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校環境變項中,不同學校歷史的教師在教師組織承諾上具有顯著差異,並且 以學校歷史較久的教師組織承諾較高。

(三)學校規模與教師組織承諾的關係

張瑞村(1994)、簡政為(2005)發現大規模學校教師之「努力意願」、

「組織認同」與「整體組織承諾」顯著高於小規模學校;劉春榮(1993)、

方淑芬(2007)、蔡淇華(2009)亦發現學校規模愈大,教師組織承諾愈高。

然,蔡寬信(1993)、邱馨儀(1995)之研究則發現學校規模越小,教師組 織承諾越高。林靜如(1990)發現班級數59班以上之教師,其組織承諾最高,

班級數在13-34班間之教師,其組織承諾最低。而,Stevens et al.(1978)、詹 婷姬(1994)、陳怡君(2000)、黃裕敏(2003)、邱春堂(2010)之研究 則顯示學校規模大小與教師組織承諾無顯著相關。

第四節 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

有關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在國內尚無相關文 獻對此二變項作探討,因此本節嘗試從正向領導與正向思考的精神意涵 理出脈絡,藉此進一步討論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間的關係。

正向領導源自於正向心理學的主張,其精神則源自於正向思考。正向思 考(positive thinking),又稱為正面思考(春山茂雄,1995/1996),或稱積 極思考(Peale, 1980/2000)。是指以積極、正向態度看待所處的種種狀況(引 自仲秀蓮,2004)。仲秀蓮(2004)曾定義正向思考為:指個人不斷地自我 暗示自己原本具有智慧、愛心、勇氣的美德,而內化到下意識,以增加自信 心,並將智慧、愛心、勇氣的美德發掘運用出來。Seligman(2005)亦指出 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心理治療的發展已與病理心理學緊密聯繫在一起,成為 一個癒合痛苦和創傷的修復工具,但其效果卻不張。如今,正向心理學主張 正向治療(positive psychotherapy),提倡心理治療應把注意力集中在培養 患者各種優勢,而非單單重在解除患者的傷痛,用一種正面的心態對患者的 心理或行為問題做出新的解讀,並以此為基礎激發患者體驗正向情感的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量,讓患者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賀斌,2007)。是以,現今的心理治療 針對酗酒、精神分裂症、憂鬱症等患者,其治療方式改採預防醫學的角度,

鼓勵患者找出生命的意義及自己的美德與優點,發展正向的情緒(洪蘭譯,

2003)。這股正向心理學研究熱潮開始於1980年代初期,研究者紛紛針對不 同的議題進行探討,例如:希望和樂觀、快樂和心流(flow)等正面情感體 驗對於心理健康的影響(Seligman,2002)。

Cameron & Caza(2002)指出,美德在組織中有緩衝保護的作用,可提 高組織整體應變能力而度過難關,而一位有寬恕美德的領導者可以影響整個 組織。例如:前南非的尼爾森.曼德拉(Nelson Mandela)總統,其堅毅而 卓越的領導方式證明領導者的影響力可幫助個人和團體克服對犯罪者的憎 恨;其作為也證明了一個有道德的組織能產生積極、正向的改變,而表現得 更有效能。又如緬甸民主鬥士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她所做的,和 曼德拉當時在南非為了種族隔離政策所做的努力,不相上下、大同小異。他 們都是所屬國家內最光彩奪目的政治明星,皆受到長期的不平等待遇和囚 禁,也都在爭取自由之路上遭受迫害,而不得不做出無比的犧牲。然而,深 受聖雄甘地的非暴力理論影響,翁山蘇姬強調,一直以來,她始終抱持著寬 恕的胸懷,從未對鎮壓者懷有恨意。她只期望以對話及平和方式解決緬甸民 主與自由問題,而非報復。從她身上,我們看見「愛」與「信念」,她所追 求的改變是通過理解、同情、正義、愛心後的內在真正變化(連舒婷譯,

2012)。正因如此,緬甸軍政權永遠無法鏟除她,無論是否遭到拘禁,她始 終能匯集期望緬甸進步的力量,她所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政黨也始終屹 立不搖。

