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彌撒」自古為宗教音樂的核心,然而隨著時代以及社會文化的更迭,音樂 史上歷代作曲家紛紛探索多元的創新手法,使得各時期的彌撒發展,皆有著其獨 樹一格的呈現方式。十九世紀的彌撒由於受到當時音樂主流:交響曲以及歌劇的 影響,其器樂與人聲的編制擴大、彷若詠嘆調般綿長而極具歌唱性的旋律線條,

再配以管絃樂團宏偉翡麗的和聲聲響,此時期的彌撒早已由中世紀時期肅穆莊嚴 的禮拜儀式,走向滿富戲劇張力與磅礡氣勢的全新音樂風貌。

儘管賈科莫•浦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在現今音樂歷史上的定位,

總以「歌劇大師」美名著稱,其早期宗教作品中即展現的音樂才華仍不可被抹滅。

浦契尼出生自義大利盧卡的音樂世家,其前面四代長輩皆於盧卡當地的教會音樂 領域,有著相當的成就與聲望;他背負家族的期待與寄託,學生時期在帕契尼音 樂專科學校(Istituto Musicale Pacini)的就讀期間,音樂創作多以宗教作品為主。而 本論文主軸《光榮彌撒》,即是浦契尼於一八八〇年完成學業之畢業作品,以此燦 爛迷人的顛峰之作告別「宗教音樂作曲家」身份,並從此展開漫長的歌劇探索之 路,因此,《光榮彌撒》一作可謂浦契尼創作生涯中的重要轉捩點。

此部作品原先浦契尼是以《四聲部彌撒》(Messa a 4 Voci)來命名,其中第三樂 章直接採用一八七八年完成的作品《信經》(Credo);兩年後,一八八〇年再譜寫 其餘四個樂章完成全曲,並於同年七月十二日的「聖保利諾慶典」(Feast of San Paolino)上首演,自此這部作品便沉寂了長達七十一年。一九五一年初,義裔美籍 神父丹特•德•費歐倫提諾(Dante del Fiorentino, 1891-1969)在浦契尼故居發現此曲 手稿,請美國紐約的出版社(Belwin-Mills, Melville, NY)代為出版,並冠上《光榮彌 撒》(Messa di Gloria)一名作為標題,從此世人便以此名稱之。此作依循傳統彌撒

中五個固定部分,依序〈垂憐曲〉、〈光榮頌〉、〈信經〉、〈歡呼歌與迎主曲〉以及

〈羔羊讚〉五個樂章,歌詞皆為傳統拉丁經文;編制為一位男高音獨唱、一位男 中音獨唱、混聲合唱團以及管絃樂團;全曲演出總長度約四十五分鐘。

《光榮彌撒》全曲五個樂章的曲式與篇幅相差甚大:第一樂章〈垂憐經〉與 其三段歌詞相呼應,為頭尾對稱的 A-B-A’三段體;第二樂章〈光榮頌〉篇幅最為 龐大,涵蓋全曲將近一半的長度,分作九個風格迴異的段落,為 A-B-C-D-A-D’-E -F-G 九段體;第三樂章〈信經〉為最具戲劇張力、段落間性格對比最鮮明的樂曲,

曲式為 A-B-C-D-A’-E-F 七段體;前後段落相呼應的第四樂章〈歡呼歌與迎主曲〉,

與〈垂憐曲〉同為 A-B-A’三段體;最終樂章〈羔羊讚〉依其歌詞和樂句可分為 A-A’-A’’-B 四段,不過由於前三樂段的篇幅過於短小,筆者將曲式架構整合為 A-B 二段體。調性上,〈垂憐曲〉與頭尾對稱的曲式相呼應,以大調─小調─大調做出 對比;〈光榮頌〉全樂章皆以大調呈現光輝燦爛的音樂風格;〈信經〉則多以小調 色彩為基調,樂章結束前轉至 C 大調,與曲首的 C 小調相互對應;〈歡呼歌與迎主 曲〉前段為明亮的 G 大調,後段轉為溫暖的降 E 大調;而〈羔羊讚〉以 C 大調為 核心調性,雖然此樂章整體音樂風格輕快優雅,但在樂終時以連續三次的「教會 終止式」(Plagal Cadence, 四級和弦解決至主和弦),不失莊嚴肅穆感地結束全曲。

