由增加或減少的改變後成為另一個數量的問題;如:草地上原有 10 隻 小鳥,飛走了 3 隻,草地上還有幾隻小鳥?(2)合併類(combine):指兩 個數量的總合問題,如:教室裡有 30 位學生,其中有 18 個男生,請問 女生有幾人?;(3)比較類(compare):指兩個數量進行多少或大小的關 係比較問題,如:一個漢堡 45 元,蛋餅比漢堡便宜 20 元,一個蛋餅多 少元?;(4)等化類(equalize):指一數量的改變歷程,最後達到兩個數 量間的均等問題,如:我有 40 顆彈珠,若弟弟再多 10 顆就會和我一樣,

弟弟有幾顆彈珠?(Garcia, et al., 2006;Riley, Greeno, & Heller, 1983)。

代數(algebra)可視為中學及其以後教育的「守門員」,亦即學生必 須能成功地完成代數課程才能從高中畢業(Chambers, 1994),又許多職 業也需具備基本的代數能力,因此代數是生存於當今社會,為了獲得更 高的學歷與更好報酬的工作,所需必備之重要能力(Kortering,

deBettencourt, & Braziel, 2005;Maccini, McNaughton, & Ruhl, 1999)。代 數具有抽象的本質,其被視為抽象思考的入門(Witzel, Mercer, & Miller, 2003),其是使用文字符號來代表某些事物的數量或數值間的數量關係,

其具一般數字的屬性,可能是已知的數或是未知的數,而如此以象徵性 的語言來呈現的代數方程式,學習者在解題時必須要調適以往對於文字 符號的詮釋,並學習進行這些符號的數字運算,如用英文字母 x 代表未 知的數量並求解 2x+3=9(Maccini, McNaughton, & Ruhl, 1999;Witzel, Mercer, & Miller, 2003)。

代數應用問題(algebra word problem)指的是使用文字敘述的方式

來呈現數學題目,在問題表徵的過程中要能建構解題情境的心像或將之 圖示化,並將其中一個未知數以某一英文符號作假設,甚至將其他需要 用到的未知數透過與已假設的英文符號間的數量關係來表示之,再根據 題意列出方程式,接著進入問題解決執行階段,使用適當的算術或代數 運算技巧求出方程式的解,最終得到此問題的答案。

(二) 學習障礙學生的解題策略教學

(二) 學習障礙學生的解題策略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