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末法思想因應之道的闡揚

字法師209』批評之要作,凡此種種,卒導致慧思在入大蘇山前,屢遭危害,幾 至送命210。」

而慧思所處之世,距離北魏太武毀佛還不足百年,又親歷當時北齊佛教之 腐敗現狀。對自身幾番命難之緣,及經典所說澆末與五濁惡世的思想,引發末 法危機的感嘆,不得不向人們宣說末法來臨的事實。

慧思從末法初,始立大誓願,願修習苦行,如是過五十六億萬歲時,誓願具足 後,以修佛道的功德,能夠得見彌勒尊佛,並願持釋迦佛法不滅,恆持教化眾 生,乃至彌勒尊佛出世

誠如聖嚴法師在《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一文中,提出對於先賢古德所留 下的遺著,不輕易地作反面的推測。不論是肯定或否定本書之出於慧思禪師之 說的觀點,均應先來對於慧思禪師的生平及其所持的思想背景,作一較為清晰 的考察和認識213。筆者亦依循前人研究的思想脈絡,對《立誓願文》撰成能有 更圓滿的詮釋。由於《立誓願文》乃慧思末法思想之代表作,下文則分別以三 個子題來作討論。

1、願文真偽之檢討

根據日本學者小林泰善〈南岳慧思立誓願文の形成に関する問〉214中提到,

關於《立誓願文》在前人的研究中,以江戶時代的日好首先提出願文的真偽問 題。歸納前人的研究列出二種說法:

一、全文真撰說:高雄義堅、結城令聞、山田龍城、 苗村高綱師。

首先高雄義堅〈末法思想と諸家の態度( 上)〉,將末法與正、像二時並列,

成為有組織三時體係的思想,在文獻上最初建立現世末法信念的人,則始於慧 思禪師。

結城令聞則將《立誓願文》置於中國佛教最初末法自覺思想上的文獻位置

215。山田龍城在〈末法思想につぃて─大集經の成立問題〉,也回應惠谷隆戒 所提出《立誓願文》的真偽作說,更肯定為中國最早的末法文獻216。苗村高綱 師則認為全文偽撰說的根據處薄弱,而確立全文為真撰。

二、一部份為偽撰說:日好、平了照、惠谷隆戒、安藤俊雄等。

日好為江戶時代人,自幼父母先後亡故,而於少年出家,專於著疏,於享 保年間(AD1718~1728)分別著有《錄內拾遺》一卷和《錄內扶老》十五卷217。 他認為慧思《立誓願文》末法思想的出處與《本起經》《法滅盡經》有相違的

213聖嚴法師在《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法 鼓全集 光碟 版》 HTML 版 本

214小林泰善〈南岳慧思立誓願文の形成に関する問題〉p.250-253。

215 結城令聞《佛教講座第Ⅳ》〈 末法思想の 的 興 起 と 佛 教 思 想 の 行 き 詰 り 〉 p83-87。

216山田龍城〈末法思想につぃて─大集經の成立問題〉p.361-370。

217塚本善隆代表編纂《望月仏教大辞典》第 4 卷,p4061。

地方,並指出前面的歸敬文是後人所添加,但經筆者考察《立誓願文》中末法 思想與《法滅盡經》所言之:「諸天衛護月光出世,得相遭值,共興吾道,五 十二歲,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化滅去,十二部經尋後復滅218。」內容是相 一致的。

又惠谷隆戒在〈南岳慧思の立誓願文は偽作か〉的研究成果中,曾提出的 五點質疑219,其中就以翻譯的年代來說,認為慧思的《立誓願文》比《大集經》

更早於八年前寫出,並指出引用《大集經》月藏分的文章來證明《立誓願文》

為慧思的真撰是如何的不自然。

然而山田龍城及小林泰善則認為雖然《立誓願文》是比《大集經》更早於 八年前完成,而《大集經》的作者那連提耶舍,卻是在《立誓願文》寫出的兩 年前(AD556)就到齊國·鄴都220。而當時的譯經與宣講幾乎是同時並行。

根據曹仕邦先生所著《中國佛教譯經史論集》221中所言:當時在譯經的同 時都有以先宣講的方式對大眾講說,也就是譯場實為講經之所,而在譯主譯經 時大眾可向主譯者質詢經旨,如僧叡撰 〈大品經序〉:

