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框架理論與新聞框架分析取徑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框架理論與新聞框架分析取徑 壹、框架的概念

傳統新聞寫作中要求記者對於新聞報導需要堅持一定的準則,如保持客觀性、

準確性與公正性等。實際的新聞產製過程則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例如外部社 會環境、媒體組織結構、記者個體認知、新聞專業主義以及新聞常規(臧國仁,

1999;Chen, 2014),其中一大重要因素即為新聞框架。

一般咸認為框架概念的來源有二:其一從認知心理學的路徑發展而來;其二 則由社會學領域延伸而得;經過不斷的變換與調適,如今框架的概念已運用於許 多學科中。從社會學領域發展的角度來說,框架理論是立基於社會建構論的一種 理論模式,意指社會中的事物均由人類活動形成的「社會」所產製,並非自然發 生(Burgess, 2015)。

在傳播學領域中,社會建構主義取徑下的框架泛指媒體和公眾再現特定議題 的方式(Entman, 1993;Reese, 2001,轉引自 van Gorp & van der Goot, 2012)。由 於框架的概念能夠連接傳播過程中訊息的產製端和接收端,框架理論因此成為傳 播學研究中相當普遍使用的研究論述(Bryant & Miron, 2004)。

雖然框架理論的適用性較廣,學界至今並未對「框架」概念的定義達成一致 共識。Erving Goffman 被認為是最早關注框架研究之人,他將框架定義為「詮釋 的基模」(schemata of interpretation),認為框架存在於特定的心理情境中,幫助 個體定位、感知、辨認、並使議題、事件或話題標籤化(臧國仁,1999;Goffman, 1974;Nisbet, 2010),該定義側重從個體的心理層面界定框架。而 Gamson 與 Modigliani(1989;轉引自臧國仁,1999)則認為媒體論述是一系列為特定議題提 供意義的詮釋包裹(package),每個包裹有其內部結構,而其中存在一個核心的 組織整體結構的觀點,即為框架。Gamson 與 Modigliani 指出人們通過框架來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予意義,以此呈現社會事件。

Entman(1993)的框架概念在媒介文本的內容分析研究中採用甚廣,該概念 強調框架的實質在於挑選與凸顯。框架是(大眾)傳播的重要工具,能夠決定議 題在呈現過程中要選取客觀世界中的哪些元素,以及哪些元素需要置於中心位置,

以達到明確定義議題並盡量讓最廣泛的閱聽眾所理解之目的。臧國仁(1999)基 於 Entman 的觀點進一步指出框架是人們或組織對外界事件的解釋或思考的結構,

具有濃厚的主觀性;選擇和重組是該過程中的兩個重要機制。

Pan 與 Kosicki(1993)則將新聞框架作為認知裝置(device)理解,用於訊 息的編碼、詮釋以及存儲的過程中,並具可傳播性;而框架化過程(framing)既 可作為建構和處理新聞論處過程的策略,也可作為論述本身的特徵。Reese(2007)

亦指出,框架是一個社會中持久共用的組織原則,並通過象徵建構社會的意義。

基於以上觀點,本研究認為在訊息產製過程中,框架是媒介用以建構社會現 實或特殊議題的重要工具,通過選取和拼接客觀世界中的訊息,將議題框架化,

藉以表達隱含其中的觀點甚至態度。

貳、Van Gorp 新聞框架分析取徑

一、框架與社會文化脈絡

致力於框架理論研究的傳播學者中,不少人認同框架分析應該置於特定的社 會文化情境中,杜濤(2014)在整理中外框架理論的研究成果時,甚至將「文化」

視作框架內涵之一。

將文化情境納入框架內涵的觀點可追溯至 Goffman,他認為每個框架有自己 的邏輯與意義,獨立於個體存在,並可替代個體成為與文化間的聯繫;框架是文 化的中心,可通過不同方式被制度化(institutionalized)(Goffman, 1981,轉引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van Gorp, 2007)。而每個議題都有與之緊密關聯的文化作為支撐,社會文化系統 有其邏輯與運行規律,它為每個議題提供若干可選的競爭框架,這些框架的顯著 度各不相同,並可通過自我修正與更新以適應新事物(Gamson & Mogliani, 1989)。

Entman(1993)指出,傳播過程中的框架存在於傳播者、文本、閱聽眾以及 文化中;其中文化指被經驗證明的、社會群體中大多數人共有的框架,可通過群 體的論述和思考實現;也可說文化是框架的庫存。

在所有的論述中,van Gorp(2007)對於新聞框架與文化間關係的闡述較為 全面。在他的定義中,框架是媒體和個體所依賴的用以傳遞、理解並評價訊息的 工具;文化則是有組織地形成的信念、編碼、迷思、刻板印象、價值、準則以及 框架等現象,這些文化現象是一個社群或集體所共用的文化庫存。個體能夠使用 這些文化現象,尤其是媒體從業者在內容生產中運用並調整,為事物賦予意義並 完成訊息的傳遞。

van Gorp(2007)在框架理論的前提中亦明白提及框架與文化間的聯繫:首 先,框架的文化庫存指出除了所運用的框架外,還有其他框架可選擇;媒體與閱 聽眾選擇不同的框架則導致對議題的定義不同,因此在框架研究中,需要辨別特 定社會、政治或歷史情境中的主導框架。其次,框架是文化的一部份,需區分媒 體內容與框架。媒體內容中的意義與特定框架間的聯結是訊息處理過程中的部份。

