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 產業變遷與現況 (2003, 2004, 2005) 育成低需冷性品

種‘台農1號’(明福 梨)、‘台農種苗2 號’(蜜雪梨)及‘台 農3號’(玉金香) (1992, 1995, 2003) 1890 (2003, 2004, 2005) 育成低需冷性品

種‘台農1號’(明福 梨)、‘台農種苗2 號’(蜜雪梨)及‘台 農3號’(玉金香) (1992, 1995, 2003) 1890

B. 2013 年全國栽培面積 5,786 公頃,西 部平地栽培面積3,597 公頃(62 %);全 國產量 109,105 公噸,西部平地產量 73,312 公噸(67%);全國產值 48.0 億 元,西部平地32.2 億元(67.2 %)。西部 平地主要生產區域為臺中、苗栗、新 竹及彰化等地。

C. 2013 年 止 鮮 梨 果 進 口 量 與 產 值 為 10,953 公噸及 20,246 千美元;而出口 量與產值為171 公噸及 355 千美元。

2. 品種改良與栽培技術改進:

A. 除早期之引種外,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以日本高需冷性梨(「幸水」及「豐 水」,♀)與「橫山」梨(♂)為親本,育 成低需冷性(200~300 小時)之「臺中 1 號」 (福來梨,2003)、「臺中 2 號」 (晶 圓梨,2004)及「臺中 3 號」 (晶翠梨,

2005)。

B. 農 試 所 以 日 本 高 需 冷 性 梨 ( 「 新 世 紀」,♀)與「橫山」梨(♂)為親本,育 成低需冷性之「台農1 號」(明福梨,

1992)、「台農種苗 2 號」(蜜雪梨,農 試所與種苗場共同發表1995)及「台農 3 號」(玉金香 2003)。

C. 臺中東勢農民張榕生氏於 1976 年成功 研發高接梨之始創技術(「新世紀」/

「橫山」梨),奠定平地生產高需冷性 梨、得以提早產期之基礎。

D. 以二次催芽(twice bud-forcing)(9 月上 旬、2 月下旬)於平地生產 5-7 月高需 冷性梨及「橫山梨」之倒頭梨與不知

春梨(即一年兩收模式)。

E. 部 份 高 接 系 統 之 接 穗 新 梢 ( 副 梢 , bourse shoot)經抑制生長以促進花芽 分化及適當冷藏以打破休眠,可為翌 年接穗來源。

F. 高接系統之副梢不必疏除,應有益於 果實生育及減少生理障礙的發生。

3. 產業面臨之問題:

A. 育成之新品種,尚未全面推廣,仍無 法取代高接系統。

B. 山地夏季氣候不穩,雨水多而病蟲害 嚴重,果園經營與管理日趨困難,面 積逐漸縮減。

C. 平地雖有高接系統,但國產梨穗供量 不足,須年年自日本(少量中國)進口梨 穗 (2014 年進口 118,400 公斤,價值 48,735,488 元)。梨穗的量、質不穩定,

亟需建立安全供穗系統。

D. 平地梨於夏末-秋初常因高溫逆境造 成葉片提早老化及花芽鬆動、消蕾等 問題;如遇秋颱,常因落葉而解除芽 體 之相 對休眠(paradormancy)而提早 萌芽開花,致使生長週期紊亂。

E. 高接梨果於夏季易因高溫逆境而產生 梨蜜症(water core)、裂果或果肉褐變 等生理障礙。

F. 高接時期常逢寒害而需翻刀(農委會 即將自 2015 年 11 月起試辦高接梨作 物保險)。

G. 生產成本高(2013 年寄接梨成本 35.5 元/公斤,山地高需冷性梨 29.1 元/公

斤)。

4.進行中或未來可能之研究方向:

A .持續育種,以早生、低休眠性、果肉 細緻、紅皮或特殊風味、耐逆境、果 實耐貯運與病蟲害、自交親合與易形 成花芽等為目標。

B. 考慮成立梨穗專區:過去已有若干成 果,但考量山地果農意願(仍採果、穗 共養模式;文化大學與臺灣大學已證 明梨穗花苞品質與當年之著果量呈負 相關)、氣候、收益、國土保安及平地 果農相信日本梨穗品質較優等問題,

仍需多方配合與努力。

C. 改良高接系統之供穗模式,另於西部 平地生產梨穗:

a. 加強梨花芽分化與發育、休眠生理 與果實生育之研究。

b. 已有東勢、新埔農民針對「如意」

及「蜜雪」梨開發養穗、嫁接自給 自足之栽培系統,惟係以副梢養 穗,其穗之產能有限。

c. 尋求適合本系統之接穗及砧木品 種,並將產區南移。

二、葡萄(Vitis spp.) 1. 產業變遷與現況:

