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十九世紀前半協奏曲的發展:

第一節 炫技協奏曲

第一節 炫技協奏曲

伯特斯坦(Leon Botstein)認為,首次提到炫技協奏曲和交響協奏曲概念的文獻,

出現在《音樂對話辭典》(Musikalisches Conversations-Lexikon, 1870-1879) 協奏曲 (Concert)這個詞條。3 該文作者萊斯曼(August Reissmann, 1825-1903)將十九世紀的 協奏曲,分成炫技協奏曲、交響協奏曲和敘事協奏曲(narrative concerto)三種類型。

4 文中提到,炫技協奏曲的出現,源自於當時的炫技者為了展現個人獨有的演奏技 巧,在技巧開發到極致之後,演奏者不再考慮音樂的本質,使得炫技協奏曲成為 機械式的炫技作品。5 由此可見,獨奏者在協奏曲當中是否炫技,乃為炫技協奏曲 的一項指標。

海丁頓(Christopher Headington)和羅德(Michael Thomas Roeder)承接了萊斯曼 的觀點,以協奏曲當中,獨奏部分在這個時期的發展,做為討論炫技協奏曲的觀

3 Leon Botstein, "Concerto," in Grove Music Online.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4073(accessed June 10, 2011).

4 萊斯曼並沒有直接使用專有名詞來代表三種類型的協奏曲,而是透過文字加以陳述,

第三種類型的敘事協奏曲,不在本論文討論的範圍。全文請參考August Reissmann, ―Concerto,‖

in Musikalisches Conversations-Lexikon: Eine Encyklopädie der gesammten musikalischen

Wissenschaften, ed. Hermann Mendel, vol. 2 (Berlin: Verlag von Robert Oppenheim, 1874), 536-38.

http://www.archive.org/(accessed Nov. 10, 2011).

5 ibid.

6 Christopher Headington, ―The Virtuoso Concerto, ―in a Companion to the Concerto, ed.

4 則以絢麗的煙火結束。伯特斯坦更引用馬克思(Adolf Bernhard Marx, 1795-1866)8 的看法:「協奏曲當中的獨奏,要不斷透過樂團雄壯的前導,宣稱它在音樂當中

Robert Laytonm (New York: Schirmer Books, 1996), 131-176. 和 Michael Thomas Roeder, A History of the Concerto (Portland: Amadeus Press, 1994), 199-259.

7 ibid.

8 德國音樂理論家、評論家和教師。

9 Adolf Bernhard Marx, Allgemeine Musiklehre (Leipzig: Breitkopf & Härtel, 1839). 轉引自 Leon Botstein, "Concerto,‖ in Grove Music Online.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4073(accessed June 10, 2011).

5

流演奏短小的動機,但焦點仍集中在獨奏者身上,樂團多以伴奏的角色出現。曲 式上,必頇採用單樂章的形式,才能讓鋼琴充滿幻想曲般的色彩,獨奏者才能盡 情展現炫麗的技巧。10

即使各家對炫技協奏曲的說法不同,但只要討論到該議題,都會提及帕格尼 尼。對帕格尼尼來說,炫技協奏曲必頇由獨奏者「統治」整個舞台,管弦樂團只 需在重要的時間點出現,並在一旁陪伴著獨奏者。獨奏和樂團齊奏的處理,仍以 十八世紀協奏曲中的「合頭曲式」(Ritornello form)為導向。以帕格尼尼的《第一號 小提琴協奏曲》(Violin Concerto no. 1, op. 6, 1816)為例,一開始樂團齊奏的部分,

多達九十四個小節,這個樂段的主要功用,是為了要不斷提升聽眾對獨奏者出現 的期待,而不是傳達任何關於音樂的思想。亦是這樣的想法,讓帕格尼尼拒絕演 奏《哈洛德交響曲》 (Harold en Italie, op. 16, 1834),因為作品當中有太多的休止 符,無法讓他持續地拉奏;即使作品是白遼士(Hector Berlioz, 1803-1869)特別為他 量身打造。以帕格尼尼的觀點,獨奏者在協奏曲當中,就是要扮演不停演奏的角 色,不間斷絢麗的演出,才能夠符合炫技協奏曲的精神。11

10 Stephan D. Lindeman, ‗‗the Nineteenth-Century Piano Concerto,‖ 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Concerto, ed. Simon P. Keef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101.

11 Scherliess and Forchert, "Konzert", 663.

6

第二節 交響協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