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相關研究

一、羽球訓練

由於羽球是相當適於東方人奪牌的運動項目之一(程嘉彥,1990),也是體 委會評估可能進軍奧運的項目之一,加上近來我國羽球女將也漸嶄露頭角,掀起 國人對羽球項目的關注。關於羽球的研究範圍相當廣泛,研究者將近幾年之羽球 文獻稍經整理,發現其中有屬於不同學門的文獻,如羽球報告書(紀世清,1999)、 羽球運動(廖焜福,2002)、擊球動作的生物力學分析者(蔡虔祿、黃長福、紀 世清,1997)、殺球動作之定性分析(蘇榮立、洪得明、紀世清,1995)、專項體 能測驗項目、專項步法(紀世清,1996;2006)、運動成績表現(紀世清、姚漢 禱、王榮照,2006)運動傷害調查(黃永任、方進隆,1994)、重量訓練法對羽 球運動員的訓練效果(黃昆明、陳艷麗,1996)、羽球技術教學 (French, Werner, Taylor, Hussey & Jones, 1996)、羽球擊球技術測驗( 紀世清,2002)、國小羽球隊 經營(張兆緯,2001)、羽球教練訓練行為(鄭漢吾、闕月清,2000a;2000b;2000c;

鄭漢吾,2003b;吳海助,2008)、羽球教練訓練信念(鄭漢吾,2003a)等。在 這些分屬自然與人文領域的研究中,可發現與羽球有關的議題分別從技術分析

(力學)、運動傷害(醫學)、重量訓練(生理學)、專項體能及報告書(訓練法)、

教學法(教育學)、球隊經營(管理學)、教練行為與教練信念(心理學、教練學)

等面向來研究,此除顯現了與羽球相關的領域甚廣,充份說明其做為運用科學的 屬性;另方面也能得知做為一個好的羽球教練,在訓練球隊時應具備相當多的專 業理論與知能,具備更多元的知識基礎,非僅止於羽球技術、運動訓練知識而已,

才能在多變的訓練情境中,實施有效的訓練準備,進而提升訓練的效能。

在上述文獻中,以國小羽球隊經營(張兆緯,2001)、羽球教練訓練行為(鄭 漢吾、闕月清,2000b;2000c;鄭漢吾,2003b;吳海助,2008)、羽球教練訓練 信念(鄭漢吾,2003a)等篇與本研究涉及議題相關性較高。張兆緯(2001)指 出國小羽球代表隊的重要性,並且說明訓練事務包羅萬象,在基層推展羽球確實

不易,仍以其多年訓練經驗表達所採用的因應對策,足見做為教練只要用心和專 業,就能有效實施訓練,但存在的不利因素極需若干支持,則是基層教練所最企 盼的。

研究者近來的研究,由教練外顯行為(鄭漢吾、闕月清,2000b;2000c)轉 而注意內在的價值、思考,發覺教練的訓練方式與其信念息息相關,而這些信念 又源自昔日養成背景、心理特質等內在因素,且受諸多外在情境因素所影響,內 外在的因素又交互對其訓練方式產生影響,正說明訓練情境中的因素是相互連動 的。在針對羽球教練訓練信念的研究中(鄭漢吾,2003a),若由訓練過程角度來 看訓練實務,則可以發現:1.教練是基於其所抱持的訓練信念而展現行為來實施 訓練,因此信念與實務俱在訓練過程中呈現。2.以其行之有年的方法或策略管理 球隊,這些運行的方法即是訓練實務,也是構成訓練過程的主要內容。3.其信念 源自訓練實務中的經費與管理考量,4.在影響信念的外在因素裡隱含了選手來 源、訓練成績、經費、行政、家長、家庭支持等諸多因素,這些因素皆是訓練過 程中的重要內涵。5.其二十多年的訓練經驗已建構出其自屬的模式化訓練,這也 說明了訓練過程模式建構的可能。研究者也因為從此一研究發現交互影響訓練的 因素滿佈訓練過程中,從而引發對訓練過程的注意,並陸續發現此議題正為英美 等先進國家所探討 (Lyle, 2002; 2000; Saury & Durand, 1998; Cote, 1995) ,但是我 國目前不僅在羽球訓練的研究少有探討,此議題在其它項目訓練上也甚少著墨。

再從訓練研究的內涵方法看,理論研究是為了探討和了解運動訓練中的某種 現象及其間的規律原則,以提高從事運動訓練者的素質,進一步普及運動訓練理 論知識,提高訓練水準(許樹淵,2001)。研究者基於個人對學校運動訓練的關 心,以及從文獻得知國內仍無以訓練過程為題進行相關研究,認為實有必要就此 議題深入探討,以增加我們對於訓練實務的瞭解及累積訓練自屬的知識。

佳支持。散見於其他運動項目的研究,如國內有以優秀女子田徑運動員訓練歷程

(郭子元,2000)是以選手角度來研究與教練的互動,發覺有較多選手都是被教 練所發掘的,可說明教練選手的影響。

以亞運代表隊教練參與行為為題的研究(柳麗玲,2000),發現教練的參與 行為受到來自組織、政策、主管、行政等因素所影響,也反映場地或設施未盡完 善的情形,說明了諸多因素皆對教練的訓練產生影響。再由許振明(1997)針對 大學院校組訓運動代表隊考量因素的研究結果,也發現類似的現象,即學校組訓 代表隊分別以:學校行政與場地設施、運動競賽目標、教練、選手、經費、體育 政策等因素為考量因素。關於代表隊組訓的議題,一直為學校體育從業者所關心