A. 1684 年由中國引入樹勢弱、好乾燥之 歐洲種(V. vinifera),再歷經多次引種 [樹勢強、好濕潤及果實有狐臭味之美 洲種(V. labrrusca)及適應性廣之歐美 雜交種]、成立釀酒契作專區、以修剪 及催芽建立「巨峰」1 年多收技術、開 放洋酒進口中止釀酒契作及育成若干 新品種等階段,目前產業以鮮食葡萄 為主,幾乎僅分布於西部平地(圖 7)。

圖7. 台灣歷年葡萄全國栽培面積之變化(1963 年之前為收穫面積) (資料來源:農業統計年報 2014)

年份

栽培面積(千公頃)

2013 1957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10 2005 2000

B. 2013 年全國栽培面積 2,921 公頃,西 部平地 2,494 公頃(85%);全國產量 97,256 公噸,西部平地 84,301 公噸(87

%);全國產值 49 億元,西部平地產值 42 億元(87%)。西部平地主要生產區域 為彰化、臺中、苗栗和南投等地。

C. 「巨峰」葡萄全國栽培面積為 2723 公 頃(94.5%),「黑后」葡萄為 97 公頃(3.0

%),「金香」葡萄為 51 公頃(1.5%)及

「義大利」葡萄為7 公頃(0.2%)。

D. 2013 年鮮葡萄進口量與產值為 20,999 公噸及49,495 千美元;出口量與產值 為257 公噸及 1,368 千美元。

2. 品種改良與栽培技術改進 A. 育成品種

a. 菸酒公賣局菸葉試驗所育成釀酒品 種「台玉」(「貝利 A」「喜樂」,

紅酒用,1994)。

b. 農試所育成早熟鮮食品種「台農 1 號」(「巨峰」×「中川 1011」,2008)。

c.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育成「臺中 1 號」

(「臺玉」「E0713」,白酒用,

2007)、「臺中 2 號」(「臺玉」

「Muscat Hamberg 」, 紅 酒 用 , 2008)、「臺中 3 號」(「H0545」

「Cardinal」,白酒用,2009)及「臺 中4 號」(「J19052」「臺中 2 號 」, 紅酒用,2013)。

d. 國立中興大學園藝系育成無子鮮食 品種‘竹峰’ (4 倍體,‘巨峰’芽變後 裔,2012)。

B. 產期調節:自 1969 年后里張財、豐原 楊佑、潭子吳錦茂及烏日陳火炎等農 友模擬颱風造成一年二收起,利用水 平棚架系統搭配修剪、催芽打破芽體 休眠及設施栽培(增加積溫)等技術,已 可一年多收,並週年生產,技術已臻 成熟。一年二收是目前最主要栽培模 式,亦利用設施生產春果(5 月)並外銷 日本(一年一收)。

C. 已 利 用 植 物 生 長 調 節 劑 『 鏈 黴 素 (Streptomycin)及激勃素』生產無子‘巨 峰’。

D. 環刻可改善‘巨峰’葡萄夏果著色,且不 影響下季生育與生產,似可推廣,但 冬果期則否,亦不需要。

E. 已建立健康種苗生產系統。

3. 產業面臨之問題

A. 品種單一:主力品種「巨峰」為歐美 雜交之四倍體(CambellⅹCentinial),品 質優良但易脫粒,夏季著色不良,儲 藏性僅中等。應育成無子、穩產、質 佳、不易脫粒、具特殊風味及適應臺 灣濕熱氣候之品種。目前育成之鮮 食、加工品種尚待全面推廣。

