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文獻回顧

第三節 文獻回顧

在文獻回顧的部分,首先整理先前研究者對於夜市的相關文獻,包含台南夜 市的發展及花園夜市的相關研究,以瞭解台南夜市的發展歷史及花園夜市相關研 究結果。其次,回顧前人關於攤販的研究,以理解過去研究者對於攤販活動是採 取何種觀點來解釋。再者,透過時間地理學的相關研究回顧,以建構攤販移動的 指標。最後,透過社會資本相關研究的回顧,來瞭解關於社會資本相關議題的研 究,建立花園夜市攤販移動與社會資本關係的分析與解釋的架構。

一、台南夜市相關文獻回顧

台南市最早的夜市為 Sakariba(盛の場15)和民族路夜市(余舜德、周耿生,

2004)。歷史最悠久的 Sakariba 成立於 1930 年代日治時期。東側原為虱目魚魚塭,

魚塭填平後,許多挑點心來此販賣的攤販,聚集成一個市集。當時主要的消費者 原為當地漁民,後來攤販陸續聚集,各種小吃、百貨應有盡有,變成當地人及外 地遊客逛街、購物、吃小吃的主要地方。然而,隨著都市發展,交通流量大增,

這條九公尺寬的老街,明顯已不符時代需求,兩旁低矮、老舊的房子更顯零亂與 不搭調,後因成衣工業的進駐而逐漸淘汰了此夜市賴以成名的小吃攤,在 1992 年 至 1993 年間,因應台南市政府海安路道路拓寬與地下工程計畫,Sakariba 就此宣 告落幕16

而民族路夜市在 1960 年代左右成市,當時台南市政府為整頓流動攤販,在赤 崁樓旁設立流動攤販臨時市場,攤販開始聚集於石精臼、赤崁樓一帶。其後民族 戲院出現,流動攤販逐漸往此地蔓延,攤販沿街延續數百公尺,形成了一般街路 型態的流動攤販夜市。民族路夜市自 1960 年代以來,即為台南市規模最大的夜市

(余舜德、周耿生, 2004;葉錠坤, 1981),1980 年代也是全台規模最大、最熱 鬧的夜市(郭中端、堀込憲二,1996)。直至市府為整頓交通,恢復民族路的交通 秩序,於 1983 年 8 月 1 日公告廢止民族路夜市, 9 月 1 日起民族路嚴禁設攤,使 得民族路夜市走向歷史17

1984 年 3 月,在前省議員蔡介雄的奔走下,民族路夜市的攤販在小北路(現 為西門路四段)重新復業,此地原為廢魚塭,後經市政府准許設立府城攤販中心,

經填土、整地、搭鐵厝、公共設施後,『府城攤販中心小北觀光夜市』(又稱小北 仔夜市或小北夜市),於 1984 年 3 月 1 日正式開幕,是台南市第一座民有經營的 觀光夜市18。1986 年東帝士百貨開張後,互相結市,使得小北夜市成為台南市當時

15 其意為『人聚集的地方』或『繁忙的街道』。

16〈台南海安路跟著歷史走〉,《聯合報》,1993/02/18,17 版。

17〈台南夜市限期搬遷攤販代表北上陳情〉,《聯合報》,1983/08/21,3 版。

18 台南市北區區公所 http://www.tnnorth.gov.tw/index.php?act=product&CategoryID=721(2010/11/24 瀏覽)

9

規模最大的夜市(余舜德、周耿生, 2004)

林世昌、楊宜訓(1995)曾對當時(1995 年)台南市的十四處夜市進行研究,

對此十四處夜市的機能種類及其結構和空間分布進行研究,發現當時台南市的夜 市多分布在商業較不發達之區,如較遠離市區的南區和安南區數量較多,且位置 多在商店街以外或外圍區域但交通便利之處。而當時台南市夜市多為『多種機能 型』,可能為服務商業較不發達的地區,但因考慮到營運,故須選擇交通便利,以 爭取較多消費人潮。與余舜德、周耿生(2004)針對台南地區夜市形成的原因大 致雷同,中山高速公路的完成為台南夜市發展的里程碑。在高速公路建築完成

(1978 年)的隨後四年,共有 37 個新夜市的設立。這些夜市地點主要分布在台南 市的郊區聚落及較繁榮之台南中部鄉鎮聚落。

余舜德、周耿生(2004)以台北都會區和台南縣的夜市為例,進行『台灣夜 市市場系統的發展』研究,以期建構台灣夜市體系的模型。台北和台南的例子皆 指出,台灣的夜市最早在都市居民聚集的地方,以每晚在固定地點經營的型態出 現。如台北的圓環及萬華夜市或是台南的 Sakariba 及民族路夜市都是以小規模的 攤販聚集開始,在此二都市最早發展的區域之街角、廟口或菜市場外圍出現。所 以從上述可知,台灣早期的夜市形態,其空間特性展現出與聚落商業區互相結合 發展的沿街型夜市形態。而以筆者前文所提及的『北士林、南花園』中的士林夜 市為例,其商業活動範圍泛指士林公有市場內夜間飲食部、大東路、文林路、陽 明戲院、乃至基河路一帶而言(林惠華,2002)。在 1935 年左右,士林慈諴宮前,

