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物件裡的學問

3.9 案例九:疆界物件,半導體維修的「物裡」學

3.8.9 物件裡的學問

我們可以由數字搜查線這個故事學到什麼?一言以蔽之,就是用物件養成解讀問題 的敏銳度。我們可以由物件中學到什麼?談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看一個博物館的故 事39

80 年代,匹茲堡大學教授蘇珊.史塔克(Susan Star)與詹姆斯.葛凌思姆(James Griesemer)共同研究加州脊椎動物博物館的發展史(MVZ,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因為在 20 世紀初這家博物館扮演著動物學啟蒙的角色。MVZ 博物館建立物 種資料庫、保存豐富的動物標本、詳細記錄加州的生態系、發展出龐大的知識體系(Star

& Griesemer, 1989)。

史塔克注意到,博物館能有這樣的成果,不只因為有一群信仰達爾文的優秀科學 家。博物館背後其實有許多支持著,包含來自荒野俱樂部的專家提供動物標本、毛皮商 人提供捕獲的動物、居民提供資訊、農夫供給食物和休息地、當地大學與政府提供資金 與用地。

是什麼力量讓這些不同背景的社群,願意合作為博物館貢獻?史塔克發現,這些社 群間運用了一些物件,化解因知識落差所形成的溝通障礙,也緩和了因時空因素所造成 的資訊損失。這些物件也讓各社群在追求各自目標下,仍然共同為博物館貢獻。史塔克 稱這些物件為「疆界物件」(Boundary Object)。

博物館運用的第一個疆界物件是「記錄表」。記錄表背後代表的是一套標準化的樣 本採集方法。科學家必須仰賴荒野專家蒐集各地的動物標本。荒野專家了解在地脈絡,

常與當地居民打交道,並善於在野外活動。但問題是,荒野專家缺乏動物學知識,不可 能如同科學家般在現場採樣。

39 這個段落是根據《一沙一世界》改寫,作者是王培勛,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學生。

http://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tw/2011/05/blog-post_31.html 疆界物件的概念在管理學界會流行起來,

很多人認為是源自史塔克的博物館研究。

於是,博物館的動物學家發展出一套記錄表來協助荒野專家採集樣本。另一方面,

荒野專家遵循著標準的採集步驟,更有效的將動物保存下來,避免標本在運送中腐壞。

由記錄表中的欄位,科學家看到的是背後的動物學知識體系。從荒野專家的記錄 中,科學家可以推測出被捕獲動物的位置,比對過去的資料,並判定這個樣本的科學價 值。記錄表就是一種疆界物件,將原本複雜的理論化為簡單的蒐集步驟,使得不具動物 學知識的參與者仍可以協助搜集珍貴標本。疆界物件就像是翻譯官,使得科學家與荒野 專家可以相互溝通、分享資訊,讓 MVZ 博物館能進行長期的學術研究。

第二個疆界物件是「物種圖鑑」。物種的概念源自 19 世紀達爾文的理論,MVZ 博 物館製作了許多物種圖鑑,讓不同的社群對於各物種有一致的認知,強化參與者對於物 種的印象。物種圖鑑如同產品設計圖,我們不需要看到具體的產品,就能理解產品的特 性。物種圖鑑結合了抽象的學術理論,提供易懂的動物資訊。每個物種的介紹背後都有 一套嚴謹的分類系統。圖鑑中會標示物種在分類系統中的位置。一般人只需了解這個物 種的特徵、習性、棲息地就可以幫忙科學家蒐集田野資料了。

這個博物館的研究告訴我們,每一個物件背後都隱含了某種知識體系。使用疆界物 件可以解決跨界合作的問題,讓社群間分享知識。我們可以從一個物件可以學習到一個 社群的活動過程、工作實務、合作模式、人際網絡、知識系統、權力關係、文化意義。

透過物件,我們可以了解系統運行的脈絡,也就能了解問題的根源。

在「數字搜查線」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工程師由物件學習三種實踐型知識,

進而找到問題的癥結。

第一是格物致「意」,也就是探究物件背後隱藏的意義。通常,一個非線性因果問 題初期的徵兆並不明顯,也不容易察覺。例如,在約翰的案例中,一開始他頭痛、昏眩;

這些現象背後隱藏寄生蟲的危機,但當時我們並無法得知這個狀況。高手會由物件找線 索,解讀其中各種可能的意義或隱含的知識。

如何格物呢?初步的方法是在現場「找」線索,要在現場辨識出可疑的線索並讀出 意義,才可能摸索出後續的解決之道。例如,半導體現場工程師會觀察晶片的刮傷,由 傷痕中去找出相關的參數,推理背後所可能牽涉到的製程。當處理簡單的問題,或許進 行一兩次格物致意便能順利找到問題根源。然而,當處理非線性因果的問題時,可能要 進行一系列的格物致意。不過,解讀物件意義的結果僅能釐清局部的因果關係,「格命」