由此,顯見有愛心、能關懷的領導者能促使產生有道德的組織文化,

進而幫助組織卓越成長,此即為正向領導產生良好組織績效的例子(仲秀 蓮,2011)。

F. Luthans et al.(2001)提出正向積極取向領導的四個內涵,即情緒智 力、信心、希望,以及真實的樂觀,並舉文獻證明領導者若具有此四個內涵,

必能產生領導效能。正向積極取向領導即為正向領導,其同樣主張領導者應 具備正向人格特質,例如尊重、信任成員,並兼有樂觀、高情緒智商等,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所採行的領導方式亦多重在鼓勵成員的動機、激發成員的潛能,且最終之目 標是要能有良好的組織績效產生。

Gable(2008) 研究指出,受試者在日常生活中若能常常分享正向事件,

他們就會有比較高的幸福愉快感受。其次,於另一個研究中亦發現:若受試 者知覺另一夥伴有正向回應,則個體能產生信任、滿意的結果。

謝惠卿(2002)研究結果顯示:「班級氣氛」與學習滿意度各變項呈現顯著 正相關;而「組織混亂」則與學習滿意度呈現顯著負相關。即學生知覺到班 級正向氣氛越高,則學習滿意度越高;反之,則否。

Dutton & Ragins ( 2007)指出正向關係是成員和組織「豐富、活力和學習 的活水源頭」。正向關係能帶來情緒上、心理上、生理上,以及組織的正向 表現。

Le Poire(2006)指出,正向的家庭溝通促成正向的家庭溝通;負向的 家庭溝通促成負向的家庭溝通。詹雅茹(2011)亦指出當親子之間出現衝突 問題時,可運用正向溝通的方式有效解決親子衝突,進而促進家庭正向溝通 氛圍。

王愛麗(2007)於探討自我傷害青少年復原力及在復原過程中復原力之 運作情形時發現:復原力中正向思考和賦予自傷經驗正向意義,可幫助個人 減緩所面臨的困境或危機。

Baumeister和 Wilson(1996) 、 McAdams(1996)曾指出正向意義的好處 在於建立認同以及自我價值,並且能將負面情境轉換成正面情境,從不幸事 件中找到希望和未來。

陳聖謨(2000)指出,校長有分配教職員工的工作執掌責任,校長必須協 調、指示、支持員工的工作;校長亦得界定目標、評鑑表現、提供資源、建 立正向氣氛、培養學校與社區良好關係,規劃、訂定行事曆,保持記錄、解 決衝突、處理學生問題、與教育行政當局協調合作及維持學校正常順利運作。

賴慧玲(2002)研究指出,校長的專業實務能力包括:營造優質組織氣氛 的能力及知人善用的能力、人際溝通的能力,以促進成員間的和諧關係。

林永城(2008)研究發現:一、校長所展現的正向溝通行為,營造出自 然、關懷、開放的溝通氣氛,有助於教師接收和反應訊息。二、校長負向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溝通行為對自己與教師間的溝通造成障礙,不只無法促進與教師間的有效溝 通,反而造成教師的壓力與反感,而形成反效果。三、工作環境是否人性化,

工作自主性是否被尊重,學校氣氛是否和諧,皆是影響教師工作滿意度的重 要原因。四、校長能透過溝通協調的機制,幫助教師解決所遭遇的難題,且 藉由適當授權使教師增能,對教師達成個人工作目標有直接的幫助。五、善 於溝通,勇於負責,並以人性關懷為基礎的領導方式,最受教師欣賞與肯定。

六、從教師的知覺感受可發現,校長的正向溝通行為對其領導效能的確有著 極為正面的影響。

Cherniss(1998)指出教育領導者要成功,必須具有一些特質,這些特 質包括善於與人建立正向關係,善於溝通協調,善於情緒管理,有自信以及 具有情緒智慧。

由上述研究可知,領導者若能基於關懷和慈愛,抱持善意地正向解讀他 人行為,他人亦較能回以善意之作為,進而改善組織氛圍,促成組織正向而 超越之表現。

本研究將以本章各節所探討之理論與研究發現為基礎,探討校長正向領 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間之關係,期能為此新興領導理論做出貢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