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諸佛結戒與正法久住之關係

法住世還滿千歲89

《善見律毘婆沙》 ○ 若度女人出家,正法只得五百歲住,由佛制 比丘尼八敬,正法還得千年90

從以上的論述看來,八敬法的行持關繫佛法甚重,遵之則正法常存違之則法 滅在即。故南山大師行事鈔引《善見律》云:「佛初不度女人出家,為滅正法 五百年,後為說八敬聽出家依教行,故還得千年。今時不行,隨處法滅,故須 勵意91。」從道宣的「今時不行」對當時尼眾行持八敬的評論來看,中國古德 尚以正法住世五百年為通說,似未受因女眾嚴持八敬,正法還復千年的影響。

這是否意味著當時的尼僧團並未如實行持八尊敬法?這將又是一值得探討的 問題。

部、不可棄部)所傳的律藏,和《十誦律》《四分律》《摩訶僧祇律》等並稱四 大廣律,由法顯從獅子國帶回漢地,再由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譯出94

《五分律》〈第一分初波羅夷法〉記載:舍利弗於靜處思惟並向佛請示:

過去諸佛,何佛梵行不久住?何佛梵行久住?世尊回答:

維衛佛、尸葉佛、隨葉佛梵行不久住,拘樓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 佛梵行久住…三佛不為弟子廣說法、不結戒、不說波羅提木叉,梵行所 以不得久住…拘樓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廣為弟子說法,無有疲 厭所謂修多羅、祇夜、受記、伽陀…結戒、說波羅提木叉… 廣為弟子 說如上法,是故梵行所以久住95

於是世尊便言維衛佛、尸葉佛、隨葉佛因不為弟子廣說法義、不結戒、不說波 羅提木叉,所以梵行不得久住。當此三佛及弟子般泥洹後,餘後諸弟子種種名 姓出家者,亦速滅梵行。而拘樓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梵行久住,因為 弟子廣說法義,結戒、說波羅提木叉,所以梵行得久住

接著世尊又舉例96,譬如盤中盛滿了花,放置在四衢街道上,四方有風吹 來,花即隨風飄落,何以故?因沒有一種像線這樣的東西貫持著。而這根線就 好比是佛為弟子廣說法、結戒、說波羅提木叉。若盆中的花有這樣的線攝持住,

又怎會隨風飄落而速滅梵行呢?所以佛的清淨正法是否久住,實有賴於法的廣 演與戒的行持,則是毋傭置疑的。

當舍利弗聽完佛的說法,便希望世尊為弟子們結戒、說波羅提木叉。然佛 自知制戒時機未至,故不結戒。而當世尊遊行到毘舍離的迦蘭陀村時,弟子須 提那犯了淫戒,佛即以種種呵責告諸比丘,並以十種利益,為諸比丘結戒。

1、為僧和合。2、能攝持僧。3、為調伏惡人。4、令慚愧者得安樂。5、

能斷現世有漏。6、滅後世有漏。7、令未信者生信。8、已信者令增廣。9、為 法能久住。10、分別廣演毘尼律藏,得令梵行久住97

在《勝鬘經》(AD421-478)中,勝鬘夫人亦有因調伏、攝受一切諸惡律儀,

94鐮田茂雄等編《大藏經全解說大事典》p.382-383。

95《五分律》T22,no.1421,p.1b26-2a01。

96《五分律》:「譬如槃盛散花置四衢道,四方風吹,隨風飄落,何以故?無綖持故。」T22,no.1421,

p.1c18-c20

97《五分律》T22,no.1421,p.3b28-3c04。

及毀犯如來清淨禁戒者,而能令正法久住,如來法輪常轉的文言:

我從今日乃至菩提,若見捕養眾惡律儀及諸犯戒終不棄捨。我得力時,

於彼彼處見此眾生,應折伏者而折伏之,應攝受者而攝受之,何以故?

以折伏攝受故,令法久住,法久住者,天人充滿,惡道減少,能於如來 所轉法輪,而得隨轉,見是利故,救攝不捨98

這是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的說法會上,授勝鬘夫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記,當勝鬘夫人聞佛授記後,即於如來前合掌而立,發下十弘誓願。而以此「折 伏攝受,眾惡律儀及諸犯戒者,只為令正法久住。」是為第九弘願。誠如前文

《善見律》中言,毘尼藏者是佛法的壽命,只要毘尼藏住世,佛法亦住世間,

由此得知結戒,說波羅提木叉與正法的久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綜觀以上所討論的首先就法滅思想的形成,基於經典的大量傳譯,而其中 不乏佛般涅槃後的種種情景,及諸弟子的種種非法邪行,而導致佛法的疾滅。

又此法滅思想的形成亦為正、像、末三時思想之前身,亦即三時說之蘊釀期。

在加上五濁惡世的悲觀思想更確立了法流澆末,而衍生出末法危機的概念。

雖然早期經典中並無正、像、末的三時思想,唯有正法滅、像法出的法滅 意識。但可從正法的疾滅與止住年月的記事中,感受到法的興衰,然而在諸經 中,對於佛法住世時分,並無一定的年限。而對法的遞嬗,卻是肯定三時的說 詞,雖然早期經中不言及末法,卻在大乘經典中,將正法沒、像法生、繼之末 法的觀念具體呈現出來。

對於佛披剃尼眾,正法為之損減五百年,然又為比丘們尼授八敬之法,正 法因而還復千年。可見法的增減不在於人性別的問題,而在行持、行證的有無。

故筆者提出女眾出家嚴持八敬則正法常存的討論,及諸佛結戒說波羅提木叉乃 為延持佛法慧命之重要關鍵,肯定「毘尼藏」者是佛法的壽命,只要「毘尼藏」

住世,佛法亦住世間。

98《勝鬘經》T12,no.353,p.217c09-217c15。

第參章 影響慧思末法思想之重要經典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