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海洋教育的理論基礎

廣義的海洋教育是以海洋為主題的一門教育科學。有關海洋教育的 理論其範圍相當廣泛,本研究從哲學、心理學、社會學之三個面向探討 海洋教育之理論基礎。

一、哲學基礎

在所有學科中,教育與哲學的關係最為密切,從教育史與哲學史中 可以得知;早期在教育科學尚未萌芽以前,幾乎所有的教育原理或學說 都來自於哲學。伍振鷟(1999)在書中提及教育哲學就像連結在一起的 片語,乃是教育的分析研究,使教育與形上學、倫理學、知識論有所關 連。另外,教育哲學從形而上學的見地來解釋教育中的事實層面;再者 倫理學為教育中所包括的評價、澄清與鑑別是否合乎標準;最後從知識 論中引申出學習理論。以下分別探究形而上學、經驗主義、實驗主義、

後現代主義等理論觀點,及其對海洋教育之影響。

(一)形而上學(Metaphysics)

形上學闡述著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回想人類在原始社會中,生息 於大自然中。當時人智未開,不免要敬畏日月星辰與巨山大澤,編造一 些神話和豎立圖騰膜拜。等到人類的理性能力逐漸開展,當中有些先知 先覺的人,就會去尋思追問宇宙萬有的根本是什麼,宇宙運行的狀態又 如何,於是形而上學就發展成立(張光甫,2003)。

教育部海洋教育執行計畫(2008)提到陳文萍與顏慶軍在 2004 年認 為對於海洋教育所應具備之「天人合一」的哲學理論思想。「天人合一」

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教育思想中的一個重要命題,所謂「參天地之化 育」,闡釋了人與天合、人與天地同道的哲學觀,揭示了人與自然的一 種內在關係,即人與自然合一或天人合一的自然觀推動海洋教育,就是

要讓人們了解,應當從知與行這兩方面著手,先了解海洋自然環境,之 後進行愛護海洋及保護環境,人應順天而為,從中謀求人與海洋之間和 諧共存榮的途徑,達到開發海洋、利用海洋、保護海洋的目的。因此,

對人與自然辯證關係的認識是海洋教育產生的哲學基礎。

(二)經驗主義(Empiricism)

洛克(Locke)、巴克萊(Berkeley)、休謨(Hume)提倡知識係 由後天經驗產生,而非源自天賦理性的認知。經驗主義主張一切知識起 源於經驗,而非理性的學說。洛克(Locke)的名言是,人生下來其心靈 是像一塊白板,一張白紙,沒有觀念。一切知識皆來自感覺和反省所得 的經驗,其感覺經驗是由感官與外界接觸後,攝取素材,是一種外在感 官的學習;而反省的經驗,即透過知覺、記憶、推理與思維等作用組成 有意義的內容或觀念,由單純的觀念構成複合的觀念,進而產生各種知 識(陳迺臣,1997;林智慧,2001)。經驗主義它對教育最大的影響,

乃是注重感覺經驗,發展直觀教學和感官的訓練,應用科學研究法,注 重教育歷程、學習的方法和教材選擇(張霄亭,1989)。

海洋政策白皮書中提到培育海洋的知能、情意及行動,有賴海洋體 驗,因此,將經驗主義的理論應用在海洋教育上,戶外教學能提供最直 接的感官經驗與歷程,經由適當的參觀或校外體驗課程,滿足學習者的 經驗並從中產生知識。海洋教育重視體驗、省思、實踐的歷程,強調從 學生童周遭的環境開始參與於各種海洋活動,受到自身的海洋意識之影 響而瞭解海洋,在海洋行動過程中的體驗,從學生切身經驗也將進一步 影響他們的海洋意識。

(三)實驗主義(Experimentalism)

實驗主義又稱工具主義,由杜威(Deway)所倡導。Dewey 把人看 做一個生物,把人的經驗當成生物對付環境的種種行為,他認為經驗是

個體試探的過程,也是個體主動的認知過程,而經驗是個人主動參與情 境活動中得來的。所以教育不是將生長的經驗給予學生,而是提供學生 有利於經驗生長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在既有的經驗上去發現、累積新 經驗(姜文閔譯,1992;吳俊升,1993)。杜威主張從「做中學」以及

「問題教學法」,亦即從實際的經驗中去獲得解決問題的學習方法。

儘管 Dewey 把人比喻為生物,但他強調人不是消極地去適應環境,

而是能主動地改變環境,藉此從中取得經驗和經驗的不斷改造,所以他 說:「教育就是經驗繼續不斷的重組或改造」(姜文閔,2001)。

研究者認為將杜威「做中學」的概念運用於學習、生活中,將學習 與生活經驗密切地結合,教師須規劃相關海洋教育教學活動,由具體至 抽象、循序漸進建構出對海洋的認知、情意、技能,以涵養學生的海洋 意識與保護海洋能力為目的。因此,海洋教育教學實施除了課堂講授外,

應注重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的直接實際體驗活動,幫助學生親近海洋、熱 愛海洋與認識海洋,讓學生由做中學習,一邊操作,一邊將知識內化,

