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臺日的南向發展政策背景與文獻述評

第三節 文獻述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由於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戰敗,於美國主導下制定《和平憲法》及與美國簽 署《日美安保條約》,日本透過軍事力量建立國家安全保障的方式終止。戰後初 期,日本對外政策採行首相吉田茂提出的「吉田主義」,對內全力發展經濟,對 外則依循配合美國的外交政策。隨著日本的經濟復甦及國際的冷戰格局,1957 年 日本首相岸信介向「亞洲開發基金」提出「岸計畫」,開始透過經濟影響力建立 國家經濟安全保障的南向發展政策,岸信介並於同年訪問印度宣布提供日圓貸款,

可視為為日本針對印度的政策濫觴。

1977 年日本由時任首相福田赳夫出訪東南亞時提出「福田主義」,闡明日本 二戰後對東南亞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宣示日本不會尋求成為軍事強權,將致力 於東南亞以及世界的和平與繁榮作出貢獻,並透過經濟援助等方式加強與東南亞 國家的雙邊關係,同時期雖然印度並未出現在日本「福田主義」的宣示範圍內,

然日本基於擴大經濟聯繫的考量,印度亦在受經濟援助國家之列。

2006 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第一次內閣時提出「自由與繁榮之弧」的價值 觀外交,企圖連結尊重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的印度、美國、澳洲等民主國家 建立「四方安全對話機制」,推動四國的戰略性同盟,共同維護亞洲的和平、安 定與繁榮。2013 年 1 月再次擔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發表英文文章〈亞洲民主 安全之鑽〉,正式提出與美國、澳洲、印度等民主國家聯合,組成「鑽石型」的 安保體系抗衡中國,延續至今印度為日本對外政策的重點國家。

第三節 文獻述評

透過回顧整理本論文相關的文獻,將其區分成「臺灣的南向發展政策」、「日 本的南向發展政策」及「臺日合作南向發展」研究文獻等三個部分來做探討,下 面為相關文獻回顧內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

一、臺灣的南向發展政策

徐遵慈的「臺灣與印度經貿關係:回顧與前瞻」文章中,回顧印度的經濟與 產業發展情況、臺印經貿關係及印度對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等背景。從盤點 印度主要產業概況(通訊電子零件組、汽機車相關零件組、紡織人工纖維、食品 加工等產業)角度切入找尋臺印合作前景,進而作出「推動臺印合作研究與交流,

提供國內各界印度資訊」、「加強印度臺商協會的功能,爭取建立與印度相關產業 與主管機構間之聯繫窗口」、「善用印度 FTA 網絡,建立從印度進入第三國利基 市場的跳板地位」、「審慎評估印度投資環境,選擇最適合的投資地點和營運型態 與策略」、「掌握印度產業發展政策方向與優惠待遇,爭取投資或產業合作之最大 優勢」等政策建議10

蘇怡文的「新興開發中援助國加入後對當代 ODA 發展之影響」文章中,講 述「政府開發援助」的發展沿革,及其於「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DAC) 中的定義與種類。從而論述二戰後英、法、美等傳統援助國除重視「政府開發援 助」所帶來的政治利益外,同時也將其視為促進本國產品出口和拓展企業海外投 資的工具,作為拓展開發中國家市場、獲取海外資源的重要手段。進而描述當代 從受援國轉換援助國的中國大陸、韓國、巴西等「新興援助國」,其「政府開發 援助」的操作特色在於將「政府開發援助」、「外國直接投資」與「貿易」等概念 串聯在一起,緊密連結「政府開發援助」與投資和發展議題的關係,使援助國開 始將受援國視為合作夥伴,透過援助計畫共謀彼此發展的趨勢。最後提出臺灣為 因應當代「政府開發援助」的發展與國際潮流變化,應積極思考在達成國際參與 目的之外,如何進一步利用「政府開發援助」作為先導工具,透過策略與規劃,

為國內廠商培養良好的對外投資環境與有利投資機會之政策建議11

10 徐遵慈,〈臺灣與印度經貿關係:回顧與前瞻〉,《貿易政策論叢》,第 15 期,2011 年,頁 97-137。

11 蘇怡文,〈新興開發中援助國加入後對當代 ODA 發展之影響〉,2012 年 8 月,《中華經濟研究 院台灣 WTO 中心》,<https://www.roc-taiwan.org/in/post/43.html>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陳牧民的「新南向政策中的印度與南亞」文章中,就印度於臺灣「新南向政 策」中的角色進行分析。指出印度的經濟成長背景及臺灣於印度的機會,並點出 臺印之間發展雙邊關係的困境,包括政治因素干擾,印度禁止部長與邦長級以上 官員訪臺、經濟合作協定談判停滯;基礎建設不足、科層官僚、聯邦體制各地法 令稅制不一等因素影響經商環境;風俗文化差異大,印度缺少華僑或通曉中文之 代理人,交流與進入印度市場不易。藉由盤點蔡英文政府「新南向政策」各部會 對印度的政策作為,包括簽署「中小企業合作備忘錄」、「航空服務協定」等雙邊 條約(協定),作為臺印經濟合作協定當前的替代選項;在教育領域方面,包括 選送華語教師赴印度進行教學、補助「青年海外志工服務隊」等計畫。最後提出 臺灣應就促進經貿與擴大教育類合作,以及重視政府跨部會政策協調平台等政策 建議12

