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現代漢語動詞相關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討動補結構,應先對動詞類文獻進行探討,再延伸至動詞複合 詞的討論;而且因為動詞在句子中表達動作行為,通常是句子的主要成分,關於 動詞的研究相關豐富,研究範圍也非常多元。

考察漢語動詞的相關研究,有的研究主要聚焦動詞的定義(朱德熙,1982;

劉月華等,2001;趙元任,2002),也有不少與動詞相關的語法討論(Tai, 1984;

戴雪梅,2000;袁毓林,2003;趙靜雅,2009),還有豐富的研究討論漢語的動詞 分類方式(朱德熙,1982;Tsao, 1996;呂叔湘,1999;Huang et al., 2000;劉月 華等,2001;稅昌錫,2005;鄧守信,2005;Li and Thompson, 2014;沈家煊,

2015),近年來也有一些研究期望從不同方面達到預測動詞的趨向,有助於語言 的自動剖析(張麗麗、陳克建,1999;劉洪超等,2018)。

關於動詞的定義,朱德熙(1982)認為動詞通常在句子中作為謂語成份,但 在某些情況下,動詞在句子中也能作為主語或賓語成份。在這基礎上,劉月華等

(2001)和趙元任(2002)提出,動詞可以受到「不」或「沒」否定動作。

從語法的角度切入探討漢語動詞成果也相當豐碩。戴雪梅(2000)討論動詞 重疊式的語義意義,該研究認為動詞重疊主要用來表示短時、反覆、持續以及持 續的狀態,其中又以短時為主要功能。Tai(1984)在基於 Vendler(1957)對動詞時態 的劃分上,分析漢語動詞的時態結構,並且比較中英文的差異。袁毓林(2003)

從語法角度討論動詞的論旨角色(thematic role),試圖建立一套漢語的論元劃分

方式。趙靜雅(2009)以語義表徵切入討論動補結構的論元機制,其研究成果發 現,語境對於動詞的論元角色語義有重大影響,進一步影響了動補結構後的賓語 成分。

而由於漢語不像印歐語系有明確的形態變化(呂叔湘,1999;朱德熙,1982), 所以漢語中的動詞和形容詞界線模糊,這造成語法分析的困難,也成為外語學習 者在初期學習過程的困難(鄧守信,2005)。有鑑於此,漢語的動詞分類一直是 重要的研究議題。

有關於動詞的分類,主要可從語法的角度以及語義的角度討論分類。從從語 法的角度探討動詞種類,朱德熙(1982)、呂叔湘(1999)、劉月華等(2001)還 有Li and Thompson(2014)從動詞後是否能接賓語,主要分為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 詞;沈家煊(1995)從語法功能的角度將動詞分為有界和無界兩類;Tsao(1996) 根據論元數、論元種類、論旨角色以及特殊限制,把動詞分為十四大類別;稅昌 錫(2005)在沈家煊(1995)的研究基礎上,試圖以「有界」和「無界」將動詞 分為七類;同樣從語法特徵分類,趙元任(2002)將動詞分為九類,而鄧守信(2005)

融合教學語法的概念,把動詞分為三類。再從語義的角度看動詞,Huang et al.

(2000)從動詞的內部語義討論,並且提出動詞詞義表達模式;屈承熹(2005)從 語法揉合語義一同探討動詞的分類;沈家煊(2015)分析漢語詞類系統目前的問 題,試圖提出一種更貼近漢語的詞類系統。

近年來隨著跨領域研究的盛行,也有越來越多研究關注在自然語言處理的相 關研究。張麗麗、陳克健(1999)藉由語料庫探討動詞內部結構和語法功能分佈 的關聯,提出判斷準則,最後強調語義的重要性;劉洪超等(2018)基於語義特 徵建立構詞向量,並且嘗試建構事件類型的預測模型,其預測準確率最高可達 73.6%,可提供未來相關研究預測模組。

從上述與動詞相關的研究,可見漢語的動詞在各方面有值得討論的議題,研 究成果相當豐富。接下來回顧文獻將依序從動詞的語法特徵,整理先前研究各界 對於現代漢語動詞的看法,確定何謂動詞,然後從動詞的定義又可發現各界對於 動詞分類的切入角度不同,因此將接續討論關於動詞的分類方式。

一、動詞語法特徵

動詞就是表示動作行為的詞類,大多時候在句子裡擔任謂語的角色,但現代 漢語中的謂語也包括了形容詞,這導致詞類劃分上往往容易造成動詞和形容詞的 模糊。本節回顧前人的文獻,整理關於動詞的特徵,以利後續的分析。

趙元任(2002)認為,廣義的定義中,動詞除了能在句子中當謂語成分,包 含謂語中心的都稱為動詞,動詞還能接受否定詞「不」或「沒」修飾,但廣義的 定義中將包含了形容詞的使用,本研究認為必須再進一步從語法特徵或是其他方 式切入。

朱德熙(1982)認為,在謂語中,動詞和形容詞的區分可以從語法特徵方面 進行討論,其分類方式依據謂語成分前是否可以接受「很」字的修飾,以及謂語 成分後是否能接其他的賓語成分。動詞則只要符合其一條件就好,無論句中謂語 成分後是否帶有賓語,無法接受「很」修飾,皆會列為動詞,而如果能謂語後夠 帶賓語成分,無論是否接受「很」的修飾也是動詞;典型形容詞的的條件是謂語 成分前可以接受「很」的修飾,而且謂語成分後不能接受其他的賓語成分,以例

(6)與例(7)說明典型的形容詞「白」。關於謂語的劃分方式,詳細列於下表二 -1以及舉例說明。

(6) 他的皮膚很白。

(7) *他的皮膚很白色。

表二- 1:動詞和形容詞的劃分標準

加「很」修飾 帶賓語成分 舉例(朱德熙,1982)

