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旅遊定義、旅遊資源、旅遊發展模式與旅遊地的選擇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旅遊定義、旅遊資源、旅遊發展模式與旅遊地的選擇

Urry(1990)曾指出休閒旅遊空間是一種經過想像的社會空間,甚 至國家也有機會干預這種觀光的消費過程。而且雖然旅遊空間受到國 家或是歷史建構的干預,但作為旅遊行動者的遊客們並不一定會全盤 地接受,他們仍可在各種旅遊空間中展現各自的品味(taste)。所 以有人重視旅遊地點的自然風光、有人重視歷史探索、有人對人文景 觀感興趣,也有人以美食購物為目的。所以即時同在一個旅遊空間 中,也往往會觀察到各種觀光活動是會同時進行的。

一、旅遊資源的定義

旅遊資源的分類:旅遊資源的分類會因為目的、對象而有不同的分 類方法。

朱道力(2004)將旅遊資源分為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兩大 類。自然旅遊資源包括了特殊的地形、地質等地貌景觀、水文景觀特 殊、特殊天文景觀、氣候景觀、自然生態景觀、動、植物景觀。人文 旅遊資源包含歷史古蹟、特殊風俗與特色生產、特色建築、藝術表演 與藝品展覽、宗教活動、科技幻影、商務、人文生態景觀(圖 2-2-1)。

圖 2-2-1 旅遊資源分類圖 資料來源:朱道力(2004)

交通部觀光局(1989)以旅遊資源的地理環境與獨特性作為分類基 準,將旅遊資源分為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兩大類:

1. 自然資源:

(1)地質地形景觀;(2)水體景觀;(3)動植物景觀;

(4)瞬間景觀。

2. 人文資源:

(1)古蹟;(2)寺廟;(3)教堂;(4)民俗活動;(5)主題公園;

(6)產業特色;(7)田園聚落;(8)其他(高爾夫球場、紀念碑、

陳列館、苗圃、動植物園)

薛明敏(1982)指出旅遊資源包含:

1. 自然資源 :

風景資源、天象資源、動植物資源、地質資源等。

2. 人文資源 :

史蹟、城市等有形資源及民俗、節慶等歷史文化之無形資源。

李銘輝(2000)將旅遊資源分為兩類,一類為自然觀光資源,一類 為人文觀光資源。而自然資源又可分為地學、氣候及生態三個方面,

地學觀光資源有地質構造、地形地貌及各類水域;氣候觀光資源有氣

象、氣候及天氣型態;生態觀光資源則有動物和植物生態。而人文觀 光資源可以分為人文活動、產業活動及娛樂購物三類,人文活動觀光 資源包括了文化活動、種族與宗教、聚落景觀、建築與古蹟;產業活 動觀光資源有經濟活動、休閒產業及地方特產;娛樂購物觀光地點及 購物(圖 2-2-2)。並認為將旅遊資源分類會達成三大目標:

1. 使結構複雜的旅遊資源能以明顯的類別來加以標示區別。

2. 可作為旅遊區分類的基礎。

3. 可作為資源管理者提供開發、投資、規劃及經營管理的有效資訊。

圖 2-2-2 旅遊資源分類體系示意圖 資料來源:李明輝(2000)

由以上學者對於旅遊資源所進行的分類可以得知,他們大多都將旅 遊資源分為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兩類,再從這兩大類中在若干細分為 數小類。所以本研究也依照這樣的理論,將旅遊資源分為自然資源和 人文資源兩大類,再依旅遊資源的特性予以分為其他小類。

二、旅遊發展模式的研究

Butler 應用 Vernon(1966)所提出「產業生命週期」的四個發展 階段—投入、成長、成熟、沒落的概念,將旅遊空間的發展過程發成 五個階段:(圖 2-2-3)

階段一 :探險期(Exploration Stage)

此時期的旅遊發展階段是只有少數遊客,而且遊客類型依照心裡特 徵,屬於自我中心型;大多不是當地遊客,到此旅遊主要是因為受到 當地自然和文化的獨特性所吸引;旅遊地沒有提供旅遊設施;當地環 境沒有因為旅遊業的發展而造成改變;遊客到此旅遊也沒有對當地造 成社會或經濟的衝擊。

旅遊地遊客人數漸增;旅遊地提供遊客旅遊服務與設施,當地居民 為服務遊客,因此與遊客產生互動;旅遊季節的形成;此時從事旅遊 相關行業的當地居民產生社會行為的調適;因為旅遊業的興起;而與 當地政府的公部門產生提供旅遊設施服務與交通改善的壓力。

階段三 :發展期(Development Stage)

當地居民投入旅遊業的發展,但無法控制當地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地方性旅遊服務設施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外部組織投入較大型、精 緻與新式的旅遊服務設施;有關於當地的區域性或國家性旅遊規劃與 服務設施,不一定與當地居民的喜好一致;此時期的遊客類型是屬於 半自我中心型。

階段四 :飽和期(Consolidation Stage)

旅客人數超越當地居民人數;當地社區經濟與旅遊業緊密結合;為 擴展旅遊季節與旅遊市場,積極行銷廣告當地旅遊業;因旅遊業的發 展而剝奪與限制當地居民的活動空間,引起當地居民的不悅。

階段五 :停滯期(Stagnation Stage)