在教學活動中自己解決問題並且驗證知識,把學生的實際經驗與課程聯 繫在一起,是實驗主義在海洋教育的落實。

(四)後現代主義

後現代主義與教育是目前教育界很熱衷於探究的主題,這種自由、

開放、多元、創新及不確定的時代,對於教育之發展及規劃,該如何加 以因應及開創,是重要課題(黃文三,1999)。張文軍(1999)認為後 現代主義的課程觀強調,去中心化、多元、動態、非線性、重個體、重 批判,且具複雜性、變革性和開放性,反對自啟蒙以來整體觀的理論,

將中心解構成差異性。

陳 伯 璋 ( 1999 ) 研 究 發 現 後 現 代 主 義 質 疑 「 巨 型 敘 述 」( master narratives)、反體制、反權威、主張「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從「差 異」的立場反對同一性、普遍理性及集體主義,教育改革受此風潮影響

逐漸鬆綁、權力下放,解構權威及反文化霸權,這些現象都反映出「後

二、心理學基礎

教育心理學是科學心理學的一個學門,它吸收了其他心理學門的理 論和方法,在教育情境上 以教師學生間的交感互動為研究對象,目的在 於解決教學上的實際問題及建立系統的教學理論(張春興;林清山,1991)。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大致可分為行為學派、認知學派、人本學派等等。其 中以認知學派最為普遍的被運用在現今的課程與教學中。認知學派強調 個人主動認知功能及行為發展之累積性。對行為之解釋,兼重過去的經 驗與當前的情況。

張清濱(2009)指出認知學派的學習理論著重在人們獲取新知識與 技能時所使用的心理歷程。Piaget 與 Bruner 是認知學派的代表重要人 物,他們分別提出的認知發展論與表徵系統論,對 1960 年以來的教學產 生深遠的影響。Vygotsky 在 1978 年從社會文化角度提出認知的主體是 透過經驗來建構知識的過程核心,以下即對三位學者所提之理論與海洋 教育的關聯部分提出分析說明:

(一)皮亞傑之認知發展論

按照 Piaget 的說法,個體出生不久,即開始主動運用他與生俱來的 一些基本行為模式對於環境中的事物做出反應,可以視之為個體用以瞭 解周圍世界的「認知結構」(cognitive structure)。而當個體每每遇到 某事物,便用某種對應的認知結構予以核對、處理時,則此種認知結構 稱之為「基模」(schema)。皮亞傑將基模視為人類吸收知識的基本架 構,因而將認知發展或智力發展,均解釋為個體的基模隨年齡增長而產 生的改變(張春興,1997)。

Piaget 的認知發展理論最重要部分,將認知發展描述成四個明顯不 同的階段。就認知發展階段而言,可分成感覺動作期、前運思期、具體 運思期以及形式運思期四階段,這四個階段有其年齡範圍與不同發展特

徵。各階段各有其獨特的思考模式,國小階段的兒童(7-12 歲),正處 於具體操作期(Stage of concrete operations),其特徵是開始發展邏輯 和因果關係的思考,可進行有關分類、量的保留概念、數字、時空關係 等的操作活動,但是其推理思考上仍須透過具體的實物或教具的幫助,

也就是限於眼前的具體情境或熟悉的經驗,進行演繹推理,卻不能操作 語文符號所表示的抽象假設(張春興,2003;白惠芳、林梅琴、陳慧娟、

張文哲等人譯,2011)。

在認知過程中,人與環境有一種交互作用的關係,在適應過程中,

外界事物被解釋與處理,同化於個人舊有經驗之中,個人也同時調整舊 經驗以配合新事物的學習。因此,以臺灣學生來說,國小階段的海洋教 育須從學生最熟悉的周遭海洋環境開始學習,教師進行海洋教育教學時 所運用的各項教學資源,都應是具體且符合學生舊經驗與實際生活情境 中,使學生能夠主動覺察海洋與人類的關係並積極探究海洋的奧祕,頗 為符合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

(二)布魯納之表徵系統論

美國心理學者 Bruner 提出表徵系統理論,與 Piaget 的認知發展理論 有許多相近的地方。表徵系統理論將認知發展分成動作表徵期、形象表 徵期與符號表徵期。Bruner 主張以直接參與、圖像呈現、符號數字等來 配合認知的發展。布魯納強調經由發現而學習,並且重視學習參與獲得 知識的過程。在實際教學情境中,教師需配合學生的經驗,將教材作適 當的組織,安排有利於學生發現各種結構的情境,而且讓學生自己去發 現這些有價值的結構。只有經由學生主動的操作探究、對照比較,運用 策略,發現教材所含的重要概念,才算是真正的學習(張春興,2003)。

當教師實施海洋教育教學時,老師應以各種實際情境,如戶外教學,

讓學生自己親近海洋,透過自己的感官能夠真正接觸到的海洋與海洋生 態,如海岸、海水、海浪、潮汐、魚、蝦、貝類…等,進而去觀察與發

現海洋問題和人與海之間的關連與結構;同時,在教學活動中,由實際

現海洋問題和人與海之間的關連與結構;同時,在教學活動中,由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