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元詩變極:楊維楨

第一節 楊維楨的詩歌述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詩歌的可能;也就是詩人們不再侷限於盛世之音後有了更多的嘗試,而這些嘗試 的走向是偏向「標新領異」,試圖有別於前期的和平雅正,詩風取徑於變怪新奇,

使得元詩在各家標奇競秀的情況下,即使國家命運已近尾聲,卻也顯得熱鬧非凡 興盛不已,顧嗣立在〈凡例〉說的「有元之詩,每變遞進,迨至正之末,而奇材 益出焉」511,指的正是這種盛況。而在這些各自成家的人材之中,顧嗣立稱「廉 夫為之雄」,顯然地以楊維楨為成就最高者,將之視為這個階段裡最具代表性的 指標詩人,認為楊維楨的詩歌可謂「元詩變極」的展現。因此就顧嗣立看來,元 詩達到「極盛」後,又出現了轉變的契機,詩歌風氣大盛的這最後三十年裡,元 人突破已推一代之極盛的雅正詩風,將元詩翻轉出新氣象,此次的新氣象是「標 新領異」、形形色色,而元詩的改變到這個階段也達到極致。若從每個階段裡的 指標詩人來看,則可知顧嗣立認為延祐天曆間的四大家,即是元詩「盛極」的展 現,至正改元後的楊維楨,是元詩發展結束前最後一次極致改變的呈現,兩者各 自標示出了元詩兩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同面貌。根據上一章的分析已可明白,何以 四大家的詩歌在顧嗣立眼中是元詩盛極的代表,那麼此處需要釐清的則是,何以 在「人材輩出,標新領異」的詩壇中,楊維楨得以「為之雄」、為「元詩變極」

的代表呢?職是之故,必須細究顧嗣立對於楊維楨詩歌的具體述評,以進一步分 析顧嗣立給予楊維楨於元詩史中之定位的意義,並藉此探究顧嗣立看待元詩的眼 光與建構元詩史的視角。本章即從顧嗣立評價楊維楨的分析展開論述,包括詩歌 特色的述評與文學史中的定位。

第一節 楊維楨的詩歌述評

不同於前期的趙孟頫與虞集、楊載、范梈、揭傒斯等人皆曾出入館閣,楊維 楨終身於官祿上並沒有重大的功名。雖中進士,但其時已來到元代盛世尾聲的泰 定四年(1327),不久後朝廷便進入了七年的伯顏亂政,國家局勢開始動盪紛亂,

實無政治舞台可發揮;加以楊維楨自身「狷直忤物」的個性,擔任鹽司令「十年 不調」,曾獲館閣老臣歐陽玄薦舉,卻也沒有下聞,待到獲得江西儒學提舉一職 時,又逢兵亂逃往江南無法就任。512由此可知,楊維楨作為末期指標詩人,其於

511 [清]顧嗣立:《元詩選》初集,頁 8。

512 《明史.楊維楨傳》:「元泰定四年成進士,署天臺尹,改錢清場鹽司令。狷直忤物,十年不 調。會修遼、金、宋三史成,維楨著〈正統辯〉千餘言,總裁官歐陽元功讀且嘆曰:「百年後,

公論定於此矣。」將薦之而不果,轉建德路總管府推官。擢江西儒學提舉,未上,會兵亂,避地 富春山,徙錢塘。」見[清]張廷玉:《明史》卷 285,頁 312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元末文壇的影響力,靠的全然是在文壇上的活躍與號召力,以及自身文學作品的 高度成就。《元詩選》選楊維楨詩作共 367 首,約佔其傳世詩數的四成513,若單 以收錄總數來看,則在《元詩選》全集之中僅次於元好問的 445 首、虞集的 383 首,此排序也正好顯示出楊維楨於後期的指標性。不過顧嗣立在《元詩選》中對 於楊維楨的確切評價,還是得以文字述評為主,〈楊維楨小傳〉即是第一手資料,