只有一個由十幾個小吃攤形成的夜市雛形,它之成為台北市乃至全省最熱鬧的夜 市,則是 1985 年以後的事。夜市的範圍及明確的界線也在 1986 年後才逐漸定型,

與外圍之舊商圈直接連接,商業活動持續不斷,沒有自然的界線標示夜市的範圍

(余舜德,1995)。從上述可知,士林夜市的空間範圍與特性和街道商業街的發展 自然相依附,為典型的『沿街型夜市』型態,花園夜市與士林夜市,呈現出形成 過程、空間特性的差異。

而再從台南市夜市名冊(南市府市管課,2006b)資料顯示,2006 年台南市安 南區有六處夜市,北區有四處,南區有三處,東區有二處夜市,中西區、安平區 各有一處夜市,總計十七處夜市。蕭湘勻(2005)曾進行台南市夜市遊憩吸引力 與遊客滿意度、忠誠度的研究,其中抽樣選取台南市八處夜市,包含花園、大東、

武聖、日新、海佃等夜市,發現台南市夜市為露天開放式、區塊狀之空間型態;

攤販類型主分為飲食、百貨、遊樂三類,為定期流動性的夜市,由民間人士自行 營運管理;在夜市的策略輔導上缺乏台南市夜市法規和相關輔導策略。而夜市消 費集中化,夜市日趨飽和,各夜市特色區隔,主因為攤販的質與量。

10

侯靜華(1987)、余舜德(1996)

林惠華(2002)、邱士銘(2005)

郭嘉倫(2004)、黃瑞閔(2008)等

蕭湘勻(2005)、陳豐裕(2010)

盧維笙(2008)、黃國維(2009)

資料來源:筆者整理

11

移動特性及其背後社會關係運作下,對花園夜市此一塊狀型夜市所產生的影響。

二、攤販相關文獻回顧

國外有關攤販的研究,始自 1960 年代,地理學者從中地理論來對這種間歇式 的市場提出理論解釋與修正。分析著重於流動市場與固定市場形成原因的探討。

Ray 認為 1970 年後,對於市場的研究轉到攤販交易者身上,研究交易者為何選擇 在不同空間中做移動而不是在固定空間中兼做數種不同的行業?從成本分析和消 費需求分析,來解釋流動市集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攤販交易者尋求超額利潤的 理性選擇,另一方面則由於有效需求不足,無法維持固定市場的存在(引自徐旭 成,1996)。而以攤販(Street Trader;Street vendor)為研究主體的國外文獻多屬 開發中國家居多。例如 Maureen Hays-Mitchell(1994)以秘魯六個城市為例,認為 非正式經濟活動是美洲安地斯山區根植於歷史和經驗的重要維生方式,藉由紀錄 和分析攤販的區位模式和偏好以及該區位的限制,都使擺攤活動發生於此地區,

攤販之間的相互需求及緊急事件的相互依賴,是決定其時空行為的重要因素。

而 N.J.Nattrass 也曾以南非 Umtata 州的 Transkei 城市的攤販為例,研究其與大 企業、州政府間的特殊關聯行為,說明這些處於經濟最底層的攤販如何在國家體 制的壓制下,以及批發商、餐館及超市夾擊下奮鬥,從勞動力結構與非正式部門 特性的角度切入,最後推論出該地攤販是都市邊緣人對抗貧窮所從事的謀生行 為,反而具有社會安全的正面作用(引自徐旭成,1996)。而 Ray 對哥倫比亞 Cali 的攤販研究,道出由於攤販本身所形成的相關利益團體,對取締政策加以反對甚 至對政府施加壓力,使得政府對此類攤販大多採取縱容態度,即使取締卻多難貫 徹。且攤販表面上雖多是獨立營業,但卻常被用來處理工廠所生產的瑕疵品,反 而變成是經濟體系中正式部門的依賴買賣者(引自徐旭成,1996)。

Bhowmik(2005)以亞洲的南韓、孟加拉、斯里蘭卡、越南、新加坡、泰國、

馬來西亞,印度、菲律賓、柬埔寨等國家,針對攤販活動,以政治經濟的角度,

探討這些國家攤販數量成長的原因。與國家經濟情況的改變、就業機會縮減、經 濟政策的執行有關。例如孟加拉、越南、柬埔寨等國,農村失業人口移往都市,

由於擺攤工作的低技術與低資本,使之成為攤販。而在金融危機後,泰國、新加 坡、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等,因國家面臨嚴重經濟危機,使攤販數量成長。

而印度在經濟自由化的政策下,大型工廠外包給小型企業,亦造就其失業人群走 上街頭成為攤販。而 Michael G. Donovan(2007)以哥倫比亞 Bogata 街販(1988 年到 2003 年)為例,探討在空間規劃政策下,街販在進到政府規劃的市場營業後,

經歷了工作場所的提升但經濟收入下降的困境,以此來探討公共空間中,街販此 類非正式經濟對市政當局公共空間的維護與爭論。

12

Alex B.Asiedu 和 Samuel Agyea-Mensah(2008)以非洲加納首都 Accra 的街頭 攤販為研究對象,根據實地訪談當地街頭攤販、消費者、商家和市政當局,發現:

攤販並沒有明顯社經條件的不同,有差異的是攤販的來源地。而隨著時間推演,

交易商品的種類會隨之不同,轉向更高價值的物品,使其建立資本;另一重要的 發現是攤販由於遭受持續騷擾和毆打以及市政當局的物品扣押,不停在移動奔 逃,為解決此一問題,建議市政當局應採取協商而不是對抗,來處理攤販。

而國內有關攤販的研究,多屬政策規劃、攤販管理方面,且多預設攤販為『都

而國內有關攤販的研究,多屬政策規劃、攤販管理方面,且多預設攤販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