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本社區總體營造案例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日本社區總體營造案例探討

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瞭解,文建員會為了凝聚社區居民意識,重建社區秩序 與倫理,於參訪日本在 1984 年提倡之「造町」(Machizukuri)運動的成果後,提 出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學習其精神、經驗與做法,希望引領社區居民重視社區的 文化資源,齊心合力營造具有文化特色的家園,建立「人與人」、「人與環境」的 和諧關係。其範圍是以整體性的區域規劃為出發點,社區資源共享,政策推動的 基本精神就是「社區自主」,強調「由下而上」的決策過程,營造社區共同體意 識,經由民眾共同參與,凝聚共識,達成社區增能的目標,藉由解決共同的社會 問題,提升居民對社區的向心力,為打造美好的家園而努力。日本推動社區總體 營造已有 50 餘年歷史,以下將透過日本古川町成功案例之介紹,增進對社區總 體營造之認識。

一、日本造町運動意涵與歷程

(一)

日本造町運動意涵

社區總體營造取自日本「造町」的精神,故在探討其定義時必須先對造町定 義作探討,在國內也有著作翻譯為「社區營造」,如王惠君(1997)翻譯西村幸 夫的社區相關著作(日本十七個社區營造故事)時,就以「社區營造」來作註解。

日本在長久的過去歷史當中一直有著近似町內會的社會基層組織,它反映了日本 社會精神價值文化體系中的集團意識,而形成了一種自律與團隊意識的生活功能 型組織,並且使用基層共同管理的觀念;而町內會的正式名稱則為 1940 年國家 總動員體制下所產生的,原本町內會為戰時的組織,作為戰時支援的後備工作以 及協助政權統治與動員國民的機關等功能,也可以說是市民經濟生活的統制單 位,後來町內會轉化成為一種扮演住民及行政單位之間的橋樑,另外它也是構成 日本社會基層草根保守社會的基礎,它更被視為一種可以彌補政府行政不足的團 體,因此,町內會成為一種社會人際網絡的聯繫組織、住民意見統合、支持行政 功能的角色,並力求生活素質的改善與提高(楊千儀,2003)。

(二)日本造町運動歷程

這種町內會的運作,是造町運動的淵源,日本在 1960 年代進入經濟高度成 長期,都市化的結果,使得偏遠之市、町面臨人口大量流失,經濟活動停擺之危 機,町內會組織一度面臨名存實亡的衝擊,日本政府雖然推出新產業都市、觀光 休閒據點開發等大規模計劃,期望縮小城鄉差距,振興地方經濟,但是這些計畫 多偏重硬體建設,且多由政府主導,民眾根本沒有參與的機會,此時由於興建水 壩所導致的淹沒,使的「民家面臨傾毀危機」引起大家的注意,在各地大肆展開 的土地開發,也引發了各種質疑的聲音,町內會也逐漸成為抗議公害、向行政部

門爭取居住環境、增加公共設施的組織,甚至扮演著監督行政反映民意的主導角 色,因此成為一種社區組織的運動,這樣的運動徹底改變了日本城鄉生活環境。

民眾堅持並珍惜傳統保存,建設必須人民生活相配合且積極參與。

日本造町運動主要表現在三大方面:其一,對傳統建築、聚落的保存;其二,

對農村產業的振興;其三,對地區生活環境的改善。這樣的運動使得日本的各項 建設從「行政主導」,轉變為「居民主導」,創造讓民眾參與及提昇環境認知的機 會。首先是遺跡保存運動風起雲湧,由於偏遠地區的農漁村或山村聚落人口嚴重 外流,農民面對後繼無人、空屋不斷,眼見整個村落就要廢村的窘境,妻籠、高 山、吉川等居民間開始自行組織發動主張保存歷史街屋的運動。其間,許多大學 教授及從事田野調查的學者,也主動投入各地的保存工作,除教導、協助社區組 織動員,更對建築物的保存、修復、修景提出專業的支援,地方町(或市)公所也 配合這樣的保存工作,並提供修護經費與技術;金澤和倉敷等歷史都市則由行政 單位帶頭制訂了「歷史環境保存條例」。接著大眾傳媒體也熱烈報導關於古都的 景觀問題,而後便制定通過「古都保存法」,實施對象雖然只限於京都、奈良、

鐮倉等古都,但這樣保存歷史風土的法律措施,卻是透過市民運動的蘊釀累積之 下,由這些古都所選出的議員立法而來的(黃健君,2001)。當居民的需求變的 太多太複雜以致政府無法提供,政府意識到必須要與居民以一種積極且合作的關 係進行造町計劃。在這種狀況下,更使得日本政府開始了所謂的「社區組織政 策」,在 1970 年發表了「社區構想」,緊接著開始推行了「社區政策」,並且提倡 以社區來彌補行政上的盲點(高泉益,1999)。

就這樣,官方與民間同時並進的社區保存運動產生了一個成果,也就是在 1975 年日本政府修改「文化財保護法」,其中規定街屋、聚落等整體形態呈面狀 聚集的傳統建築,得以「傳統建築物群保存地區」之名稱,列為「指定文化財」

