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作曲家背景探究

第一節 浦契尼音樂家族

一、音樂家族第一代:

《光榮彌撒》作曲者浦契尼為其音樂家族中的第五代子嗣,第一代始於同樣 名為賈科莫•浦契尼(Giacomo Puccini, 1712-1781)的曾曾祖父。賈柯莫於一七一二 年出生自義大利盧卡(Lucca),並於盧卡完成學業之後到波隆那(Bologna),與聖佩 托尼歐教堂(San Petronio)的掌管人朱塞佩•卡瑞第(Giuseppe Carretti, 1690-1774)學

習教堂音樂,而後一七三九年返回盧卡擔任天主教堂的管風琴師,並在日後的幾 年被當地人尊稱為「教堂大師」(Maestro di Cappella)。6 賈科莫曾寫作了許多戲劇 音樂以及宗教音樂,一七三三年至一七八〇年之間,他為將近三十場「聖女切奇 利亞節日」(Feast of Santa Cecilia)7 的宗教儀式寫作音樂,並且創作其他相當大量 的宗教作品,也因此在盧卡當地備受愛戴與尊敬。除此之外,他不僅成為波隆那 音樂學院(Accademia Filarmonica di Bologna)的會員8,亦是位傑出的教師,在他的 門生中不乏有後期知名的音樂家,例如歌劇作曲家皮耶特羅•古格列米(Pietro Guglielmi, 1728-1804)就是其一。一七八一年,第一代浦契尼於盧卡逝世,往後他 受十九世紀極富影響力的比利時音樂評論家弗蘭斯•費提(François-Joseph Fétis, 1784-1871),讚賞為「天賦異稟的管風琴家」。9

二、音樂家族第二代:

一七四七年,賈科莫的兒子安東尼歐•浦契尼(Antonio Benedetto Maria Puccini, 1747-1832)誕生;安東尼歐追隨父親的腳步學習教會音樂,並在一七六八年來到波 隆那與父親的老師卡瑞第學習。於一七七二年學成返鄉之際,他被委任接手父親 的職務,擔任天主教堂的管風琴師及當地帕拉提納禮拜堂(Capella Palatina)的指揮。

安東尼歐不僅是個知名的管風琴師,在戲劇音樂及宗教音樂領域上亦是位有聲望

6 William Weaver and Simonetta Puccini,“The Puccini Family”from The Puccini Companion.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94), 4.

7 Mary J. Phillips-Matz, “A Musical Dynasty”from Puccini: A Biography. (Bost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2002), 6.

聖女切奇利亞節日(Feast of Santa Cecilia)舉行於每年的十一月二十二日,該節日對於天主教的 聖樂中十分重要,在賈柯莫當時期的盧卡,會有特別的音樂家為這重要節日創作及表演。

8 Ibid., 8-9.

波隆納音樂學院(Accademia Filarmonica di Bologna)為當地最神聖崇高的音樂學院,要成為裡 面的會員必須要實力與聲望並重,因此在當時的義大利,能夠成為該會員是音樂家至上的榮耀。

9 Mosco Carner, Puccini: A Critical Biography. (New York: Alfred A. Knope, Inc., 1959), 6.

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安魂彌撒》(Messa di Requiem)曾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 夫二世(Joseph II, 1741-1790)過世之時,於盧卡教堂演奏過10;此外,他也在一七六 八年至一七九七年間,為每年於盧卡舉辦的重要節慶寫了十三部「口袋劇」(Tasche) 音樂。11 而後安東尼歐與從波隆那而來,同為管風琴師的卡特琳娜•泰瑟(Caterina Tesei, 1747-1818)結為夫妻,卡特琳娜也經常接手安東尼歐以及他們的兒子在教堂 之管風琴師工作。安東尼歐與卡特琳娜共有八個孩子,但只有一個兒子多梅尼科 (Domenico)和一個女兒存活下來。12

三、音樂家族第三代:

多梅尼科•浦契尼(Domenico Puccini, 1772-1815)是這音樂家族中的第三代子嗣,

他先跟隨父親在盧卡學習音樂,再前往波隆那向知名的教堂音樂家史塔尼斯勞•

馬泰(Stanislao Mattei, 1750-1825)學習,隨後便到那不勒斯(Naples)富有盛名的歌劇 作曲家喬瓦尼•帕西耶羅(Giovanni Paisiello, 1740-1816)門下學習。13 據當時盧卡 教堂一位中提琴演奏家賈柯布•切里尼(Jacopo Chelini, 1759-1824)於十九世紀初期 所寫之手稿,當時多梅尼科的作品,以極為美好和諧的風格技壓其他音樂家。14 於 一七九六年,他回到了盧卡繼任父親的職位;一八〇五年,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10 Ibid., 6-7.

