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評估的持續發展重點

在文檔中 小學教育 課程指 引 (頁 143-155)

建基於現時在推動評估的基礎上,學校可參考以下方向,進一步提升評估效能。

5.3.1 提升各持份者的評估素養

學校應積極提升各持份者的評估素養,讓他們對「評估求進」有較一致的共識和認知,並從 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角度出發,加強相互協作,善用評估提升學與教的效能。

教師層面:

充分了解各項評估活動的目的及作用,明白評估是用以檢視學生學習進度和輔助他們 改善學習,避免過分著重評估的積分或等級。

建立正向的評估氛圍,培養學生積極參與評估活動的態度,維持並誘發他們的學習 動機,持續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5

了解並因應課程內容,以及相關的學習目標及重點,設計或選取適切的評估活動(包括 考慮淺、中、深題目的比例分佈、避免重覆或只集中評估單一的內容/技能等),讓 評估能更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表現[ 有關全面評估學生的學習表現的舉隅,可參閱 附錄一「不同範疇的評估」]。

整全規劃學生的學習經歷,善用學時的概念連繫不同的學習活動與評估,針對不同的 評估目的,靈活運用多元化的評估方式(詳情可參閱附錄二「多元化的評估方式」),

一方面讓學生有機會以不同方式展現學習成果,從而評估學生不同方面的學習表現;

另一方面為教師和學生創造空間,善用評估資料,説明學生掌握改進的方向和策略,

進行更有意義的學習[ 有關如何善用學時豐富學生學習經歷,詳情可參閱分章七:促進 學習經歷的教師 ]。

透過不同模式的評估活動,作適切的安排或批改[ 詳情可參閱附錄三「適切批改」], 有效地向不同持份者展示學生的評估表現,闡釋學生學習的顯證,並給予學生優質和 正面的回饋[ 詳情可參閱附錄四「優質回饋」],掌握自己答題/學習表現的強弱處,

引導他們深化或改善學習。

分析評估數據,辨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難點作適切跟進,調整學與教策略、制定相應的 支援措施、優化校本課程及建議規劃學校未來的發展方向[ 詳情可參閱附錄五「設計及 揀選適切的評估活動、如何分析評估資料」]。

學生層面:

努力學習,專心聆聽教師講解評估要求和安排。

明白評估的目的是讓他們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度和改善學習,培養正面積極的學習態度,

以追求卓越為學習目標。

主動積極參與評估活動,掌握評估技巧,進行自我評估和同儕互評,尋求及善用教師和 家長的回饋,進行反思,持續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

家長層面:

鼓勵子女以正面積極的態度參與評估,善用教師的回饋並適時給予他們支持和鼓勵,

以更有效的學習為共同目標,配合學校一起營造正向的評估氛圍。

5

明白和認同評估是檢視子女的學習進度和改善學習的工具,了解評估結果只是整個學習 進程的其中一環,不會盲目要求子女追求分數或等級,甚至過度安排子女以機械式操練 或死記硬背的方式為評估作準備。

重視子女的學習興趣及意願,為他們創造空間,關顧主要學習範疇的學習表現之餘,

亦鼓勵子女發展多元潛能,促進他們在身心靈的健康成長,達至全人發展。

同樣重視共通能力及價值觀和態度的評核結果,不應只側重於子女在知識方面的評核 表現。

學校進一步提升各持份者的評估素養的方向包括:

教師層面:

共同制定適切的學校評估政策(見本章第 5.4 節),推動校內專業交流及協作文化,分享 及交流實踐成果和經驗,例如鼓勵教師利用共同備課、同儕觀課、課堂研究等,討論及 分析學生表現,並探討優質回饋技巧,增加正面和鼓勵性評語,反饋學與教策略。

設計不同的評估任務,提供豐富的學習機會讓學生參與,幫助學生逐步善用評估促進 學習。

積極引入校外支援,鼓勵教師參加與評估相關的專業發展活動,以及提供與其他學校 交流的機會。

學生層面:

培養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面對評估,主動在整個學習進程中尋求教師、同儕或家長的回饋,

為自己的學習成就感到高興,亦懂得面對在學習上遇到的挫折,反思及總結當中的學習 經歷,持續改善學習。

家長層面:

加強家長教育,透過不同渠道(如家長會、校本評估手冊等)讓家長明白及認同學校的 評估理念和安排,讓他們更聚焦於如何透過評估了解子女的學習進度、強弱項等,從而 作出適切的配合。

5

積分的迷思

部分家長只著重子女在測驗、考試的積分,要求他們拿到特定的分數,甚至為子女 安排各式各樣的補習或機械式操練,務求增加達到家長「理想」分數的機會,令 學校評估變成家長和子女的重擔。你認為可怎樣透過溝通,加深家長對學校評估 政策的理解?

