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

一、未來研究方向

在未來研究方向方面,目前台灣許多地方政府也開始採行推動太陽光電系統 使用之政策,未來可透過個案研究累積或是相近自然條件之鄰近城市進行比較研 究,歸納出目前台灣推動在地再生能源實踐的政策主軸以即可改善或互相學習之 處。另外,新政府甫於 6 月於行政院層級成立「能源及減碳辦公室」,未來將積極 協調部會以及不同層級之間的政府共同推動太陽光電之運用,並且將於辦公室建 立社會參與平台,廣邀立法機關、民間 NGO、地方政府與產業共同加入進行社會 溝通。而此類型跨部會的協調組織,是過去地方政府在推動再生能源政策時所缺乏 的。也許未來等待辦公室運作一段時間,可回顧辦公室成立之後對於地方政府推動 再生能源所提供之協助,與是否能讓地方政府達到政策目標。此外,推動電業自由

化也是近年來政府與社會各界關心的重點,未來如果真能開放電力市場,相關制度 對於推動一般家戶與社區使用太陽光電系統的影響,也是未來值得關心之議題。此 外,在城市能源轉型過程中,可促進轉型的不只是再生能源的使用,還有提升能源 效率、減少能源使用的相關政策項目,未來也許可以整體地方政府的能源轉型策略 作為研究主題。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2015,〈德國太陽光電政策環境分析〉,經濟部能 源 局 太 陽 光 電 海 外 市 場 商 情 平 台 , https://www.fpvme.org.tw/Market_Detail.aspx?PostID=290。

中 央 氣 象 局 , 2011 , 〈 平 均 日 照 時 數 〉 ,

http://www.cwb.gov.tw/V7/climate/monthlyMean/Taiwan_sunshine.htm

中 央 通 訊 社 , 2016/03/17 , 電 價 低 遭 批 鄧 振 中 : 公 式 非 十 全 十 美 ,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03170325-1.aspx。

王京明,2014,〈踽踽獨行的台灣電業自由化政策〉,《經濟前瞻》,第 151 期:頁 87-89。

王京明、郭婷瑋,2008,〈我國電力市場區域邊際定價之模擬〉,《經濟研究》,44(2): 207-243。

王琪、唐小莉、陳仁德(譯),2005,《太陽電力公司—新能源、新機會》,台北:

新自然主義。譯自 Franz Alt. Die Sonne Schickt uns Keine Rechnung : Neue Energie-neue Arbeitsplatz.

王福清、林之菁,2011,〈德國新能源政策與整體法規範體系之研析〉,蔡岳勳(編)

《當代國際新能源政策與法制發展》,新北市 : Airiti Press:頁 303-375。

台南市政府,20110427,〈台南市政府全面展開「台南市陽光電城推動計畫〉,

http://www.tainan.gov.tw/economic/tnpage.asp?id=%7BBF4C0BE0-B52B-419B-A03D-139DC809594A%7D&nsub=F0A000&unionnsub=A100。

台南市政府,2016,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一百零五年度補助設置太陽光電系統實 施計畫。

台南市政府工務局,2012,臺南市建築物屋頂設置太陽光電設施辦法。

台南市政府經發局,陽光電城資訊網,http://solarcity.tainan.gov.tw。

台 灣 電 力 公 司 , 2016 ,〈 福 島 核 災 事 件 後 各 國 核 能 發 展 趨 勢 〉,

http://wapp4.taipower.com.tw/nsis/4/4_4.php?firstid=4&secondid=4&thirdid=2 左峻德,2007,〈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評鑑及輔導機制之研究〉(政府委託研究報告),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朱浤源,1999,《撰寫碩博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

朱景鵬、朱鎮明,2013,〈公共治理思潮下之我國地方治理〉,《公共治理季刊》,1

(1):84-98。

吳再益、吳明竑,2013,〈電力供給系統能源結構及安全性之探討〉,林志森、顧洋、

杜悅元(編),《台灣能源及電力業之挑戰與機會》,臺北:中技社,頁 3-20。

吳佩璇,2011,《建構台灣再生能源之議題網絡圖像:以第六屆至第七屆立法院為 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定,2006,《公共政策辭典》(三版),台北;五南。