11 Peter Southwell-Sander, Puccini: The Illustrated Lives of the Great Composers. (London:

Omnibus Press, 1996).

「口袋」(Tasche)是盧卡當地一種傳統且獨有的樂種,甚至於義大利其他各地都沒有此類音樂,

其演出形式類似於早期的神劇(oratorio),會在每年一度的「口袋節」(Festa delle Tasche; 英譯: Feast of the Pockets)上演出,期間將有許多重要的音樂作品特地為這個節日慶祝。“Tasche’’一字原意為投 票袋,相當於今日的投票箱,此節日最早與政治相關活動有關。

12 Carner, 6-7.

13 Phillips-Matz, 9.

14 Carner, 7.

賈柯布•切里尼(Jacopo Chelini, 1759-1824)亦是當時盧卡帕拉提納禮拜堂(Capella Palatina)的 音樂家,因其手稿記錄了當時盧卡重要音樂家及事件歷史,為後代研究重要的史實資料來源之一。

Bonaparte I, 1769-1821)的大妹,也是當時盧卡的統治者埃莉薩•巴奇歐契(Elisa Baciocchi, 1777-1820),任命多梅尼科擔任宮廷樂隊指揮15,而這段期間也是多梅尼 科最具威望之時。一八一一年,他轉任盧卡市立禮拜堂擔任指揮,並與其母親、

姊姊同在一所女子神學院(Maria Luisa Institute)中教授音樂。

正如這個音樂家族的前兩代,多梅尼科隨後也前往波隆那最知名的音樂學院 學習,他的大型宗教作品之一:《詩篇》(Psalm)是以十六聲部人聲,結合雙重管絃 樂團的伴奏,獻給教宗庇護七世(Pope Pius VII, 1742-1823)之作;他也如同父親,

於每年的慶典中創作許多受人尊崇的口袋劇。多梅尼科還曾經寫作四部歌劇:《愛 之箭》(Le frecce d’amore),是部兩幕的田園劇(pastoral opera)、《園丁之女或異想天 開的妻子》(L’ortolanella o La moglie capricciosa)、《第五個法比歐》(Il Quinto Fabio) 為一部兩幕構成的莊歌劇(opera seria)、《偽裝的塞弗伊人》(Il ciarlatano ossia I finti savoiardi)則為喜歌劇(opera buffa)16。一八一五年多梅尼科疑似誤喝毒液驟逝,享 年四十四歲並留下三個孩子。

四、音樂家族第四代:

這個音樂家族的第四代子嗣,米歇爾•浦契尼(Michele Puccini, 1813-1864)在 父親多梅尼科過世時年僅兩歲,也因此祖父安東尼歐扮演著父親的角色,引領米 歇爾進入音樂領域,並且教他學習文學、哲學與數學。米歇爾年輕時的鋼琴老師 是父親多梅尼科的門生雅可布•法努奇(Iacopo Fanucchi, ?),同時由盧卡一位作曲 家馬爾可•桑圖奇 (Marco Santucci, 1762-1843)教他彈奏管風琴。米歇爾隨著年齡 增長逐漸展現他在音樂造詣上的天份,甚至被認為是當時城市裡最多才多藝的管

15 Southwell-Sander, 7-8.

16 Weaver and Puccini, 7.

風琴師;在學習和聲與對位法過後,他接著於一八三四年前往波隆那與知名的音 樂家朱塞佩•皮羅地(Giuseppe Pilotti, 1784-1838)學習;一八三九年,他追隨著父 親腳步,也前往那不勒斯學習作曲。17

在學成返鄉後,米歇爾受職於皇家音樂學院(Royal Musical Institute),並接受 喬瓦尼•帕契尼(Giovanni Pacini, 1796-1867)的指導;一八四六年,他開始在該學 院教授和聲與伴奏法,並被委任為市立禮拜堂的指揮。18 他的作品包含共有三十 二聲部的《大祭司馬格努斯》(Ecce Sacerdos Magnus),此作是為了獻給於一八五 七年來訪盧卡的教宗庇護九世(Pope Pius IX, 1792-1878);此外他也寫作兩部附有管 絃樂團的彌撒,以及兩部口袋劇。身為優秀的教師,他同時撰寫關於和聲與對位 的專題論文,並擔任聖馬替諾(San Martino)天主教堂的管風琴師。19

一八五〇年米歇爾三十七歲時,與阿比娜•馬奇(Albina Magi, 1830-1884)結婚,

之後陸續生育五個女兒;一八五八年,以這個音樂家族祖先名字命名的兒子:賈 科莫•浦契尼誕生,在此之後夫妻倆再誕下兩個女兒與一個兒子。一八六四年,

米歇爾於五十一歲過世,留下他年邁虛弱的母親、年輕的妻子以及眾多年幼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