究摩羅什法師,慧心夙悟,超拔特詣…於京城之北逍遙園中出此經,法 師手執胡本,口宣秦言,兩釋異音,交辯文旨。秦王躬攬舊經,驗其得 失222

僧叡記:鳩摩羅什法師宿世慧根,超拔特詣,法師手執胡本,口宣說秦語,以 兩種的解釋其異處及音義,互相辯析經文旨意,而秦王姚興則躬攬舊經文,以 撿校羅什的得失。

《出三藏記集傳》﹤曇無讖傳﹥:

值其宣出法藏…道俗數百人疑難縱橫,讖臨機釋滯,未常留礙223

218《佛說法滅盡經》T12,no.396,p.1119a29-1119b03。

219 請參閱文獻回顧。

220小林泰善〈南岳慧思立誓願文の形成に関する問題〉p.251。

221曹仕邦著《中國佛教譯經史論集》p.3。台 北,東 初出 版社, 1990 年。

222《出三藏記集傳》〈大品經序〉﹤﹥T55,no.2145,p.53a19-53b06。

223《出三藏記集傳》﹤曇無讖傳﹥T55,no.2145,p.103a29-103b02。

在《出三藏記集傳》〈曇無讖傳〉中亦載若主譯者不是徹底了解經旨,則將無 以釋眾疑惑,譯時由主譯「口教古訓,講出深義」,且通過辨論方式研討經旨,

亦頗能訓練聽受之弟子成一宣講之經師。如《高僧傳》﹤道融傳﹥云:

勅入逍遙園,參正詳譯,因請什出菩薩戒本,今行於世,後譯中論,始 得兩卷,融便就講,剖折文言,預貫終始,什又命融令講新法華224

道融亦被姚興勅入逍遙園,作參正詳譯的工作,因請羅什譯出《菩薩戒本》,

流行於世,之後又譯出《中論》,才譯出兩卷,道融便就開講,剖析其中文言,

貫串終始,後羅什又命道融講《新法華》。可見當時翻譯時,譯、講同施,中 土道俗得以聆聽此方未聞之妙諦,故參預譯場者恆數百人至千人。如在關中譯 場,《高僧傳》〈佛陀耶舍傳〉云:

于時羅什出《十住經》,一月餘日,疑難猶豫,尚未操筆。耶舍既至,

共相徵決,辭理方定,道俗三千餘人,皆歎其當要225

由上可見一部經的譯成,尚須幾經文飾證義,及檢校始成定本,在檢校的過程 上往往耗費經年。如僧叡﹤關中出禪經序﹥云,鳩摩羅法師在辛丑之年

(AD402)譯出此經,然卻是在弘始九年(AD407)重新撿挍而才完成:

此經後至弘始九年重求撿挍,懼初受之不審,差之一毫,將有千里之降

,詳而定之226

以上根據曹仕邦先生之論考可知,隋以前之譯經事業是採公開辯論的方式,而 譯出、宣講的當下並非就成定稿,還須多次的檢校始成227。因此小林泰善認為 當那連提耶舍到達鄴都譯經亦同時宣講,而此時慧思正是遍歷河南地帶的同 時,雖然兩人無直接的接觸,但在思想上的涉入肯定是有所影響。

再加上《大集經》六十卷,卷帙龐大,早在北涼曇無讖時就以譯出前三 十二卷,其中智嚴和寶雲譯出第二十七卷到第三十卷,故在慧思著作《諸法無

224《高僧傳》T50,no.2059,p.363b28-363c02。

225《高僧傳》T50,no.2059,p.334b09-334b11。

226《出三藏記集傳》﹤關中出禪經序﹥T55,no.2145,p.65b18-65b20。

227 曹仕邦著《中國佛教譯經史論集》p.3-18。

諍三昧》中即曾引用《大集經》末世比丘的內容,由此可以明白慧思《立誓願 文》中末法思想的成立,並非如惠谷隆戒所言的不自然,而慧思受《大集經》

的影響則更能由此而確立。

筆者亦在慧思其它著作中,如《諸法無諍三昧》、《法華安樂行義》等,見 有末法思想可尋,而弟子智顗在其諸多著作當中,亦有多處言及末法之論,如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228《觀心論》229《四教義》230等。

