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有效訓練

要談有效訓練前,應對於有效教學有所確認,因為訓練與體育教學之間有其 相通之處;當然也有所區別。為能達到教學或訓練效果,指導者需要重視其方法 或技能,所以本節將從有效教學談起,進而引申有效訓練及訓練技能,以闡明於 訓練過程中,教練如何實施其訓練及採取有效的方法進行訓練。

一、有效教學

在教學的領域裡,國內外已有許多如何提昇有效教學的相關研究(黃月嬋,

1992;蕭秋祺,1997;Parker, 1995 ; Siedentop, 1991 ; Silverman, 1991 ; Schempp, 1985 ; Givens, 1998)。Parker (1995) 研究有經驗的十四位體育教師對有效教學看 法後,歸納出學生成就、教學策略、師生互動、評鑑等四個部分是有效教學的代 表。Silverman (1991) 認為有效或有經驗的教師應具有能擬定學習計劃、能擬定 預料及突發事件處置之計劃、瞭解學習者差異,以及運用資訊而規劃及督導學 習、提供正確的訊息及強調說明與示範、強化適當的活動供學習者參與、減少等

待的時間…等特徵。Givens (1998) 則指出有效體育教學具有管理、溝通、教師回 饋、內容發展和直接指導等特質。蕭秋祺(1997)進行有效體育教學的研究,得 知有效體育教學有課室管理、教學內容、教學能力、器材設備、成功學習與教學 時間六因素,並依結果對師資機構提出若干建議。此外,研究有效教學可經由許 多種方式而進行,像概念構圖(李明潔,2001)、問卷調查(蕭秋祺,1997)、Q 分類法與訪談 (Parker, 1995) 、學生的學習成就、學生從事技能學習的次數 (Siedentop, 1991) 、因素分析(徐號南,1994)、教學行為觀察 (Darst, Zakrajsek &

Mancini, 1989) 等皆是。再從近年的研究可發現,對於體育教師教學知識的探討 也不乏其人(林信亨,2004;顏貝珊;2004;林靜萍,2002),其中包含了體育 教師實務知識、師資生教學知識、專長與非專長體育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的探討,

可以得見教師知識也是近幾年的研究焦點。從體育教學相關研究可見,教學效能 是體育教學所相當關注的,有效體育教師會採取適當的教學策略與方法施教,因 而可歸納出有效教學的特質。由於有效教學關係著教學品質,故甚受體育從業人 員及研究學者重視,並經由質量等不同的研究方式進行教學過程所涉變項的探 討。

國內外的研究皆對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間的關係做了闡明,許義雄(1995)

指出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在屬性上不大一樣,二者應該嚴加區隔,因為二者在目 的、學習內容、使用方法與評價上不同。周宏室(1992a)也指出教練與教師二 者各司其職;相輔相成,既有所分工又有所銜接(周宏室,1992b)。歐宗明(2008)

則於近年針對teaching 和 coaching 概念內涵深入比較,得到二者實為不同的專業 作為,有不同的過程與特徵,在概念內涵上差異也大,前者屬教育或體育的一環;

後者屬於運動或競技運動的一環。而雖然訓練效能往往可由教學效能的研究結果 得到助益 (Abraham, Collins, Somethurst & Collins, 1997) ,由於教練與教師所遭 遇的情形是一致的,所以教師效能和教練效能也應相同,二者皆是使用完整的、

有效的指導策略與方法,來為學生和運動員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Newman, 1992) 。但是教學與訓練之屬性有別,要硬將教學研究結果直接套用在訓練並不

恰當,因此 Dodge & Hastie (1993) 明白指出,從教學研究所得到的結果,應特 別注意不要直接引用到訓練的情境上。換言之,運動訓練的提升,除了援引部分 的教學成果;避免教學所見的缺失外;更需要考量其特殊性,而非照單全收。同 樣的,從事訓練議題的研究時,也應考量上述因素,並掌握其中異同,才能得到 正確的研究結果,據以建立訓練專屬的知識體系。

二、有效訓練 (一)訓練定義

本研究在於羽球教練的訓練過程的探討,故擬先將訓練一詞進行概念的 釐清,以利於後續研究進行。訓練有不同的定義,如:「訓練」是指通過有 計劃的教育培養,使掌握某種技能(國語活用辭典,1990),訓練是屬於人 類適應性的一種,是利用人體對運動刺激的適應性,使人體的工作能力能夠 盡量發達的過程,訓練(training)一詞在日本常與練習(practice)同用(吳萬福,

1968)。此外,從維基百科將訓練(coaching)定義為引導、指導和訓練(training) 個人或團體成員的方法,主要是為了完成一些目標或發展特殊技能,則可看 出中英文的「訓練」一詞無法有效轉譯的現象。從上述定義可得到,訓練是 經由對訓練對象的引導,以提昇運動效能為手段的歷程。當訓練用於不同處 時,其意義往往不同,若再加上英文用語轉譯,更讓中英的指稱易生混淆,

