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在文檔中 小學教育 課程指 引 (頁 117-122)

特殊教育的主要政策目標,是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適當的教育,以幫助他們充分 發展潛能,使他們在社會上成為一個獨立而有適應能力的人。一般而言,有較嚴重或多重 殘疾的學生會入讀特殊學校,以便接受加強支援服務;而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則會 入讀普通學校。現時,普通學校的特殊教育需要主要分為九類,包括特殊學習困難、智障、

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肢體傷殘、視障、聽障、言語障礙及精神病。

4.4.1 提升教師團隊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專業能力

由於每個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在能力、環境要求和適應情況均不同,所以他們需要的支援 也有不同的種類和程度。學校應按他們的具體情況,採用適切的學與教策略及支援措施,

幫助他們克服限制和困難,使學生達到能力可及的學習水平。

此外,學校應讓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享有與其他學生相同的學習經歷和參與學習的機會,

對他們在學術、社交及情意各方面的發展也持合理的期望。教師可參加相關的專業培訓課程 及參閱相關文獻或資料,了解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並調整教學設計以消除學習障礙。

為提升教師照顧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專業能力,學校應參照融合教育教師專業發展架構 [ 可參閱分章三:持續專業發展與學習型組織 ],有系統地安排教師接受培訓,從而協助他 們掌握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專業能力,提升學校推行融合教育的成效。

4.4.2 營造共融文化

普通學校推行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秉持「及早識別」、「及早支援」、「全校參與」、

「家校合作」和「跨界別協作」五個基本原則,有助教師與學生正確認識和接納個別差異,

培養學生互相尊重、關懷互助的態度。全校參與模式營造的共融文化,可有效支援有特殊 教育需要學生在學習、行為、社交、情緒方面的不同成長需要。同時,所有學生均可以在和 諧關愛的氛圍中健康成長。有關詳情可參考《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運作指南》(2020) 及《照顧學生個別差異―共融校園指標》(2008)。

4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運作指南》(2020):

https://sense.edb.gov.hk/uploads/page/integrated_education/landing/ie_guide_ch.pdf

《照顧學生個別差異―共融校園指標》(2008):

https://sense.edb.gov.hk/uploads/page/integrated-education/guidelines/indicators-082008_tc.pdf

反思問題

學校採取了哪些措施來營造共融文化?

學校有否把照顧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納入學校周年計劃的關注事項?有甚麼 具體計劃及檢討方法?

學校進行課程調適的時候,面對甚麼挑戰?又有何策略?

教師之間是否定期進行專業交流,分享教學及支援學生的經驗?

4.4.3 課程調適

課程調適不等同剪裁課程,而是根據學生的個別能力和需要,適當調整學習內容、方式、

進度和預期學習成果。須考慮學習內容的範圍 (Scope)、延續性/鞏固 (Continuity)、順序性 (Sequence)和整合性 (Integration),訂定所有學生預期完成的基本學習目標、核心概念和技能。

課程調適策略

分析學習領域課程的學習目標及學習內容,識別核心學習內容及主要技能:

因應學生的已有知識、能力和學習需要,訂定適切的學習目標。

增減學習內容的難度,協助學生找到適合的學習起步點。

4

檢視現有的教學資源,例如教科書、繪本圖書、多媒體資源及其他學習材料:

選取內容豐富、有趣、生活化的教學資源。

增刪及調適學習材料。

採用合適的輔助教具/教材。

找出學生的學習難點或特質,配合布置學習重點及學習活動流程:

設計不同程度或形式的學習材料、工作紙和延伸課業,盡量減少其學習上的障礙。

學生參與相同的學習活動,但個別的預期學習成果可不相同。

讓不同學生有機會展示其學習成效。

4.4.4 優化課堂教學策略

透過稱讚及微笑等正面回饋,營造愉悅的課堂學習氣氛,鼓勵學生發揮不同的潛能,

並製造成功的學習機會,提升學生的自我形象和學習動機。

透過展示例子,教授學生學習策略,例如閱讀、摘錄筆記、訪問、搜集資料的方法等,

培養他們的共通能力。

設計多元化的學習活動,從而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專注,並容許他們有不同的表達 方式,以發掘和發展他們的多元智能。

在學習活動和課業中使用簡單、特定、具體和易於理解的指示和例子。

實施多感官教學策略8或小步子教學,並提供更多具體實例或示範,以幫助學生理解。

如有需要,可提供該些教材,讓學生課後重閱,鞏固所學。

提供更多時間和機會讓學生動手實踐,強化所學。

按學生的學習進程,調整學與教的步伐,以配合學生的學習階段、學習目標、能力、

需要及生活經驗;適時提問或安排課堂活動,以評估學習進度,在有需要時加強解說。

調整學習活動和課業的難度,設計適切的課業和評估,以找出學生的強項或學習難點。

4

4.4.5 評估調適

為促進學生學習,學校應採用多元化的評估模式,並緊扣學習目標,例如設計不同的答題 方式,以評估學生的思維或能力,而非評估其書寫能力;默書採用加分制,激發學生積極 學習;利用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反映他們在不同領域的表現和能力,肯定他們的努力。

