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個案教師

本研究為個案研究,因此以研究者任教的活水國小(化名),作為研究場域,

曙光學習社群為個案社群,在此針對其在組織學習社群的學校特質、參與學習社 群的教師、協同研究者與研究者本身的背景與特質等分析說明。

觀察

訪談

部落格回應 文件分析

研 究 者 省 思 聚焦研究主題

確立主題與方

確定研究對象

進入研究場域

整理資料

分析、詮釋、歸納

撰寫論文

壹、研究場域

活水國小的教師,深感教師專業成長無法從學校的週三進修獲得滿足,為什 麼至今仍未發展出週三進修之外,其它的教師專業發展途徑呢?以下從學校特 質、氛圍、教師特質、學生及家長特質分項說明。

一、學校特質方面

活水國小位於台中市,校地所在為新興重劃區,不算偏遠,因此文化刺激豐 富,學區內除了活水國小之外,鄰近位置還包含許多從初等到高等各層級的學 校,在這樣的學區優越條件下,吸引不少家長在此學區範圍內購屋,因此透天別 墅一排接著一排,大環境適合就學,成為家長眼中的熱門學區。在少子化的招生 壓力下,活水國小一直維持著不減班,甚至還增班的經營優勢。反觀鄰近學校,

卻一直面臨減班壓力,教師超額的低迷氣氛,每位教師為了不被超額而積極努力 的參加研習、比賽,好提高積分,讓自己延後超額的可能。

二、學校氛圍方面

活水國小的教師在短期內雖然不用擔心減班超額的問題,本來是學校優勢,

卻成為教師乏於積極專業成長的劣勢。但是處在這樣一個受到家長青睞的學校 裡,在家長要求方面相對較高,因為家長們是抱著期待的心情選擇活水國小,家 長對教師的期望則成為教師自我成長的動力之一。因此,如果活水國小的教師恃 才傲物,裹足不前,教師專業的展現無法信服於家長,也無法滿足學童在學習上 的需求,終將也會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三、教師特質方面

既然是一所趨於穩定的新興學校,學生人數源源不絕,老師充滿活力有幹 勁,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但因為個人主義瀰漫整個校園風氣,教師們普遍以追 求獨善其身、只為自己的班級考量、規劃,鮮少踏出教室,與他人分享教學智慧,

激盪不出更令人驚喜的創意;相同的,當遇到困境時,也不易發出求救的訊號,

深怕會被貼上「不會教」的標籤,名譽受損等等的顧慮,導致浪費許多時間嘗試 錯誤,不僅教師身心俱疲,學生也在原地空轉,甚至對學生造成傷害、失去家長 的信任,教師不容出錯、隨時戰戰兢兢、又備受期待的心理壓力,正是需要學習 社群的支持與分享。

四、學生與家長特質方面

活水國小的家長社經地位、學歷偏高,一部份是鄰近大大小小教育單位的教 師與學者,一部份是鄰近的區域型醫院的醫護人員,還有一部份是通勤於台中縣 市、南投、彰化縣市政府的公務人員,這三種家長的職業佔約三分之一,公教與 專業職業的比例算高,另一大比例的家長則是公司負責人,有專職照顧孩子的全 職媽媽,總括來說,對孩子教育的參與度積極且有想法,來自這些家庭的孩子,

文化刺激豐富,知識獲得快速,富有挑戰、好問的探索力,要滿足這樣的「服務 對象」,教師更是要動起來,精進教學才是生存之道。

五、活水國小教師關於進修心底的聲音

(一)教師對自身的教師專業發展感到不滿

每到週三中午,都會聽到同事們寒暄一句話:「你下午的研習上網登錄了 沒?」然後回答:「還沒耶!今天是研習什麼?」不然就是:「好像是什麼什麼 的,反正去坐著就對了。」其實研究者也不例外,有著差不多的回答,對一學期 的週三進修規劃來說,沒什麼期待,倒還希望學校都不要安排,留做級務處理還 更好,反正想進修、想成長的主題,自己會去尋找,而真正需要尋求解決的問題,

也不會等到週三,學校請一個校外的專家,僅僅一次的單向式、旋風式的分享,

就能有所幫助。

(二)週三進修是校內唯一的進修方式,教師需全面參加

一直以來,教師除了學位進修這樣的個人進修活動之外,在校內能參與到的 進修方式,只有校方所舉辦的「統一」週三進修,也就是無論教師有沒有興趣,

或者是有沒有教學上的需求,教師一律得「奉命參加」,其實也只是需要「人到」,

「心到不到」,似乎沒受到太大關注。而進修的可貴,是在於教師能將之內化、

運用,最後不僅教師增能,還能讓學生有所提升學習成效或學習興趣;檢視一下 活水國小教師週三進修的現況,驚然發現,教師們普遍對安排的進修內容有所微 詞,陳述如下:

1. 專題雖然多元,但跟實際教學無太大相關

請的不是我們需要的東西,不是講師講的不好,講的主題不是很吸引我,

跟我們的教學沒有直接關係,可能只能增加老師內化知識的提升,但對孩 子教學方面沒有很大的助益,需要的既然是研習,教師主要的工作是教學,

如果學校有意願想要幫助老師提升教學這方面,就應該先知道我們基層教 師的需求在哪邊,再去請相關的人員或是比較有實際的例子或方案,可以 幫老師在教學這塊發展。(訪談 990918Lily 老師)

議題的規劃希望可以切合老師的需求,還有希望政府少排一些政令宣導 的,像是防震防災啦,我覺得那個就是非必要性的。(訪談 990918Tulip 老師)

2. 實務專題時數不足,無法延續進修成效

就我目前的需求,我會考慮就是低年級小朋友教法,帶班的班級經營,突 發狀況、偏差行為如說謊偷竊等如何處理,特殊學童或障礙,如過動,要 如何對待?學校有排過類似的主題,印象中好像不多,好像只有一次。(訪 談 990918Lotus 老師)

3. 缺少自由選擇進修主題的彈性,每個人的需要都不同

第一個原則是學校沒有開放週三進修參加與否,你就一定得參加,衝著一 定得參加,就沒有意願了,被強迫,心情就不好,第二個,你常常遇到一 些演講不是你想要的,我也不想要再去細想說內容是什麼,雖然學校有告 知說今天是什麼主題,但是反正就一定得參加,無須再去分辨他講什麼,

反正都得聽,那個進修的意願就是很低很低,除非講師真的有講到你切身 需要的內容,才會去轉換參加的心情,不然就是被動的,被動的時候根本 什麼都聽不進去。(訪談 990918Sunflower 老師)

其實好不容易星期三有這個空檔,應該可以開放讓我們到外面去研習,像 外面有些研習都很不錯,為什麼一定要設限一定要在校內呢?我會挑嘛!

我會挑我自己想要進修的那個部分嘛!只要是你自己想要去聽的,你挑 的,收穫一定比較大。(訪談 990918Lily 老師)

4. 演講式為主,較少互動與分享

演講的話太理論化了,如果可以一問一答,專家的回答跟老師的問題才能 感覺的到到底問題在哪裡,該怎麼解決。(訪談 990918Lotus 老師)

純粹就是演講演講演講,演講最讓你沒辦法收穫的原因是:講理論的,尤 其是那些教授級的,有些教授還很幽默風趣,那還可以輕鬆一下,如果是 講理論一大堆,剩下一點點時間才要說實際的實務上,感覺很可惜,比較 希望是實務方面的,因為我們是站在第一線,我們需要的是實務,如果要 理論的話,老師去進修讀研究所就好了啊!演講式的都是單方面的,單方 面的你不知道聽的人吸收了多少,講的人也很困擾,不知道我這樣講大家 有在聽嗎?聽的人有疑問也不好意思馬上提出來詢問,因為怕提出來問會 不會耽誤別人的時間,又怕自己提出來的見解是很可笑的,所以缺乏雙向

的溝通。(訪談 990918Tulip 老師)

來自成員之間對週三進修的想法,形成了組織本學習社群的主要構想,避免 讓成員在參與本學習社群時,再度有相同負面的進修感受,因此,規劃本學習社 群的聚會主題與聚會形式時,依成員的需要,展現自主性為運作最高原則。

貳、研究參與者

學習社群成立之後,規劃方案之前,邀請了五位與研究者同樣具有低年級教 學經驗的教師(劉慶生,2006),並參考幾份國內研究文獻,其內容提及有關學 習社群運作關注的面向(沈靜濤,2008;黃秀莉,2009;黃美玲,2006),自行 編制了一份半結構式的訪談綱要,在訪談過程中,以錄音的方式紀錄,隨著受訪 者的回答與研究者的追問,初步獲得一些參與者對教師專業成長、進修制度、學 習社群的看法,以下概述其參與者的背景與其教育理念。

一、Lily 老師

(一)學經歷概述

私立大學畢業,為成員中年紀最長的,在業界工作十年,發現每天工作疲累,

因家中有姊姊從事教職工作,體察到老師有寒暑假,很羨慕,然後開始嘗試代課 工作,覺得在教書過程中很有成就感,因此在代課將近三年的時間之後,報考並 考取師範學院師資班,目前擔任正式教師已十二年,都是低年級導師的職務。

(二)教學理念

認為當老師是一個責任,只要孩子正常的往前走,那就是一個回饋。第一注 重一定是灑掃進退,有些孩子的智力,強求沒有用啊!但是進退人際不好,出社 會就沒有用啊!每屆帶的孩子都有他的特質,一開始都是用以前舊有經驗來帶,

但帶一帶就會依照孩子的特質去調整,每年都會做改變,每年都在做調整。(訪

但帶一帶就會依照孩子的特質去調整,每年都會做改變,每年都在做調整。(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