(格物的使命)尚未成功,仍須進行下一階段工作。

第二是格物致「責」,就是從物件中去釐清問題的職責。非線性因果之問題涉及多 領域的專業知識,找對人、也就找到對的知識。格物致責是一種釐清專業領域權責的過

程,透過彼此對物件的解讀,進行一場專業管轄權(jurisdiction)保衛戰(Bechky, 2003)。

格物致責是從物件找人的過程,透過人脈網引進所需的專業知識,也局部釐清責任的歸 屬。

在晶片維修案例裡,工程師經常無法釐清權責,例如導致晶片刮傷的機台就有 30-40 部,又屬於不同部門,格物致責顯得困難,也成為跨部門會議的焦點。在複雜的因果關 係中,格物致責是透過物件找出物與人的關係,透過釐清責任追出專家之間的知識網絡。

第三是格物致「因」,也就是循著物件找到根本原因。當工程師累積足夠線索,透 過人際關係找出知識網絡,就能綜觀問題全貌,悟出箇中的道理,問題也就根治了。要 釐清問題本質,我們必須解讀物件與物件、物件與人之間的因果關係。看到全貌,也就 能重新定義問題。例如,晶片瑕疵不是因為電性問題,也不是蝕刻過程被污染,更不是 機器手臂故障,而是機器手臂爪子上的金屬支架被腐蝕,使金屬離子被甩入晶圓。釐清 物件間的關係,這便是格物致因。

現場工程師如何由生手變高手?了解本案例後,半導體公司也許需要重新思考工程 師培育的方式。現場工程師也許可以由「格物致知」的方式來培養生手的偵查敏銳度。

我們找了一位資深經理實驗後,他談到如何運用格物學來培育生手:「我會運用案例來 訓練菜鳥的推理能力。我先會不讓菜鳥看完整個故事,然後會依時間發展的順序,先給 一個『物件』,再問菜鳥會怎麼找線索?又會如何解這個問題?當菜鳥回答時,我再指 出他推理的盲點,並舉例推翻他的說法來訓練他的推理。之後,再給下一個『物件』。

這就像是推理小說一般,藉此訓練菜鳥的邏輯敏銳度。」

本案例帶給我們三點啟示。第一,每一個物件的背後,都有一連串的故事。每一個 物件都代表一種溝通方式。每一個物件裡,都有一套知識體系。千萬不能小看物件。「格 物」就是要透過物件解讀背後的知識體系。物件不僅有表面的意義,更內含有多層次的 意義。體悟物件裡面的學問,就會了解問題的本質。在非線性的系統中,過去的解答對 現在的問題並無太大意義,因為一個問題的背後永遠涵蓋更多問題。就算你由流程的開 頭按步就班地檢查到結尾,也查不出問題的根源。這時候你更需要的是追蹤問題的敏銳 度。這個敏銳度可以透過調適性學習培養出來。找到關鍵物件,由物件中解讀線索,不 斷的在實境中學習,才能做出對的診斷。不過,這些能力都不是看操作手冊可以學會的,

而是要學會「格物致知」。

第二,武師、廚師、維修工程師都必須靠不斷的修煉(situated learning)才能成為 高手,晉身達人(Lave & Wenger, 1990)。要修煉好功夫,達人要持續地於實境中進行調 適性學習(adaptive learning)。調適性學習過程中,他們會由物件中去尋找線索,去解 讀該領域複雜的知識體系(Tyre & von Hippel, 1997)。這個概念不只可以應用在半導體機

台維修,也可以用於其他「非線性」系統的學習,像是找出病理、追查凶犯。半導體現 場維修部門需要的其實不是知識管理系統,而是要找人將複雜的維修過程寫成「病歷故 事」。麗莎 山德斯(Lisa Sanders)醫生,也身兼《紐約時報雜誌》記者以及電視影集

《怪醫豪斯》醫學顧問,所寫的《診療室裡的福爾摩斯》便是一本最佳範例40。她用偵 探小說寫作手法,將複雜的醫學診斷病例轉換成一篇篇精彩的故事,讓人瞭解到過程中 醫生如何合作分析病情、偵查可疑物件與症狀,最後找到病因。這樣的案例,將調適學 習的脈絡呈現出來,對現場工程師才是最有幫助的。

第三,由物件裡我們可以學到三件事:如何尋找線索(格物致意)、如何釐清疆界 責任(格物致責)、如何解讀背後的知識系統(格物致因)。原來,「格物致知」,由一系 列物件裡推敲出維修的知識體系,就是高手工程師的修煉脈絡。

所以,半導體公司也許不需要更多的知識管理系統,而是需要更多「物裡學」的工 程師。

40 麗莎 山德斯,廖月娟譯,2010,《診療室裡的福爾摩斯:解開病歷表外的身體密碼》,台北市:

天下遠見(原書名:Every Patient Tells a Story: Medial Mysteries and the Art of Diagn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