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兩條權力軸線:年齡與性

第一節 未成年人之概念

第一項 未成年並非一成不變的概念

法國的史學家Philippe Ariès 之《童年的世紀:家庭生活的社會史》在 1962 年出版之後218,可以說是開啟了歷史學界對於兒童史的關注。以下將簡單介紹 Ariès 的重要著作《童年的世紀》,以及其後所展開的兒童史研究;除了歷史的向 度之外,我也會透過人類學家的研究成果,將本文的視野擴展到世界各地不同文 化脈絡下的童年形象。

第一款 Philippe Ariès 與《童年的世紀》

Ariès 在年鑑歷史學派中的心態史研究領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年鑑歷史學派 是對於以軍事及政治為核心的傳統史學之改革,研究範圍擴張到包含經濟、社會、

文化、地理等人類社會全部面向的整體歷史,透過跨學科的知識以及多元的史料 來回答其關注的問題而非單純對於史料做出敘述,該學派其中的一個研究領域就 是所謂的心態史,簡單來說是針對當時一般人的普遍態度和價值觀,以及生活經 驗感受的研究219。本書即是以心態史的取向來研究童年觀念的誕生(或轉變)。

Ariès 在書中最主要的論點可以歸納成兩個:第一,童年的觀念並不存在於中世 紀的法國,或者說現代這種對於兒童及青少年的想像是不存在的,所謂的兒童期 僅限於最脆弱的時期220,一旦小孩成長到勉強可以自立的程度,即和成人一起工        

218  雖然 Philippe Ariès 是先於 1960 年以法文寫成《舊制度下的兒童和家庭生活》(L’Enfance et la  Vie Familiale sous l’Ancien Regime),然而逐漸引起學界重視的是此書的英譯本,故此處仍採用英 譯本的名稱《童年的世紀:家庭生活的社會史》(Centuries of Childhood:  A Social History of Family  Life)(以下簡稱《童年的世紀》)。 

219  參見潘宗億(2007 年),〈論心態史的歷史解釋──以布洛克《國王神跡》為中心探討〉,收 於:陳恒、耿相新編,《新文化史:跨領域文化研究的歷史學思考》,頁 87‐122。 

220  例如其提到 15 世紀晚期的義大利文本中描述的中世紀家庭,頂多將小孩養在家到 7 到 9 歲,

作、生活,這些現代理所當然被當成兒童者,在當時僅是「縮小的成人」,也沒 有青春期的階段221,兒童的社會化不是在家庭、而是在當學徒時的工作之中進行 的222;第二,其認為這種前工業時期對待兒童的方式在 17 世紀末產生巨大的改 變,學校取代學徒制成為教育兒童的場所,而父母開始對子女投注更多的感情,

家庭因而成為重要的感情交流之場所223

《童年的世紀》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童年的觀念〉從藝術作品中所展 現的兒童形象來解釋童年變成人的一個特殊時期、具有獨自的特質,至少是中世 紀之後才逐漸產生的;第二部分〈學校生活〉則談學校如何轉變成一個使兒童作 為一個特殊的群體而獨立於成人社會的過程;第三部分〈家庭〉則描繪出家庭成 為緊密連結家庭成員情感的場所,同時家庭也開始將重心放在兒童的身上,關注 其教養與保護。

在第一部分的開頭,Ariès 先從年齡與語言的使用切入,例如中世紀早期用 來指稱兒童的詞enfant 同時也用來指稱男僕、侍從、服務生等等具有依附性的身 分之人,Ariès 認為這代表年齡並沒有特別被重視,因此即使到了 24 歲也可能被 歸類為兒童224,法語中用來稱呼最低年齡層的小孩的詞彙是隨著時間推移才逐漸 產生的,因為童年只是轉瞬即逝的過渡階段,青少年概念的出現更是在18 世紀 之後225

