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校園危機管理之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9

第二節 校園危機管理之理論

本節先就危機發展階段論、混沌理論及複雜理論等校園危機管理之相關理論 進行論述,以期能將理論與實務互相結合與運用。

壹、危機發展階段論

危機階段性的劃分方式有「三階段」、「四階段」及「五階段」等不同的分法,

以下就相關學者對於危機發展階段歸納說明如下:

一、危機發展三階段論:秦夢群(2011a)將處理危機的過程區分以下三階段:

(一)確認危機階段:危機管理者必須掌握危機發生的原因及背景,並以此蒐集 各方訊息。在資料的蒐集過程中,各界的反應、看法都必須列入重要參考 意見,作為往後行動的依據。此外,透過危機相關關係人的接觸,取得第 一手的資料更是危機處理不可假他人之手的重要工作。

(二)孤立危機階段:適當的危機處理措施才能將危機解除,而發言人制度、對 外口徑的確認與否,往往造成危機是否能給予孤立,不至擴散的關鍵所 在。

(三)解決危機階段:組織必須透過與危機當事者雙向溝通,並配合上級機關態 度的策略,來達成解決危機的任務。

二、危機發展四階段論:多數學者將危機發展區分為潛伏事發前階段(pretrial crisis stage)、爆發階段(acute crisis stage)、擴散後遺症階段(chronic crisis stage)

以及解決階段(crisis resolution)等四個階段。

(一)潛伏事發前階段:組織內部潛在各種可能爆發成為危機事件的因子,主要 是因組織本身病態的發生或是無法有效處理潛在問題,導致危機指數不斷 攀升,終究造成危機的爆發。因此,組織應在平時就須做好偵測危機因子 的預防工作,避免讓危機有發生的機會,直接由潛伏階段走向解決階段

(Fink, 1986;朱愛群,2002;詹中原,2004)。

(二)危機爆發階段:組織成員初期還無法感受到危機立即性的傷害(許龍君,

1998),如果組織內部有相關偵測評估危機的機制,立即發覺危機,控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0

危機的擴散,將使危機管理發揮事半功倍的成效,讓危機所造成的傷害侷 限在一定的範圍之內,避免危機如雪崩般一發不可收拾(詹中原,2004)。

一旦危機爆發之後,勢必無法迅速走向解決階段,過程當中的擴散後遺症 階段,組織成員必須具備高度耐心、智慧以及勇氣去面對處理。

(三)擴散後遺症階段:因危機缺乏適當的處理,導致危機不斷擴散蔓延,整個 組織將持續陷於危機的氣氛之中。因此,組織成員對於危機的焦慮及壓力,

勢必如海嘯般不斷襲擊而來,包括內、外的刺激及媒體的壓力,迫使組織 或個體必須採用各種策略來解決危機,讓危機進入解決階段,並結束危機。

然而,如果錯誤的決策或對危機採取逃避的態度,將使危機的情形再度擴 散,終究會讓組織崩潰瓦解(朱愛群,2002;許龍君,1998;詹中原,2004)。

(四)危機解決階段:表示組織已經確切找到能讓危機落幕的策略,並且經由實 際的行動,讓危機對於組織的傷害降到最低,並讓危機逐漸進入尾聲(詹 中原,2004)。此解決階段,除了要面對危機的解決之外,組織內部對於 危機事件處理的過程檢討,以及逐漸恢復組織的正常作息,也是在危機解 決階段必須重視的工作(朱愛群,2002)。唯有透過檢討,才能在未來面 對相同類似危機時,能予以更有效率的處理;唯有經由恢復正常作息的方 式,才能讓組織有前進的動力。

三、危機發展五階段論:朱延智(2000)指出危機皆有「危機生命週期」,並將 危機區分為五個顯著階段:

(一)危機醞釀期:組織中高危險因子可能顯而易見,也可能不易察覺,唯有組 織能確實掌握、偵測高危險因子的狀況,才能避免進入危機的醞釀期。

(二)危機爆發期:當危機爆發時,新聞媒體都會以頭條或頭版的新聞方式來處 理危機事件的報導。

(三)危機處理期:危機處理的過程不是在危機升高到危機爆發,並轉移到其他 領域才開始進行危機處理。最有效的危機處理是在危機尚未爆發的危機醞 釀期,就開始積極處理,因為這個階段的處理成本最小,成效最大。

(四)危機擴散期:危機另一特性就是像疾病一樣,會向外擴散蔓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1

(五)危機後遺症期:危機處理過後,嚴重性大為降低,而且不再直接威脅一般 社會大眾,所以此時媒體的鎂光燈也會逐漸遠離議題,倘若決策者就此誤 認已經進入安全期,而放鬆警戒,危機後遺症就會產生,只是程度上沒有 危機爆發當時威力如此大。

貳、混沌理論

混沌理論以宇宙萬物抱持複雜性、變化性以及不可預測性取代了過去簡單化、

規律化以及可以預測之觀念。以下歸納各學者之重要論點,以作為校園危機管理 研究之依據(李宏才,2003):

