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班級氣氛之理論

班級氣氛雖然是無形的,卻在不知不覺當中塑造了學生的觀念、行為、態度 及價值,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活動。本節旨在探討班級氣氛的定義、相關理論分 析。

壹、班級氣氛的定義

依照Flander(1960)及一般心理學家的說法,班級氣氛指的是班級中各種 成員共同的心理特質或傾向。Good(1973)也指出,班級氣氛是教─學過程中,

Anderson 1970 班級師生與各成員之間交互作用所產生的共同持久心理 特質,包括學生間的關係、師生間的關係、學生與學習科 目的關係及學生對班級結構的知覺。

Zahn, Kagan

& Wideman

1986 班級氣氛是指態度的綜合、情感的反應及學生在教室中的 有關知覺。

表2-1班級氣氛的定義(續)

Adelman Taylor

2005 指對於班級整體環境的品質所產生的知覺。 體動力學(group dynamics)與社會計量學技術(sociometry technique)的發展,

促成現今對於班級氣氛的廣泛研究(吳武典,1979)。將相關班級氣氛理論分述 如下:

一、場地論(Field theory)

心理學家 Lewin 在心理氣氛的研究,首先提出場地論。在任何時間下,由 人與環境所組成的,會形成一種心理場地(psychological field)。人所表現的一 切行為是個人與環境兩方面交互作用的結果,提出定義公式:B=f(P*E),

B=behavior、P=person、E=environment、f=function(張春興,1991)。若將個人 擴及到整體班級的行為模式,則形成班級成員和班級環境的函數組成關係(許基 祥,2007)。

Lewin 依據場地論的概念,提出團體動力學理論(group dynamics),指出團 體是處於動態,各個成員、次團體間都會相互發生影響,此種動態影響產生出獨 特的團體行為。而團體行為是團體內部結構與成員互動所產生,此為班級氣氛研 究的重要理論基礎,也促使班級氣氛研究者重視成員之間的互動關係(李彥儀,

1990)。

二、需求—壓力論(Need-Press)

由美國人格心理學家 Murray 根據 Lewin 場地論之定義所提出,其進一步 指出個體行為的決定尤其個體的「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所造成。「內在因 素」指的是個體本身的「需求(need)」,「外在因素」則為環境的「壓力(press)」。

個體常是由行動來滿足需求、降低壓力(張春興,2000)。

Murray(1938)又進一步將壓力區分為α壓力(alpha press)與β壓力(beta press)。

α壓力是指較為具體的存在,可用科學方法求得者;β壓力是指個體對環境客體的 主觀獨特知覺,故每人的β壓力不盡相同,而人類行為受到β壓力的影響較大。而 Stern(1970)指出行為是人格需求與環境壓力間趨於和諧的函數。

若「需求 ─ 壓力」關係保持穩定而一致的狀態,則參與者會產生滿足與實 現的感覺;反之,若「需求 ─ 壓力」間是不穩定、不一致的聯結狀態,則會使

參與者感到不舒服、有壓迫感而退縮不前。我們可藉由人們對環境的解釋(β壓 力)來了解環境的氣氛、角色與各種存在的關係。據此可知,分析班級中成員的 個人需求與外在的環境壓力,可以幫助瞭解班級氣氛、成員角色互動與各種存在 關係。

三、班級社會體系

最早提出「社會體系」概念來研究人類社會行為的是T. Parsons;然而將此 概念具體化,發展出一套分析人類社會互動的理論模式,並且用以闡明教學情況 中行為改變問題的,則當推Getzels和Thelen(陳奎憙,1990)。Getzels 與 Thelen 根 據 Parsons的社會體系理論,提出班級是社會體系的觀點。他們主張班級由教師 和學生互動所形成的一個社會體系,其彼此的關係可視為一種社會團體,認為班 級中個人與制度間存在團體因素,團體生活可以形成一種氣氛,此氣氛可以影響 團體中每個成員的意向。所以班級應該是結合文化、制度、團體、個人、有機體 所形成獨特的「班級社會體系」(陳奎憙,1990)。

據此觀點,從社會體系中的各種因素探討,有助更深入瞭解探討班級氣氛以 及師生是否能依其意願順利達成教學目標。因為班級如同一個複雜的小型社會,

教師在班級中與學生維持多種角色關係,當今社會變遷快速,教師任務也隨之多 樣化與複雜化,師生透過不斷地衝突和調適,逐漸產生穩定的社會體系狀態。

而此班級社會體系理論具以下三特點 (陳奎憙,1990):

