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1930年代世界經濟脈動下的日本與日產的發展

第三節、 日本資本輸出與滿洲重工業發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自由貿易的結構解體,而未來可能是維持現狀或是回復過去的自由經濟,但 是應該加以改良或是改革,給予計畫性的經濟來規制個別經濟,並且由國家 制定標準、制度來監督所有企業、事務等等,以此制定出「重要產業統制法」。 這是為了解決日本經濟困境而擬定的方法,同時也代表著延續1920年代保護 日本重化學工業的想法以及軍部的總動員構想,因此「重要產業統制法」指 定產業之中,不僅限於重化學工業,也把纖維、食料品工業等領域都納入「重 要產業統制法」的範圍內,對所有產業進行統制,進行最有效率生產,這樣 的結構也促成戰時總動員體制的建立。

1930年代日本的經濟結構,為了因為戰爭的需求,以及在和平時期的能 夠對抗全球化貿易,積極發展國家的重化學工業。從恐慌中脫離之後,國內 企業紛紛投入重化學工業領域,配合「重要產業統制法」的運用,將生產效 率達到極致,藉此避免生產過剩的問題。但是日本也面臨到根本性問題,也 就是資源缺乏,為此從海外獲得資源成為重要的方針。透過從1920年代開始 培養,並在1930年代相當成熟的工業能力,日本開始向殖民地、滿洲、中國 等地輸出資本,在當地開發經營藉此獲得資源,形成日本帝國必須的貿易構 造。從滿洲來看,從日俄戰爭結束之後,日本獲得南滿的經營權,並建設南 滿鐵道株式會社(簡稱滿鐵),展開滿洲的經營。進入1920年代,發展以滿鐵 為中心的重工業化活動;進入1930年代,因九一八事變的影響以及滿洲國的 建立,改變滿洲經營方針。擁有豐富資源的滿洲,加上關東軍企圖迅速在滿 洲建立軍需工業,從1930年代導入統制經濟想法,藉由統制經濟將滿洲產業 快速升級,成為日本以外重要的重工業地帶。因此以1933年制定「滿洲國經 濟建設綱要」為基礎,發展由關東軍主導的重工業活動。參考「滿洲國經濟 建設綱要」的經驗,並在1936年制定了「滿洲國第二期經濟建設綱要」,隔年 通過「滿洲產業開發五年計畫」,展開新的重工業計劃。

第三節、日本資本輸出與滿洲重工業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從原本因日俄戰爭,而持有對外債權4.5億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圓與對外債務19.6億日圓的狀況,到1918年末轉變成,對外債權為19.3億日 圓、對外債務為16.4億日圓,債權的增加使日本累績足夠的資本在1920年代 開始向殖民地、中國、滿洲等地輸出資本。87在1930年代的對外輸出資本之 中,對滿投資共有14.72億日圓,其中滿鐵的直接投資佔了12.72億日圓;另一 方面,對華投資總共有11.27億日圓,而在華紡雖然僅占3.5億日圓,不過其他 投資都屬中國政府、個人借款,大部分成為不良債券,唯有在華紡是長期的 直接投資。而滿洲與中國其他地方的投資內容完全不同,在滿洲投資上繼承 俄國讓渡的鐵道為其點,展開重工業的投資;在滿洲之外的對華投資,則因 日本關稅調高,使得日本企業大舉在上海、青島建立紡織工廠,發展輕工業 的投資。88

日本因滿洲的經營,擁有豐富的煤礦、鐵礦資源,解決日本資源不足的 問題;同時中國成為以紡織業為中心的日本輕工業之市場,確保了日本在海 外投資的利潤。最初以滿鐵為中心,整備鐵路以及進行鐵路營運。在第一次 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日本獲得足夠的資本,而這些戰時紅利,一部分投入滿 洲經營,分別有政治性借款、投資滿鐵以及投資民間機構。再加上滿洲農業 商品化以及滿鐵運輸收益等,遂以滿鐵資本為中心,向煤炭、製鐵等事業發 展。89

為了提高滿鐵的運輸需要,從1907年開始滿鐵展開撫順煤炭的開採計 畫。撫順煤炭的產量逐年提升,到1928年產量達到735萬噸,在煤炭的市場結 構方面,工業佔35%、鐵路佔20%、廢棄船焚燒佔20%、家戶利用佔20%。再 者,從1922年起向上海輸出煤炭,撫順煤成為重要的輸出商品。另一方面,

87 石井寛治,《帝国主義日本の対外戦略》,頁168。

88 石井寛治,《帝国主義日本の対外戦略》,頁172。

89 滿州開発四十年史刊行会編,《滿州開発四十年史下卷》,(東京:滿州開発四十年史刊行 会,1964年),頁333、33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鋼鐵業部分,鞍山製鐵機構在1921年研發獨創技術「鞍山式磁化還原焙燒 法」,從1930年開始量產,並且達到能生產40萬噸鋼鐵的規模。通過撫順煤炭 以及滿鐵運輸的培養,鞍山製鐵在1928年開始收益由赤轉黑。90

而1920年代後半期開始,滿鐵新任總裁山本條太郎,作為政友會的「經 濟國策樹立委員會」的委員長,配合時任總理田中義一的產業發展方針,決 意推動滿鐵朝重化學工業發展,展開多角化經營,而實施鋼鐵、石油、硫安 製造的三大計畫,計畫的主旨是將重化學工業國產化,並且推動日本產業升 級。91