如:教練(coach)在整個訓練(coaching)過程中,以多球方式訓練(to coach)選手 技術,並以重量訓練(training)提昇選手肌力,選手在反覆練習(practice)後進 步了,中文皆為訓練一詞,但用於英文時則有不同用法與意義。此乃因「在 中文語系中,coach 乙詞很慣常地被中譯為教練,但由於中文無動名詞詞性 形式的存在,且不同語系間並無絕對的對等語詞,是以coaching 一字之中譯 詞仍頗為分歧」(歐宗明,2008,頁8)。歐宗明並指出sport / coach / coaching 三者屬同一範疇,sport 為此範疇的總稱,coach 為執行業務人員的稱呼,

coaching 則為執行業務者以競技成就為主要考量之作為。在Lyle (2002) 針對

訓練過程的主張裡,即說明教練在實施訓練(coaching)的過程中,是基於目 標、擬定計劃,再據以採用訓練理論(training theory)、訓練方法(training method) 與訓練技能(coaching skill)來實施訓練。故就此而言,training與coaching也屬 同一範疇,而training是因基於訓練(coaching)考量,為提昇選手表現而採行 的介入作為。綜上所述,coaching可包含招募、組織、管理、實施、競賽、

評鑑等部分,也就是Lyle (2002) 將之視為是教練協調與整合訓練的過程,廣 義者如過程所渋及的因素都屬於其內容,狹義者則如教練為實施訓練所使用 的技能,如監控、溝通等皆屬之。在這樣的概念下,coaching具有引導、先 行的位置,像coaching philosophy、coaching objectives、coaching approach皆 是,而training將被視為是教練基於其哲學取向、目標訂定、訓練風格的引導 下,欲達到上述訓練目標,針對選手所採用的訓練手段或作為,像weight training、interval training、training methods等。

(二)訓練效能

延峰(1994)指出運動訓練是競技體育的一部份,它的一切活動皆圍繞 著「提高運動成績」這一目標進行,且有其特有須遵循的規律與基本形式,

除一般教學原則要遵循外,尚須按照指導訓練的方法所總結的原則。運動訓 練的本質有一明確的目標,是侷限於教練與選手的非開放性社會活動以及是 一個特殊的教育過程(鄭漢吾,2000)。從上所述,可知運動訓練是有其明 確目標,而提高運動成績常是運動訓練的重點,至於能否提高成績與達成目 標,則關乎教練的訓練效能。

在訓練的領域裡,Chambers (1997) 即指出成功的教練應具有:運動知 識、溝通、瞭解和掌控選手的能力、組織技巧、訓練方法、有效訓練的能力、

評估運動員、策略、用人、公平、激勵、奉獻、熱誠、成熟…等多項特質,

再如早期Massengale (1975) 認為好教練的特質應有四項:先以當老師為本 分;再談當教練,知道其從事的運動訓練應是來自於領導,對其從事的運動 訓練之永久興趣應得自隊職員、學生和社區,其身分應分別屬於運動訓練和

教學二者,且當一位好教練的哲學,應是把‘一個值得參與的比賽,看成是 一個值得爭取的勝利’。若再由同期間 Emery (1975) 針對做為成功的高中教 練,所設計的評鑑問卷內容來看,當中有114 題共分為四大類:即訓練法和 技術(練習法和技術、團隊道德、體能和選手福利)、個人特質及教育訓練

(特質、教育背景、自我增進)、組織和行政(完整計劃、預算、器材)、公 共關係(一般、校內、社區)等,即已清楚道出了教練所扮演的多元角色與 訓練過程所涉及的諸多訓練行事。由評量內容足可瞭解教練訓練期間所需面 對的龐雜事項,絕非只是單純的訓練或帶隊比賽而已,其它諸如教育訓練、

組織行政或公共關係等,都與球隊的成敗息息相關。而且訓練的情境往往是 隨訓練的歷程而改變,使得教練須視情形調整其訓練策略,因此他認為訓練 效能不易藉助單一的問卷或方法得知,並在文中質疑是否因此而使得有關訓 練的研究較少?

再由Martens (1997) 於成功教練(Successful coaching)一書所揭櫫的內容 包含:發展教練哲學(coaching philosophy)、運動心理學、運動指導學(Sport pedagogy)、運動生理學、運動管理學等,來闡明成功的教練所應用的實務與 知能,足以窺知有效的教練所需要的內涵應包含教練價值的確立,以及訓練 所需應用的學科,這些用於訓練過程中的訓練知能是否順利實施,將影響教 練訓練的成效。另由Bompa (1999) 提出訓練體系的品質,取決於直接(訓 練、評估)的和輔助的(管理和經濟條件、職業訓練與生活管理)因素,每 一因素都有其工作,就是訓練和訓練成效的評價。從前述文獻得知,訓練成 效可由訓練過程中實施情形得知,而訓練成效的評價可由訓練組成的因素而 進行。

最後由Cox (2000, p.87) 於有效訓練心理考量一文中提出朝向優質的訓 練(excellent coaching session),應該包含十項具體內容的主張:於訓練前事先 計畫好及將之印出、準時開始與結束、在整個訓練期間維持選手參與、促進 隊友間的良性競爭、訓練內容有變化、包含選手在競賽所需的行為、讓每一

選手參與目標設定(教練與選手間的協議)、儘可能給予每一選手回饋、儘 可能在訓練或賽後實施評量、鼓勵有意願的父母和友人作正面的貢獻。此十 項內容不但已為有效訓練下了最佳註解,此內容尚可作為有效訓練的衡量參 考,是進行相關研究用於評鑑教練是否有效的具體指標。

三、訓練技能

翁志成(1998)於運動訓練管理一書中提到,運動訓練所涉及的理論(教育

翁志成(1998)於運動訓練管理一書中提到,運動訓練所涉及的理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