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檔案評量之意義與內容

一、檔案評量的意義

檔案評量 (portfolio assessment) 稱為「卷宗評量」或是「歷史檔案評量」。 對於檔案評量的意義,國內外許多學者都提出見解。Batzed (1992) 認為,檔案 評量是教師將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觀察紀錄、學習相關訊息和學習成果等等學 習的資料,蒐集彙整成卷宗或檔案的評量方式。柳雅梅 (2002) 指出,檔案評量 是以學生為本位,將學生在一段時間內所學習和反省的資料,做有計畫地收集。

教師可以從這些檔案資料中看到學生的學習歷程,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一種評 量方式。Thompson (2003) 認為檔案評量是一種評量的工具,它可以透過資料中 所呈現出來的許多多樣化的途徑來幫助評量。羅倫新 (2001) 對檔案評量的看法 是,檔案評量可以讓教師作為教學反思的具體過程與資料。它具有許多不同面向 的價值,可以作為教師教學評量的新嘗試 ,提供教師在整體教學上的脈絡性與 結構性,整合教學的各個面向,提供教師教育理念的整理,使教學與理念兩者之 間能夠具體有效的結合。吳慧珉 (2010) 對檔案評量則有另一種看法,她認為

『portfolio』這個字在字典裡所解釋的意思是,指在某些專業領域上,例如建築、

藝術、攝影、廣告等,從事這些領域的專業人員,將自己多年所累積的作品整理 成冊的成果。這種評量的方式是屬於「總結性」的評量,但是如果將它實際運用 在教育上,則是屬於一種「形成性」的評量。檔案評量主要目的是重視學生能夠 產生自我反省與自我評量的能力。在檔案評量的過程中如果無法自我反省,檔案 評量就猶如一個蒐集的檔案而已,而無法激發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動力(張貴琳,

2009)。

歐滄和 (2002) 提出檔案評量的特徵為:

1. 個別化教學目標的配合:學生建立個別的資料夾,教師依據資料夾檢討 其學習過程以配合其個別化的教學目標。

28

2. 學習結果比較有價值:比較有價值的學習結果一般而言是指具有分析、總結 與評鑑的認知型式,檔案評量最後的結果極具有此功能。

3. 學生的表現接近現實生活:藉由檔案評量資料的建立,學生能從現實生活的 資料中,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

4. 找出學生優點:檔案評量是看出學生的優點,尋求下一個實踐的目標,

使教學更具建設性與積極性。

5. 個別化:每個學生都具有不同的人格特質,教師應以學生為本位中心,

重視每個學生的個別化差異。

6. 自省化:在檔案評量過程中,應注重學生的自我評量、自我反省能力,

使學生能夠深入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

7. 聯繫化:檔案評量在建立的過程中可以因為探討或 E 化的聯繫,使師生 彼此之間有更好的聯繫溝通。

8. 統整化:評量與教學是相輔相成不可分離的,評量方式會影響教學的內 容,因此要將教學內容加以統整,經過多元化的評量方式,才能建立良好的評 量成果。

彭森明 (2006) 認為在教學過程中,評量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教師可以 藉由評量,考核學生學習成果,從中了解許多相關的因素,進而調整教學目標,

用以提升教學品質與教學成果。檔案評量所獲得的資料,可以用來來展示學生的 學習歷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與學生為了蒐集資料,師生彼此之間搭起教 與學之間的橋樑,增進教師與學生兩者之間許多交流的機會(張玉茹,2002);

檔案評量之所以為許多不同教育領域的學者所運用,是因為它本身具有許多優 點。

李坤崇 (1999) 提出檔案評量的優點為:

1. 歷程與結果兩者兼備之評量。

2. 可以得到更真實的評量學習成果。

29

3. 資料呈現多元化且具創意性。

4. 情意、認知與技能兼備的整體性評量。

5. 動態的過程可以刺激學習的興趣。

6. 可培養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

7. 可提升自我負的責任感。

8. 自我反省的能力增強。

9. 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或同儕之間的溝通。

10. 提升學生的組織與表達的能力。

歐滄和 (2002) 曾對檔案評量的目的提出看法,他認為檔案評量對學生的學 習成可以做更正確的推論,因為檔案評量可以提供一個真實、具體的情境,讓學 生表現出在學習中所得的知識與技能,而檔案評量的結果也因此而更接近所訂定 的教學目標。檔案評量之於教學,其真正的意義應在於如何運用於教學過程中。

