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替代性親職互動關係

本節先分別敘述受訪者原生家庭之教育,以瞭解其自身所經歷的教養 經驗,再歸納保育員與孩子建立關係的方式與困難;接著個別了解受訪者 印象最深刻的個案及與離院孩子的關係,探究受訪者與孩子之間的互動關 係及其內心之掙扎。

壹、原生家庭經驗

三位受訪者回想起父母的管教,似乎是在自己身上看到了父母的影子。

從訪談可知保育員過去所受的教育與現在教養孩子的方式,產生某種程度 的關聯。

一、需要情緒調節的阿方姨

阿方姨表示爸爸媽媽管教孩子的時間不多,會以傳統責打方式處理孩 子的問題,雖然自己沒有被打,但是有目睹的記憶,影響到自己也容易失 控。阿方姨坦承過去曾經對幼稚園小孩施予體罰,當時以道歉處理,其母 親尚能接受,然而現在環境嚴格禁止體罰,在孩子人數多又不知道方法的 情況下,對於部分難管束的院童只能選擇隱忍。

我們家有五個孩子,我的爸媽基本上沒有什麼時間管,都很忙啊!…除非吃 飯的時候,還有吵架。我印象中比較深刻的是,我的家人其中有一個做錯事 情,我們五個孩子都有被罰跪,可是我沒有被打…其實打得最厲害的是我弟 弟,因為他都不寫功課。(阿方姨 170110-7)

其實我在做幼稚園那個階段,曾經有打過一個孩子…他可以從教室跳出去逃 走說要回家!…因為一班裡面不可能只有他,還有別人,然後他脾氣不好又 很拗,我好像不小心用紙板打傷他,就瘀青,還好這是我以前同事的女兒,

我就跟他道歉,他還ok…有看過,所以…我覺得那時候會失控…以前 70 幾年 還可以打手心…現在再怎麼樣生氣只能忍下來…不知道方法,可是人又多啊,

要去管理。(阿方姨 170110-7)

80

過動、適應性低、強求性高的兒童特質因素,對於保育員來說是一種 照顧上的挑戰(林妙容、蔡毅樺,2014;翁毓秀,2003)。而照顧者對於過 去潛藏的負面情緒連結需要重新檢視,與新經驗統整過後,才能有足夠的 反思能力去面對所照顧的孩子,以較好的方式協助孩童去處理他的混亂 (Hughes, 2011)。阿方姨回想起童年的目睹體罰經驗,對於自己過去管教幼 齡學童的方式有某種程度的影響,體悟到自己需要加強對情緒的控制和忍 耐度。因為安置機構的孩子有較頻繁的秩序混亂行為,所以統整過去經驗 並操練自我的控制能力便顯得非常重要。

二、思想開明寬容的心心姐

心心姐的父母會給予意見但以孩子的決定為主,要求的方式並不嚴格,

認為孩子開心最重要,所以連帶影響心心姐對於孩子作業的要求並不高,

傾向注重努力的過程而非成績。

其實我的爸媽不太管我ㄟ…他們不是那種嚴厲,或者是說一定要照他們的方 式,去走他們規畫的路。…我媽會希望我去讀商科,但我覺得我對商科沒興 趣,我就會選我想要的科系…她會給我建議,最後的決定權還是在我身上,

我做的決定是跟他們不一樣的話,他們還是接受。這個管教方式其實跟後來 我帶小孩的方式也是有影響…像我們家的小朋友,已經是比較弱勢的小孩,

譬如說學校很要求課業或是功課、考試成績…但是對我來說~因為我的爸媽 其實他會覺得說小孩開心比較重要…我就會覺得~對於功課我不是說小朋友 可以放任隨便你們…那個過程有努力,但你後面成績如果是不 OK 的話,我 覺得是OK…有認真的去把考試卷寫滿,只是你寫錯了,之後再去做一些更正 而已。(心心姐 170112-5)

心心姐的教育信念十分開明,與其父母尊重其志趣發展有關,此結果 與 Crain(2012)之研究相符,即有安全自主依附經驗的成人能夠理解並適當 回應幼兒的內在需要。因著父母過去所給予的正面管教經驗,使心心姐不

81

會過於嚴苛地對待孩子,反而看重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認真態度。

三、愛與管教並存的小桃媽

小桃媽認為家庭給她的觀念是「愛就是嚴格的管教,雖然苦但是有益 處,是基於保護的出發點」。父母剛柔並濟的教養影響到小桃媽的信念,認 為上帝是出於保護和愛而讓我們遵守十誡。此外,父母對於基督教信仰的 開放與認同對她而言是助力,使她信耶穌的過程沒有攔阻。小桃媽教導孩 子順服就蒙福,倘若掩耳不聽,很可能會失去神的祝福,並相信若過著愛 上帝的生活,時常去教會及用心經營家庭,那麼孩子們所成立的家庭就會 得到極大的祝福。小桃媽的機構重視建立孩子與上帝的關係,所以早上常 常要帶孩子靈修和禱告,藉由連結真實生活經驗來引導孩子正向發展。

…還沒有結婚以前,我都不能晚上外出,我現在也這樣教孩子…回想起來我 覺得爸爸保護了我…連帶的我也跟這裡的孩子說,父母的管教當時覺得苦,

可是後面是有益處的…用很嚴格的管教當是愛。(小桃媽 170118-12)