Ariès 接著從中世紀的藝術作品中沒有出現兒童、或僅有縮小版的成人形象,

推論兒童在中世紀沒有受到成人認真觀察或看待226。在稍晚的 13 世紀,才開始 有接近現代對於兒童想像的類型出現在藝術作品之中,包含天使、幼年耶穌或幼 年聖母、裸嬰等,而14、15 世紀之後,聖嬰的形象變得更多采多姿,主題也不 限於童年時的耶穌,最後在16 世紀從宗教畫擴展到世俗畫之中,藝術作品中開 始呈現出日常生活中可見的幼童生活場景,象徵著集體意識不再漠視兒童的特殊

       

Philippe Ariès 著,沈坚、朱晓罕譯(2013 年),《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頁 273。 

221  Philippe Ariès 著,沈坚、朱晓罕譯(前註 220),頁 38‐43。 

222  Philippe Ariès 著,沈坚、朱晓罕譯(前註 220),頁 1‐3。 

223  Philippe Ariès 著,沈坚、朱晓罕譯(前註 220),頁 3‐4。 

224  Philippe Ariès 著,沈坚、朱晓罕譯(前註 220),頁 38‐40。 

225  Philippe Ariès 著,沈坚、朱晓罕譯(前註 220),頁 41‐47。 

226  Philippe Ariès 著,沈坚、朱晓罕譯(前註 220),頁 51‐52。 

存在,而到了17 世紀,獨立的兒童畫像才日漸普及227,服裝也出現相似的進程,

兒童的服飾在16 世紀末已經普遍和成人產生區別而不再穿著僅是縮小版的相同 服裝228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過去社會兒童被認為只是成人的縮影,除了沒有能力生 殖與參與作戰之外,和一般成人無異,故他們使用相同的語言,成人與兒童從事 的活動並沒有明顯的區別,成人會念故事書給彼此聽、兒童也要參與勞動,當時 的人也毫不保留地在兒童面前公然討論與性有關的話題229。直到16 世紀末和 17 世紀初關於路易十三世的童年紀錄中,仍呈現了這樣的場景:「路易十三世還不 到一歲時,保母用手指撥動他的陰莖時,他笑得氣都喘不過來路易十三世有樣學 樣,叫住一位侍者,撩起自己的衣服、讓他看自己的陰莖。」「路易十三世一歲 時,他讓別人親吻他的陰莖。」這種與性有關的玩笑一直持續到路易十三世7 歲 之後才開始被遏止,Ariès 亦轉述歷史學家對於這個現象的描述:「對兒童的尊重 在那時(16 世紀)是完全被忽視的。人們可以在他們面前做任何事情:粗俗的言 語、淫穢下流的動作和場景。所有這一切小孩都聽得到、看得到。」並主張這個 現象普遍存在於17 世紀初以前的傳統中230,因為「人們相信未發育的兒童對性 行為渾然不知、漠不關心」,所以這些舉動欠缺性的特殊意義、不會對兒童產生 後果,並且當時的觀念也不認為「與性行為有關的事物會毒害兒童無辜的心靈」

231

Ariès 指出,17 世紀是童年從「不知羞恥」到「天真無邪」這樣的觀念轉變 的重要時期,上述那種的情況已經不復存在232。因著兒童的天真,他們成為成年 人玩耍、解悶的對象;也因著兒童的無邪,道德教育家認為必須將兒童與汙穢的 東西隔離、透過管教來培養兒童的理性。前者的「溺愛」出現在家庭內部,而在 家庭外的道德教育家,認為應該對兒童加以「管教」,過度溺愛會寵壞孩子。後 者的態度也漸漸影響到家庭內部,這兩種態度都是過去兒童尚未與成人區隔時,

所不曾出現過的,並且這兩種態度逐漸在家庭內結合,而在18 世紀產生一種新

       