此條文獻除了有本文引作分析根據的元詩分期論述外,也有專門針對楊維楨個人 詩作的述評如下:

所著書數百卷,其《古樂府》尤盛行。張伯雨曰:《三百篇》而下,不失 比興之旨,惟《古樂府》為近。今代李季和、楊廉夫遂稱作者。廉夫上法 漢、魏,而出入少陵、二李之間,故其所作,隱然有曠世金石聲,又時出 龍鬼蛇神,以眩蕩一世之耳目,斯亦奇矣。514

楊維楨詩集著作極多,各種詩體皆有涉及,詩作主題也極為豐富,例如詠史詩、

竹枝詞與宮詞等等,而《元詩選》在選錄楊維楨詩作時,各種類型的詩作均收有 一定的數量,不過從小傳中的這段述評則可以看到,顧嗣立特別看重的是楊維楨

《古樂府》這本集子中的作品515,而引述的評論也是此集的序文,是以在進入詩 作的述評分析之前,有必要先釐清顧嗣立所針對的楊維楨「古樂府」是指什麼。

小傳中的《古樂府》一集,即楊維楨門人吳復所編的《鐵崖先生古樂府》, 集名雖云「古樂府」,然集中詩作的體裁不全然是樂府體,除律體以外,各體均 有之;再就題目來看,集中詩題即便不是樂府體也採用樂府體式的題目,樂府舊 題與自創樂府新題皆有之516,那麼,楊維楨「古樂府」確切的內涵究竟為何?楊

513 楊維楨詩集眾多,據羅鷺《《元詩選》與元詩研究》的考據,顧嗣立從《鐵崖古樂府》、《復古 詩集》、《東維子集》以及《鐵崖先生集》中選錄詩作(頁 195),大抵綜覽了楊維楨的詩集。鄒 志方點校的《楊維楨詩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整理楊維楨諸別集後共編入楊維楨 詩 1043 首,這裡即以此數作為楊維楨傳世詩作的總數。

514 [清]顧嗣立:《元詩選》初集,頁 1975。

515 顧嗣立這裡看到的《古樂府》,與《元詩選》中標示作品別集出處的《鐵崖古樂府》是同一本,

據顧嗣立此處引述的張天雨之序,可知指的都是吳復所編的《鐵崖先生古樂府》。不過,顧嗣立 在《元詩選》初集頁 2002 的註解說到:「門人章琬又編《復古詩》六卷,皆五七言絕句,大半見 於吳編《古樂府》中。」可知,《鐵崖先生古樂府》的作品後來也大半可見於後來章琬所編的《復 古詩集》;針對這個現象,四庫館臣在〈復古詩集提要〉裡的看法是:「蓋吳復編《鐵崖樂府》在 至正六年,琬編此集在至正二十四年,相距幾二十載。殆維楨於舊稿又有所改定,故琬據而錄之。」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 168,集部 21,頁 3564)綜上所述可以明白,顧嗣立《元詩選》所選 錄的楊維楨古樂府,雖統稱為錄自《鐵崖先生古樂府》一集,然而事實上也參考了《復古詩集》,

因此這裡所謂顧嗣立特別看重《古樂府》,實際上也包含《復古詩集》,甚至可說所有楊維楨的古 樂府作品,顧嗣立都是以同樣的眼光來看待。

516 楊維楨《鐵崖古樂府》集中作品屬性與統計,參見黃仁生〈試論元末「古樂府運動」〉(《文學 評論》,2002 年第 6 期)一文,頁 15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維楨在〈沈氏今樂府序〉一文中曾解說為何樂府有古、今之分,對楊維楨來說,

樂府「出於漢可以言古,六朝而下皆今矣!又况今之今乎?」517也就是說,楊維 楨認定的「古樂府」僅指漢代樂府,漢代以後,不論是六朝舊題樂府、唐代新樂 府這些屬於詩的樂府,還是可入樂的詞、曲樂府,都被排除在「古樂府」之外;