吳英明,2013,〈城市治理和城市新經濟的再思—2013 亞太城市高峰會議的價值創 造〉,《城市發展》,15:8-27。

呂育誠,1997,〈地方政府推動行政革新的策略與方法〉,《中國行政》,62:37-59。

呂育誠,2005,〈地方治理意涵及其制度建立策略之研究—兼論我國縣市推動地方 治理的問題與前景〉,《公共行政學報》,14:1-38。

呂育誠,2006,《地方政府管理—結構與功能分析》(二版),臺北:元照。

宋書帆,2013,〈我國再生能源政策概論〉,收錄於高銘志、蔡岳勳、翁敏航、宋書 帆、陳建璋編,《再生能源政策與法律概論》,台北:元照出版。

李允傑、丘昌泰,1999,《政策執行與評估》,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李永展、施鴻志,2002,〈永續發展〉,施鴻志(編),《地區發展管理》,新竹:建 都文化,頁 75-111。

李長晏、曾士瑋,2010,〈城市氣候治理理論初探—策略變遷、治理模式與風險評 估〉,《城市學學刊》,1(2):37-73。

李彥璋,2012,《我國再生能源政策執行之研究—以屏東縣養水種電計畫為例》,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原,2012,〈政府出力 你家屋頂變印鈔機〉,《天下雜誌》,第 492 期:94-95。

周維毅,2013,《臺灣再生能源發展策略分析:「人類安全」的特點》,臺南:國立 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房 思 宏 , 2016 ,〈 社 區 的 能 源 , 社 區 的 力 量 ! ? 〉, 跨 越 誌 , http://shs.ntu.edu.tw/shsblog/?p=31946。

林子倫、陳德翰,2012,〈美國聯邦主義下的地方氣候治理:加州全球暖化因應法 之演進與評析〉,《台灣國際法季刊》,第九卷第二期:頁 7-72。

林子倫,2013,〈後京都氣候政策的挑戰與前景:卡達氣候會議(COP18)觀察〉, http://unfccc.epa.gov.tw/unfccc/chinese/_upload/20130410/Tze-Luen-Lin.pdf,讓台 灣力量融入多哈氣候門路論壇,2014/2/16 查詢。

林子倫,2014〈公民參與再生能源發展:社區風電的運作模式初探〉,收錄於范玫 芳、林宗德、李河清、陳永平與陳榮泰編,《公民能不能?–能源科技、政策 與民主》,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頁 106-121。

林子倫,2016,〈能源轉型的地方戰略:城市能源公司〉,收錄於周桂田、林子倫編,

《臺灣能源轉型十四講》,台北:巨流,頁 165-179。

林子倫、李宜卿,2016,〈再生能源政策在地實踐之探討:以高雄市推動建築物設 置太陽光電計畫為例〉,《公共行政學報》,付梓中。

林佳穎,2005,〈以環境為名—德國再生能源之旅〉,《環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node/3399。

林宗佑,2011,《英國因應氣候變遷相關政策—以新能源政策與立法為中心》,雲林:

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治華,2012,《我國再生能源政策參與者取向的發展策略研究—賽局理論的觀點》, 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俞可平,1999,〈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與治理的變遷〉,《中國社會科學季刊》,27:

106-107。

俞可平,2000,《治理與善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俞可平,2003,《全球化:全球治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2009,《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臺北:財團法人國家 實驗研究院。

科學人,2014,〈再生能源再等 60 年?〉2014 年 4 月。

范淑敏、周志龍,2008,〈台灣的地方發展策略:治理與網絡化〉,《都市與計劃》, 25(2):99-122。

孫本初,2005,〈治理理論之初探:政府、市場與社會治理架構〉,《公共行政學報》, 16:107-135。

孫本初,2009,《新公共管理》,臺北:一品文化。

孫本初、鍾京佑,2006,〈從地方政府到地方治理:網絡治理之分析〉,《中國地方 自治》,59(4):33-54。

孫本初審定,謝宗學、劉坤億與陳衍宏譯,2002,《治理、政治與國家》,臺北:智 勝文化。

孫同文,2003,《從權威政府到民主治理—臺灣公共行政理論與實務之變遷》,臺北:

