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照顧者的自我效能與壓力因應歷程之關係

第二章 文獻查證

第五節 照顧者的自我效能與壓力因應歷程之關係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的概念是緣自於 Bandura 的社會認知理論,此理論融 合了行為學派與認知理論的觀點,認為個人在社會情境中,其「行為表現」、「個 人因素」、和「環境因素」三者是彼此交互影響。Bandura 最重視的就是「自我效 能」,認為自我效能是個人感覺、思考、動機、行為與認知因素的決定因子,代表 個人有能力處理問題、執行特定行為的信心,並且受到環境、經驗、說服,或是 壓力導致身心狀態的影響(Khan, Pallant, & Brand, 2007)。Bandura(1997)認為當 個體面對外在環境時,會產生兩方面的評價,一方面是衡量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 力表現出對環境所要求的行為即效能預期(efficacy expectations),另一方面則是 判斷採取因應行為後是否能有良好的結果,即結果預期(outcome expectations),

前者包含評估個人的能力和力量,亦為自我效能(self efficacy),當自我效能高者,

通常會有較佳的健康結果,且高自我效能的預期會使個體減輕負向情緒而產生較 佳的行動,低的自我效能感則易產生逃避、防禦和焦慮等現象。自我效能決定因 應行為是否將被啟動、將花費多少努力、以及如何持續長期的努力面對障礙、並 且會影響情緒擾和憂鬱程度(Bandura, 1997)。

自我效能是個人在面臨各種情境時能夠產生特定行為的自信能力,亦是個人 評估可以處理該壓力事件或完成某項工作所具有的能力或信心,因此自我效能提 供壓力因應的內在資源(Bandura, 2001;Gallagher et al., 2011)。鐘(2005)認為 自我效能是強調個人認為自己「能做什麼」,而非「擁有什麼」,若個人對自我效 能或成功的自信心越高,相對表示他願意付出的努力也越大且越持久(Nicholls, Polman, Levy, & Borkoles, 2010)。自我效能改變時,個體的行為表現也會跟著改變,

若個人的自我效能感高且對自己的表現不滿意時,之後會付出更多的努力來改善 完成;但是當自我效能感低且對表現不滿意時,之後的努力程度便隨之降低。自 我效能也代表著某種程度的控制感,影響人們因應壓力的能力,自我效能高的人 會採取較樂觀的態度來看待他們的能力,比自我效能感低的人更能處理壓力和困 境(Bandura, 2001)。

二、照顧者自我效能與壓力因應歷程之關係

健康照護行為的產生與自我效能有某種程度的相關,自我效能可以激發行為 的產生,是行為的動力來源。許多學者強調自我效能對個人健康行為的重要性,

過去研究大多探討糖尿病、精神疾患、心臟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對疾病 控制或自我照顧的影響,較少針對照顧者的自我效能進行研究;但對於日漸需要 依賴他人協助的失智症患者而言,照顧者處理患者日常照護的能力與自我效能就 格外重要。Bandura 強調「特殊性的自我效能」(specific self-efficacy),認為自我 效能是在特定範疇(domain-specific)和特定脈絡之下運作的,個體會針對特定情 境或特定任務進行自我效能的判斷,會因為情境與個人內在因素而有所不同,是 屬於特殊情境的構念(Bandura, 2001),因此在測量自我效能時,必須全面地了解 個體所處的特定情境為何。Pinquart 與 Sörensen(2006)指出照顧的自我效能是指 照顧者有把握處理病患特定照顧問題的信心程度。自我效能可用來解釋家庭照顧 者處理照顧需求和評價照顧情況的能力(Au et al., 2010; Gallagher et al., 2011;

Semiatin & O’Connor, 2012)。自我效能亦是對壓力源的情緒和行為反應的重要決定 因素(Bandura, 1997)。

Steffen 等(2002)強調自我效能多面向的概念,認為它不是一個單一實體,

而是依據活動面向、任務需求和情境特徵而有所不同。因此,將失智症照顧者的 自我效能概念化為執行不同照顧活動能力的信念,包括獲得喘息的自我效能、回 應病患干擾行為的自我效能和控制沮喪想法的自我效能。此三種類型的自我效能 顯示與失智症照顧者的痛苦有關,例如回應病患干擾行為的自我效能能夠獨立預 測失智症照顧者的憂鬱程度,並在壓力歷程模式中扮演部分中介的角色(Gallagher et al., 2011)。回應病患干擾行為和控制沮喪想法的自我效能與降低照顧者負荷或減 少不良健康行為有顯著相關,可以中介或調節壓力源與負向結果之間的關聯(Au et al., 2009; Rabinowitz , Mausbach, & Gallagher-Thompson, 2009),控制沮喪想法的自 我效能可調節壓力源與正向獲益之間的關係(Cheng , Lam, Kwok, Ng, & Fung, 2013)。

