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特殊教育教師資訊素養的定義和內涵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特殊教育教師資訊素養的定義和內涵

資訊素養是由美國圖書館學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及資訊科學學 會(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主席 Paul Zurkoussik 在 1974 年提出,

他把資訊素養的意義定為人們在工作上運用資訊資源,並且學習到相關的技能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資訊素養對個人而言是運用工具、技能去處理資訊、解決 資訊上的問題的能力(吳美美,1996;蔡明月、方碧玲,2006)。McClure (1994) 指出資訊素養有四種,分別為傳統素養,即讀、寫、說、算的能力;電腦素養,

是指操作電腦、使用其周邊設備、解決電腦問題的能力;媒體素養,是指對印 刷式媒體、電子媒體做內容的了解、評斷、製作與傳遞的能力;網路素養,是 指認識網路資源並處理、使用網際網路搜尋資料的技能、對網路的知識做價值 判斷的能力。Plotnick (1999)認為資訊素養應該涵蓋電腦、網路、各種聲音媒體、

視訊媒體的辨識與使用能力。由此可知教師的資訊素養即在使用資訊能力了解 和蒐集資料、使用電腦與其軟硬體設備、解決資訊問題的能力,以下將介紹資 訊政策、教師的應具備的資訊素養、特殊教育教師的應具備的資訊素養與多媒 體教材製作。

貳、國內資訊政策

由於現今的資訊科技已普遍應用在日常生活上,讓世界各國皆進行許多的 教育改革,並訂定相關政策以順利的推動發展其資訊教育,在今日多媒體資訊 不停的進步下,任何人皆不能輕易忽視這股資訊科技所帶來的潮流,我們該如

何因應,並更進一步的將這股力量善加應用,我國政府訂定的政策將是資訊教 育品質是否可提升的重要關鍵(楊正宏、林燕珍,2009)。

臺灣於 1982 年為了發展資訊教育,行政院在當時成立了「資訊課程及設備 標準委員會」,開始了一系列的基礎資訊教育推廣計劃而延續至今。教育部自 1984 年至 2000 年期間對於資訊教育基礎進行向下紮根的計畫,教育部(2001) 開始將提昇為資訊科技學習效率階段,提出「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將此藍 圖作為國民中、小學資訊教育的實施綱要與重點,此資訊能力也成為國民中、

小學教師所必備的專業能力依據之一。該計畫內容強調資訊設備基礎的建置,

並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開始進行規劃,其整體願景為「資訊隨手得,主動樂學 習;合作創新意,知識伴終生」,為實現其願景,達到將資訊科技融入各領域教 學的學習情境,該計畫以網路與硬體基礎建設、教材與軟體、學生、教師與學 校、城鄉均衡發展與縮短數位落差、社區與產業參與以及教育行政等六個面向,

並且有以下十個實行策略:

一、建設優質的資訊教育環境,學校均能達到點對點基礎網路頻寬。

二、鼓勵師生購置資訊工具,善用電腦資源,增加設備使用效率。

三、融合資訊科技於學校課程中,創新學習典範與型式,鼓勵各縣市發展具地 方文化特色教學資源。

四、建置共通的資訊流通機制與開放的教育平臺,發展整合素材庫,共享網路 教育智慧財產。

五、培訓與支援教師運用資訊科技於其教學活動,鼓勵將資訊融入各科教學能 力納入師資養成教育及教師遴聘標準。

六、設立種子學校發展教學特色,鼓勵各校成立各領域資訊教學小組。

七、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的發展,推動城鄉資源共享,締結資訊姊妹學校。

八、學校結合社區,形成親、師、生共同學習社群,鼓勵產業參與資訊教育的 建置與推展。

九、透過資訊科技簡化教育行政管理程序,提昇教育行政人員資訊素養,使教

學與行政能相互支援。

十、針對網路對學生、學習、教師、教室、學校、家庭、社群、社會、國家的影 響,持續進行評估與研究,適時反應於資訊教育相關施政中。

為達成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基本目標,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和態度,

首先應規劃校園擁有完善的資訊科技學習環境,提昇教師應用資訊科技的知識素 養,發展充足及使用便利的數位化教材;此外,因應整體教學環境的變革,行政 組織與措施均應相對適時調整,以發揮資訊科技應用在教學上的最大成效。此 計畫訂定明確的四年指標為(教育部,2001):