雖然浦契尼在世時從未出版此部學生時期作品,但我們從他日後的創作中,

不時能夠尋覓到《光榮彌撒》所留下的來蹤去影,由此可知浦契尼對於這部早期 創作仍深具信心與喜愛:〈垂憐曲〉開頭優美動人的主題旋律,於第二部歌劇《艾 德加》(Edgar, 1889)第一幕以及第二幕裡,以不同調性、聲部織度共計出現兩次;

聲樂曲《黛安娜讚歌》(Inno a Diana, 1897)樂曲開始的 “Gloria” 一字,以有如進 行曲般輕快高昂的四分音符揭開序幕,與〈光榮頌〉曲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至

於〈羔羊讚〉,則幾乎將整個樂章轉調至降 B 大調,完整重現在浦契尼的成名代表 作,歌劇《瑪儂•雷斯考》(Manon Lescaut, 1893)第二幕的牧歌(Madrigal)段落裡。

就指揮者角度而言,對於《光榮彌撒》的樂曲掌握分作幾項要點,同時筆者 也經由實際排練過後,體醒自己往後需多加留意與省思,藉此整理出以下幾項:

一、速度選擇:除了第五樂章〈羔羊讚〉之外,浦契尼於各樂章以及各段落的速 度僅標示術語,而未以數字註記確切速度,因此多種有聲資料版本的演出詮釋 皆有甚大的差距。筆者經由分析樂曲架構與組成,認為應首先考慮速度急劇轉 換的樂段如〈光榮頌〉以及〈信經〉,唯統整確認所有速度變化後再作適當的 快慢調配;此外,合唱團在全曲聲部配置比重中甚為重要,因此主要以歌者之 歌詞咬字清晰,以及氣息所能支撐旋律線的長短為原則,詳細速度抉擇則於各 章節中依序說明。

二、力度掌控:全曲力度範圍介於極弱音(pp)至極強音(ff)之間,並有著多處輔助樂 句張力的漸強與漸弱:有時是長達近十個小節的醞釀軌跡,也有短至僅僅一拍 的驟然變化。其中〈羔羊讚〉為全曲中唯一始終保持弱音(p)以下的寧靜樂章,

因此在「輕聲」的範圍內依舊要安排適度層次;而光明璀璨的〈光榮頌〉以及 最具戲劇性的〈信經〉則應到達全曲音量中的最高點,因此在幾個段落裡須讓 力度完全釋放。

三、樂句處理:《光榮彌撒》裡眾多的旋律線條,已預示了浦契尼未來邁入歌劇創 作的潛能;有著彷彿詠嘆調般綿延不絕並且能夠深刻表現出豐沛情感的旋律線,

是本曲的一大特色。因此曲中多處樂句與樂句之間的銜接,近乎以無縫的方式 處理,必須特別留意銜接時張力不可鬆弛,多幫助各聲部和聲與氣流的支撐,

並時時保持音樂性流暢的前進感,使長樂句優美動人而不拖延遲滯。

四、排練技巧:在樂團部分,須特別留意絃樂換弓時的連貫性以及適確弓法的運 用,以輔助樂句張力的支撐並且增強音樂語彙的表現效果;管樂部分聲部許多 時候重疊著人聲的旋律,因此要多留意音量的平衡控制;定音鼓則是在多處樂 句重要銜接處,以及音樂凝聚力即將到達最高點前加入,指揮者大而明顯的提 示進入是必要的。人聲部份,多讓獨唱者有表現發揮的空間,但仍要保持速度 與音樂性的流暢性,並隨時聆聽獨唱與樂團(合唱團)之間的音量平衡,適時 予以調整修正;合唱團則在排練時著重樂句及語法的一致性,尤其〈光榮頌〉

