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曙光學習社群運作成效

本節先敘述曙光學習社群運作的內容,運作過程再對照學習社群的特點來分

析其內涵,綜合起來探討其運作成效。

壹、「曙光學習社群」運作的內容

聚會的主題內容是整個聚會的靈魂,如果選擇與成員無需求相關,或引不起 興趣的主題,那麼也就製造不出專業成長的火花,因此,教學啟發與對話的材料 格外重要。一開始,成員們從日常教學生活與過去的教學經驗,開啟彼此的對話,

再來,深感單一資訊來源的不足與單調,嘗試加入了外界的聲音,就是 TED Talks 論壇的演講與某些教育雜誌的文章。企圖從不同的訊息來源,更有不同的觀點,

達到教師專業成長的目的。

一、TED 論壇

TED 是 科 技 (technology), 娛 樂 (entertainment)與設計 (design)的 縮 寫 , 它 是 在 1984 年由里查德‧沃曼發起,是以非營利為目的,在每一年的三 月 在 美 國 彙 集 眾 多 科 學 家、設 計 師、文 學 家、音 樂 家 等 領 域 的 傑 出 人 物 , 在 TED 大會上分享他們關於科技、社會、人的思考和探索。因為他們相 信 想 法 的 力 量 足 以 改 變 全 世 界 , 所 以 創 立 這 個 平 台 希 望 大 家 可 以 藉 由 這 些 重 要 的 想 法 得 到 啟 發 。

從 2006 年起,TED 演講的影片被上傳到網上。截至 2010 年 6 月,TED 官 方網站上收錄的 TED 演講影片總數已經超過 700 篇,這些 TED 演講的影片的閱 覽量已經超過了 5000 萬。所有的 TED 演講的視頻都是以知識共享(Creative Commons)的方式予以授權的。每一年的 TED 大會都會上演許多精彩的演講,

但是由於語言的隔閡,許多優秀的 TED 演講並未能為不會英文的朋友所知曉。

為此,TED 於 2009 年開放翻譯計劃推出。該計劃提供英文字幕,供志願人士翻 譯成各種語言,目前有超過 40 種語言的翻譯,包括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維 基百科 20090510 http://zh.wikipedia.org/wiki/TED%E5%A4%A7%E4%BC%9A)

(一)第三次聚會~別急著吃棉花糖(Don't eat the marshmellow yet)

講者 Joachim de Posada 在 2009 年的論壇中提出,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 操作了一個實驗研究,給一群四、五歲的孩子一顆棉花糖,但如果可以「等待」

十五分鐘後(大人會離開現場,只留孩子在房間裡等待)再吃掉,那麼等大人回 來房間,棉花糖還在,那可以再多得到一顆棉花糖。研究顯示,有三分之二的孩 子無法等待,甚至大人一離開就立刻塞進嘴裡,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的等到 大人回來而為吃掉棉花糖,十五年後的後續追蹤研究又顯示,當初沒吃掉棉花糖 的孩子,已經十八、九歲了,「百分之百」在學業方面或各方面都有很優異的表 現,而吃掉的呢,大多未繼續升學,或是在學校裡、人際方面都很糟,只有少數 人還不錯。這個結果帶來很大的省思。

這是在測孩子的「延遲滿足」力是否足夠。應用在品德教育上也就是我們說 的「自律」,面對誘惑時,孩子能不能克制自己的慾望,讓「滿足」延後享受,

換句話說,物質並沒有消失,只是要晚一點才能享受,孩子做的到嗎?如果可以 等,將會得到更多更好的報酬,他們心裡知道這點,但是可以等待嗎?

(二)第五次聚會~推動學習革命(Bring on the learning revolution)

講者 Sir Ken Robinson 在 2010 年,闡述大多數人都不熱愛自己的工作,一大 原因出在教育。因為教育可說是剝奪了許多人與生俱來的才能,而且人力資源跟 天然資源一樣,往往「深藏不露」。我們必須去挖掘,不是光看表面就會發現,

我們必須營造良好的環境,幫助他們發展。目前世界各國都處於改革的階段,但 光這樣是不夠的,改革是沒有用的,因為那只是改良舊有的制度,我們需要的,

不是緩慢的教改,是教育根本的革命,教育一定要轉型,完完全全的改變。

我們被很多觀念的枷鎖綁住,覺得這些觀念理應如此,好像是天經地義、自 然法則,我們有很多觀念之所以形成,不是要符合當今態勢,而是為了因應過去

的狀況,但我們仍然對這些觀念深信不疑。我們必須脫離工業模式的教育,或說 生產模式,脫離那種線性思維,強調從眾和標準化的教育,我們的教育必須轉型,

以務農的原則為基礎,也就是瞭解一個人的成長,並不是機械化的過程,而是自 然多元,沒辦法預知發展的結果。無論何處,無論何時,孩子把他們的夢想鋪在 我們腳下,我們應該輕輕的踏。

(三)第六、七次聚會~數學需要改頭換面(Math class needs a makeover)

講者 Dan Meyer 在 2010 年提到,現今數學教育碰到的問題是,計算能力很 容易學回來,但是數學解題應用能力很難教,培養孩子規劃問題的能力,重於單 單只是解題,解題只是技巧,如何將情境數學運用到數學教學:

1.利用多媒體科技將真實情境帶進教室,例如生活周遭的實體照片。

2.鼓勵孩子使用「直覺」思考。

3.在對話中簡短的提問,增加孩子思考情境。

4.一開始不要提供過多的解題資訊,讓孩子自己問問題。

5.不要幫太多忙,讓孩子自己解決。

(四)第九次聚會~八個成功的秘訣(8 secrets of success)

講者 Richard St. John 在 2006 的論壇中傳達成功之道。第一項就是「熱情」,

熱情就是我的動力,做事絕非出於「利」,而是出自熱愛。第二項「努力」!全 靠努力。無事可輕鬆獲得。不過,我從中得到許多樂趣」。第三項「成為高手」!