一、師師用電腦,處處上網路。

二、教師均能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教學活動時間達 20%。

三、教材全面上網,各學習領域均擁有豐富且具特色之教學資源。

四、學生均具備正確資訊學習態度、瞭解並尊重資訊倫理。

五、建立逾 600 所(20%)資訊種子學校,發展資訊教學特色。

六、全面建構學校無障礙網路學習環境,縮短數位落差。

七、各縣市教育行政工作均達資訊化、自動化、透明化。

行政院 2002 年在施政方針中提出鋪設高速資訊通訊網路、建構完善資訊教 育基礎及應用環境、加強推動資訊及網路教育、增進全民資訊應用知能、充實網路 學習內涵、善用網路資源改進教學模式、提昇網路教學品質、建立網路學習體 系。國科會 2002 年提出並通過「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該計畫內容包括 七個項目,分別為全民數位學習、縮短數位落差、行動學習載具與輔具-多功能 電子書包、數位學習網路科學園區、前瞻數位學習技術研發、數位學習之學習 與認知基礎研究、政策引導與人才培育。另外行政院(2002)也通過「挑戰 2008: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全計畫共分為十個子計畫,並將上述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 計畫納入其中,並對建構數位化學習內容、縮短中小學城鄉數位落差和建立終 身學習網站平台等議題進行規劃。

教育部(2008a)提出「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政府希望在資訊化的社會

民眾都能夠活用資訊及增加知識,進一步掌握科技資訊,更希望能夠透過資訊 教育和相關環境的教學設備,為豐富多元的資訊化教育發展,打下深厚的基礎,

培育未來的優秀人才。行政院在 2009 年核准通過教育部研議提出「振興經濟 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建置中小學優質化均等數位教育環境計畫」,其計畫目 標為學生能運用資訊科技增進學習與生活能力、教師能善用資訊科技提升教學 品質、教室能提供師生均等的數位機會、強化高中職資訊科技應用於教學環境、

強化中小學校園基礎網路及教室網路環境,統籌建構資通安全基本防護系統,

建構中小學校園無線網路環境,與有線網路環境互相搭配,達數位學習隨手得 之目的。教育部(2009)「建置中小學優質化均等數位教育環境計畫」內容為建 置國民中小學多功能 e 化專科教室、多功能 e 化數位教室;高中職更新電腦教 室;班級e化教學設備;建置多媒體互動教師學習中心;建構新一代臺灣學術 網路環境(NGN)與強化整體學術體係資通安全及不當資訊防制。教育部(2012) 在「建置中小學優質化均等數位教育環境計畫」中提出「國民中小學資訊知能 培訓暨校園自由軟體應用推廣」,其目標為落實資訊教育政策,建置校園優質 均等教學環境;辦理資訊知能培訓,充實教師資訊教育專業能力;推廣自由軟 體概念,形塑校園軟體多元應用環境;導入資訊教育新知,鼓勵教師實施創新 教學模式;充實數位教學資源,發展數位教材整合分享機制。

臺中市教育局施政白皮書提到在 100 年到 103 年在資訊教育發展上要推動 國民中小學電腦教室更新計畫,具體措施為(臺中市教育局,2011):

一、電腦教室基礎建設:將電腦分為教師用和學生用,以教學廣播系統,提供 師生方便好用的學習環境,以便推動資訊教育。建置區域網路連接如印表 機、檔案伺服器等,達資源共享之目的;提供完善的安全防護措施,例如 實體防火牆的架設,個人電腦防毒/防火牆軟體的使用,藉此教導電腦使 用上的安全觀念,及軟體的安裝設定與使用技巧。

二、充實班級教室設備:提供電腦與投影設備,讓教師在教材使用上,可以更 加豐富和多元化;鼓勵師生靈活運用資訊科技進行教及學的活動,增加師

生互動,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課堂上的專注力。

三、網路環境基礎建設:提供光纖級的連線品質,以防火牆與入侵偵測系統,

提供校內網路安全;透過 Router、Switch 和 Hub 來建置校園內區域網路 達到 IP 分享,及保護區域網路內電腦的功能,並建立與規劃網頁伺服器、

代理伺服器、郵件伺服器等以維持校園內資訊環境的運作。

四、資訊設備的更新:依電腦教室的年限由遠而近依序於四年內逐年進行更換,

每年更新校數為本市公立國民中小學總校數的 25%為原則,並以本市小型學 校或較偏遠之學校為優先更新的對象,以縮小城鄉資訊設備差距;更新後 堪用的舊資訊設備經整理,規劃安置於各班級教室,以達成班班有電腦之 目標。

五、多元化學習環境:鼓勵教師靈活運用資訊科技於教學中,善用多媒體及網 路上豐富的資源,將資訊新觀念轉換為教材教法,引導學生討論,並培養 學生透過電腦和網路進行學習的觀念和習慣,創造多元化學習環境。

在國內對資訊政策的推動下,教師的資訊素養相關研究中指出國小教師的 資訊素養已具備中上程度。在資訊知識層面上包含認識資訊周邊設備,熟知電 腦軟硬體的操作方式,瞭解網路的基本禮節,知道基本的資訊安全及尊重智慧 財產權;資訊技能與應用層面上包含軟硬體的操作使用與簡易故障的排除,透 過電腦編輯教材、管理教學資源、網路教學材料的蒐集、使用資訊融入教學;

在資訊態度層面上包含教學資源的分享、自我資訊能力的充實、資訊對教學提

在資訊態度層面上包含教學資源的分享、自我資訊能力的充實、資訊對教學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