在製鐵業方面,延續鞍山製鐵所的規劃,設立昭和製鋼所。在石油業方 面,預計抽取存在於撫順煤炭的油母頁岩,由於大藏省批判採用高成本的蘇 格蘭式乾餾法,因此滿鐵獨創自己的乾餾法,於1930年開業;之後滿鐵與海 軍合作,學習德國的直接液化煤炭的煤炭液化法,在1939年投入生產。在硫 安製造業方面,主要製造肥料,1916年撫順煤礦開製作硫酸,1920年鞍山製 鐵所開始生產硫安,1928年大舉提高產量,不過硫安在日本農村的自給率僅 有45%,外國進口仍佔相當大的比例,而山本總裁辭任之後計畫也告終止,

直到1933年設立滿洲化學工業,才又繼承了山本的硫安事業。整體而言,滿 鐵的新經營方向顯示企圖將滿洲走向重化學工業領域,但是其產品仍無法成 為主要商品獲利商品,大豆的銷售與鐵路的運輸才是最主要的利益來源。滿 鐵發展新方向的同時,遭受與中國鐵路競爭的問題以及受到世界大恐慌的影 響,大豆的輸出減少,連帶影響滿鐵的運輸與獲利,限制滿鐵擴大重化學領

90 滿州開発四十年史刊行会編,《滿州開発四十年史下卷》,頁341-342。

磁化還原焙燒:赤鐵礦、褐鐵礦和鐵錳礦石在加熱到一定溫度後,與適量的還原劑相作用,

就可以使弱磁性的赤鐵礦轉變成為強磁性的磁鐵礦。

91 山本條太郎,1867年-1936年,中學肄業之後進入三井物產,經歷橫濱分店、上海分店、上 海紡績株式會社、大阪分店,1909年擔任常任董事。後因受到西門子事件連坐懲罰,而辭 職。1916年特赦之後,參選眾議院議員,並連任五屆。1927年出任政友會幹事長以及滿鐵 總裁,積極推展滿洲開發。(資料來源:近代日本人の肖像,檢索時間:2019年7月17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域的投資發展規模。92

除了滿鐵之外,日本三井、三菱、住友、大倉等大財閥也透過第一次世 界大戰的好景氣,累積足夠的資本,在1920年代展開對中國的借款投資。而 到1930年代主要活耀於滿洲的是三井與大倉財閥,三井的投資主要是透過購 買滿鐵的社債,間接地利用滿鐵來服務三井的所需,亦即透過滿鐵的鐵路運 輸往來運送三井物產的商品;另一方面,大倉財閥是從甲午戰爭、日俄戰爭 後興起的財閥,在國內缺乏基礎累積資本,對此海外投資成為一個重要的選 擇,同時配合國家策略,日俄戰爭不久後投資滿洲的自然資源。大倉在滿洲 投資中避免與滿鐵系企業競爭,並採用與中國合資的方式建立公司。93 1930年代滿洲工業因受到世界經濟大恐慌的影響,同年爆發九一八事 變,破壞滿洲蠶絲、大豆油、麵粉等輕工業的海外市場,再加上世界農業恐 慌,讓滿洲的生產被限縮於滿洲地區。而日本如前所述,即便相較世界各國 較早脫離恐慌狀態,卻也面臨滿洲市場縮小,導致生產過剩的危機,經過合 理化計算以及在滿洲與日本市場的傾銷,使日本工業獨佔滿洲市場。而九一 八事變之後,關東軍有計畫地建設滿洲,藉此打造日滿經濟圈,同時策畫成 立滿洲國。從1932年滿洲國成立之後,當年的後半期,進行一連串建設,如 滿鐵的鐵道擴張、軍事設施建立、滿洲國官廳建設、國家道路等等,同時給 予民間企業融資,出現利用基礎建設而帶動景氣恢復,帶領滿洲脫離恐慌狀 態。94

1933年制定「滿洲國經濟建設綱要」,以此作為滿洲國的經濟建設根本方 針。其經濟基礎原則為統制經濟,透過統制管理達到最大化效益,使利益並 非集中於一部份階級,而由全體國民均霑;為了經濟綜合發展,重要部門由

92 石井寛治,《帝国主義日本の対外戦略》,頁194-196。

93 石井寛治,《帝国主義日本の対外戦略》,頁199-200。

94 滿州開発四十年史刊行会編,《滿州開発四十年史下卷》,頁346。

製中心出版;新華書店發行,2002年),頁33-34。

96 滿州開発四十年史刊行会編,《滿州開発四十年史下卷》,頁352。

97 〈日満経済統制方策要綱〉,《国立公文書館/内閣/内閣総理大臣官房総務課資料/満鉄問 題関係書類》,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藏,檔號:A15060463400。

98 〈日満経済統制方策要綱〉,《国立公文書館/内閣/内閣総理大臣官房総務課資料/満鉄問 題関係書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合日本軍需工業發展,對滿洲自然資源進行開採,以初級工業為首要目標;

這樣的帝國內部工業分工,形成滿洲的工業產品輸出至日本,而日本的重化 學工業資本輸出到滿洲,彼此成為相互依存的關係。另一方面,而這些經濟 政策之中,雖然成立滿洲國以來,關東軍強調財閥資本不得進入的口號,但 是實際上從滿洲工業可以看到滿鐵以及日本財閥合作的現象,而這也成為日 產移駐滿洲之時,可以參考其他財閥進入滿洲的模式。

這樣的帝國內部工業分工,形成滿洲的工業產品輸出至日本,而日本的重化 學工業資本輸出到滿洲,彼此成為相互依存的關係。另一方面,而這些經濟 政策之中,雖然成立滿洲國以來,關東軍強調財閥資本不得進入的口號,但 是實際上從滿洲工業可以看到滿鐵以及日本財閥合作的現象,而這也成為日 產移駐滿洲之時,可以參考其他財閥進入滿洲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