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文獻探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輔以李夫澤所作的他傳《從「女兵」到教授-謝冰瑩傳》,嘗試拼湊並解讀謝冰 瑩真實的一生。

以上的研究論文都肯定了謝冰瑩的女性主體、對婦女解放的投入及對國家民 族的熱愛。但我們也可以發現,這些論文的研究文本大都以《從軍日記》和《女 兵自傳》為重心,討論時間斷代主要集中在北伐時期和對日抗戰時期,謝冰瑩來 台之後的文思活動琢磨有限。不是認為謝冰瑩來台之後創作品質劇降,就是仍以 謝冰瑩在五四時期的女兵形象為主軸,研究謝冰瑩的角度仍停留於「反封建先鋒 女兵謝冰瑩多面向的呈現愛國心與對女性命運的關切」的表層。在女性主體部份 的討論,也都認定謝冰瑩在強烈愛國心的驅使下,女性熱愛國家民族,貢獻自身,

女性主體與國家民族沒有任何衝突、矛盾或妥協。

二、研究議題分類

因為謝冰瑩加入中國歷史上第一支正規軍事教育的女子軍隊,並以白話文書 寫北伐經歷的《從軍日記》發跡文壇,研究者切入謝冰瑩的研究視角約可分成兩 種,一是寫實文學的時代革命意義,一是女性與革命的性別論述。

研究者皆肯定謝冰瑩早期作品寫實記錄革命過程的時代價值。閻純德認為謝 冰瑩紀實性的文學成就特別表現在北伐和抗日戰爭中的偉大民族氣節。他最推崇 謝冰瑩作品裡的時代性和紀實性,認為謝冰瑩小說感人的力量來自於「高度的真 實,強烈的感情色彩,細膩的刻畫」。36謝冰瑩的作品迴盪著時代風雨和歷史脈搏,

女性抗爭,愛國愛家,不屈不撓的民族氣節,是她作品的核心。不雕琢、樸素、

流暢,是她的創作藝術表達。閻純德認為謝冰瑩的文學成就表現在報告文學的紀

36 閻純德,〈謝冰瑩及其創作〉,《新文學史料》01 期(1982 年),頁 1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實性面向,肯定《從軍日記》和《女兵自傳》滿載北伐和抗日戰爭中所表現出的 偉大精神和民族氣節。「緊密呼應歷史的脈搏,具有鮮明的時代感,是謝冰瑩這 些紀實性篇章的突出特點。」。37閻純德論「《從軍日記》在讀者中確實產生了巨 大影響,它不僅在作者的生命史上留下了痕跡,而且撮下了歷史風暴的一個側 影,作者那顆對民眾的愛心和對土豪劣紳、地主、軍閥的仇恨,還是表現得明明 白白的。」。38閻純德稱謝冰瑩為「永遠的『女兵』」,並總評謝冰瑩如下:

謝冰瑩,一代文豪,是中國新文學史上「女兵」文學的「祖母」,是第一 個在現代報告文學和紀實文學領域建樹卓著的女作家。從《從軍日記》, 到《一個女兵的自傳》,以及其他紀實性的散文和小說,她為二十世紀中 國女性在社會和文學上建立性別話語做出了貢獻。39

李夫澤和《二十世紀中國女性文學史》也從歷史時代的紀實面向肯定謝冰 瑩。李夫澤肯定謝冰瑩早期散文創作「真實地反映時代的某個側面,體現出鮮明 的個性色彩,具有醇真自然的藝術風格」。40《二十世紀中國女性文學史》評謝冰 瑩「其成名作《從軍日記》所帶給讀者的,首先便是強烈的時代氣息,作品字裡 行間激盪著北伐歲月的歷史濤聲。」。41這樣的革命女子,在謝冰瑩之前的五四女 作家從未有過,謝冰瑩是第一個在革命文學萌芽期創作實踐的女作家。在許多有 志於革命文學創作的人還囿於「革命加戀愛」的小圈圈時,謝冰瑩的「從軍」具 有特殊意義,加以她所表現的覺悟女性激昂精神與仍在封建勢力重壓下的婦女形 成強烈對比,薄薄的《從軍日記》理所當然的具有特殊價值。42我解讀學者們所

37 盛英主編,《二十世紀中國女性文學史》(天津:天津人民,1995 年),頁 232。

38 閻純德,〈謝冰瑩:永遠的「女兵」〉,《二十世紀中國女作家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出版社,2000 年),頁 176。