第三,框架在媒體內容中的使用十分自然,其社會建構的過程難以察覺。這些框 架通常不被注意且潛藏於文本中。以上說明框架可與文化主題或現象產生共鳴,

而這類型的框架相較於其他框架更具先天優勢,對特定文化或社會成員來說,因 熟悉度和接近性更高,所以接受該框架對議題的解釋則更水到渠成(van Gorp, 2010)。

一些學者在討論框架與文化的關係時,拓展了文化的意涵:Pan 與 Kosicki

(1993)認為在新聞文本與論述分析中需考慮文本與社會文化情境的邏輯一致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具體表現為在特定的歷史、經濟與政治環境下,社會中的個體與團體對事物形成 的特定理解或意義,都遵循認知與話語的框架作為組織原則(潘忠黨,2006;轉 引自杜濤,2014)。Rhee(1995;轉引自臧國仁,1999)亦認為新聞框架無可避 免地與歷史文化脈絡形成對照,並反映特定時期下的社會情境。

通過以上討論,本研究認為所謂框架中的文化現象並不是狹義上「文化」, 更傾向於廣義上指社會整體的價值體系,以及歷史與社會情境脈絡,需要結合特 定的議題性質考量;而本研究所關注的中國大陸霧霾議題報導,因國家體制與媒 介系統的特殊性,該議題上的文化現象則從廣義的角度出發,拓展至從特定歷史、

社會、甚至政策制度環境中檢視議題背後新聞框架的建構。

二、新聞框架分析取徑

在具體的新聞文本分析中,van Gorp(2007)認為框架作為後設傳播(meta-communication)的形式之一,可通過再建構框架的方法加以檢視。Pan 和 Kosicki

(1993)將框架分析拆成若干部份,以便於確認量化指標。他們認為新聞文本都 有一定的組織結構,其中居於核心地位的是主題(theme),這個主題即為組構新 聞文本的觀點,可被稱為「框架」。框架的形成需要四個結構,也稱為框架裝置

(framing device),包括句法結構(syntactical structure)、腳本結構(script structure)、 主題結構(thematic structure)、以及修辭結構(rhetorical structure)。

Gamson 與 Modigliani(1989)指出媒介論述可被認為是為議題提供意義的 一系列詮釋包裹(interpretive packages),並進一步將新聞文本中的詮釋包裹分為 隱喻(metaphors)、流行語(catchphrases)、視覺圖像(visual images)、道德訴求

(moral appeals)以及其他象徵裝置等。

Van Gorp(2007)則將新聞的框架進行拆解,他認為運用於新聞文本中的框 架可被視為「框架包裹」(frame packages),是依據邏輯組織用以區分不同框架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裝置;因此框架分析原則上是再建構這些框架包裹。在 Gamson 與 Modigliani

(1989)提出的框架裝置基礎上,van Gorp(2007)進一步闡述框架包裹的內容,

是指對事件的定義、解釋與評價等;每個框架包裹由三個部份組成:文本中明確 的框架裝置、明顯或暗藏的推理裝置(reasoning devices)、以及前文提及的文化 現象,即框架的核心。其中,框架裝置包括可辨別指認的諸如字彙選擇(lexical choices)、隱喻、範例(exemplars)、描述(narratives)、爭論(arguments)以及 視覺圖像等元素;一則新聞內容中的框架裝置均指向相同的核心觀點,即為框架

(van Gorp, 2007)。

雖然框架的核心是文化現象,但二者並不完全等同,文化現象作為一種「觀 點」(idea),缺乏定義或理解其他事件或議題的有效性;因此框架包裹中的推理 裝置則必不可少(van Gorp, 2007)。這些推理裝置在文本中承擔了 Entman(1993)

提出的框架的四個基本功能:定義問題(defining problems)、診斷緣由/闡釋因 果(diagnosing causes)、道德評價(making moral judgments)以及策略建議

(suggesting remedies)。雖然文本中的推理裝置未必言明,但可借助框架裝置進 行仔細推敲獲得。

Van Gorp (2010)認為框架與推理裝置所指向的文化現象可總結為以下幾 類:隱喻、價值或準則(value or norm)、美德或罪惡(virtue or sin)、迷思(myth)、 敘述、原型(archetype)以及刻板印象(stereotype)。例如在比利時媒體關於非 法移民與難民議題的報導研究中發現,新聞對該議題的塑造可歸納為兩個框架:

一是採用「無知的受害者」的原型以描述難民,二是基於「所有陌生人都是入侵 者」的刻板印象形塑該議題(van Gorp, 2005)。

除了明確框架包裹的三個組成部份外,van Gorp(2007)針對新聞框架分析 提出了框架分析矩陣(matrix)的操作概念。其中,矩陣的每一橫「列」用以呈 現單一框架;每一縱「欄」則分別填入相應的框架裝置與推理裝置。詳見表 2-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所示。

表 2-1:框架矩陣

框架裝置 推理裝置

框架 字彙選擇 隱喻 描述 視覺圖像 問題定義 因果闡釋 道德評價 策略建議 A

B

……

資料來源:“Sustainable Food and Agriculture: Stakeholder's Frames,” by B. van Gorp, & M J. van der Goot, 2012, Communication, Culture & Critique,

5(2), p. 134.

在表 2-1 中,字彙、描述、視覺圖像等在文本中可操弄的元素建構了訊息的 敘事與修辭結構,而推理裝置則著重形塑因果與邏輯的路徑;最終,二者將共同

在表 2-1 中,字彙、描述、視覺圖像等在文本中可操弄的元素建構了訊息的 敘事與修辭結構,而推理裝置則著重形塑因果與邏輯的路徑;最終,二者將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