面對當時教界內墮落的不爭事實,只會更激起意識末法時代的來臨,亦即

《立誓願文》中末法思想是來自慧思本身現世末法的遭遇,及經典的影響則是 毋傭置疑的。

2、慧思對彌勒下生之期許

從慧思再三強調末法相當的年數,我們可以感受到大師不僅有強烈的末 法意識,同時在護法衛教之餘,除了《立誓願文》外,更造二部金字「般若」

與「法華」,持此金字寶函,待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彌勒下生時再轉法輪231。 在願文中提及彌勒菩薩名字,經筆者查閱,共有二十六處,其中不乏當 來下生時,能得見親覲彌勒菩薩,好幾段的願文都可以清楚的看出其對彌勒 淨土的嚮往。又從以下四段願文的記載中,可以看到慧思對彌勒下生的期許,

及對法將滅時,展現出其強烈護法興教的情懷,願於十方惡世,法欲滅時,

願令不絕。第一段:

《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滅不現,餘經次第滅《無量壽經》在後得 百年住,大度眾生然後滅去至大惡世,我今誓願,持令不滅,教化眾生,

至彌勒佛出…我從末法初始立大誓願,修習苦行,如是過五十六億萬 歲,必願具足佛道功德,見彌勒佛。232

228《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八百年中邪宗極盛,故於此時付囑國王。提婆菩薩聲王鼓申法是也,八千 年者,像法盡,末法時,眾生信邪,故法滅。」T33,no.1705,p.285b22-285b24。

229《觀心論》:「哀哉末法中,無復得道者,設令有三數,寧別此問也,故生悲愍心,歸命禮三寶,

作此問心論。」T46,no.1920,p.585c28-586a02。

230《四教義》:「末法多有學問坐禪之人,不能如是修習念處,執著諍競者,亦同外人之過。」T46,

no.1929,p.738b03-738b04。

231 《立誓願文》「為護正法發此願,故造金字般若經,為護眾生及己身,復造金字法華經。」T46,

no.1933,p.792a07-792a08。

232《立誓願文》T46,no.1933,p.786c08-786c15。

這是慧思於末法初始發願,願持令《無量壽經》不滅,教化眾生,並修 習苦行,具足佛道功德,而能覲見彌勒佛。第二段:

願此金字《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及七寶函,以大願故,一切眾魔諸惡災 難,不能沮壞,願於當來彌勒世尊出興于世,普為一切無量眾生,說是 般若波羅蜜經時,以我誓願金字威力,當令彌勒,莊嚴世界,六種震動

233

這是慧思在南定州遭到最後一次生命迫害時,再度返回大蘇山,所發的大願,

奉造金字《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更願彌勒出世時為無量眾生,說是《摩訶般 若波羅蜜經》。第三段:

是故先作長壽仙人,藉五通力,學菩薩道,自非神仙不得久住,為法學 仙不貪壽命誓以此身,未來賢劫見彌勒佛,若不爾者不取妙覺234

從引文中清楚得知慧思為何要做長壽仙人,只因不是神仙不得久住故,藉神 仙五通力,廣學菩薩道,不為貪己壽命,只為未來賢劫中能親見彌勒佛。第 四段:

我從發心所有福業盡施眾生,至於當來彌勒世尊出世之時,具足十地,

入無垢位,於授記人中最為第一235

慧思願將從初發心,所作的所有福業功德,盡施予眾生,直到當來彌勒世尊出 世之時,能於國度中具足十地菩薩,得入無垢位,在諸授記人中勘為第一。

在早期本緣部經典中除了般若譯的《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曾提到,若善 男子於末法中,以一摶之食施予眾生,以這樣的善根,就能得見彌勒菩薩,並 得究竟菩提236。除此外還有慧覺等譯的《賢愚經》中,彌勒菩薩對於末法中人 的救濟功德:

233《立誓願文》T46,no.1933,p.787c21-787c27。

234《立誓願文》T46,no.1933,p.789a29-789b04。

235《立誓願文》T46,no.1933,p.789c21-789c23。

236《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於末法中善男子,一摶之食施眾生,以是善根見彌勒,當得菩提究竟道。」

T3,no.159,p.306a06-306a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