二、日本的南向發展政策

林賢參的「日印關係與印度太平洋戰略」文章中,爬梳自 1952 年日本與印 度建交起,歷經冷戰時期、印度核試爆時期,乃至 21 世紀印太戰略時期日印雙 邊關係的發展。協助本論文藉由回顧日本與印度各時期的雙邊關係,理解日本各 時期對印的政策背景13

李世暉的「戰後日本的經濟安全保障:理論與政策之研究」文章中,解釋二 戰後日本在各時期建立經濟安全保障的理論與政策思維,包括二戰後初期,藉由

「政府開發援助」政策支持雁行理論在東亞地區的發展,實現保障自由貿易體制 與東南亞市場的影響力;石油危機後提出「綜合安全保障」政策,以確保日本資 源與能源的穩定供給;至區域經濟整合時期(後冷戰時期) ,透過「經濟夥伴協 定」( EPA)及「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政策,保障日本國家的競爭力及提供國

12 陳牧民,〈新南向政策中的印度與南亞〉,《全球政治評論》,第 55 期,2016 年,頁 19-23。

13 林賢參,〈日印關係與印度太平洋戰略〉,《戰略瞭望》,第 4 期,2018 年 7 月,頁 54-5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

民安定的生活環境。協助理解日本在制定對外政策時,所採行的手段工具與其核 心理論思維14

王簫軻的「安倍政權對外援助政策之重構」文章中,闡述日本於二戰後的「政 府開發援助」政策,所提供的開發援助長期以日圓貸款為主,大抵利用援助為槓 桿,促進出口和確保資源供應,並使得其援助領域集中在經濟基礎設施和工業部 門,與日本的投資與貿易結合,將之歸納為「經濟開發型」援助。至日本安倍政 府時期,在「積極和平主義」理論指導下,於 2015 年修訂「開發合作大綱」,重 構「政府開發援助」政策,將其戰略功能的擴大,從而使之服務於日本「正常國 家化」的戰略目標。以此呈現出日本的「政府開發援助」政策,由「經濟開發型」

向「戰略支持型」轉變之勢。協助理解日本「政府開發援助」政策的轉化過程,

及其近年於印度的政策體現15

三、臺日合作南向發展

童振源、蔡增家的「從雁行發展到經濟分工:從臺日經濟合作看東亞經濟分 工模式的轉變」文章中,闡述日本從二戰後 1960 年代以來,以日本為雁頭、以 亞洲新興工業國家和地區為雁身的「雁行理論」產業發展,東亞經濟發展呈現傳 輸擴散與聯動互補效應的現象。進而論述隨著 1990 年代日本經濟發展趨緩,漸 漸成型的經濟分工模式,臺灣藉此運用雄厚製造能量及完整產業鏈優勢,結合日 本經營幹部育成能力、品牌形象、商譽、技術與研發優勢,以及國際化經營與拓 展國際市場優勢,進行臺日之間緊密營運合作及策略聯盟。沿續經年累月而來的 層次性分工體系戰略聯盟關係,在臺日雙方企業的互補性與合作意願的基礎上,

將新合作模式擴大到研發、生產、行銷、與服務等領域,推動簽訂臺日貿易投資 便利化協議(Trade and Investment Convenience Agreement,TICA),以促進雙邊的

14 李世暉,〈戰後日本的經濟安全保障:理論與政策之研究〉,《遠景基金會季刊》,第 16 卷第 1 期,2015 年 1 月,頁 101-142。

15 王簫軻,〈安倍政權對外援助政策之重構〉,《全球政治評論》,特集 005,2017 年,頁 93-1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6

貿易與投資關係,建立「臺日經濟合作戰略伙伴關係」,朝共同市場前進,提供 臺灣與日本未來合作進入印度的立論基礎16

四、過往文獻所缺少的資訊

經蒐集檢視相關文獻資料後,發現過往文獻在臺灣與日本南向發展政策的模 式與建議皆有觸及。在「臺灣與日本之於印度的雙邊關係」方面,爬梳臺灣與日 本在政治、經貿等領域與印度的互動與交流;在「政府開發援助」方面,聚焦於 如何藉此實現國家利益與增進他國雙邊關係;在「南向發展政策」方面,彙整出 臺灣對印度的政策作為及未來建議方向,並剖析日本制訂相關政策背後的思維與 理論;在「臺灣與日本合作南向發展」方面,提供臺灣與日本未來合作進入印度 的立論基礎。惟在切合本論文的主軸中,尚缺少以下資訊:

(一)臺灣蔡英文政府(2016 年至 2020 年 6 月)與日本安倍晉三政府(2006 年至 2020 年 6 月),隨時空背景與環境的轉化,對印度政策作為的更新與異動。

(二)臺灣與日本針對印度單一國家,其相關政策綱要與交流網絡建構具體作為 之關注與研究。

(三)臺灣與日本於第三國(印度),其相關合作的實踐與方式。

無論是在臺灣與日本的相關文獻中,針對印度單一國家做具體政策實踐研究 的文本均較為稀少。爰本論文認為如能探究臺灣與日本於印度在政策綱要與交流 網絡建構的具體作為,進而討論臺灣如何就日本的經驗學習甚而結合,將有助於

無論是在臺灣與日本的相關文獻中,針對印度單一國家做具體政策實踐研究 的文本均較為稀少。爰本論文認為如能探究臺灣與日本於印度在政策綱要與交流 網絡建構的具體作為,進而討論臺灣如何就日本的經驗學習甚而結合,將有助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