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智慧資本價值評估因子之建構

第三章 現行智慧資本之衡量模式

第三節 智慧資本價值評估因子之建構

Peppard and Rylander (2001a)認為從智慧資本觀點可提供決策者一個了解資源投 入如何轉換成產出之價值創造的程序之整體架構,特別是在知識密集的公司。而 Peppard and Rylander(2001a)從資源基礎理論,認為實際上組成那些智慧資本的資源對 於每個公司都是獨特的,而且只有那些對於創造公司價值很重要的資源,才被包括於 公司價值的組成中。Ravn(2001)認為可藉由智慧資本報表去分析公司的知識分享活動

,以提供公司未來的行動方向。即智慧資本觀點可提供一個解釋價值創造程序;以連 結資源與公司價值的架構(圖 9),尤其是強調公司所有可以使用資源以及資源之間如 何交互作用影響公司價值。其並認為利用財務觀點的衡量方法,將可協助衡量公司的 無形價值。有關智慧資本與公司無形價值兩者的關係及無形價值如何被創造,本研究 以投入-過程-產出(Input-Process-Output;IPO)系統圖,以作為本研究對於績效指標(價 值評估因子)架構(見圖 9)。從該架構中,以公司所擁有的智慧資本為投入資源,透過 價值創造程序,以增加公司的無形價值;也就是將智慧資本與公司無形價值之間的黑 箱(black box),加以分析與釐清,以找出增加公司無形價值的途徑。

圖 9 智慧資本與公司無形價值關係的理論架構圖

Note. From “Using an Intellectual Capital Perspective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a Growth Strategy: the Case of APiON ,” by J. Peppard, and A. Rylander, (2001a).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9(5). p.510-525.

資源 (智慧資本)

公司價值 (無形價值) 價值創造程序

資源基礎理論 財務觀點

智慧資本觀點

林宛頻、花敬群(2010)認為績效評估的目在於控制企業的程序,並且評判企業的 表現,用以改善企業的缺點,企業要創造財務績效,不能固守過去的成功模式,必須 要有高度的應變能力。而財務績效的評估是在於瞭解公司在既定政策的執行成果,可 以用來決定政策方向的正確與否,作為政策修正方向約依據。Roos & Roos (1997) 認 為企業要進行智慧資本化前,必須充分地考量財務性的指標,並明確地訂出企業組織 的目標與運作程序,對於所要衡量的智慧資本則必須仔細針對每個指標(價值評估因 子)進行歸類。吳安妮(2003)認為由於智慧資本缺乏客觀的衡量標準,不僅不同的公司 很難相互比較,不同產業則更難。迄今有關智慧資本的項目、關鍵成功因素 (Key Successful Factor, KSF)、甚至衡量指標之選定仍未有定論。

而智慧資本的量測基本上有多種方法,其分類可分成財務數據與非財務數據兩類

,關於非財務數據的討論,通常是以量表來執行,若要從財務數據來進行衡量,就必 需先要形成公允的智慧資本報告,而智慧資本報告則必需加入會計專家參予討論。另 如 Dumay(2009)以澳洲金融服務公司(AusFinco)為個案,比較部門營運計畫書與財務 年報之間的差距,討論智慧資本的衡量方法,其認為顧客滿意度的基礎設施最能提高 營運效率,增進顧客關係資本,而員工流動率與公司主動辭退員工數是人力資源資本 的反指標。由於這些變數並無法量化,目前只能透過問卷調查或是訪問法求得,其認 為除要建立智慧資本報告書外,要廣泛地衡量有其困難。另張元杰、張火燦、紀慧如、

邱文宏、鄭翔壬(2010)分析「公司募集有價證券公開說明書應行記載事項準則」及「台 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初次申請有價證券上市用之公開說明書應行記載事項準 則」等相關辦法與撰寫格式,經由交叉歸類後,邀請專家逐一審閱,得出表 14 之結 果。從該表可以看出,其分類偏向於非財務數據,採用內容分析法,就公開說明書中 有揭露的文字進行編碼,並進行迴歸模型討論對獲利的影響。吳濟民、艾昌瑞、李元 墩 (2010)運用 Subramaniam and Youndt (2005)具信度與效度的量表,探討智慧資本與 組織學習對創新績效的影響。

表 14 非財務數據之智慧資本分類 非財務數據之智慧資本分類

內部資本 外部資本 人力資本

管理哲學 企業文化 專利 商標 著作權 資訊系統 研究發展

品牌 顧客關係 供應商關係 配銷通路 企業合作 授權協定 社會責任

員工關係 教育程度 教育訓練 企業家精神

資料來源:「公司特性與智慧資本揭露:以台灣興櫃企業為例」,張元杰、張火燦、

紀慧如、邱文宏、鄭翔壬,2010,組織與管理,3(1),頁 1-36。

以上列舉者皆為非財務數據、以量表、問卷與內容分析來探討智慧資本的衡量。

而從財務觀點則主要集中於公司股東價值的問題上,也就衡量與評估執行後所創造的 價值以及決策選擇所能創造出的潛在價值,蕭子誼(2008)為探討智慧資本影響企業績 效 之 實 證 研 究 參 考 (Bassi and Buren(1999), Bontis(1998), Deeds(2001), Dzinknowski(2000), Edvinsson and Malone(1997), Tseng and Goo(2005); 王文英與張清 褔,2004;吳秀娟,2000;李坤致,2001;林郁昕,2000;美國訓練與發展協會(1999);