1. 個體有獨特的人格需求,但可以認同制度上的目標,因此亦會將制度目標當 作個人的需求。

2. 制度上的角色期望具有合理性,才能被個體所接受,才有實現期望目標的可 能。

3. 在良好的氣氛下,個體的情感與班級的制度期望一致,便會認同團體而產生 強烈的歸屬感,願意為團體目標做努力,自己也在工作中獲得樂趣。

綜合以上理論,場地論認為個人與環境會影響人的行為;需求壓力說強調個

人需求與環境壓力彼此間的互動;班級社會體系理論則較強調制度面與個人面互 動時所形成的團體氣氛。上述所提及班級氣氛理論都強調環境與個人間的交互作 用對人的影響,要真正了解人的行為,一定要同時考量到環境與個人間的各種交 互作用因素。

參、班級氣氛的測量工具

教師和學生是教室中的主要角色,也是班級氣氛的締造者,因此,班級氣氛 可由學生自我、同儕之間或教師等多種途徑來進行評量,其中國內較常用到為「學 習環境量表」、「我的班級量表」、「巴克雷班級氣氛量表」、「班級環境量表」等四 項量表,茲將此四項量表詳細內容分述如下:

一、學習環境量表(Learning Environment Inventory)

由Walberg於1968年根據Getzels和Thelen的班級社會體系理論要義編製而成。

認為班級氣氛可分成「結構層面」和「情意層面」;結構層面是指社會體系中的

「制度、角色、期望」等制度層面,情意層面則指社會體系中的「個人、人格、

需要」等個人層面。

林寶山(1982)將Walberg修訂完成的學習環境量表(Learning Environment Inventory)引進國內,此量表適用於國高中生,總題數共105題,分成三個層面,

層面下共包含十五項子層面。

(一) 人際關係層面:團結、衝突、偏愛、派系、滿意、冷漠。

(二) 個人發展層面:進度、困難、競爭。

(三) 系統維持與改變層面:多樣性、班規、物質環境、目標導向、組織混亂、

民主。

二、我的班級量表(My Class Inventory)

由Walberg、Anderson與Fraser 於1971年簡化學習環境量表(Learning Environment Inventory)而成的。該量表適用於國小生,總題數共38 題,分成兩 個層面,層面下共包含五項子層面。

(一) 關係層面:團結、衝突、滿意。

(二) 個人發展層面:因難、競爭。

三、巴克雷班級氣氛量表(Barclay Classroom Climate Inventory)

巴克雷班級氣氛量表是Barclay於1972 年所編製,乃是採取「多重社會互動 模式」來進行班級氣氛的評量,此量表共有254個項目,36個分量表,主要用以 了解班級活動中的行為及輔導方式,內容包括:1.自我的覺察;2.友伴的印象;

以及3.教師評定。綜合這三種來源取得資料,透過統計分析,撰寫個別報告與團 體分析,並根據這些結果,進一步探討班級活動中的行為與輔導等策略。

民國六十三年吳武典將此量表修正並引進國內,且對此模式提出三點假設:

1.兒童的自我觀念得自於「他認為自己能做什麼」及「別人怎樣看待他」;2.友伴 對某一兒童的評選,乃是他對此一兒童的期待的可靠指標;以及3.教師對兒童行 為的評斷,說明了教師對兒童的印象及其對行為的指望。

據此,Barclay認為班級氣氛必須來自兒童自我覺察、友伴印象及教師評定 三方面,其內涵如下(引自吳福源,2000):

1.兒童自我察覺:包括自我能力、學習態度、增強取向及職業興趣。

2.友伴印象:包括友評能力及行為。

3.教師評定:包括評價與氣質。

故本量表評量方式是經由上述三方面之測量結果來進行統計分析。該量表共 36分量表,總題數254題,適用於國小2到6年級。

四、班級環境量表(Classroom Environment Scale)

班級環境量表由Trickett和Moos於1974年提出,並將課室環境分為三層面:

1.個人發展;2.人際關係;3.系統維持與改變。再據此將量表內容分為九個分測 驗:1.個人發展:困難、競爭;2.人際關係:團結、衝突、滿意;3.系統維持與 改變:秩序與組織、規則清晰、教室控制、革新。每個分量表各有十題,共九十 題,學生以「是」與「否」來作答。

五、楊立蘭編製「國中生參與隔宿露營班級氣氛量表」

該量表係楊立蘭(2015)採五點量尺編製共 16 題,分為「教師支持」、「同 儕支持」以及「內聚力」三個構面,解釋總變異量為64.672%,Cronbach’s α 係 數值介於 .864~ .869。

綜合以上所述,班級氣氛係指教師與學生在班級社會體系中,經過一段時間 交互作用後所形塑出的共同價值觀與氣氛。本研究著重在國中生在參加完隔宿露 營後知覺同儕與師生間的互動及人際關係,與楊立蘭(2015)的層面相同,皆為 探討學生參與露營活動後知覺班級氣氛,且量表年代為目前最近期,因此引用楊 立蘭(2015)編製班級氣氛量表,分為教師支持、同儕支持及內聚力三個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