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檢討與建議

一、檢討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由於時間及人力的關係,研究問卷發放僅限於臺中市國民小學音樂教 師,研究對象較不足,倘若日後相關研究可將研究對象擴增至中部三縣市或國民 中學音樂教師,或許能使研究更加完善。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方法主要使用問卷調查法來蒐集相關資料,受限於問卷調查法的條件 限制,所得資料常流於片面;研究問卷以 Likert 五點式量表設計,受試者常填答 不易判斷的中間值,倘若以 Likert 四點式量表設計,或許資料較明確;在開放性 問題方面有五題,數量太多,部分受試者只填評量編號,並未填答文字意見:在 評量編號及原因方面,因採用複選方式,受試者填答的意見常是概括性的意見,

倘若以單選方式填答,則較能將填答編號與文字意見逐題比對;問卷附錄的名詞 釋義,雖然做了說明,仍有受試著不慎理解,倘若加註評量實例,或許協助受試 者填答與應用。

二、建議

(一)對音樂教師之建議

1、音樂教師宜運用多元評量方法改善教學

評量可以提升學習動機與教學成效,更可評估學生的進步情形與改進教師的 教學方法(王智弘,2011),97 課綱音樂教學評量方法共有 26 項之多,建議音樂 教師可多方嘗試,無論演唱奏評量、學習單、情意評量、隨堂問答、分組討論、

音樂生活規劃、檔案評量等,教師都可適切的引導學生進行。運用多元的評量方 式,學生可透過不同的管道呈現音樂的學習成果,而非一次的直笛考試或歌唱考 試就定了整學習的音樂成績,頻繁的小考優於一次大考,以多次小考取代一次大 考,因為隨時都在評量,教師會規劃教學,學生會專注學習,相輔相成。以下為 運用檔案評量及多元評量之建議:

(1)97 課綱音樂教學評量方法宜加強檔案評量的運用

從研究樣本對 97 課綱音樂教學評量的認知情形與實踐情形中發現,研究樣 本對評量方法認知得多,卻實踐得少;尤其是了解檔案評量的人數多,不使用檔 案評量的人也很多,或許是檔案評量需要蒐集許多學習紀錄資料,更需長時間累 積,讓教師們對檔案評量形成知而不行的現象。文獻中莊敏仁(2004)強調藉由 評量資料的收集,教師可以反省反思學生的作品、學生的音樂表現情形、教師對 學生的影響與改變。經過不斷地反省、反思自我教學,使教師決定與調整後續的 教學目標、活動內容、與教學計畫,以符合學生特定與獨特之學習需求。此外,

Mark(2004)也提到了學生檔案的評量,學生可藉由反思與作品評量來分析自我 的成長歷程,這是很有效能的評量工具,它也提供了有價值的資訊,讓教師可針 對個別學生做教學上的計劃與調整。由上述國內外專家學者對檔案評量的重視與 肯定,顯示其在教學上的重要性,音樂教師應嘗試透過適切的引導與規畫,將檔 案評量運用於教學中。

(2)音樂教師宜嘗試運用各項質化評量方式

呂燕卿(2009)表示藝術與人文領域 97 課綱中,在教學評量項目內容完全 更新,是微調中最具特色,更強調突顯藝術與人文領域特質的部分。本研究中這 些代表藝術與人文領域特質的評量方式有:音樂自學計畫、音樂審美札記、音樂 生活規畫等。雖然研究結果顯示,音樂自學計畫、音樂審美札記、音樂生活規畫 均列於研究樣本表示「不了解」、「不可行」、「不常使用的」的類別中,原因 是不了解其意義、學生程度差異、環境資源缺乏等,或許在平時教學時數不足、

究者認為,不妨將此三種評量方式簡化合併運用,利用寒暑假與家人有較多的家 庭日時間,共同設計暑期音樂學習計畫,將假期中參與過的音樂活動與音樂表現 行為記錄下來,如此不但可在生活中與家人分享音樂,也可將音樂的學習帶入生 活中。文獻中 Brophy(2000)指出評量資料提供了學生們成長與進步的證據,也 幫助父母與孩子們對音樂學習做驗證,更提供了有效的教學與學習、同時幫助教 師選擇教學策略的指引。因此音樂教師應該積極去嘗試並發展個人關於評量的哲 學信念,將多元的評量方式融入音樂教學中。