測驗和考試只是眾多評估方式之一,積分亦只能顯示學生某一方面的學習 成果,或某短期學習階段的結果,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表現和尚待發展 的潛能。

所有持份者對積分都沒有一個劃一的概念和標準(如拿到多少分才算是「好」

的成績),絕不應讓分數成為學生在評估中唯一追求的目標。

透過提升各持份者的評估素養,讓他們能從較一致的角度,理解評估和運用 評估資料,才能營造一個正向的評估氛圍,讓評估能更緊扣學習。

學校可透過多元化的評估,提供機會讓學生以不同方式展示學習成果,如利用 電子學習平台上載學生作品供同儕和家長閱覽、舉辦學習成果展示日並邀請 家長參與等,讓家長逐漸明白及懂得以更全面的角度理解多元化評估和子女 的學習表現。

5

示例一:善用評估促進學習

學校 A 以「小步子、快回饋」的策略推行進展性評估,學生完成定期的單元評估 後,同級教師會在定期的共同備課會議中商討學生表現,分析學生在該單元學習 上的強弱項,並設計對焦的學習活動,給予學生即時的回饋和帶領學生處理學習 難點,促進學生學習。

在推行總結性評估方面,學校於每次考試後安排時段讓科任教師進行試題分析會 議,並設為期 5 天的回饋日,科任老師除與學生核對考試卷外,會帶領學生聚焦檢 討考試表現和作出有效回饋,並與他們商討改善學習的方法,進一步自我完善。

5.3.2 深化和連繫「促進學習的評估」與「作為學習的評估」

深化「促進學習的評估」

學校在「促進學習的評估」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學校可參考下列建議作進一步深化。

學校/教師層面繼續:

參考各科目的課程指引,透徹了解課程的學習目標,整體規劃學、教、評及設計 有意義的學習任務,在學生學習經歷的不同階段中,為學生設計適切而不過量的 評估[ 包括布置課業,詳情見分章六:有效益的課業 ],讓評估能更有機地連繫 / 對應課程目標及學習成果[ 例如語文科可參考附錄六「『學習進程架構』及『基本 能力指標』」];

分析評估資料,詮釋學生的學習難點,給予學生對焦的回饋,並從中剖析現有的 教學策略、教材如工作紙及教具運用的適切性,以設計跟進活動或改善校本課程 規劃,提升教學成效,又或就學生表現理想的課題,讓教師彼此分享有效的教學 策略;以及

持續提升教師的評估素養[ 詳情可參考 5.3.1「提升各持份者的評估素養」]。

5

示例一:善用評估促進學習

學生於試卷中(未如理想)的題目表現分析:(請於試卷中選出其中 5 題進行分析)

1. 題目(第 4 題)

請把題目貼在 右面的空格內。

下列哪一項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第 30 行)的真正含義?

A. 比喻培養人才需要很長的時間,是一件長久耐心之事。

B. 説明培養人才比培植樹木更辛苦。

C. 指出樹木只用十年就可以成材,而人就要用一百年才能成材。

D. 比喻人才好像百年古樹一樣可貴。

答案:A 2. 答對率(全級) 66.4%

3. 題目的評估

能力點 理解篇章內容及要點(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隱含意義)

4. 學生未如理想的 原因(具體列出 學生的答案及 估計有關原因)

學生未能理解諺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意思。不少學生 選了 C 為答案,他們只是從表面意思上作分析,未能配合文 中內容情節進行理解。

5. 跟進建議 (即時性回饋/

日後教學規劃)

即時性回饋(怎樣協助學生?提出具體的回饋方法)

讓學生先再閱讀文本,並找出田老師用心教導作者的部分,

配合當中的「師恩」,讓學生解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於文 中的含意。

日後教學規劃(可連繫至日後哪個單元或哪個年級作調整?)

可在六年級下學期校本說明文單元中,向學生講述引用說明 的學習點時,向學生講述諺語的特點及作用,並於小練筆內 寫作引用諺語的小段落。我們亦可着學生多搜集不同的常用 諺語,並記錄於筆記本中,以增加其對不同諺語的認知。

分析學生在評估中的學習難點和未能掌握學習目標的原因,設計相應的學習活動作評估回饋。

5

加強「作為學習的評估」

學校和教師應加強「作為學習的評估」,培養學生對學習感興趣及負責任。因應學生在學習 和評估上擔當更主動的角色,尤其高小學生,他們應反思並監察自己的學習進度,逐步學懂 運用反思及回饋,修訂及調整學習目標和策略。長遠而言,學生能發展成為自己的最佳 評估者,為自己的學習提供回饋,邁向成為終身學習及自主學習者。教師可參考以下主導 原則,推動「作為學習的評估」。

推動「作為學習的評估」,學校/教師應:

> 以學生學習為主體。

> 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渴求成長/進步的思維(growth mindset),以 正面積極的態度面對學習和評估過程中的得失,鼓勵他們追求卓越。

> 培養學生有效學習的技巧和習慣,並對學習負責任,從而協助他們邁向終身學習 及自主學習的目標。

> 評估學生對已有知識的掌握水平及學習模式,按學習目標及學生情況設計合適的 教學及評估活動。

> 協助學生明白學習重點及評估準則、掌握學習目標應呈現的形式及過程,發展 他們的後設認知2與反思能力,讓他們了解及訂立自己的學習方向。

> 有機地結合學習與評估活動,因此,教師並不一定需要編配額外時間進行相關 活動。

> 提供具挑戰性的學習活動作學生自我評估及同儕互評[ 詳情可參考附錄七「多方 參與的評估」],教導學生評估技巧、態度及有系統性地記錄學習進程,讓他們 提出改善學習的方法及規劃未來的學習方向,從而培養他們成為具自信及能力 的評估者。

在文檔中 小學教育 課程指 引 (頁 14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