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正向因應策略的定義與相關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鬱傾向。此外,自覺健康者在健康責任與情緒幸福感顯著高於自覺不健康者,

而在憂鬱情緒方面則是顯著低於自覺不健康者。游佳萍(2014)探討資訊從業 人員在創造力、心理資本、主觀幸福感與角色認同的關係,並輔以質化的內容 分析方法瞭解受試者對這些變項的感受程度。雖然主觀幸福感與創造力未有顯 著關聯,但與心理資本、角色認同有顯著正相關。

綜合上述文獻探討,影響主觀幸福感的因素十分廣泛,例如性別、年齡、

工作壓力、職業類別、憂鬱及學業能力等因素,結果可說是莫衷一是,但也足 以肯定主觀幸福感在研究議題上的影響力與重要性,也值得從事學術研究工作 者深入探討的議題。因此,本研究則以主觀幸福感為研究變項,探討並試圖建 構主觀幸福感與其他變項的結構關係模型,此也是本研究的價值之所在。

第三節 正向因應策略的定義與相關研究

本節主要探討正向因應策略的相關文獻,共分成正向因應策略的定義與其 相關研究二部分,解釋正向因應策略與本研究的關係,以下將逐一探討並說 明。

一、正向因應策略的定義

因應策略,或稱為因應方式、因應行為,其定義十分廣泛,目前因應策略 的研究因研究向度的不同、學者們對因應的定義的不同,所以這方面的研究可 說是相當分歧(劉正宇,2004),因此透過爬梳相關文獻,歸納因應策略的相關 研究,並從中提出研究者對於因應策略的看法,試圖解決本研究的待答問題。

Cohen 與 Lazarus (1979)認為因應是指個體藉由認知與行為上的努力去掌 握、忍受或減少外在與內在之間的需求與衝突。Folkman (1984)認為因應是指個 體面對困境時,透過認知評估後採取行動的概念。更進一步,Lazarus 與

Folkman (1984)則將因應定義為個體面對壓力時,透過認知與行為上的努力之歷 程,藉以處理其無法應付的內在與外在需求。換言之,面對環境的挑戰,即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力的影響下,個體做出對應的行為方式消除之,此也說明因應為個體與環境相 互影響的結果(呂岳霖,2004)。至此,研究者認為因應是一種個體面對壓力的 情況下做出減輕壓力的行為歷程。

因應策略的類型,Lazarus 與 Folkman (1988)提出的因應認知模式將個體所 採取的因應策略分為問題導向與情緒導向兩種類型。前者將以解決問題為主,

當個體評估問題能夠解決時,則會設法減輕外在壓力或者運用身邊的資源,試 圖解決引發個體的困擾。後者則是以情緒反應為主,當個體認為問題無法解決 時,則會設法採取逃避問題、壓抑、改變認知評價的方式,嘗試讓自身的情緒 穩定。前述兩種因應策略類型皆需經過三階段的認知評估,首先為初級評估,

個體評估壓力事件所造成的影響;再者為次級評估,對壓力事件採取因應策略 後,其引發的結果為何;最後為再度評估,個體會對其採取的因應策略再三考 量,評估是否為適當的策略以及有無修正的必要(蔣秀清、吳淑琬、黃財尉,

2007)。

Billings 與 Moos (1984)認為因應是個體針對特定壓力事件所引發的行為反 應,對於壓力事件與因應結果之間扮演關鍵因素,其將因應策略分成評估、問 題與情緒導向三種類型。評估導向為個體會釐清與評估壓力情境對自己的影 響,選擇接受事實或調整其認知評價,或者否認與遺忘壓力情境。問題導向的 因應策略則與 Lazarus 與 Folkman (1988)提到的概念雷同,傾向解決壓力情境,

藉以緩和壓力帶來的影響。情緒導向則是指個體嘗試調節與壓力有關的情緒,

試圖讓情緒起伏保持平衡(劉玉華,2004;馮麗君,2008)。

除問題導向與情緒導向以外,社會支持導向的因應策略也是個體常使用的 方式,個體會經由尋求社會支持,例如透過向親友傾訴、取得團體組織的支持 等方式,以減輕壓力事件帶來的衝擊 (Frydenberg & Lewis, 1993a, 1993b),亦有 學者認為社會支持導向屬於問題與情緒導向的混和方式 (Lazarus & Folkman, 1988)。原來的情緒導向方式則被細分成逃避導向的因應策略,採取逃避導向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個體會傾向以逃避壓力事件的事實或轉移焦點,類似心理學所提及的防衛機轉

(劉玉華,2004;Seiffge-Krenke, 1993)。至此,因應策略大致上以問題、情 緒、社會支持導向三者為主。

李坤崇與歐慧敏(1996)則提出正向與負向的因應策略。正向策略係指個 體面對壓力事件時,傾向採取自我改變與尋求資源來強化自身的抵抗力,藉以 改善與環境的互動關係,亦讓個體更有能力處理壓力事件。而正向策略的內涵 則包含問題解決、延宕擱置、自我改變、尋求支持等方式。負向策略則係指個 體傾向採取以攻擊、逃避、反社會行為等消極負面手段,作為因應壓力的策 略。