影響到我的角色,比較會拋出來跟孩子說…上帝是基於與保護跟愛,如果我 們守誡命,就會得到祝福,可是如果我們悖逆頑梗…那後果很慘…愛上帝,

他們去教會,好好的經營他們的家,家庭非常得祝福…(小桃媽 170118-13) 我父母親雖然不是基督徒…可是當我們姊妹要信耶穌的時候…他很贊同…我 小時候有腦震盪過…爸爸跪在十字架面前…耶穌啊!你趕快救我的女兒…(小 桃媽170118-13)

孩子上學前我要帶禱告,帶靈修…教孩子這些信仰的經驗,跟生活上連結起 來以後,我把這個真實的經驗帶給孩子,那孩子一早起來有神的話,神的保 守~孩子真的很好帶…(小桃媽 170118-14)

如同 Crain(2012)所表示,擁有安全依附經驗的受訪者能夠自由地分享 過去經驗的點滴,小桃媽受訪時詳細陳述自身的種種經歷,屬於較為開放 的受訪者。小桃媽受到父母與院長等重要他人的影響,使她擁有成熟的心 態,樂意提供孩子正向經驗及傳承其信仰看見,成為一位愛與管教並重的 教育者。

82

貳、關係之建立

以下整合受訪者理解孩子需求的方式及其困難,歸納結果如下:

一、建構友善環境開放討論

心心姐說明小孩容易受點心、玩具和遊戲所吸引,但她不是主動刻意 地誘惑孩子親近,而是在固定的作息時間中滿足其需要,讓孩子在友善的 情境中自然地與保育員親近;小桃媽則是從平日的對話互動以及小家會議 的團體討論去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提供孩子直接表達意見的機會,有時 候也會讓孩子主導討論的議題。

小朋友對於物慾,就像糖果,或者說玩具,或是玩,這三個對他們來講是很大 的吸引力。一開始我們不會特別拿食物說,欸~就是誘惑他,你要來跟我親近,

但是我覺得是我們每天的作息,可能就是會有點心時間、遊戲時間或是外出玩 的時間,那我覺得在那個情境中他就會慢慢感受到,這是一個好玩、或是一個 很友善的環境,所以他就會慢慢跟我們靠近。(心心姐 170112-5)

就是靠平常的生活的關係啊…比較小的孩子我會特別問他說…像是生活物資,

那個是比較表面的,那他當然就會知道說要跟我講…比方說他跟同學吵架啦,

我們每個月都會有一個小家會議,我們那個時候會讓孩子講真心話…我們會比 較是觸及孩子的內心…小家會議有時候就讓他們自己訂題目,比方說手機,我 們就開放讓你們談手機…(小桃媽 170118-13)

從 Schofield 與 Beek(2005)提供安全堡壘的策略,可知心心姐能尊重並 促進孩子探索,也敏銳於孩子身心的需要,以適合孩子年齡的方式促進家 庭成員互動,慢慢使孩子對他人產生信任;小桃媽則是會協助孩子了解家 中的規範與價值,也允許孩子主導討論(張高賓,2011)。當保育員能夠降 低環境的控制性,就能培養出孩子參與環境的主動性。

二、依孩子特質調整互動方式

阿方姨改變過去一視同仁的對待方式,依孩子習慣的互動模式,因人

83

而異的個別處理,並採用他能接受的方式表達,例如調整音調、模仿風格 或明確直白的對答;心心姐能理解過動的孩子的特質,孩子需要他人讚賞 及工作的成就感,所以會給他明確的任務,減少孩子刻意引起注意的行動。

剛開始是一視同仁…後來我慢慢覺得,每個人要的不一樣! 因為來自不同的 家庭,有的孩子剛來的時候,她是適應他們家庭的那個模式…有個孩子我比 較溫柔待她,她跟我說:『老師,這樣很娘耶!』…後來我覺得說可能她的原 生家庭不是這種,她也是很白的跟你講,她喜歡那個音低一點,不用那個音 調說你好棒喔!她會受不了…那如果我調整一下,互動就會比較好一點,有 的互動好像流氓一樣,我也要學流氓一樣跟他講一下話,否則他哪鳥你啊?…

每個孩子型不一樣啊!有的像冰…但他會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也不會干擾別 人,那OK嘛!…我都很白的跟他講,要求也會很明確的告訴他…(阿方姨 170110-9)

那個過動症的小孩,他很聰明...喜歡幫忙你做事情…小朋友都喜歡人家讚美,

所以你只要跟他講,可不可以請你幫我去拿拖把,幫我把地板拖乾淨,他就 會很開心,然後做完之後,他會說那阿姨你還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我覺 得你給他一件事情,讓他專注去做那件事情,你不要讓他無所事事,因為他 無所事事他就想要去(惹別人)…用這種方式讓他得到成就,因為他得到讚美,

或是他完成一件事,他自己很有成就感,自己很棒!(心心姐170112-8)

上述符合彭淑華(2003)所言,保育員的職責包括要注意孩子的身心發

上述符合彭淑華(2003)所言,保育員的職責包括要注意孩子的身心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