2、音樂教師應參與各項音樂教學進修與研習

各縣市政府教育處及藝術與人文領域輔導團皆規劃許多相關教學研習,建議 音樂教師多利用研習機會增長自我專業能力,研習現場的示範更能與參與者產生 更多互動與交流,透過研習現場的分享與對話,能夠激發教師更多的創意與回 饋,而達到研習增能的效益;亦或利用課餘時間至相關大學研究所進修,必定能 提升音樂專業能力,在講求專業的現代社會,若音樂教師都能積極自我成長,則 能凸顯音樂教育的重要性,更讓音樂教師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二)對教育相關單位之建議

1、音樂師資培育機關宜加強教學評量課程

本研究將受試者的評量知識背景與認知情形做了比對,發現除了問卷調查及 問答之外,曾接受過教學評量課程音樂教師對評量的認知皆高於未接受過教學評 量課程的音樂教師。因此建議音樂師資培育機構能加強未來新手教師在教學評量 方面的課程及培訓。

2、各縣市政府教育處及藝術與人文領域輔導團宜分區規畫音樂教學評量示範教 學工作坊

97 課綱已於 2008 年公布,近三年來不斷透過各項學術研討會、教師增能研 習以及國教輔導團到校訪視等管道,積極宣導 97 新課綱之課程理念,但礙於時 間與地域之限,尚無法完成全面之宣導;再者,已完成政策宣導之區域及學校,

亦缺乏一個合適的對話平臺,讓教學現場的教師們發表對新課綱音樂教學評量之 看法。研究者身為藝術與人文領域輔導員,發現已辦理過的 97 課綱研討會及增 能研習,僅就 97 課綱的重大變革、精神及內涵做宣達,並未針對教學現場的運 用做進一步說明與示範,因此,建議各縣市政府教育處及藝術與人文領域輔導團 能規劃實務性的教學評量工作坊研討,讓音樂教師針對教學現場的疑難問題,有 ㄧ個充份交流對話的管道,以達到精進教學之功效。

3、建議教育部架設音樂教學評量專屬網站

97 課綱雖已於公布於教育部網站,但多數音樂教師仍不了解教學評量的方 法及運用,因此除了上述透過音樂教學評量示範教學研習之外,建議教育部成立 音樂教學評量專屬網站,或是從現有的教育部六大學習網及藝術教育評量網架設 音樂教學評量專區;再結合研習的宣導,讓教師可隨時掌握教學評量相關法令、

政策等最新訊息;更可透過優良教學範例分享,彼此觀摩學習成長,也可讓教師 省思如何運用適切的評量來提升音樂教學。

(三)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1、擴展研究對象

藝術與人文領域學習階段包含國小一年級至國中九年級,本研究問卷發放僅 限於臺中市國民小學音樂教師,研究對象較不足,倘若日後相關研究可將研究對 象擴增至其他縣市、或加入國民中學音樂教師進行調查,相信能了解更多音樂教 師對教學評量的觀點及使用情形。

2、擴展為實徵研究

本研究問卷附錄的名詞釋義,雖然請專家審核,做了評量名詞的定義及說 明,但受限於版面僅提供精闢的文字敘述,仍有部份受試著不慎理解;倘若日後 相關研究能加註簡要的評量實例,或許能激發受試者更多教學的聯想,並協助受 試者填答與應用。

討會,並於研討會中發表臺灣音樂教學評量論文,引起國外音樂教育學者關注,

其中來自巴西的音樂教育博士 Prof. Dr. Sergio 認為提供評量範例固然能幫助音樂 教師瞭解評量方法的使用,但必須避免制式化的模仿,應積極鼓勵音樂教師發展 並創作適用於各種教學情境的評量方法,同時要求音樂教師將教學評量實例於教 學研討會中發表與分享,藉以提升音樂教學評量之使用成效及音樂教學效能。

因此,建議未來相關研究除了運用調查法之外,還可加入觀察法及實驗法等 蒐集資料的方法,發展成實徵研究,藉由各項資料的蒐集與分析,或許能進一步 瞭解教學評量於音樂教學之落實情形與實施成效。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增訂十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 限公司。

王保進(2006)。中文視窗版 SPSS 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心理出版社。

王智弘(2011)。從教學評量實務談如何提升學生學習成效。發表於 99 年度中區 主題式區域合作計畫之學習成效與教學評量實務研討會。臺中。

王美玲(2009)。部落格應用於音樂教學之個案研究~以國小六年級為例。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瑞菁(2008)。「圖形」輔助音樂欣賞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五年級為例。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心怡(2008)。電腦輔助國小弦樂團音感教學之成效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詩帆(2009)。國小學童歌唱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方 琪(2008)。運用戲劇教學策略於國小三年級音樂欣賞之行動研究-以普羅 高菲夫「彼得與狼」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方 琪(2008)。運用戲劇教學策略於國小三年級音樂欣賞之行動研究-以普羅 高菲夫「彼得與狼」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