(葉憲清,1997;陳龍雄,1989;包德明,1989;張天津,1989;陳建興,1989),

由於我國學校體育確實承擔了許多基層選手的培育,更可推展國家體育,所以體 育教師兼任教練者比比皆是。校隊組訓本身其實即是運動訓練的過程,故二者之 實質內容近似,運動訓練的過程應該包含組織與訓練,研究者從陳龍雄(1989)

所提出的組訓理念、組訓流程、培訓步驟等圖示看,已經具有將訓練過程予以概 念化的觀念,惟展現的圖示較為簡單、都為線性、未呈現訓練的週期性且未經實 證,但其在此議題所提的主張,則別具意義。

再由王舜儀與吳國銑(2006)對於國小運動代表隊的探討,提出國小運動代 表隊組訓策略的建議,其內容為:訂定學校目標,發展學校特色、整合學校條件,

營造優質環境、掌握學生條件,暢通選才管道、善用社會資源,永續經營發展。

從其看法可得到代表隊組訓應包含隊伍的組成、培訓與參賽等過程,且在隸屬於 學校行政系統下,需要遵守學校行政的計畫、執行與考核等三段式過程來運行。

此文雖以國小為例說明運動代表隊組訓,但是同屬學校體系的中學訓練也應有類 似的考量,才能確保學校運動訓練的正常運作,實際情形如何尚待探討。

因為訓練品質並非單獨依賴教練此一因素而已,反而是受其他因素所影響,

並非教練能夠完全掌握 (Bpmpa, 2000) ,他列出影響訓練的因素來自許多方面,

如:運動員成績、教練知識水準與性格、設備與器材、遺傳、運動員的能力、動

機、比賽、輔助學科的研究結果等,這些包含教練、選手、設備器材、比賽與科 研等在內的因素相當常見,皆是影響訓練的成因,然而國內教練於訓練過程所遭 遇的訓練影響是否相似,的確是值得進行的課題。

由上述與教練、代表隊有關的研究中可歸納出:教練是影響選手甚大的人,

但即使不同等級、項目的教練在訓練過程中,也同樣會分別受選手及許多複雜的 外在因素所影響,面對其中的同與異,常有不同的訓練考量,但在不盡相同的訓 練情境裡,能否歸納出一些原理或通則做為訓練參考,則是從事訓練相關研究尤 感興趣之處,今以我國中學優秀羽球教練的訓練過程進行探討,或許能夠釐清訓 練的若干關係,找出影響訓練的因素與策略研擬,以瞭解其中獨特而深入的運動 訓練現象。

三、訓練過程模式

與訓練過程模式直接相關的文獻並不多,在第二節中已陸續介紹了一些與訓 練過程相關的模式,最直接者當然以國外 Cote 等人的模式為代表,原因是此模 式是以體操教練為對象,經由實証方式;採紮根理論方法進行得來。但 Lyle 認為:

「Cote 等人的文章中並未將如何訪談這些教練的細節做清楚的表達,如何操作此 訓練過程並不清楚,致限制了此模式的效力」 (2000, p.16) 。另由 Samela (1994) 以專家教練為對象進行其如何實施周詳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的研究,則發現:

1.由 Cote 等人先前提出的模式可以類推至團隊運動項目上,2.組織因素在模式中 應該包含廣泛目標設定的過程,3.訓練(training)則與完成周詳練習(practice)的設定 階段有關,4.比賽(competition)主要是為了測試訓練過程的效能及下一個訓練做調 整,5.教練與選手團隊建立的過程容許經由教練與選手共同對表現目標的瞭解,

除從結果可見目標、組織、訓練與競賽等因素互有關聯,無疑也是對 Cote 等人 模式的一種肯定。

另見一篇以 Sherman, Crassini, Maschette & Sand 的指導運動心理學模式 (instructional sport psychology model)為架構,就美式足球助理教練的訓練過程進

行的博士論文 (Matsakis, 2002) ,此文目的為揭露助理教練如何組織、指導、評 鑑、激勵和有效的與選手互動,並得知:教練會致力於選手的生理及部份認知的 發掘;訓練前會先在教室快速的指導、於場地中使用精熟的方法進行組織和激 勵;依照選手表現客觀的分級及評鑑其技術;稍帶主觀的藉由選手表現來評鑑自 己的訓練,而其訓練目標主要是成功的選手於訓練和比賽的表現,教練在訓練過 程分別顯現了他們的優缺點,文中並希望應有更多研究來比較所得的結果。由於 此研究是以Sherman 等人先前建立的指導運動心理學模式進行訓練過程探討的實 証研究,對於以指導運動心理學模式進行指導的品質頗有助益,也能看到國外對 於訓練過程研究的重視。

國內則以研究者完成的研究較具相關性(鄭漢吾,2003a),因為採用 Cote 等人的訓練過程模式為架構,進行羽球教練的訓練行為與訓練信念探討,故從結 果歸納得到優秀羽球教練訓練信念的關係圖(如圖7),雖然此研究旨趣非在訓練

國內則以研究者完成的研究較具相關性(鄭漢吾,2003a),因為採用 Cote 等人的訓練過程模式為架構,進行羽球教練的訓練行為與訓練信念探討,故從結 果歸納得到優秀羽球教練訓練信念的關係圖(如圖7),雖然此研究旨趣非在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