39 同上註,頁 166。

40 李夫澤,〈論謝冰瑩前期散文的特色〉,《中國文化研究》02 期(2001 年),頁 123。

41 盛英主編,《二十世紀中國女性文學史》,《二十世紀中國女作家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 大學出版社,2000 年),頁 232。

42 同上註,頁 23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說的「歷史時代的紀實性」的觀點是,學者們一方面是肯定謝冰瑩在婦女解放運 動史上留下的成績與貢獻,特別是她打破中國女子不得成為軍人的規範,創下女 子當兵的先例。一方面是謝冰瑩生動的白話文字所俱有的寫實文學特性,她所記 錄下的北伐革命戰役,使文學作品俱有史料記載的功能。謝冰瑩的革命文學作品 確實將寫實主義文學與革命行動做了完美結合。

另一方面,學者們也喜歡從女性與革命的研究角度,來分析謝冰瑩的北伐革 命表現,並以此定位謝冰瑩的女性主體。孟悅和戴錦華質疑《從軍日記》成為暢 銷作品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女性藉由投入革命,宣傳女性尋找最大限度背叛傳統 性別角色的可能。謝冰瑩的北伐從軍行動展現性別革命的熱情。但是,孟悅和戴 錦華認為謝冰瑩的性別革命是破滅的。因為,女性走上戰場不得不抹煞性別,不 得不以男性作為衡量自己能力的標準。軍裝與戰場像是一副男性的面具,女性抹 煞性別走上戰場,走向革命後不復成為自我。成為女兵也並未讓謝冰瑩逃出封建 勢力對女性的桎梏,政治尚未為女性的政治權利提供充分條件,女子大隊解散 後,謝冰瑩仍被傳統封建家庭網羅。當《從軍日記》集結出版,謝冰瑩在北伐軍 伍解散後續寫的〈寫在後面〉和〈給 K.L 的信〉透露出革命本身是破滅的,成為 女兵並沒有讓女性逃出封建勢力的迫害,革命並未能解決女性問題。43楊聯芬也 認為謝冰瑩忠誠於革命,完全接受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所教授的「革命與戀愛」

官方教育,認定女性的愛情、慾望,是對革命事業有所妨害的事物。在北伐大革 命時期,謝冰瑩獲得的是相對單純的「無性別」體驗。44

綜合以上的文獻研究成果,我們了解到目前關於謝冰瑩及其作品的研究時間 斷代以五四革命文學時期為主。學者們皆肯定謝冰瑩在五四革命文學時期有其指 標性與重要性,謝冰瑩確實寫實記錄二〇年代末的革命浪潮。學者們也主要以《從

43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台北:時報文化,1993),頁 203-206。

44 楊聯芬,〈女性與革命-以 1927 年國民革命及其文學為背景〉,《政大中文學報》(2007 年 12 月 8 期),頁 123-13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軍日記》作為分析謝冰瑩女性意識的主要依據,認為謝冰瑩因為醉心於國族革 命,而有喪失女性性別主體的危機。

本篇論文將在前輩學者的研究基礎上,往以下幾個研究角度延伸:其一,拉 開謝冰瑩人文活動的研究時間分期。從二〇年代末北伐革命運動發論,加強中日 戰爭、戰後五〇六〇年代台灣、七〇八〇年代美國等時間歷程,全面而有系統的 闡述謝冰瑩一生的生命歷程和作品內涵,立體呈現謝冰瑩的性別觀點及作品風 格。其二,謝冰瑩醉心革命,是一位熱情的婦女解放運動者。自傳統封建社會掙 脫的解放經驗,讓她對婦女解放有責無旁貸的使命感。將她的婦女解放行動與文 學作品表現分開論述,應該能更清楚呈現謝冰瑩的性別成長歷程。其三,分析謝 冰瑩寫實主義文學作品的關注焦點。謝冰瑩終身以寫實主義文學作為寫作手法,

在五四革命文學時期,寫實主義文學帶有改革社會的使命與魔力,而在戰後五〇 年代台灣,國民黨政府將文學創作納入國家管控範圍,厲行反共文學,左翼社會 革命思想成為禁忌。釐清謝冰瑩操作寫實主義文學的走向,應可以見出她對時代 變遷的應對之道,以及了解她堅持寫實主義文學書寫所留下的文學成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