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架構如圖 5 所示:

圖 5 研究架構

一、自變項

本研究的自變項為電子白板融入解題策略之教學課程。「電子白板」

為研究者任教學校中的生涯發展教室內所設置的「SMARTboard」,用以 作為教學材料呈現及師生互動之教學媒介。「解題策略」則是修改自 Montague(1992)所提出的認知-後設認知策略教學模式中的七個認知解 題步驟及自我教導、提問及監控的後設認知成分,分別是「閱讀題目、

說出重點、畫圖假設、列方程式、移項計算與檢查寫答案」等六個步驟,

每一步驟皆有「我教我做、自問自答」兩個子步驟的後設認知監控之,

並利用「一讀、二說、三畫圖,四列、五算、六檢查」的口訣幫助記憶。

教學實施程序每一種題型皆經歷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教師透過電子白 板示範依解題策略進行代數應用問題之解題;第二階段為教師引導學生 透過電子白板依解題策略練習相同題型之求解,教師提供即時的校正與

自變項 電子白板融入 解題策略教學

研究對象 學習障礙學生

依變項

1. 代數應用問題解題 成效

2. 代數應用問題解題 策略使用差異情形 控制變項

1.教學者及施測者 2.教學及施測的時間 3.教學及施測的地點 4.教學程序

5.參與者流失 6.歷史與同時事件 7.功能獨立、形態類似

回饋。待三種題型皆依序進行以上兩個階段後教學結束,隨即實施立即 成效評量。

二、依變項

(一)代數應用問題解題之成效

評量「代數應用問題測驗」在電子白板融入解題策略教學介入前後 之得分。立即學習成效在每次教學結束後隨即實施,保留學習成效在教 學結束後兩星期開始實施每週一次,共三次的評量。

(二)代數應用問題解題策略使用之差異情形

透過每次評量時的「解題策略使用觀察記錄表」,以及在參與者基線 期的最後一次和介入期的最後一次請其他教師進行研究者自編之「代數 應用問題訪談大綱」的個別晤談,據以分析參與者在教學介入的前與後,

解題策略使用的差異情形。

三、控制變項

(一)教學與施測人員

本教學實驗皆由研究者擔任教學者及評量者。

(二)教學及施測時間

從 2014 年十一月起至 2015 年一月止,利用參與者每週星期一至五 參加學校第八節課的時間,一星期至少進行四次,一天每位參與者僅進 行一次教學活動,且在同一節課實驗教學後,立即進行評量施測。其他 參與者基線期及維持期的測驗評量則安排在同一天的其他時段進行,以 避免互相影響。

(三)教學及評量地點

因本研究參與者中有兩位有抽離至資源班上課,而另一位目前則是 提供間接支援服務,故並未選擇在資源教室進行教學與評量,以避免參

與者對學習環境的熟悉度不一,造成對學習效果的影響。因此本研究皆 安排在研究者任教學校的生涯發展教室進行教學及評量,該教室位於三 樓邊間,環境安靜乾淨,且教學是以個別方式進行,參與者彼此之間不 會互相影響。

(四)教學程序一致性

研究者在編擬教學計畫,並熟悉教學流程與內容後,進行預試,以 修正或調整教學實施程序。並請另一位特教教師在同一星期隨機挑選 1 節課觀看,透過檢核表(附錄二)進行流程一致性檢驗,以確保三位參 與者在教學介入期間所接受的教學程序皆一致。

(五)避免參與者的流失

在教學實驗前以書面同意書(附錄三)的方式先徵求學生家長的同 意,並確定三名參與者在研究期間內不會無故缺席、轉學或是退出本研 究。

(六)歷史與同時事件

在教學介入前先確認三名參與者皆未接受過電子白板融入解題策略 之相關教學,另實驗期間內學校亦不會舉行相關教學活動。

(七)功能獨立,形態類似

三位參與者是同一間學校同年級的學習障礙學生,但是來自不同的 普通班級,在原班上課時段要有互動的機會是微乎其微,又據平日觀察 參與者間鮮少談論到課業方面的話題,更遑論彼此教導學習。

四、實驗設計

本研究實驗設計模式如圖 6 所示,三名參與者均接受相同的實驗處 理過程,即基線期(A)、介入期(B)、及維持期(M)三階段,各階段分別說 明如下。

圖 6 實驗設計模式

(一) 基線期(A)

三名參與者同時進入基線期,即在第一天開始同時蒐集所有參與者 的基線資料,使用研究者自編的「代數應用問題測驗」進行評量,在此 階段不進行任何教學介入,除了要求參與者盡力作答,並視需要要求報 讀題目或提供計算機外,不給予其他的提示、協助或增強,主要是為評 量參與者於介入前在代數應用問題的解題表現。

三階段的資料蒐集方式及介入點為:當參與者甲的基線資料呈穩定 狀態或反教學趨向,即至少有三次連續且穩定的資料點,則該參與者開 始進入介入階段,但參與者乙和丙仍停留在基線期。當參與者甲介入期 的解題表現呈穩定狀態或達預定水準時,且參與者乙的基線亦呈穩定狀

基線期(A) 介入期(B) 維持期(M)

態或反教學趨向,則參與者乙開始進入介入期,但參與者丙仍停留在基 線期。當參與者乙介入期的解題表現呈穩定狀態或達預定水準時,且參 與者丙的基線也呈穩定,則參與者丙開始進入介入期。

(二) 介入期(B)

當三名參與者各自的基線期分別呈現穩定狀態時,則實施教學介入,

此階段共設計有十次的教學介入,每週安排至少四次的教學介入,教學 時間為三十分鐘,於每次教學結束後,立即進行「代數應用問題測驗」

評量,測驗時間不限,直到做完為止,估計約需十五分鐘,參與者可視 需求要求報讀題目或提供計算機。每份測驗有三題,共 60 分,參與者需 連續三次解題之得分達 45 分以上(含)或已達穩定狀態,則可進入維持 期。此階段的測驗表現資料,將作為評估參與者在教學介入的立即效果 之依據。

(三) 維持期(M)

此階段在教學介入結束後兩星期開始對每位參與者實施每週一次,

共三次的「代數應用問題測驗」評量,此階段不對參與者進行任何教學 處理,但參與者可視需求要求報讀題目或提供計算機,測驗結果用以了 解參與者的學習保留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