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數學連結能力之相關研究

壹、國內數學連結能力相關研究

現今九年一貫數學學習領域課程愈來愈重視數學連結能力的培養,因此許 多研究透過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數學步道、結合 U-learning 的數學步道或 強化連結能力的教學設計……等,從中探討學童在教學完後的學習成效。

陳厚吉(2003)研究結果發現接受「數學步道」的學生在數學學習態度及 數學連結能力學習表現上顯著優於接受「傳統教學法」的學生。陳鴻綸(2006)

也說到數學步道教學活動符合「數學生活化」的目的,且能有效的讓全班進行 討論,也提供學生實際運思的機會。之後研究者邱昀亭(2010)更結合 U-learning 的優勢發展成適性 U-learning 數學步道,結果發現適性 U-learning 數學步道 教學較傳統教學模式,不管在教學成效、補救教學及學後保留的平均成績,實 驗組都優於對照組,結果也顯示此教學模式有益於學生在線對稱連結能力的學 習成效,且透過教學意見回饋表發現學生對此教學模式有不錯的正向意見。在 強化連結的教學設計上,劉文杰(2005)在行動研究中,研究者設計數學連結 生活、數學連結其他領域、數學概念間的連結的數學課程,發現學生透過「連 結」主題的教學後數學能力有所提升。陳瑞中(2005)發現強化連結能力的教 學能有效增進學生數學信念及數學能力,並對不同數學能力的學生產生不同的 提升效果。張琇清(2008)在實施連結生活情境之數學教學活動時,透過師生 與同儕間的互動,可增進數學概念理解;又藉由探索與實作,將學習意義化、

趣味化,給予學童不同的數學經驗、改變對數學的刻板印象、增進對數學的學 習興趣,並發展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針對國內以課程教學內容探討學童的數學連結能力有許多的相關研究,整 理敘述如下表 2-5:

28

表 2- 5 數學連結相關研究 研究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結果

陳厚吉

(2003)

數學步道對國中 生數學學習的成 效研究

1.接受「數學步道」與「傳統教學法」的中分群及 低分群學生在數學學習成就之立即效果上沒有顯 著差異,但在保留效果上有顯著差異。

2.接受「數學步道」的學生在數學學習態度上顯著 優於接受「傳統教學法」的學生。

3.接受「數學步道」的學生在數學連結能力學習表 現上顯著優於接受「傳統教學法」的學生。

4.透過訪談得知,接受「數學步道」的學生亦具有 分析問題的能力。遇到不同方法時也能分析、判斷 出較適合的方法使用,使得在數學連結能力方面有 較佳的學習表現。

劉文杰

(2005)

強化數學連結主 題「教學設計」

之行動研究

1.在行動研究中,研究者設計數學連結生活、數學 連結其他領域、數學概念間的連結的數學課程,發 現學生透過「連結」主題的教學後數學能力有所提 升。

2.教師在發展連結課程教學設計中獲得專業成長。

(續下頁)

29

30

研究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結果

丁于珍

(2007)

雲林縣國民中學 學生數學能力診 斷評量試題分析 之研究

本研究旨在針對93年雲林縣國民中學學生數學能 力診斷評量試題,進行質性、量化以及綜合性分析。

1.質性分析包含檢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所公佈之數 學領域能力指標與NCTM 六大數學教育指導原 則、十大數學課程規準。

2.量化分析則包含試題的內部一致性信度、難度、

鑑別度及選項誘答力之分析。

張琇清

(2008)

實施連結生活情 境數學教學活動 對國小五年級學 生數學學習影響 之研究

1.研究之結果,實施連結生活情境數學教學活動 後,經由師生與同儕互動中,可增進數學概念理 解;經由探索與實作,將學習意義化、趣味化,給 予學生不同的數學經驗,改變數學刻板印象,增進 數學學習興趣,並發展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數學學習成就方面,實驗組後測成績高於控制 組後測成績,並達顯著。

(續下頁)

31

4.適性 U-learning 數學步道教學較傳統教學模式 更有益於學生在線對稱連結能力的學習成效。

32

在數學連結主題上的表現,少有只針對數學連結主題評量的測驗編制,以及探 討學童在數學連結學習上的缺陷。對應國際間大型評比測驗的概念,顯示連結 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本研究對應九年一貫課程數學學習領域的連結主題,

以能力指標作為診斷屬性,研究現今國內國小五年級學童在連結主題上的表 現。

貳、數學連結能力的背景因素相關研究

背景因素係指直接或間接影響結果之因素,在本研究當中係指影響數學連 結能力的因素。

賴培真(2011)經學習問卷研究結果發現符合以下條件者為數學學習成功 者:1.雙親家庭、2.父親職業不限,母親職業為軍公教警、3.父母親教育程度為 碩、博士以上、4.學生家長會參與學校活動、5.家中適合閱讀的書籍數量能在 26 本以上、6.適當參加數學科補習或安親班者、7.課後學習能與同學或家人一 同討論數學問題、8.每天花不到 1 小時的時間在看電視與使用電腦、9.有閱讀科 學類,語文小說類和史地類等書籍等。洪川富(2008)研究發現國小四年級,

學生在數學家庭作業完成時間與學生數學學習成就為負相關;教師指派數學家 庭作業頻率與學生數學學習成就之間為正相關。黃量意(2007)研究發現「數 學學習策略」和「數學學業成就」呈正向中度相關;「數學焦慮」和「數學學業 成就」呈負向中度相關。孫旻儀、蔡明學(2007)透過後設分析發現社經地位 與學業成就之間有低度的關係存在。陳美玲(2006)發展自編測驗來探討男、

女性學童的表現情形發現:女性學童在統計初步概念之理解情形略優於男性;

在不同規模學校之學童的表現情形:就讀大規模與中規模學校學童在統計初步 概念之理解情形優於小規模學校學童。可發現影響學生學業成就的因素有許多 面向,例如:物質條件、教育態度、教養方式、價值觀念、語言型態、智力因 素、學習動機、抱負水準、學習環境資源……,然而有些因素是直接影響學業

33

34

35

36

37

學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將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其他學科領域、是否曾與 他人討論數學問題)、家庭因素(例如:家庭結構狀況、父母親教育程度)及學 校因素(例如:學校規模)做驗證及深入探討。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