元照出版。

秦安易、曾盟峯,2015,〈德國積極發展再生能源之經驗與觀察〉,原子能委員會 核能研究所,

http://eip.iner.gov.tw/index.php?option=com_flexicontent&view=item&cid=42:再 生能源&id=3006:德國積極發展再生能源之經驗與觀察&Itemid=228。

馬公勉,2010,〈「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開啟之新契機與後續發展重點〉,《台灣經濟

研究月刊》,33(6):頁 39-44。

高誓男,2011,〈城市創能與地方治理〉,《研考雙月刊》,35(6):88-105。

張心耘,2014,〈參與自己的未來〉,《能源報導》,一月號:8-11。

張世賢,2003,〈地方二十一世紀議程〉,《中國地方自治》,56(10):4-22。

張世賢,2004,〈聯合國推動地方永續發展的策略分析〉,《中國行政評論》,13(2): 135-156。

張亞中,2001,〈全球治理:主體與權力的解析〉,《問題與研究》,40(4):1-24。

張其祿、黃榮護,2002,〈全球化下的地方政府「治理」--理論挑戰與策略展望〉,

《空大行政學報》,12:147-167。

曹俊漢,2009,《全球化與全球治理:理論發展的建構與詮釋》,臺北:韋伯文化。

曹俊漢,2013,〈全球治理與氣候變遷:評估哥本哈根會議(COP15)決策機制的 衝擊與對策〉,《歐美研究》,43(1):89-148。

許天發,1981,《台灣地區能源政策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 碩士論文。

許文英,2013,〈藍色經濟?綠色經濟?城市的永續發展典範〉,《城市學學刊》,4

(2):頁 131-160。

許志義,1994,《各國能源政策及成效之比較硏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許晃雄、吳宜昭、周佳、陳正達、陳永明、盧孟明,2011,〈臺灣氣候氣候變遷科 學報告 2011〉,臺北: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陳佳宏,2013,〈太陽光電產業未來發展方向與策略〉,《台灣經濟研究月刊》,36(2): 陳金貴,2013,〈治理之理論與發展〉,《公共治理季刊》,1(1):25-36。

陳建仁、周柏彣,2006,〈都市內分權與環境治理機制—以臺中市大雪山社區為例〉,

《臺灣民主季刊》,9(2):125-165。

陳彥豪,2005,〈德國太陽光電市場分析與預測〉,《能源季刊》,35(4):93-113。

陳恆鈞,2001,〈團體在決策過程中的分析模式〉,發表於世新大學政策分析研討會,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系主辦,1-24。

陳惠萍,2015,《綠能科技與在地使用 : 台灣太陽光電的社會技術網絡分析》,台 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景生,2008,〈阿波羅的禮讚 太陽光電發展潛力無窮〉,《能源報導》,2008 年 5 月號:頁 8-11。

陳詠容,2012,《論臺灣再生能源政策及法制之發展—以美國加州為借鏡》,雲林:

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榮顯,20050608,〈陽光電城 結合 太陽光電 建設景觀 打造永續之城〉,經濟日 報,D4 版。

傅岳邦、高文彬,2009,〈京都議定書的國家履行〉,《問提與研究》,48(1):97-131。

曾燕倫,2012,《共同但差別責任原則的再建構:後京都時代全球氣候治理的革新》, 臺北: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公暉、陳彥宏、陳彥豪,2010,〈太陽能發電系統裝置發展與挑戰〉,《台灣經濟 研究月刊》,33(11):39-47。

黃瑞禧,2013,《台灣再生能源替代核能發電可行性之政策研究》,彰化:國立彰化 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黃彰斌、葛傅光、鄭柏彥,2010,〈低碳核能於國家能源規劃與減量策略之角色〉,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http://www.caee.org.tw/page/pdf/a1.pdf。

新 境 界 文 教 基 金 會 , 2015 , 〈 新 能 源 政 策 〉 , http://www.dppnff.tw/uploads/20150315204356_2966.pdf。

楊 之 遠 , 2009 ,〈 哥 本 哈 根 會 議 ─ 臺 灣 減 碳 道 路 崎 嶇 〉,

http://unfccc.epa.gov.tw/unfccc/_uploads/20120425/03.pdf。

http://unfccc.epa.gov.tw/unfccc/_uploads/20120425/03.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