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永安社區總體營造案例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永安社區總體營造案例探討

本文旨在探討臺東縣永安社區總體營造推動歷程之瓶頸,因此在深入分析之 前,對於永安的社區總體營造過程做簡明的敘述,以瞭解永安社區的歷史沿革、

發展背景與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歷程與願景。

一、永安社區的聚落發展

依據永安村史-鹿寮歲月的記載,永安社區位於臺東縣鹿野鄉,舊名鹿寮,

全村面積約 15.10 平方公里,屬地廣人稀型村落,北、東方以鹿寮溪與瑞豐、瑞 源、瑞隆村為界,南以高台台地鄰接龍田、鹿野村,西鄰延平鄉武陵、永康村。

鹿野地區在清道光元年(1820 年)以前尚無固定聚落,道光末年(1850 年)恆 春阿美族因土地狹小極受漢族壓迫,開始向東北移動至東部縱谷地區,先與卑南 阿美族混住。同治末年至光緒初年(1874-1875 年)恆春阿美族從卑南大溪正 式進入鹿野地區,建立了擺仔擺社、大埔尾社、鹿寮社(即今永隆、永昌之恆春 阿美族人),可說是最早進入鹿野地區的族群,當時族人稱此地為「務祿干」,意 思是多楓樹與野鹿群的地方。

清同治末年(1874 年)牡丹社事件發生之後,清朝廷開始重視後山的經營,

進行開山撫番措施與進行移民事業,先是由官營移民招募漢人移墾進行開發,見 此地野鹿成群,補鹿者之寮散佈其間,故稱為「鹿寮」,這是鹿寮第一次出現在 官方記載。根據台東末任知州胡傳在光緒 18 年(1892 年)北巡校閱各營屯,經 過鹿寮時曾在日記中提到「鹿寮埔昔為南、北社每歲打鹿之所,草甚茂,營勇往 來經此,不得遺火燒其埔,否則番必索賠鹿價。為臺東第一大平原。而尚未開墾 者,綠番占以為養鹿之地故也」。光緒 5 年(1879 年)開始民招民墾;光緒 19 年(1893 年)4 名平埔族墾戶招來 24 戶 129 人,開墾加拿典溪南岸原野,形成 唯一漢人聚落「義安庄」。(引自廖中勳,2006)。

大正 6 年(1917 年)日本政府成立鹿寮移民村,招募日本新潟縣的農業移 民進行開墾,當時移民人數最多時達 30 戶 89 人,若加上短期移民則共有約 600 名日本人在移民村。大正 9 年(1920 年)地方制度改變,成為鹿野區鹿野大字 的一部份,昭和 12 年(1937 年)再改制成為鹿野庄鹿野大字鹿寮小字,包括鹿 寮社、上鹿寮、下鹿寮、高台、馬海。光復後政制改變,大字變更為村里單位,

但東部大字的範圍太大,有些是以小字變成村里,鹿寮地區即是如此,鹿寮小字 變更為「鹿寮村 」,馬海聚落劃歸為今龍田村所有。

由於臺東的自然環境不適合日本人居住,加上颱風多,因此當時瘟疫盛行,

又有原住民的侵擾,加上山豬時常出沒破壞日本人的農作物,而當時日本的移民 政策又以甘蔗種植為主,導致糧食的不足,到了昭和 20 年(1945 年),鹿寮移 民村的日本人只剩下 8 戶 48 人。日本人開始查覺移民問題的時候,便開始開放

漢人進入本地區協助開發。

鹿寮地區的開發最主要是靠西部的移民,當時已有五個聚落,包括鹿寮社(今 永昌)、上鹿寮、下鹿寮、高台、馬海等,而族群也由清末清一色的阿美族,增 加為日本人、閩南人、客家人、平埔族、阿美族、卑南族,甚至中國籍人士都有,