中篇幅龐大的賦格段落更是練習首重要點。

就作品數量而言,浦契尼並不算是位多產的作曲家,但在透過探究其詳細生平 以及他寫給親友的親筆信件過程中,理解他是如何細膩而嚴苛地講求每部作品的每 個小細節,甚至到最後嘔心瀝血遺作《杜蘭朵公主》,即便抱著喉癌病痛仍終究不 減心中對音樂理想的滿腔熱情,實令筆者對這位偉大作曲家感到由衷敬慕。儘管日 後浦契尼耀眼的歌劇創作成就,使他以此領域聞名於世,筆者最初選擇其相較鮮為 人知的早期宗教音樂作品作為論文主軸,無非是希望藉由多方蒐集可信資料、仔細 推研樂曲細節,來加以統整出有連貫脈絡的早期創作資訊,提供眾人對這位永垂不 朽的作曲家更深刻且全面性的瞭解,理解他早期如何受到家族歷代長輩的期許、寫 作宗教音樂的契機,又為何決定轉換寫作方向,而不僅止於看見他日後著名的歌劇 表現;同時,筆者希望能夠讓更多人認識《光榮彌撒》這部優美動人暨戲劇性十足、

於浦契尼二十二歲時即譜寫完成的早期顛峰之作,更盼望未來能有後進持續補足、

探究《光榮彌撒》以及浦契尼其他早期音樂作品的創作契機與不凡成就。

參考資料

【中文書目】

王沛綸。《指揮學》。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76。

李振邦。《拉丁文彌撒曲讀音釋義》。台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出版社,1977。

李振邦。《教會音樂》。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2002。

高士彥。《普契尼─不朽的義大利歌劇作曲家》。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2001。

張大勝。《合唱指揮研究》。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2004。

許斌碩。《合唱要訣》。台南:人光出版社,1995。

許鐘榮。《劇場的魔術師》。台北:錦繡,2000。

曾瀚霈。《音樂認知與欣賞》。台北:幼獅文化事業,1998。

楊沛仁。《音樂史與欣賞》。台北:美樂出版社,2001。

廖年賦。《管絃樂指揮研究》。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86。

劉志明。《西洋音樂史與風格》。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90。

劉志明。《聖樂綜論》。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2000。

【翻譯專書】

Atherton, Leonard.《指揮手冊》(Vertical Plane Focal Point Conducting)。呂淑玲,

蘇索才 譯。台北:揚智文化,2002。

Giudici, Elvio.《普契尼》(Puccini)。楊慶斌,趙湜 譯。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

1998。

Rimsky - Korsakov. 《管絃樂法原理》。蔡盛通 校訂。台北:樂韻出版社,1986。

Stinchelli, Enrico.《不朽的指揮家》(I Grandi Direttori d’Orchestra)。田青,茹華熙,

書佩 譯。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96。

掘內久美雄。《名曲解說珍藏版─威爾第/浦契尼》。林勝儀,李鴛英 譯。台北:

美樂出版社,2010。

【外文書目】

Adami, Giuseppe and Giacomo Puccini. The Letters of Giacomo Puccini: Mainly Connected with the Composition and Production of His Operas. Translated and edited for the English version by Ena Makin. London: George G. Harrap, 1931.

Adler, Samuel. The Study of Orchestration. 3rd ed..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2002.

Budden, Julian. Puccini; His Life and Work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Carner, Mosco. Puccini: A Critical Biography. New York: Alfred A. Knope, Inc., 1959.

Fairtile, Linda Beard. Giacomo Puccini : A Guide to Research. New York: Garland Pub., 1999.

Gara, Eugenio. Carteggi Pucciniani. Milan: Ricordi, 1958.

Garretson, Robert L.. Conducting Choral Music.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1988.

Green, Elizabeth A. H. and Mark Gibson. The Modern Conductor, 7th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2004.

Grout, D. Jay, J. Peter Burkholder and Claude V. Palisca. 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8thed..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2009.

Kaye, Michael. The Unknown Puccini.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Kennan, K. Wheeler. The Technique of Orchestration, 2nd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1970.

Osborne, Charles. The Complete Operas of Puccini. New York: Da Capo Press, 1982.

Phillips - Matz, Mary Jane. Puccini: A Biography. Bost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2002.

Raeburn, Michael and Alan Kendall. Heritage of Music: Vol.2: The Romantic Er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Rudolf, Max. The Grammar of Conducting, 2nd ed.. New York: A Division of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1980.

Schonberg, Harold C.. The Great Conductors.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Inc., 1967.

Schonberg, Harold C.. The Great Conductors.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Inc., 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