一、Hayles(1990)闡述混沌理論之五項特徵,包括:

(一)非線性:為混沌系統最主要的概念,意味著一個系統中各種關係的呈現並 非成比例,而是由一些小原因而產生很大的結果。混沌現象的第一個特徵 即指出「非線性關係才是自然的法則」。

(二)複雜的形式(complex form):在古典的科學裡,無論選擇任何量尺測量目 標物,皆假定結果為獨立的。但是這個假定只適合規則的情形,卻不適合 不規則的複雜形式,例如海岸線的長度等。當測量工具的量尺變小,則被 測量的物體不但在數量上會改變,在性質上也會改變。當物體的維數增加,

也就形成碎形。

(三)迴路遞移對稱(recursive symmetries between scale):在混沌現象裡,不管 測量量尺如何改變,其複雜形式在不同量尺標準之間的迴路遞移路線是對 稱的,而且從各個角度看不同量尺標準間仍是相互連接的。

(四)對初始要件的敏銳度:對初始要件保持敏銳度,否則,混沌現象很難加以 輪廓圖像化,並且由於在初始資料的輕微不同,可能就很明顯的影響到後 來產生的結果,形成「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現象。

(五)回饋機制:在混沌系統裡,輸出項回饋返回到系統裡,再度成為系統的輸 入項。

二、秦夢群(2011b)分析混沌理論在教育行政上之應用論及混沌理論的特性,

認為混沌理論有下列基本理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一)耗散結構:是一開放系統,隨著內部能量的消長必須隨時與外部交會而產 生新型態。在耗散結構中存在著不同的次系統,其關係乃屬非線性。耗散 結構也非穩定系統,有時會陷入混沌暴亂的情境,基本上它是一種不穩定 到崩潰再到重組的更新過程。

(二)蝴蝶效應:在耗散結構中由於次系統之關係呈現非線性,因此細微之處極 可能有鉅大影響,如同蝴蝶展翅卻造成颶風一般。任何現象均代表某些意 義,不應被歧視的丟棄,忽視表面上看來枝微末節的事件,即可能無法一 窺各次系統間的連結關係。

(三)奇特吸引子:固定的吸引子,如鐘擺擺動範圍的中點能吸引系統朝其而去,

而複雜的系統裡吸引子不只一個,因此其走向不定。系統的突然轉變方向 可以透露出新的吸引子或是久藏其中,並無顯著影響的吸引子躍躍欲動,

值得重視。

(四)回饋機能:產出的結果回饋至系統而成為新的輸入,並因此產生波動而激 發出下一波新的結構,且系統具有不可逆性。

三、Murphy(1996)研究混沌理論作為危機管理的模式,主張混沌理論的重要 概念如下:

(一)非線性:有些系統在初始情況小小的變化,實際上可能產生巨大的變化,

以至於結果完全不一樣,因此只要超過極短的期限,想要預測其結果,就 變成不可能。

(二)回饋:當混沌開始發展,每一個步驟的輸出,就提供一個新的結果。因此 負向的回饋成為控制,使其趨向平衡;而正向的回饋則擴大差異性,暗中 顛覆既有的情形也引出新的模式。

(三)分岔:分岔係指在混沌系統中朝向不穩定的走向,以致在系統的方向、特 性或結構產生突然的改變。在這個分岔點上系統環繞一項新潛藏的秩序,

自我再行安排,這樣的系統也許跟之前的系統類似,也可能完全不一樣。

(四)奇異吸引子:吸引子是組織的原則,是事物固有的形體或狀況,無論每一 個單獨的行動看起來是如何的隨機,卻總是會回到原有的原則或形體。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3

異吸引子也可以說明為甚麼對於單獨的行為事件,並無法預測人格,但是 卻可以建立某一種人格型態來代表某種行為模式,有些研究者就把組織文 化視為奇異吸引子。

(五)刻度量尺:刻度或量尺就是一個人觀察一個現象所使用的觀點,而這也是 知覺混沌模式所以困難的關鍵點之一。量尺是現代科學與混沌科學世界觀 重要區別的另一個特色。(量尺也可以作為不同觀點的隱喻,就像不同的 量尺衡量事物,混沌現象一方面來自於外界紛擾的世界,一方面也可能來 自於個人不同時刻,不同的觀點。)

(六)碎形與類似:Benoit Mandelbrot因推測英國海岸線長度而提出的一個問題 就是個別的測量單位,往往導出不一樣的結果。因此測量的量化單位實在 無法描述這個世界,曼德布洛特建議一個質化的測量取名為「碎形」,作 為描述物體複雜性的相對程度。因為碎形包含重複的元素,因此一個系統 的碎形圖像表現出相當高的類似模式,並顯示出連續而誇大的圖像。研究 者可藉由不同長度的量尺找出一致性,強調介於微觀量尺與鉅觀量尺從頭 到尾的相稱性與複雜的互動。

(七)自我組織與自我更新:重製意味著系統有連續性,系統可以帶著原來的秩

(七)自我組織與自我更新:重製意味著系統有連續性,系統可以帶著原來的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