綜合上述因應策略的定義與類型,因應即為個體面對壓力時所作的認知行 為反應,旨在消除或緩和壓力所帶來的影響。因應策略則是個體面對壓力時所 採取的策略,因策略的不同,也反應出個體傾向使用問題解決、情緒、正向或 負向的因應策略。本研究探討的是大學生的正向心理狀態,欲測量大學生使用 正向因應策略的頻率與進步差異,以及正向因應策略與主觀幸福感、正向心理 介入方案的結構關係模式,因此,本研究將正向因應策略定義如下,即個體面 對壓力情境時,透過正向的認知與行為,企圖改善壓力帶來的負面影響者。

二、正向因應策略的相關研究

Aldwin(1991)則指出年齡大小會影響個體的壓力因應方式,年齡對負向的因 應方式有直接效果,年齡愈小,愈有可能採取負向的因應方式,例如逃避。至於 正向因應方式,則透過壓力感受的程度造成負向間接效果,換言之,年齡愈小,

受到的壓力可能愈大,使用正向因應方式的可能性也就愈小。Ashford (1988)發現 電信公司員工在組織變革中產生的不確定性與害怕特質會受到員工的因應策略 所影響,整體而言,利用正向的因應策略不會增加工作壓力,但是否能降低壓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則有待驗證。Helgeson、Reynolds 與 Tomich (2006)則指出正向的評估、接受與拒 絕等因應策略與個體在乎身心健康具有正相關。

使用正向因應策略可有效舒緩壓力對個體的負面影響並提升身心健康,根 據 Clarke(2006)的研究發現,人際壓力控制良好者在運用正向因應策略時會比人 際壓力控制不良者表現較少的外顯行為問題與較佳的社交能力。而在個人主觀 壓力對健康狀況的路徑分析中,問題取向的因應策略與情緒取向的因應策略則 扮演著中介變項的角色 (Yu, Chiu, Lin, Wang, & Chen, 2007)。

Chen, Lin, Wang 與 Hou (2009)以橫斷式問卷調查方式分析護理人員的工作 壓力與因應策略,其研究發現醫院內的各種壓力源與消極的因應策略呈正相 關,但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技術等與積極的因應策略呈正相關,此研究結果 與也與 Lee、Tsai、Tsai 及 Lee (2011)所提出的觀點雷同。

國內在因應策略與主觀幸福感方面的研究方面,李逸(2004)則從護理人 員的調查中,除使用因應策略對壓力具有緩衝效果受到支持以外,其將因應策 略的得分數分成高分組與低分組,比較兩組在工作壓力感受的差異程度,其研 究發現高分組面對各種壓力結果沒有異常,反而是低分組有顯著差異,出現工 作滿意度較為低落、自覺身心不健康、離職傾向偏高等特質。此外,護理人員 的因應策略與主觀幸福感呈現中度相關,其中教育程度的差異也非常顯著,以 大學教育程度之護理人員的因應策略與主觀幸福感最低(陳盈穎、李維綸、蔡 享翰、蔡照文,2013)。

林惠彥、陸洛及陸昌勤(2014)為了解因應策略在解釋壓力適應的個別差 異,且將因應策略視為人格特質取向,首度以兩岸華人為樣本,探究華人因應 設策略對人際壓力、工作滿足及個人健康的調節作用,因應策略分成「積極行 動」與「消極順應」兩大類別,其研究發現華人因應策略的調節效果中,過度 採取積極行動會對人際衝突與工作滿足帶來負面衝擊,而消極順應也會惡化人 際壓力與工作後果,因此也建議面對壓力時可以多種因應策略,避免過度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化。此外,傅琇悅(2001)分析年輕女性工作者的因應策略使用情形,其研究 發現年紀稍長、年資愈久、已婚或職業類型屬於企業型者,正向因應策略的使 用頻率較高,例如較能使用問題解決、邏輯思考、尋求支持、情緒調適的因應 策略。陳坤虎(2015)則探討青少年的因應方式中發現到,積極(正向)因應 不止能調節負向思考與生活滿意度之關係,亦能調節負向思考與憂鬱之關係,

進一步發現積極(正向)因應能減緩負向思考對心理健康的傷害。

以教師為對象的研究報告上,周俊良、李新民及許籃憶(2005)探討特殊 教育教師在因應策略與工作壓力上的關係,其研究發現四種因應策略以「情緒 調適」、「尋求支持」、「解決問題」策略可以改善工作壓力,而「延宕處理」策 略反而會增加工作壓力。馮美珠(2008)分析國小教師的因應策略使用情形,

其研究結果指出國小教師在面對壓力時最常採用的是問題解決與尋求支持兩種 因應策略,女教師則比男教師傾向採取情緒紓解的因應策略。毛國楠(1996)

針對國中教師的樂觀信念、自我效能、壓力認知評估、因應方式及身心健康進 行研究,企圖驗證正向信念、認知評估、壓力因應之間的因果模型,模型雖未 獲驗證,然而教師的因應方式在不同背景變項上有顯著差異,女教師雖然在壓

針對國中教師的樂觀信念、自我效能、壓力認知評估、因應方式及身心健康進 行研究,企圖驗證正向信念、認知評估、壓力因應之間的因果模型,模型雖未 獲驗證,然而教師的因應方式在不同背景變項上有顯著差異,女教師雖然在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