Nolan、Ingram 和 Watson(2002)認為自我效能的信念影響個人對壓力的評估 以及因應行為的選擇和持續性,也會直接影響照顧者和患者之間的關係品質。自

我效能較低者對於處理病患的日常照顧越沒有信心,容易產生逃避、焦慮不安、

拒絕嘗試新挑戰等負向情緒,照顧負荷就越嚴重;而自我效能較高者在遭逢困境 時較能主動尋求問題解決,有助於提升個人的因應能力以及減輕照顧負荷(蕭等,

2007;Wu & Tang, 2009),其憂鬱或負向情緒較低、生活品質較好(Au et al., 2009;

Carbonneau et al., 2010)。Rabinowitz 等學者(2009)研究發現,處理問題行為的自 我效能可調節患者問題行為和照顧者憂鬱程度之間的關係;即使患者出現高頻率 的干擾行為,但照顧者處理問題行為的自我效能較高時,仍然較少出現憂鬱症狀。

處理問題行為的自我效能與照顧者負荷呈負相關,可促進情緒的穩定、減少負向 的情緒結果(Au et al., 2010;Cheng et al., 2013;Gallagher et al., 2011;Rabinowitz et al., 2009)。簡、吳、吳(2016)認為自我效能感與因應策略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 關聯,當個體面對壓力源帶來的威脅時,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審視自己所擁有的 各種資源,並據此挑選最能成功因應壓力源的行為。

自我效能是照顧經驗的一個決定性因素,可以透過賦予意義,加強照顧的正 向層面,提高照顧者有能力完成角色的信心。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義事件的發生、

與患者的關係品質,以及成就感,都可促成日常照顧經驗中意義的發展(Carbonneau et al., 2010)。當主要照顧者自我效能較高時,執行照護的意願與態度越正向(Shirai et al., 2009),透過自我效能的增強和後續行為的改善,可協助照顧者持續付出,

並且調適慢性壓力。Pinquart 和 Sorensen(2006)指出,自我效能影響照顧者處理 危機的能力,幫助照顧者執行自己的角色,並維持他們的參與。在 Sanders(2005)

的質性研究結果中發現,照顧者的自我效能可增加對照顧工作的正向感受,因為 在照顧責任中讓照顧者有機會確認自己從未發現的能力和技能。失智症照顧者對 照顧行為感受到較高的自我效能時,將會提升自我評價因應的有效性與滿意度,

包括照顧者自評處理患者記憶和行為問題的有效性、自己有能力執行患者所需照 顧的信念(例如完成照顧任務和計劃),以及有能力與患者維持和諧關係的信念(例 如:減少衝突和合作),並且照顧者負荷感受較低、正向的照顧評價提升、較少出 現健康問題、生活品質較佳(Duffy, Oyebode, & Allen, 2012;Rabinowitz et al., 2009;

Romero-Moreno et al., 2011;Semiatin & O’Connor, 2012;Tang & Li, 2008)。Van Den Wijngaart 等學者(2007)針對 95 位失智症配偶進行研究,結果顯示自我效能與問 題取向的因應策略呈現正相關,表示自我效能較高的照顧者越會採取問題取向的 因應策略。Au 等學者(2009)的研究顯示自我效能與憂鬱程度呈現顯著負相關,

驗證照顧者自我效能可做為社會支持與憂鬱程度之間的中介變項,並且支持 Bandura 認為效能信念不只可以控制行為,亦具有認知與情緒的調節作用。此外,

介入性研究也證實,加強照顧者的自我效能可以顯著改善憂鬱程度(Fortinsky et al., 2009;Parker, Mills, & Abbey, 2008)。因此加強照顧者自我效能,不僅能有效處理 患者的照顧問題,亦可減緩長期照顧的身心壓力、強化持續照顧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