從比例上來看,阿美族仍是當時的優勢族群,其次為閩南人及客家人,日本人在 光復前已剩下不多了。因此在台灣光復前鹿寮地區已有將近 1000 人。而南方高 台、馬海的開發則還有部份是恆春郡滿州庄、車城庄與東港郡萬丹庄等地的平埔 族參加。因為當時坡地開發不易且多旱作,收益不佳,移民常變動無法久居,為 能在此地長居久安,1948 年村名改為永安村。

1950-1970 年是本地區人口移入最多的年代,政府陸續開發東部,實施土地 改革政策,退除役官兵開墾鹿寮溪南岸的河川地,並建立農莊,1951 年起政府 在鹿野成立鳳梨栽培事業區,吸引了許多彰化地區的移民大量遷入,加上當時西 部因颱風豪雨導致農業受災嚴重,也加速了移民東部的腳步,尤其在 1959 年的 八七水災後更是熱絡。1961 年代開始推廣種植茶樹,茶園面積日益擴大,茶農 所得有增加,移民較安定下來,使本地區人口增加,土地日益開發,發展為後來 永安村九個聚落的形成,分別為永昌、下鹿寮、中庄仔、永樂、永隆、高台、永 德、永興、永嶺。

鹿寮地區歷經百年來的時代變遷,有多元的族群,包括阿美族、閩南人、客 家人、平埔族、外省人等。由於大多是「二次移民」,因此在本地區的聚落生並 不會產生明顯的族群意識,反而展現出族群融合的現象。當然在早期的農業移墾 時代的社會裡,總是會出現受同縣同鄉、同族親友的影響,所以在鹿寮地區的九 個聚落裡仍有單一族群的聚落及族群混居聚落,當然隨著時間的流逝在這個移民 的天堂裡,各自找到安家立業的基準,族群間的接觸愈來愈頻繁,也促成彼此間 的了解愈多,異族通婚的比例也就提高許多(廖中勳,2006)。

二、永安社區的自然景觀

鹿野鄉永安村位於花東縱谷南段,全區大部份屬於丘陵或台地上,部份的沖 積扇平原,宜種植特種作物,整個地形因板塊運動及河川侵蝕之故,河階之地處 處皆是,因此造成本區地形多變及豐富多元的農特產品。在鹿寮地區可以觀察到 許多地層及斷層等地質現象,本地區的地形地貌主要有河階、丘陵、台地、沖積 扇平原。

鹿寮溪是本地區的主要河川,舊名為加拿水溪,為卑南溪的一大支流,源自 卑南主山東側尖石山(海拔 2864 公尺),白松山(2632 公尺),及美奈田主山(2930 公尺),流經海端、延平及鹿野鄉,全長約 30 公里,終年水量充沛,從不乾涸,

因此本溪蘊育了極為豐富的自然景觀及生態環境。所形成的鹿寮溪沖積扇面積相 當大,本沖積扇之扇頂在舊武陵橋,一直向東南延伸至卑南溪止,涵蓋範圍包括 永安、瑞豐、瑞隆、瑞源等村。鹿寮溪自發源地起依等高線圖研判,約為 2600 公

尺而降,在 30 公里內流入海拔在 100 公尺的卑南溪中,換言之,本溪平均每公 尺下降 1.5 公尺之多,此種力量相當驚人,因此可以從舊武陵橋觀察此一壯觀奇 景,當地稱之為「武陵幽谷」。

由於地理環境的因素,數十年來,永安社區經濟主軸都是農業生產,從早年 的鳳梨、甘藷、甘蔗,到 1960 年代,政府在鹿野推動紅茶事業,永安開始轉型 為茶區,許多鳳梨園變成阿薩姆茶園,社區也蓋了臺東縣第一家茶工廠「新元昌 製茶工廠」,後來因為國際紅茶價格下滑,茶農開始改種高經濟的小葉種茶葉,