一切沒有捷徑,只有練習、練習再練習。第四項「專注」!一切都跟能多專注在 一件事有上有關。第五項「狠勁」!對自己狠一點!體能上,心智上,都必須不 斷的突破、突破再突破。 要狠下心克服害羞跟自我懷疑。第六項「服務」!很 多孩子們跟我說想成為百萬富翁,我回答他們的第一句話就是:好,不過你不能 只服務自己。你必須先為別人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富有。

第七項「想法」!創意靈感的產生沒有捷徑,就是做這些非常簡單的事。第八項

「毅力」!有毅力才會成功。即使失敗,也要有毅力撐過去。

二、第八次聚會~學前教育雜誌(誇努力勝過誇聰明)

作者高麗芷於 2011 年 2 月號雜誌裡提到:根據美國針對中學生做的一份研 究報告,當孩子被誇聰明時,其學習成就會比被誇努力的的孩子要來的低,延展 性也較差,其原因是:

1.被誇「聰明」的孩子會認為,既然大家認為我聰明,所以我不願意從事一 些可能會導致自己失敗的事情,這樣會顯得我「不聰明」,因此容易劃地 自限,做一些自己有把握成功的事情,通常不具有挑戰性,也屬於比較輕 鬆簡單的事。這樣一來,無法突破自己。

2.既然被認為聰明,所以不可以太努力,努力是給那些不聰明的人做的事,

孩子會覺得不需要努力就能獲得成功,才是聰明人的表現,如此一來,少 了努力,成功就要碰運氣了。

3.被誇讚「聰明」的孩子,一旦失敗,就會一蹶不振,失去再一次的嘗試,

因為他們不習慣用「努力」來彌補,會自怨自艾的完成學習活動。

反之,被誇努力的孩子之所以後續成功的比例大於被誇「聰明」的孩子,原 因在於,他們習慣靠自己的「努力」、「練習」、「嘗試」、「時間」來換取成就,而 不是「天生」的資賦優異,即使多花時間才得到的成功,會更覺得自己的存在感 與付出有價值,且認為是自己可以做的到的事。更進一步,會「熱愛」挑戰,因 為伴隨著挑戰,他們才有被誇讚「好努力喔」的機會,相較之下,成功的機會就 屬於「努力型」孩子。

三、第十次聚會~親子天下雜誌(聯絡簿的回應藝術)

作者張靜文於 2011 年第 22 期雜誌裡寫道,無論老師是不是真的對你或孩子 有成見,在一開始請先相信,你和老師都是站在「幫助孩子更好」的立場,只是

做法不同。不斷提醒自己正向看待這些事,才有可能在回應時展現善意。如果孩 子對老師的感覺還不錯,就不用太在意老師的冒犯字眼。很多老師只是不知道用 委婉的方式溝通。遇到四種經典回應,不妨換個想法,試著轉換溝通方式。

大原則是,聯絡簿比較適合交代作業、讚美孩子、感謝老師等事。過於複雜、

關乎個人價值的討論,應以電話或當面談較佳。聯絡簿的文字經過揣測,不小心 每個字都變成敵意,直接講,反而沒那麼嚴重。

以下將曙光學習社群引用的外部專家講綱整理為表格 4-3-1。

表 4-3- 1

曙光學習社群外部講題摘要表

時間 主題 講題 講者(作者) 資料來源

99/11/29 品德教育 別急著吃棉花糖 Joachim de Posada TED 論壇 100/02/21 教學啟發 推動學習革命 Sir Ken Robinson TED 論壇 100/03/07-14 數學教材

教法

數學需要改頭換面 Dan Meyer TED 論壇

100/03/21 正向管教 經驗分享

誇努力勝過誇聰明 高麗芷 學前教育 雜誌 100/03/28 教學啟發 八個成功的秘訣 Richard St. John TED 論壇 100/04/11 個案分享 聯絡簿的回應藝術 張靜文 親子天下

雜誌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貳、「曙光學習社群」運作的內涵

一、說不完的「問」與「答」~實務分享

第一次正式聚會,大家反而顯得不自在,雖然彼此都已經是非常熟識的同

事,平常也都這樣聚在一起聊天、改作業,但是一感覺到有個錄音設備在旁邊,

也不能像以前一樣漫天亂聊,嘻嘻哈哈的,似乎第一句話就是說不太出來,要由 誰來破冰呢?我好了(研觀 991101)。

(一)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

第一個主題從大家最熟悉、也最需要、最實用的閱讀教學切入。

大家不要這樣啦!輕鬆一點,桌上有咖啡跟蛋糕啊,自然的使用啦!不 要擔心笑聲太大聲會被錄進去,這個原始錄音檔不會給我們教授或其它 人聽的,我只會摘出有用的材料,放到部落格去,而且文章上也不會寫 是誰說的,放心的聊,跟以前一樣嘛!(錄音 991101 研究者)

喔!這樣嗎?我還想說你們教授會不會聽到我們嘰哩瓜啦的,那就不好

喔!這樣嗎?我還想說你們教授會不會聽到我們嘰哩瓜啦的,那就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