227  Philippe Ariès 著,沈坚、朱晓罕譯(前註 220),頁 53‐56。 

228  Philippe Ariès 著,沈坚、朱晓罕譯(前註 220),頁 80‐96。 

229  Neil Postman 著,蕭昭君譯(1994 年),《童年的消逝》,頁 23‐25、56‐59、94‐103,其延續 Ariès 的主張,並且強調羞恥心是區別出童年的重要關鍵。 

230  Philippe Ariès 著,沈坚、朱晓罕譯(前註 220),頁 152‐157。 

231  Philippe Ariès 著,沈坚、朱晓罕譯(前註 220),頁 161。 

232  Philippe Ariès 著,沈坚、朱晓罕譯(前註 220),頁 164‐171。 

的情景:家庭對於健康與衛生的關心、重視教育與未來發展,兒童已經成為人們 的關注焦點233

在《童年的世紀》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之中,Ariès 描繪出學校和家庭這 兩種制度是如何影響(或說促進)兒童與社會的隔離以及兒童概念的形塑。Ariès 指出,在中世紀的學校,不同年齡層的人混雜在一起(甚至也看得到成年人與小 孩子一起上課的情境),亦即「當兒童一進入學校,他馬上就進入了成人社會」

234。但對於兒童情感的改變與學校體制的變化並行發展,在 13 世紀作為救濟所 的古典學院(collège)之中,並沒有上課的場景出現,然而在 15 世紀之後,古 典學院已經負擔教學的功能,並且間接影響當代的初中學校(collège)以及高中 學校(lycée)的產生:而在教學上,出現反對不同年齡混雜的聲音,一開始被分 離出來的是學習初級文法的小孩,延伸到其他如邏輯、物理等學習上,不過與其 說是依照年齡劃分,不如說是知識程度,不過如此區分方式至少已經初步將 8、

9 歲到 15、16 歲這樣一個龐大的年齡層從成人社會中抽離出來235。雖然這種分 級在15 世紀末仍不是有意為之,但到 19 世紀末已經逐漸演變出同一分級成員之 間的年齡一致性236,在這過程之中,17、18 世紀就有入學最低年齡的門檻(5 歲 到10 歲不等)出現,但更細緻的年齡劃分則是隨著年級與年齡的對應逐漸一致

(年級中年齡混雜狀態的均一化)而慢慢被確定出來237。學校機構的改造也和紀 律教育觀念的轉變(手段從嚴厲到寬容,但目的卻從懲罰變成責任感與尊嚴的培 養)同時進行,Ariès 主張,提倡現代兒童觀念的人正好是那些主張現代學校制 度的人,因為他們最先「認識到兒童的特殊性,認識到教育在道德建設和社會發 展上的重要性,認識到讓兒童在為此目的建立的特定教育機構裡接受系統培養的 重要性」,這種現象一開始出現和資產階級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伴隨著 細緻化的近代學校的設立,最終使新的兒童觀念擴散到社會之中238

       

233  Philippe Ariès 著,沈坚、朱晓罕譯(前註 220),頁 192‐200。 

234  Philippe Ariès 著,沈坚、朱晓罕譯(前註 220),頁 205‐208。 

235  Philippe Ariès 著,沈坚、朱晓罕譯(前註 220),頁 209‐211。有歷史學者認為,識字率和教育 與童年期出現的有密切關聯,16 世紀開始形成童年的概念就是受到印刷術和大眾識字文化的影 響,「童年」指欠缺閱讀能力的人,Neil  Postman 著,蕭昭君譯(前註 229),頁 18‐23、26、29‐

56。 

236  Philippe Ariès 著,沈坚、朱晓罕譯(前註 220),頁 212‐213。 

237  Philippe Ariès 著,沈坚、朱晓罕譯(前註 220),頁 214‐216。 

238  Philippe Ariès 著,沈坚、朱晓罕譯(前註 220),頁 223‐234。 

接著,將目光轉到家庭之上。Ariès 同樣從藝術作品中開始談起,聚焦在年

接著,將目光轉到家庭之上。Ariès 同樣從藝術作品中開始談起,聚焦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