有鑑於此實務性,賴羿蓉 (2003) 將學者的研究綜合之,提出檔案評量的六項教 學用途如下:

1.檔案評量可以使學生有自我評量的能力與習慣。

2. 檔案評量可以記錄學生的學習發展認知情況。

3. 檔案評量可以記錄學生學歷程與進步的情形。

4. 檔案評量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相互溝通方式。

5. 檔案評量可以訓練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

6. 檔案評量可以具備多元化的特質。

由上可知,教師與學生若能共同建置一個完善良好的檔案評量,將會使教學 與評量兩者之間有著更密切完善的配合,並且能夠提供一個綜合性的評量回饋 (Paulson et al.,1991)。大學音樂系雙簧管個別教學課程中的音樂檔案評量建置,

若能依循上述的方式進行,相信整個檔案評量,可以從檔案資料中,看到更多學 期末術科會考中所無法呈現的學習歷程與成果,對教師與學生有更多的學習意義

30

與幫助。

二、檔案評量的內容

檔案評量 (portfolio assessment) 是指從學生的學習歷程中,有目的、有系統 的蒐集學生學習相關的資料,將學生努力所達到的進步與成就的過程,呈現於檔 案資料中。整個檔案內容所包括的範圍,可以包含學生的自省資料、選擇及批判 的標準、參與活動的內容 (Paulson, Paulson & Meyer,1991)。檔案評量又稱為卷 宗評量,是一種記錄學生學習過程的真實紀錄。其內涵是呈現學生長時間的學習 紀錄與成果。檔案評量的內容可包括音樂上課課程的內容、多媒體資料、音樂會 (演奏會)相關的資料、學生的自評表、學生學習日誌、教師教學日誌、訪問紀錄 的逐字稿、學生的他評表、同儕的互評表以及教師上課後所給予學生的評語等。

這些多方面的客觀資料,可以提供學生與教師彼此之間的回饋。(Asmus,1999;

Brophy,2000)。

各種不同項目的紀錄,在每個學生學習成長中,都具有不同的意義。檔案評 量的建立,可以兼顧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的呈現 (謝苑玫,2000)。學習檔 案的內容,必須與建置檔案的目的有密切的關係,在建立檔案之前,事先需要經 過一番審慎周密的考量、詳細的設計與計畫,根據需求而納入所需要的檔案資料 項目(張德銳,2004)。檔案評量可以記錄學生的技能,能力,成長,成就和態度。

它也可以反映學生的學習過程和隨後引導新的教學策略。檔案評量的支持者已經 使用了這些論據成功的實現在他們的教室(Silveira,2013)。

國內外有許多研究者,對音樂藝術領域相關之檔案評量,提出許多不同的教 學檔案內容,整理如下:

31

Campbell, Mark﹐Brummett,

& Verna (2002)

學生照片、學生作品、參考資料、學生學習日誌紀錄表

32

綜合上述檔案評量的內容,大致上包含音樂會、學生參與程度、學生出席率、

歌唱測驗、紙筆測驗、錄音、獨奏、錄影、獨立研究/寫作、 檢核表/等級量 表/評分歸準、學生學習檔案夾、學生自評、學生互評、作品心得表、學生學習 成果紀錄表(學習態度、創作過程、作品成果、作品欣賞) 等級量表、檢核表、

評分歸準、紙筆測驗、學習單、個別演奏等項目。音樂教師在設立教學目標的同 時,也應確立檔案評量的內容,指導學生能確立能力指標,運用長時期的檔案資 料蒐集,使學習歷程明顯化。藉由師生在課堂上和 Email 中對於檔案評量過程所 產生問題,彼此之間互相的對話,以及平日練習時個案學生同儕之間的討論,都 在無形中培養了學生本身的自信心、自省習慣與自主能力。例如:將音樂會演奏 的過程錄製成 DVD,讓學生從自我欣賞評析中,探討學生在音樂會中表現出的 優缺點,使學生能具體的明白,在下次的演出中自己該如何準備與應對,展現更 傑出完美的演奏經驗與成果的表現。

檔案評量的內涵是非常廣泛而多元化,適合用於教學上,豐富課程的內容和 評量方式。研究者若能在確立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與學生共同討論後予以執行,

則可依學生個別的人格特質,適當的選擇檔案評量所需要的內容,預先做好整體 的教學規劃,讓整個教學過程更具有完善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成果。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