陳素玉,2006;黃雅琪,1997;詹文男,2002;資策會,2001;鄭孟玉,2007;蕭幸 伃,2006)先前文獻所採用之指標來選定人力資本部分計有員工生產力、員工每人營 業利益、員工附加生產力、經理人平均薪資之生產力、經理人平均薪資之員工營業利 益及經理人平均薪資之員工附加生產力六項指標。顧客資本部分計有市場成長性、銷 管費用增減率及貝里比率(Berry Ratio:營業毛利/營業費用)三項指標;結構資本部分 則包含當年度研發密集度、去年度研發密集度及研究發展強度、為流動資產週轉率、

固定資產週轉率及總資產週轉率。而 Choong(2008)認為智慧資本應為組織內部管理系 統的運作,是將可獲得的資源與投入運用到最適狀態,反應出股東合理價值的持續性,

基於此點,本研究認為財務數據的衡量較能貼近股東價值與管理效果。

Edvinsson and Malone(1997)於 Skandia Navigator 所列出的 100 多個指標中,絕大 部分的指標都牽涉企業的內部資訊,相關資料取得有其困難,且部分指標為質性指標,

難以客觀評估,加上現行法令並未強制規定企業必須公布其智慧資本之價值,故造成 原始資料在取得上的困難。從表 3 可以觀察近來研究學者或因研究對象、資料蒐集之

評估因子,亦無法將全部的可能變數納入。另外熊杏華(2007)、Chu, Hsiun, Huang and Yang (2008)指出,智慧資本的驅動因素繁多,例如,企業員工人數、管銷費用對營業 收入淨額比率、每人平均管銷費用、研發費用對總資產比率、每人平均資產總額、研 發費用對管銷費用比率、研究發展費用率、營業利益率、長期資金適合率等共 24 項 因子,但由於此 24 個價值因子之間的相關性頗高,為可避免以 OLS 法進行迴歸分 析時產生共線性或線性重合的問題。朱博湧等(2010) 依照 Skandia Navigtor 所列之建 議指標,並參考 Chu et al. (2008) 智慧資本驅動因素,以其蒐集 24 個變數資料(以公 開之財務資料作為績效衡量指標),以台灣電子零組件產業和電腦及週邊產業為研究 對象,將其 2002 至 2009 年間之原始資料標準化後進行因素分析,利用多變量複迴歸 分析萃取共同影響因素。按其所得的結果顯示,其共萃取出「獲利能力」、「員工生產 力」、「成本支出」、「償債能力」、「研發投入」、「資源配適度」、「公司資產」、「營收成 長率」及「管銷支出」九個關鍵成功因素(以共同特徵相近為分類),其累積解釋變異 百分比達原始資料之 82.39%,其研究結果整理如表 15。

表 15 智慧資本價值評估因子彙整一覽表 智慧資本價值評估因子彙整一覽表

智慧資本價值評估之關鍵成 功因素分類

智慧資本價值評估因子

獲利能力 資產報酬率、權益報酬率、每股盈餘、營業利益率

員工生產力 每人資產總額、每人淨利、每人營收

成本支出 管銷費用對營業收入淨額比率、總資產週轉率、用

人費用率

研發投入 研發費用對總資產比率、研發費用對管銷費用比

率、研發費用率、淨利對研發費用比率

償債能力 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負債淨值比

公司資產 固定資產週轉率、長期資金適合率

營收成長率 營業毛利成長率、營收成長率

資源配適度 每人配備率、員工人數

管銷支出 每人管銷費用

資料來源:。「無形資產價值創造之比較研究:以台灣電子零組件和電腦及週邊產業 為例」,朱博湧、林裕淩、李俊雄,2010,科技管理學刊,15(3),頁 1-24。

依朱博湧等(2010)研究,依共同特徵相近者加以分類,將 24 個價值評估因子歸 納為九大關鍵成功因素,並驗證該九大關鍵因素的確會影響企業經營績效;且確認其 相關評估因子為智慧資本之評價指標。由於相關評估因子皆為公開之財務指標,相關

資料均可於 TEJ 中獲得,使得績效指標能以客觀、具體方式獲得並加以比較。本研究 之目的一,即為建構一套適合國內營建產業的智慧資本(無形資產)評價架構;後續係 以時間序列方式進行實證分析,如選取同一類型之多個變數將無益凸顯影響企業經營 績效之因素,且過多變數將恐影響實證分析之進行。本研究遂依循馬秀如等(2000)衡 量評價方法之適用性標準,將朱博湧等(2010)研究中之價值評估因子,依攸關性、精 確性、易於明瞭、易於衡量之原則,依據第二章中歸納之營建產業財務特性及指標,

選擇代表性之指標為績效指標(價值評估因子),以為本研究後續進行實證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