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 論

第三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方法有(一)文獻資料的整理、回顧與探討(二)

田野調查、(三)深度訪談、(四)實察訪問和問卷的發放等。主要針

對五條港文化園區和台江生態文化園區的觀光資源與空間現象,進行 資料的蒐集,針對研究對象的差異,分為在地居民、觀光事業經營者 與遊客來進行探討。最後由遊客實察訪問資料的處理與分析,綜合深 度訪談與田野調查等,以 SWOT 分析研究區的優劣勢和內部優缺點、

外部環境機會與威脅,研擬觀光發展適性的建議策略或規劃架構。

(一)文獻收集和文化園區現有各項資源的整理與討論

首先收集相關的旅遊相關理論著作、以及相關資訊,作為幫助了解 目前學術上研究的現況以及構成未來研究的架構。

接下來為了要瞭解五條港文化園區和台江生態文化園區兩個區 域,也必須蒐集有關五條港文化園區和台江生態文化園區的相關歷史 沿革、五條港文化園區和台江生態文化園區的觀光遊憩資源、五條港 文化園區和台江生態文化園區的觀光發展現況及相關政策,以作為研 究的重要參考。同時還要蒐集台南市旅遊人數之統計報表和五條港文 化園區和台江生態文化園區之開發計畫及發展沿革、資源現況等資 料。瞭解五條港文化園區和台江生態文化園區發展之歷史,是為第一 要務。同時根據文化園區目前的現況和所擁有的各項資源,加以統整 之後,作為之後深度訪談及調查之背景資料與論述之依據。

(二)田野調查

地理研究重在第一手資料的取得,所以必須要親自透過訪談、問卷 和實地考察,才能有系統的使用這些蒐集得來的文獻資料,瞭解現有 資料與現今現場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和變化。這些,包括自然與人文資 源、遊憩活動和設施、服務品質等各方面。所以實際到五條港文化園 區和台江生態文化園區去觀察訪談,以了解有關五條港文化園區和台 江生態文化園區的觀光資源空間分布與變化情形,避免文獻與實際情 形的誤差,希冀能夠得到最新且較正確的資訊。同時以各種圖表方式 呈現所得資料,由研究結果與現場實察來探討五條港文化園區和台江 生態文化園區的未來發展。藉由此種方式,同時也可以瞭解遊客的需 求和慾望。若資料不足時,則需要尋找相關資料或再度到文化園區去 探訪,以期資料儘量能夠完備。但因受人力、時間及個人能力所限,

若有未盡詳盡之處,盡可能選取需要部分作重點調查和補遺,其餘則 有待後續的研究。

(三)深度訪談

對於五條港文化園區和台江生態文化園區的居民與觀光事業經營 者,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來蒐集當地居民與文化園區內商家的認知 與態度,以作為評估依據。受訪對象之選取,除了能提供本研究所需

資料者為原則之外。另外還將訪談紀錄分成「單純的在地居民」與「在 文化園區內從事商業行為的店家」兩者。研究中企圖以訪談的資料來 了解五條港文化園區和台江生態文化園區觀光發展現況、現有的居民 以及商業行為居民角色間的相互關係;並由訪談所得的相關資訊,做 為論文論述時的佐證資料,同時提供作為實察訪問的題項。

(四)問卷調查

本研究所採之實察訪問的方式,主要是為了獲得到該地進行觀光遊 憩之遊客的動機與行為,以作為後續觀光發展優劣勢分析。因此研究 主題偏向葉智偉(2002)針對遊客的探討中所提及關於觀光客的研究 部分,包含動機、態度、反應與角色等,內容以經驗研究為主,提供 一些數字及趨勢以助進一步的探討。

遊客之實察訪問方面,其地點的選取以觀光吸引力、規模、遊客量 與服務設施功能等指標作為依據,故將實察訪問地點由兩個文化園區 中各挑一地,五條港文化園區設定於北勢街(神農街),而台江生態 文化園區則選定在四草大眾廟。選定此兩地的原因是這些景點為兩個 文化園區中,遊客最為密集且觀光種類較為多元的,在此進行訪談應 可以可以展現出遊客各種不同之旅遊目的。兩個文化園區各發出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