旅客數量達於極限,旅遊地出現環境、經濟、與社會問題;旅遊地

形塑的旅遊意象已過時,旅客到此旅遊,主要不是受到當地自然與文 化之獨特性所吸引,而事外來的、人為的旅遊設施;此時期的遊客依 心裡特徵,是屬於心裡中心型。

Butler 的理論指出,一個旅遊地被發現時,會先吸引少數遊客進 入,旅遊地沒有特別旅遊設施,稱為探險。慢慢的遊客數增加,有旅 遊團的出現,當地居民會提供出一些服務,並要求政府增加旅遊設施 來因應遊客的需求,稱為投入。經過大量宣傳,逐漸增加旅遊設施,

使旅遊地發展。遊客人數一直增加,但因遊客的增加降低旅遊的品 質,故增加速率降低,而當地經濟與旅遊業作結合,也會有外來企業 投入,可能主導旅遊地的產業,改變旅遊地的原貌,但居民開始感到 受到干擾而不悅,稱為飽和。旅遊地接受遊客量已到最大,旅遊業的 發展所帶來的環境、社會問題浮現,旅遊地開始顯得老舊而過時,發 展停滯,若能改善問題能夠繼續發展,若問題無法解決將會衰退。

本研究依照 Butler 的理論,認為旅遊區域的發展是一種動態的過 程,發展的方向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了遊客的需求以及 偏好的轉變等,因此停滯期後的變化方向有著多樣化的可能。是回

圖 2-2-3 Butler 旅遊空間發展模式 資料來源:Butler(1980)

三、旅遊地點的選擇理論

Gunn(1998)認為地點(place)一方面代表當地人的「所在地」,

另一方面代表遊客的「遊玩處」,一個地點想要變成旅遊的供給點,

就必須成為能夠符合居民和遊客期望和需求的地點。想要發展要有四 個要素:需要有聯外交通、要有聯內道路、當地居民的配合、以及吸 引力。除此,還要將景點周邊的地區加以塑造可吸引旅客的地點或建 設出新的設施,以彌補主體景點的單調,讓它們相互關聯又有獨立

性,形成旅遊帶(destination zone)。

此外 Gunn 又提出都市距離尺度,應用在都市和偏遠地區之距離尺 度,來呈現旅遊目的地區的另一種觀念,都市距離尺度有都市區、都 市外圍郊區、郊區和偏遠區等四種要素構成。都市區通常是人文景觀 資源,或住宿、用餐、購物之地;都市外圍郊區可發展產業之旅的潛 力所在地;郊區則是以自然為導向的活動,以牧場為主的休憩;偏遠 區離都市最遠,有豐富自然景觀資源,適合建立步道、打獵、釣魚等,

但要注意生態保育的問題 。(圖 2-2-4)

圖 2-2-4 都市距離尺度模型 資料來源:Gunn(1998)

朱道力(2005)以中地理論為基礎,從旅行者的需求跟不同等級旅 遊關連節點,以交通的便捷程度,將旅遊景點劃分為三個等級點。一 等點指的是大城市,大都市擁有方便的交通,同時還可以提供相當完 善的食宿以及休閒服務,同時還可以展現出當地的文化特色。二等點 是代表一個中繼站,只要能即時提供遊客食宿跟活動,讓遊客能夠暫 時得到休息。三等點代表的是參觀旅遊的目的地。表 2-2-1、2-2-2 將三等點所分別代表的意義,跟所能提供的功能做一整理。透過這兩 個表應該能對照出旅遊地是屬於那個點,進而檢視是否有符合跟發揮 其功能。

表 2-2-1 各等點提供的服務

資料來源:朱道力(2005)

表 2-2-2 遊客對各等點需求表

資料來源:朱道力(2002)

朱道力(2005)利用 Christller 中地理論,將旅遊目的地,劃分 成中地和周地兩種不同的聚落環境,而周地和中地的關係可以從沙學 浚(1977)的說明中得知:「每個城市鄉鎮大多位於服務的區域中央,

故克氏(Christller)稱之為中地,而服務的區域為周地。」同時再 運用 Chabot 的三級周地的概念,把周地跟中地按照距離來加以劃分 成接近周地、中距周地、遠距周地等三級:

(1)接近周地是指通勤距離之內,因地處中地邊緣,住宿與夜間活 動均依附於中地,且理論上,空地比率高於中地,停車空間也較易取

(3)中距周地為當天可往返的距離,但是加上遊覽時間,如果超過 一天,遊客就有住宿與夜間活動的需求。

(4)遠距周地表示單程交通距離超過半天者,當天不可能往返。因 此景點當地必須提供遊客所有的食、宿、購物與夜間活動等需求,或 是在路途中覓得二等點提供上述服務。

而本身為山水之勝,就是表示該三等點以優美的風景作為旅遊資 源,遊客停留的時間比較長甚至渴望在景點內住宿以享受風景,故不 論位置如何,遊客都可能需要完全的服務。

而位於中地內的景點,由於中地中已有食、宿、逛街、看秀等供應,

除了應景的紀念品外,景點本身不必在這方面重複投資。但是地處複 雜的都市交通體系,指示路徑的標示就格外重要。如果是歷史古蹟,

往往因為早期道路狹窄,和周遭建物密集,會出現嚴重的停車問題,

如何覓得停車場是相當重要課題。

表 2-2-3 整理出中地與各周地之間的關係,並歸納在不同的位置,

表 2-2-3 整理出中地與各周地之間的關係,並歸納在不同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