其中,楊維楨更以「今樂府」來指稱相較於新、舊題樂府與宋詞,屬於「今之今」

者的元代散曲。518然而,就上述《鐵崖先生古樂府》各體皆有的情況來看,顯然 楊維楨自身對於「古樂府」一詞的指涉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即如〈沈氏今樂 府序〉所言的「出於漢可以言古」,專指漢代樂府;廣義則須回到楊維楨對《鐵 崖先生古樂府》的定義來看,吳復在〈鐵崖先生古樂府序〉一文中有引述楊維楨 對此集作品的定義:「會稽鐵崖先生為古雜詩凡五百餘首,自謂樂府遺聲。」519可 見,楊維楨視所有《鐵崖先生古樂府》裡的作品,不論是否為樂府體,都是「樂 府遺聲」,因此可以說,《鐵崖先生古樂府》裡的作品之所以被楊維楨視為「古樂 府」,不在於形式上必然是漢樂府的模擬,而在於這些詩作的內涵是具有漢樂府 的精神,這即是楊維楨廣義的「古樂府」。楊維楨門人章琬亦曾在《復古詩集》

收有楊維楨古樂府的詩題下,特別引述楊維楨關於詩體運用的說明:「先生自言:

『予用三體詠史 ,用七言絕句體者三百首,古樂府體者二百首,古樂府小絕句 體者四十首』。」520雖然這段自白僅針對詠史詩,不過從這個「鐵崖三體」可以 看到楊維楨所云的「古樂府」,確實包含了「古樂府體」與「古樂府小絕句體」;

具體而言,前者即是在形式上模擬漢代樂府體的樂府詩,後者則是非古樂體而力 求具有漢樂府精神的詩作。而觀覽《元詩選》中選錄自《鐵崖先生古樂府》中的 作品,可以發現並不限於「古樂府體」,由此可知顧嗣立著重的楊維楨「古樂府」, 當是採取楊維楨的廣義用法,也就是指那些「古樂府體」與具備漢樂府精神、也 被楊維楨視為「古樂府」的詩作。那麼,就顧嗣立看來,這樣的「古樂府」呈現 出了什麼樣的特色?在這裡顧嗣立引用張天雨(1283-1350)〈鐵崖先生古樂府敘〉

一文中的述評作為己見,認為楊維楨古樂府的師法對象為漢、魏詩人,以及杜甫 與李賀、李商隱,並以「曠世金石」與「龍鬼蛇神」來形容楊維楨的古樂府。事 實上,這兩個形容詞指涉了兩種詩歌特色,分別是曠世金石的古意,以及龍鬼蛇 神的奇意;因此可以說,「古意」與「奇意」,正是顧嗣立眼中,楊維楨最具代表

517 [元]楊維楨:《東維子文集》卷 11,《四部叢刊初編縮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集部 79,頁 76。

518 在〈沈氏今樂府序〉與〈周月湖今樂府序〉等元曲別集的序文中,即可見此用法。二文皆收 於楊維楨:《東維子文集》卷 11。

519 見[元]楊維楨:《鐵崖先生古樂府》卷首,《四部叢刊初編縮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5)集部 79,頁 1。

520 [元]楊維楨:《復古詩集》卷 2,《四部叢刊初編縮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集 部 79,頁 72。顧嗣立《元詩選》頁 2002 的註解也有引述這段論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性的古樂府所擁有的鮮明特色。

一、曠世金石,古意猶存

小傳中引述的張天雨述評提到,楊維楨古樂府顯現出來的一個特色是「隱然 有曠世金石聲」,然則何謂「曠世金石聲」?其具體指涉的詩風特色是什麼,何

小傳中引述的張天雨述評提到,楊維楨古樂府顯現出來的一個特色是「隱然 有曠世金石聲」,然則何謂「曠世金石聲」?其具體指涉的詩風特色是什麼,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