烏龍茶、鐵觀音、武夷茶、金萱茶等陸續引進栽種,社區內茶工廠也如雨後春筍 般的陸續興建。

1982 年 4 月,前總統李登輝任臺灣省主席,前來鹿野永安訪視,品嚐在地 生產的茶葉,並將鹿野的茶葉命名為「福鹿茶」,從此就以此為茶葉行銷之名,

逐漸發展成為東臺灣最大的茶鄉。1990 年代,在政府的協助下,在永安高台成 立高台觀光茶園,面積約 50 公頃,並且興建高台茶葉展示中心,讓茶產業升級,

與休閒觀光接軌。社區居民有一半以上都從事與福鹿茶生產有關行業,婦女們負 責採茶、男士壯丁們負責製茶,而另一批人負責賣茶,茶鄉的生活為永安帶來了 生活契機與生命力。2005 年社區茶農陳錫卿參加第 2 屆全國優質茶比賽,勇奪 全國總冠軍茶的榮譽,讓福鹿茶的名聲更上層樓,也讓永安成為臺灣第一好茶的 故鄉(廖中勳,2006)。

鹿野永安早年是西部移民,力求安身立命的後山桃花源,但由於交通不便產 業不發達,居民生活一直不穩定。後來因為茶產業興起、推動社區營造、觀光休 閒產業的發展到高台觀光茶園品飲福鹿茶,欣賞高台美景,成為民眾旅遊新選 擇,讓永安的空氣充滿活力與朝氣。永安社區的高台是一台地地形,置高點海拔 368 公尺,渾然天成的地理位置與旺盛的上昇氣流,讓永安高台成為國內飛行傘 好手心目中理想的飛行傘基地,因此飛行傘逐漸發展成為鹿野鄉的重要觀光休閒 運動,在觀光局縱管處及臺東縣政府的協助之下,鹿野高台已設置了專業的飛行 傘體驗中心及起飛場,每年更會舉辦飛行傘全國排名賽及花東縱谷國際飛行傘比 賽,「想飛的季節」成為鹿野推動飛行傘運動的代名詞,飛行傘的加入,愈來愈 多的觀光人潮,為永安帶來轉型的新契機,永安的發展也隨之起飛(行政院農業 委員會水土保持局第五工程所,2007)。

三、永安的社區總體營造行動與成果

2001 年起,永安社區在歷任理事長陳宗猛、廖金生、傅錦英的帶領下,開 始推動社區營造工作,成立「鹿寮文化產業工作團隊」,組織地方人力資源,建 立共識,招募地方有志之士加入文史工作團隊,進行各種社造專業研習、培訓活 動,以產業振興與發展觀光為主軸,希望打造鹿寮新故鄉;蒐集、建立社區基礎 文史資源調查資料,發行「鹿寮」月刊社區報每戶發送,引導居民重新認識這塊 土地的人、事、物,讓社區營造的種子在社區內散佈萌芽;每年透過辦理聖安宮

廟會慶典、端午節千人取午時水以及青少年直排輪舞龍等活動,積極拉近居民之 間的距離,凝聚愛鄉熱情;為了提升社區藝文氣息及成長空間,成立「風之谷讀 書會」;發展福鹿茶產業,辦理多梯次的福鹿茶製茶體驗營;透過媒體的宣傳擴 大曝光率,增加社區知名度;學習與公部門建立夥伴關係及計畫撰擬,整合社區 內各種不同需求後爭取公部門經費補助;為了實際瞭解社區居民的需求與願景,

廟會慶典、端午節千人取午時水以及青少年直排輪舞龍等活動,積極拉近居民之 間的距離,凝聚愛鄉熱情;為了提升社區藝文氣息及成長空間,成立「風之谷讀 書會」;發展福鹿茶產業,辦理多梯次的福鹿茶製茶體驗營;透過媒體的宣傳擴 大曝光率,增加社區知名度;學習與公部門建立夥伴關係及計畫撰擬,整合社區 內各種不同需求後爭取公部門經費補助;為了實際瞭解社區居民的需求與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