的一種,種類包括有港口、武士家、旅館客棧、商店、廟宇前、農村、離島等等 的聚落。而 1980 年後,日本傳統及歷史環境的保存便不再僅是從保存文化財的 觀點來推展,而是開始與都市計劃相結合,將傳統與歷史視為城鄉魅力或地方特 色,也是都市規劃進行民眾參與的重要焦點議題之一,所以,町並保存議題不再 是日本文化省的工作。建設省開始主導城鄉保存工作,且為了營造更美麗、更有 特色的都市景觀,包括自治省、農林水產省等政府機關,羅列出林林總總的補助 項目如建築物復原、修復、修景補助、周邊環境設施整備補助、綠地、步道建設 補助等,補助項目超過 50 種以上。1981 年,造町運動計畫條例首見於日本神戶 市。在該條例中主要推動的三個重點:第一,屬於地方居民組織;第二,成立「專 家派遣制度」,以提供造町計劃協議會技術協助;第三,制定夥伴關係系統,據 此市政府接受造町計劃協議會提案,和協議會簽署「造町計劃協定」,以利執行。

自 1990 年以來,全日本的先進都市都已嘗試制定造町計劃條例,以補強都市計 畫法,並促進除城市計畫外的大範圍造町計劃(林柏淇,2007)。1996 年,「文 化財保護法」進行大幅修訂,首度將「登錄文化財」制度納入,並將近代文物(包 括工廠、橋樑、水壩、發電所、堤防等)亦視為文化財之一。原日本文化財保護

制度區分為「國家」、「都道府縣」、「市町村」三級,現加入「登錄有形文化財制 度,可預見將會有數以萬計的登錄資料產生。在這種情況下,一直被視為社區營 造運動引線之一的建築資料也就愈發多了起來。至此,社區營造工作的關鍵被定 位為「歷史」、「文化」和「自然」,並以此為生活方式的主軸(王惠君譯,1997)。

許多日本學者對於造町也有許多的詮釋。宮崎清(1996)認為,社區營造是 針對社會變遷所引發的各種社區問題,由社區居民有創造性地凝聚智慧,從手邊 的事情著手,逐步解決問題。是一種由社區居民自動自發的活動,進一步更希望 爭取政府的配合,是結合了社區居民、地方產業、政府機關的共同努力,為社區 的新生活努力。而西村幸夫認為,各個地方各有其獨特的問題,也有其獨特的魅 力,以及居民們熱愛本地的方式,並且從一個更高的層次解決自己居住的地方問 題的方式來打動其他地方人的心,也就是藉由解決自己地方的問題的經驗來成為 大家共同的經驗,這種草根社區參與的過程,表現了日本地方社會的活力與自我 組織的能力,是日本市民社會的重要基石(王惠君譯,1997)。

日本各地的社區營造運動有著共同的理念,就是喚起居民的社區意識,配合 各地的特色,引發社區居民重視社區的自然環境及傳統資產的保護,造就了日本 城鄉四處可見充滿傳統與魅力的文化景觀,它對傳統保存的方式,全然不同於我 們所熟知的以技術取向為主,而是以關心地方居民感受,由社區參與的角度出 發,保存地方特色及塑造聚落形式,以改善生活環境品質。

二、日本社區總體營造案例-古川町

在這一波社區營造熱潮中,隱身在岐阜縣山中的古川小鎮,居民透過家鄉的 傳統祭典活動,邀請遊子返鄉,而對地方產業及山川景觀,有重新檢視與反省的 機會。青年返鄉服務、公務員執著用心,他們改變了古川小鎮走出的方向,也感 動了東京大學的西村幸夫教授,以永續的精神開始了綿密的古川營造規劃。原本 靜靜沉睡的古川,而後開始變化萌芽,從 1986 年居民以營造古川特色為目標創 設了「景觀設計獎」開始,到西村幸夫教授率領的社區資源調查團隊長期輔導,

促成了 1989 年「飛驒匠師文化館」的成立,及至政府提出了「街屋環境整頓方 案」等計畫呼應,長期的合作,使得古川町在 1993 年以其廣泛多樣的社區營造 活動,榮獲「創造明天的日本協會」頒發的該年度「故鄉營造大獎」,其社區營 造的歷程,成為臺灣名滿學術界及實務界的楷模。相較於其他城鎮規模,古川町 的小巧與細緻,顯得更適合臺東縣各鄉鎮社區參考。

2009 年 6 月,終於來到這個嚮往已久的地方。這果然是一個古意盎然的山 城,傳統木造房屋比鄰而居,整個小鎮營造的非常和諧,在當地町公所加藤時夫 先生的導覽下,讓我們飽覽古川精髓,走訪穿梭瀨戶川的白壁土藏街道,整齊乾

2009 年 6 月,終於來到這個嚮往已久的地方。這果然是一個古意盎然的山 城,傳統木造房屋比鄰而居,整個小鎮營造的非常和諧,在當地町公所加藤時夫 先生的導覽下,讓我們飽覽古川精髓,走訪穿梭瀨戶川的白壁土藏街道,整齊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