動詞 V V 想、喜歡、害怕

動詞 X V 唱、看、說、買

形容詞 X X 醒、醉、病、死

形容詞 V X 大、白、近、漂亮

上表二-1是朱德熙對於謂語成分的分類初步劃分了動詞和形容詞的語法差 異,除了上述的語法特徵外,呂叔湘(1999)以及劉月華等(2001)從其他的語 法特徵分析漢語的動詞。

呂叔湘(1999)和劉月華等人(2001)認為,除了接受否定詞「不」修飾,

因為漢語中的動詞沒有「時」的分別,不像其他語言清楚的動詞時態變化,但可 以帶其他成分產生類似的變化,如貌標記「了」、「著」、「過」,以例(8)舉例,

動詞後帶「過」表示具某動作的經驗,是否可以接受後附加成分的修飾也是動詞 的語法特徵之一。

(8) 他說過這句話。

根據上述前人的研究,動詞可以接受否定詞的修飾,從語法特徵的角度看動 詞與形容詞的,動詞的語法特徵彈性較大,舉例來說,動詞前是否可以帶修飾詞

「很」,以及動詞後是否能接賓語成分或時貌標記,這些特徵不必完全滿足才可 成立。

本研究為了探討動補結構「V+完」和「V+好」的異同,先釐清動詞的語法 特徵,由於在後續的分析中將分析動補結構,所以接下來將回顧動詞分類的相關 研究,以利後續的分析。

二、動詞分類相關研究

動詞是在句中擔任謂語的詞類,其主要功能是說明動作行為,但因為漢語的 動詞沒有明確的形態變化,關於動詞的劃分研究成果豐富,但分類方式及數量卻 不盡相同。像是沈家煊(1995)、Tsao(1996)、趙元任(2002)、稅昌錫(2005)與 鄧守信(2005)從語法功能的角度劃分動詞種類,朱德熙(1982)、呂叔湘(1999)、 劉月華等人(2001)與 Li and Thompson(2014)依照動詞後是否能帶賓語成分主要 分為兩大類。以上仍然皆從語法的角度分類動詞,近日,越來越多研究關注在語 義對於詞彙及語法結構的影響,而 Tai(1984)和 Huang et al. (2000)從語義的角度 看動詞內部結構,進而分為數類。以下將回顧前人的研究,比較各研究的差異並 且選定本研究分析動詞的切入角度。

沈家煊(1995)認為,在人類的認知中具有「有界」和「無界」的對立概念,

這也將在語法結構上實現,例如事物在空間上有有「有界」和「無界」,而動作是 作動詞(action verbs)能夠進入把字句,而且動作動詞後能夠帶有不同的時貌標 記修飾,可是動作動詞前無法帶有「很」的修飾,狀態動詞(state verbs)的否定 形式僅能接受「不」的修飾,變化動詞(process verbs)的否定形式以「沒」修飾。

上述是從語法分類動詞,按照動詞後是否能接賓語又可分為及物動詞和不及 物動詞(朱德熙,1982;呂叔湘,1999;劉月華等,2001;Li and Thompson, 2014)。

及物動詞即為能在動詞後帶賓語成分,不過朱德熙(1982)認為,這並非代 表及物動詞必須以帶著賓語的形式出現,有的時候在句中可以不出現賓語。以「離 婚」一詞舉例,在簡短快速的回答中也可以只說「離(婚)」、「不離(婚)」,或是

當該動詞後的賓語已在句中出現,在語義不會產生歧義的情況下,此時就能轉換 成其他形式的呈現,如例(9)。

(9) 他是今年離的婚。

呂叔湘(1999)和劉月華等人(2001)認為,及物動詞後的賓語不僅可以是 動作的接受者或對象,有些動詞後的賓語還帶有使動語義在之中,以「上藥」一 詞說明,此時「上」的語義是「加在表面或接觸面」,此時「上」就是及物動詞。

劉月華等人(2001)又依照後所帶的賓語進行動詞的細項分為體賓動詞、謂 賓動詞與雙賓動詞。體賓動詞就是動詞後帶名詞、代名詞或數量詞,因為這些賓 語成分又稱為「體詞」;謂賓動詞後的賓語是動詞或形容詞,但要注意,有的動 詞後能夠帶體詞賓語和謂詞賓語,在漢語中並非強硬只能接受某一類的賓語,有 些動詞後的賓語成分甚至可以是一個短語或句子。雙賓動詞就是動詞後接兩個賓 語成分,以例(10)說明,動詞「給」,第一個賓語是接受動作的「你」,第二個 賓語是與動作相關的物品「錢」。

(10) 父母給你錢去旅行,你別亂花!

Li and Thompson(2014)則是將動詞後帶有兩個賓語的及物動詞獨立分為雙賓 動詞,動詞後的兩個賓語分別稱直接賓語和間接賓語,而且雙賓動詞的出現主要 也是受到語義的影響,因為在漢語中,語義清楚的情況下是可以不帶直接賓語說 明的。

以上說明動詞後帶有賓語成分的及物動詞,接下來是不及物動詞的相關討論。

所謂不及物動詞即動詞後不能帶賓語,但其實不及物動詞後是可以接受某些特定 類型的賓語(朱德熙,1982;呂叔湘,1999;劉月華等,2001),根據不及物動詞 後所帶的賓語種類又分為數個不同的次類。

所謂不及物動詞即動詞後不能帶賓語,但其實不及物動詞後是可以接受某些特定 類型的賓語(朱德熙,1982;呂叔湘,1999;劉月華等,2001),根據不及物動詞 後所帶的賓語種類又分為數個不同的次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