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領導理論的發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相關文獻與實證研究。針 對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者蒐集國內外有關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 相關文獻,加以整理並深入分析,探究相關理論作為調查結果分析與討論之 依據。全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領導理論的發展;第二節為校長正向領導 之意涵與理論基礎;第三節為教師組織承諾相關理論與研究;第四節為校長 正向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領導理論的發展

壹、領導的意義

黃昆輝(1989)指出,由於每位研究者強調的重點或探討的角度、對不 同面向重視的程度不盡一致,所以對領導的定義至今仍眾說紛紜。大致可綜 合歸納為六種主要觀點:(1)領導是一種可信賴的權威;(2)領導是達成 組織目標的行動;(3)領導具促進合作的功能;(4)領導是達成組織目標 的歷程;(5)領導是一種倡導的行為;(6)領導是領導者影響力的發揮。

羅虞村(1986)在歸納相關文獻後,指出領導的本質為:(1)領導是一種 權力關係;(2)領導是影響力的發揮;(3)領導是一種倡導作用;(4)

領導是團體運作歷程的焦點;(5)領導是使人順從的一門藝術;(6)領導 是交互作用的功能;(7)領導是組織成員選擇的功能;(8)領導是角色分 化的功能;(9)領導是達成目標的手段或工具;(10)領導是一種人格或 該種人格顯現之效應;(11)領導是一種說服方式;(12)領導是一種指引 團體活動之行為。

綜上所述和探討相關文獻後(吳清山,2004a;林曜聖,2007;謝文全,

2004;Schein, 1992; Yukl, 2002),可知領導乃領導者為達組織目標,運用 適當的資源或工具、手段,發揮影響力,帶領部屬共同完成既定目標的過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貳、領導理論的演變

依Bryman(1992)的分類,有關領導理論之演變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階 段:1940年代晚期之前,屬於特質論研究時代;1940年代晚期到1960年代晚 期,屬於行為論研究時代;1960年代晚期到1980年代早期,屬於權變領導研 究時代;1980年代早期之後,則著重於新型領導研究。

一、領導特質論

特質論為最早盛行的領導理論。特質論的研究重點在尋找成功領導者的 特質,同時與被領導者做比較。主張偉大或成功的領導者都具有某些不凡的 特質,此在古代「君權神授說」的時代最為風行。其研究方式為對各行各業 卓有成就者進行觀察與晤談,由蒐集所得資料中歸納出成功的特質。特質論 的缺點在於無法找出一組放諸四海皆準的特質,然其影響力卻不可小覷(秦 夢群,2006)。

Stogdill曾於1948年將124篇有關領導特質的研究加以綜合比較,提出智 力、學識、責任感、社交活動的參與、社經地位、社會性、主動性、持久性、

知道如何完成任務、自信心、對於情境的瞭解、合作性、受歡迎程度、適應 性、語言能力等十五項領導特質(秦夢群,2006)。後續研究者希望以科學 研究的方法,找出成功領導者的特質,但始終未能提出一組特別的變數來描 述成功領導者,秦夢群(2006)指出其原因有四:

1.在不同情境中,不同的新特徵不斷出現;因之特質論的研究常聚集許多 在日常生活中不易見到的特徵,其數量之多宛如一本百科全書。

2.特質論常產生許多自相矛盾的結論。例如,領導者要專斷卻又必須能與 同僚合作(forceful but cooperative)的問題,令人無法瞭解其真正的訴求。

3.用人格測驗所測出的特徵,常常無法有效預測領導者行為。

4.特質論並未針對失敗領導者進行研究,所以特質導致成功的因果並不能 成立。

但值得重視的是,1990年Bass將Stogdill的特質研究重新整理歸納為:社 會特質(social characteristics)、生理特質(physical characteristics)、工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特質(task-related characteristics)、人格(personality)、智慧(intelligence and ability)和社會背景(social background),其研究結果證實領導者的特 質能有效預測領導效能,其後又如Kirkpatrick和Locke於1991年的研究、

Hogan, Curphy和Hogan於1994年的研究,也均同樣證實成功領導者特質與領 導效能的關係,這些研究者認為成功領導者的特質並非單一而是群組的出 現,包括能力、動機、認知、人格等,在不同的情境下需要不同的領導特質 行為(Zaccaro, Kemp & Bader, 2004)。

二、領導行為論

由 於 特 質 論 忽 視 情 境 特 質 的 缺 點 漸 為 人 察 覺 , 再 加 上 霍 桑 實 驗

(Hawthorne Experiments)與Barnard相關研究的提出,開啟了領導行為理論 的研究。其中以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企業研究中心(The Bureau of Business Research of Ohio State University)Halpin的研究最具代表性。

Halpin(1957)在俄亥俄州立大學製訂「領導行為描述量表」(Leader Behavior 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 LBDQ),過程是先蒐集一千八百個有關 領導行為的項目,經過刪除重複者,發現所有的項目可分為十組,這十組後 經Hemphill 與Coons 所做的因素分析後,發現可統整為 兩個因素: 倡導

(initiating structure)與關懷(consideration)。「倡導」是指領導者為達成 組織目標所表現出來的建立工作程序及溝通管道、劃清職責、確立組織型態 等的領導行為;「關懷」則指領導者為協助成員滿足其需求,並建立友誼、

