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流程

此節呈現本研究自開始至論文完成之規劃,以下說明研究主題和方法的 形成,如何擬定研究計畫、尋找研究對象並進行訪談,以及撰寫論文過程。

壹、確認研究主題與方法

因為研究者曾經長期任職於安置機構,對於保育員工作的樣貌有較多認 識,在指導教授的建議之下,決定善用自身本有的資源,開始著手研擬主題。

有感於此一職業有較高的不穩定性,以及研究者自身對於兒童之家院童的情 感經驗,故以替代性親職之角度為主題方向。而本主題注重保育員的感受與 觀點,因此選擇深入訪談法進行資料蒐集。

貳、擬定研究計畫與確定受訪對象

本研究之問題與目的、文獻整理和研究方法的呈現經過數次討論與修改,

為了使內容能讓大眾易於理解,曾經一度改換理論視角,希望能從不同角度 增加讀者對保育員工作之理解與認識。研究者為確定有符合條件之受訪者,

使研究計畫能順利地執行,便於撰寫計畫期間同時尋找研究對象,並在研究 計畫口試通過後於 2017 年 1 月進行訪談。

參、設計訪談大綱

本研究採用半結構式訪談,訪談前審酌大綱,訪談問題內容除與指導 教授討論之外,亦請口試委員加以檢核。由於受訪者之一的資歷長達20 年以上,經過社福相關法規的變制,且其照顧經驗之豐富值得深入探究,

故研究者依口委建議增列保育員專業資格與能力的訪談問題,並斟酌其他 研究對象對議題的理解調整訪談細節。

肆、進行正式訪談

研究者實際確認受訪對象與通過研究計畫的期程相差約一年多或五個 月,因此在與受訪者接洽時即預先告知三位保育員,待口試通過之後才會 進行訪談。此外,研究者亦加入其LINE 或臉書帳號,以便日後主動聯繫。

50

本研究考量安置機構保育員需夜間或全日輪值,工作時間較長,休假時間 甚為寶貴,為避免其體力負荷與時間配合的困難,倘若有約定日期之衝突,

便以受訪者能夠會面的時程為主,訪談的場地視受訪者所在機構或住處的 近便性,由其決定適於受訪的地點。

由於阿方姨與小桃媽在聖誕節前後較為忙碌,過年期間方能配合訪談,

心心姐則無分別,故研究者於此等候期間僅以網路訊息個別問候及確認個 人基本資料,也大致了解不同機構的排班方式。訪談順序以較早同意及便 於訪談的阿方姨為先,同樣位於雙北地區的心心姐為第二位受訪者,而在 其他縣市的小桃媽位置較為偏遠,並且與其訪談及整理資料需要較充裕的 時間,因此列為最後一位受訪對象。

研究者於訪談進行前先簡單地問候寒暄及場地觀察,增進彼此的熟悉感 和確認地點的合適度。另外,除了仔細說明如何進行訪談,也澄清受訪者對 訪談問題的疑慮,同意書簽署後才採取錄音方式來蒐集資料。每名研究對象 進行一次的正式對談,時間約1 小時 30 分,過程中視飽和度斟酌時間長度(如 表4)。本研究為達較佳的生態效度1(Neuman, 2014),使資料的解讀與受訪者 觀感契合,因此於逐字稿初步轉譯完畢後,針對資料內容與研究對象進行檢 核與反省(如圖 2)。

5 訪談時間表

受訪者 日期與時間 時數 地點

阿方姨 2017 年 1 月 10 日上午 10:30 到 12:00 1 小時 30 分 宿舍 心心姐 2017 年 1 月 12 日下午 1:00 到 2:30 1 小時 30 分 便利商店

小桃媽 2017 年 1 月 18 日下午 4:30 到 6:15 1 小時 45 分 機構圖書室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 「生態效度」指研究的真實性和可靠度。研究者所描述的田野場域能符合成員的描述,並未因研

究者出現而造成干擾。

51

在與不同對象的訪談過程中,研究者發現受訪者皆能在初次訪談時 完成所有問題的回答,並且因著表達時的語速與順暢度,相同時間所蒐 集的資料,其內容豐富的程度也不同。研究者於訪談時針對問題進行詳 細追問,待雙方未有補充時才進入下一個主題,因此在進行兩個主題後,

研究者會暫停訪問,稍作休息,並且注意時間長度,詢問是否要分成兩 次訪談?故本研究的訪談次數以受訪者所能陳述的程度與對時間安排的 想法而定,若逐字稿中發現需要深入瞭解之處再以訊息方式確認,以免 舟車勞頓或造成活動安排的困擾。三位保育員對於接受訪談的感想頗為 相似,覺得研究者很辛苦,幫忙整理這些年的工作感想和點滴,也藉此 機會回顧與省思過去的經驗。

伍、資料詮釋與撰寫論文

研究者與三位保育員的訪談結束之後,除了持續整理、詮釋與分析 資料,也參酌其他文獻,吸收學術論述的呈現技巧,補足本研究可能不 足的觀點。本文除了分析資深保育員所陳述的多重角色、互動關係和壓 力調適等替代性親職經驗,也嘗試了解其過往經驗對於教養安置機構院 童的影響和關連。

製作訪談大綱 基本資料表 訪談同意書 研究計畫口試

錄音 訪談記錄 逐字稿謄寫核對

編碼、譯碼 受訪者檢核

2 訪談流程圖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