合宜的評估調適,應能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在評估過程中移除障礙,學校可:

召開學生支援組會議,以訂定全校的評估調適準則

考慮學生的學習困難,酌情評分,使其能得到公平的評估 作出彈性的評估安排

提供輔導教學,訓練學生答題的技巧

對於修讀一般主流學校課程的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他們的測考方式應與其他學生盡量 相同,但學校可能需要作出一些特別的安排,例如,延長考試時間和安排特別座位等。

詳情可參考《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校內特別考試安排》(2018):

https://sense.edb.gov.hk/uploads/page/integrated-education/guidelines/sea_guide_c.pdf

除測考以外,個別學習計劃亦能讓教師、家長及學生本人,定期檢視學生學習、行為、

社交、情緒等方面的進程,可因應學生表現微調支援方法及提供適時的協助,以達到 支援目的。

4.4.6 加強學習支援

學校應有系統地制定學習支援政策和措施,以推動全體教職員積極配合,更有效地照顧 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

支援學生的專責團隊:成員可包括:學校領導、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課程統籌主任、

訓輔組主任、科組主席、學校社工、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教師等,由學校領導 帶領,制定全校參與政策,規劃和優化支援措施,合力照顧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

三層支援模式:及早識別、及早照顧所有學生的不同學習及適應需要,按學生實際需要提供 支援、轉介服務及分配資源等,並持續檢視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需要和進展(見圖 4.3)。

4

個別 加強支援

額外支援

優化課堂教學

第三層

第二層

第一層

為有持續及嚴重學習或適 應困難的學生提供個別化 的加強支援,包括訂定個 別學習計劃

安排額外/提供「增補」

輔導予有持續學習或適應 困難的學生

及早識別,並透過優化課 堂教學,及早照顧所有學 生的不同學習及適應需要,

包括有輕微或短暫學習或 適應困難的學生

圖 4.3 三層支援模式

小組及朋輩輔導:安排有相若特殊教育需要或有共同學習目標的學生,在課堂內或外 一同學習或接受額外的學習支援。同時,也可組織學習小組、朋輩圈,讓不同能力的 學生一起學習,互相支援。

協作教學:由兩位或多位教師組成教學小組,進行共同備課,並一起施教,在課堂上為 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即時額外支援。協作教學的教節可按學習內容及學生的需要作規劃,

如選擇某一科目、某一單元進行。

輔助學習工具:為學生提供適當的輔助學習工具,以消除/減少因特殊教育需要而 帶來的障礙,例如,為聽力障礙學生提供助聽器、無線傳輸系統;為視覺障礙學生提供 放大鏡、弱視輔助工具;為有特殊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較大格的練習簿;為有自閉症、

言語障礙或智力障礙的學生提供圖卡、提示卡等。

特別課業安排:根據學生的能力和特殊教育需要,調整課業的數量、要求及完成時間,

並安排適當的額外支援,減輕他們完成課業的負擔和焦慮,例如容許有特殊學習困難的 學生以顏色筆標示、圈出答案,又或在答案上加上底線以代替書寫文字。

提升學生學習技巧:教導學生閱讀、記憶、計劃及組織資料 ( 例如找出重點、關鍵詞彙

4

推行個別學習計劃:由專業人士及學生支援組的成員,共同為個別學生訂立具針對性的

「個別學習計劃」。計劃大致有以下類別:以行為或社交適應為主的個別行為管理計劃;

以提升學科學習能力為主的個別學習計劃;幫助學生適應常規,提升自理能力的個別 支援計劃。

有關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課程調適、原則、策略、學與教策略、課業安排、評估,

以及「個別學習計劃」等詳細內容和建議,可參閱《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運作指南》

(2020):

https://sense.edb.gov.hk/uploads/page/integrated_education/landing/ie_guide_ch.pdf

4.4.7 資源及支援參考

教育局除了編製多項指引及資源套,協助教師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亦於 2021 年 9月推出了「融情 ‧ 特教」(SENSE) 資訊網站 (sense.edb.gov.hk),載有融合教育的政策、措施 和資源、學校實踐經驗等,進一步方便學校、家長及公眾取得有關融合教育的最新資訊及 網上資源,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詳見附錄一。

在文檔中 小學教育 課程指 引 (頁 11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