互信與溫暖氣氛所表現出來的領導行為(秦夢群,2006;謝文全,2004)。

行為論雖然擴大了領導研究的領域,但是仍然受到批評(黃昆輝,1989;

謝文全,2004):

1.偏重一種研究取向,無法含括領導的多元面貌。

2.忽略領導情境中被領導者的立場和需求及領導情境因素。

3.無法清楚論述領導者不同行為的相對重要性。

4.無法辨別領導者的外顯行為是否即是真正的領導方式。

5.無法確認領導行為與效能間的因果關係。

6.機械性的行為模式容易讓領導方式流於刻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至此,有關領導行為論的研究轉趨沈寂,並且被歸入其他取向的領導研 究 中 , 例 如 權 變 領 導 、 轉 型 領 導 等 ( Antonakis, Cianciolo & Sternberg, 2004:7)。

三、權變論

權變理論目前在領導相關研究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由於1940年代晚 期之前的特質論與1960年代之前的行為論無法適用於所有情境,其研究結果 仍然受到諸多批評,所以自1960年代之後,一些研究者在特質論和行為論的 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出領導權變論。此種視情境不同而產生不同領導行為的 領導理論於一九五八年最早由Tannenbaum與Schmidt提出,他們認為一位成 功的領導者應是一位能依據不同情境決定採取不同領導行為的人,他不一定 是「強人」或「妥協者」,他具有遠見與彈性。權變理論所強調的是根據不 同情境而決定最佳領導策略的歷程。權變理論研究者認為世上不存在一定的 成功領導模式,在教育領域裡權變理論者也試圖探究出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 效能間,究竟有哪一些情境變數足以影響二者間之關係?又有哪些評量工具 可以測量校長領導行為、情境變數、學校效能三者間之關係?

Fiedler(1967)的權變理論繼LBDQ的相關研究之後於七0年代大為風 行,基本上,Fiedler利用十四年的時間探討三百種有關權變理論的實驗,最 終發現情境因素常是影響領導行為成功與否的重要變數。Fiedler的理論改變 了人們既有的領導者培養模式與方法,他強調與其去挑戰「本性難移」的定 律,不如教導他們去改變情境(秦夢群,2006)。

雖然Fiedler權變理論的提出對領導行為的研究造成巨大影響,但行為科 學的理論終究難以達到圓滿的境地,因此仍有一些學者對Fiedler理論有所批 評(秦夢群,2006):

1.Korman(1974)認為其LPC量表的信度太差,在不同時段,受試者常有 不同看法,這個因素使得對動機取向的判定正確性大打折扣。

2.Robbins(1983)認為權變理論中的情境變數不易測量,因為有時候很難 認定領導者與員工的關係,而且工作結構高低的判斷也有其困難度,因此,

決定情境有利度之正確性往往不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Fiedler本身也不否認在決定情境有利度上,尚未能概括全部的變數。其 缺失在於只注重組織內部環境變數,忽略外在環境變數對情境的影響。

4. Fiedler權變理論各種相關研究結果常有互相矛盾的現象,不免在精確性 上大打折扣,且令人懷疑是否有其他的變數存在著。

四、新興領導理論

因為理論尚未完備,因此在權變論後,領導研究又面臨新的批評,之後 陸續又出現許多新興的領導理論, Bryman(1992)稱之為新型領導(The new leadership)。Bryman認為1980年代之後,領導領域研究的主題大多在分析 領導者如何激發成員工作動機,以提高工作績效,這些新興領導包括魅力領 導(charismatic leadership)、願景領導(visionary leadership)等(Bryman, 1992)。

綜上所述,領導理論的發展與興起當有其時代背景因素;茲將各領導理 論的特點、缺點以及改善之重點整理如表2-1:

表 2-1 各領導理論的特點、缺點以及改善之重點

領導理論 特 點 缺 點 改善重點 特質論 1.成功的領導者具

有異於常人的特 質。

2.不同的情境需要 不同的人格特質。

1. 不同的新特徵不斷出現,所 提出的特質數量太大,不易確 定主要的特質。

2.未針對失敗領導者進行研 究,所以特質導致成功的因果 並不能成立。

3.用人格測驗所測出的特徵,

常常無法有效預測領導者行 為。

可分析各 種相關研 究的特質 變項,歸 納出主要 的特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有以下特點(仲秀蓮,2011):

1.領導者的正向悅納:悅納欣賞成員的正向優點,靈活運用關懷與倡導,

努力提昇自身道德層次,時時不忘成長增能,以作為品德和學習的典範,

進而形塑良善溫馨與學習的組織文化。

2.共同的目標:領導者的個人目標無法引起共鳴,唯有全體成員共同認同 的目標或願景才能激發部屬更願全力以赴。

3.整合組織內外在情境:由於資訊科技的發達,讓社會文化、經濟、政治 等各面向愈趨向全球化,各層面不僅關連緊密且彼此牽連、變化快速,

3.整合組織內外在情境:由於資訊科技的發達,讓社會文化、經濟、政治 等各面向愈趨向全球化,各層面不僅關連緊密且彼此牽連、變化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