B. 勞力缺乏、成本高:鮮食葡萄栽培需 大量人力進行催芽、整穗及套袋等,

而目前鄉村人口老齡化、年輕人不願 意從農,因而勞力缺乏,且生產成本 高(2013 年 36.6 元/公斤)。

C. 須持續無子葡萄之育種:如前述,無 子葡萄生產技術雖已建立,但其品質

與風味隨栽培管理與風土而異,且植 物生長調節劑之施用易造成消費者之 疑慮。

D. 催芽劑之安全性。二氯乙醇(ethylene chlorohydrin or 2-Chloroethanol)、氰滿 素或氰胺(hydrogen cyanamide)為主要 催芽劑,可使萌芽整齊,然均為劇毒

及「石柿」等澀柿(astringency varieties) 於平地種植,日據時代曾引入若干甜柿 (non-astringency varieties)品種,1974 年 再次引入目前甜柿品種(如「富有」、「次

B. 2013 年全國栽培面積 5,451 公頃,西 部平地 2,690 公頃(49%);全國產量 63,694 公噸,西部平地 33,319 公噸 (52%);全國產值 29.8 億元,西部平地 15.6 億元(52%)。西部平地主要生產區 域為臺中、嘉義、苗栗、新竹及南投 等地,多為對環境適應性廣的澀柿。

甜柿雖可在平地種植,但以在中高海 拔(1000~1500 公尺)品質較佳、轉色較 勻。

C. 2013 年鮮柿進口量與產值為 30 公噸 及102 千美元;出口量與產值為 61 公 噸及 218 千美元,為少數出超者,但 極微量。

2. 品種改良與栽培技術改進:

A. 除上述澀柿與甜柿品種之外,農試所 早年蒐集35 個優良柿品種,並於中、

低海拔試種與調查果實性狀,並藉此 評估適合之親本。1996 年曾培育 700 株實生苗,並選出 4 個完全甜柿及 3 個完全澀柿品系。

B.「鑽石蜜柿」為臺灣新興澀柿品種,

產期較晚(10 月下旬~11 月)。

C.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五峰工作站與由國 立中興大學合作,於2013 年獲得具雄 花之‘富有’實生後裔 7 株,並建立甜柿 脫澀基因分子標誌之檢測方法。

D. 1980 年以人工授粉或環刻方式,適度 改善甜柿大量生理落果或隔年結果之 問題,配合套袋,確立甜柿為臺灣柿 產業之重要角色,佔全台柿面積 60

%(其中 75%為「富有」,次為「次郎」)。

E. 國立中興大學建立不完全澀柿(PVA)

「平核無」之脫澀技術(利用二氧化碳 脫澀),亦建立「筆柿」及「牛心柿」

之真空脫澀法。

3. 產業面臨問題:

A. 缺 乏 臺 灣 適 合 平 地 之 本 土 性 甜 柿 (PCNA)品種。柿多僅具雌花而少兼具 雄花,尤以甜柿(僅「花御所」等具少 數雄花)為甚。柿大部份栽培品種為 6 倍體,柿之脫澀基因需為隱性(ast)方 為完全甜柿,故澀柿與甜柿雜交之後 裔仍為澀柿,又其生理落果嚴重,種 子蒐集不易,育種效率不高。

B. 生理落果:此為柿之普遍問題,甜柿 類尤其嚴重。「富有」、「次郎」具單為 結實特性,但仍易落果。如種植授粉 品種如「花御所」、「禪寺丸」(PVNA) 作為授粉樹或以施行環刻,可促進著 果。但臺灣中海拔於花期之氣候不 穩,為著果添增變因。

C. 隔年結果:豐產年常嚴重影響當年花 芽分化之數量,使翌年開花率明顯降 低。

D. 生理障礙:「富有」甜柿易果蒂裂果,「次 郎」易果頂裂果,「花御所」果蒂與果 頂均易裂果;宜避免授粉產生種子而降 低商品價值,但每不能兼顧產量。

E. 傳統脫澀技術存有盲點:傳統石灰水 脫澀處理不僅影響果實外觀及年輕消 費族群購買意願,且常受環境條件之

變動影響脫澀時程及成效,每每造成 品質不穩或其它生理障礙,如水傷等。

F. 甜生產成本高(2013 年澀柿 16.4 元/公 斤,甜柿高達49.3 元/公斤)。

G. 甜柿自中海拔向平地及山地擴展,平 地產期雖早但轉色較差,而山地雖轉 色良好並晚熟,但如海拔>2000 公尺 則無法完全自然脫澀。

H. 貿易競爭:澀柿加工品面臨大陸產品 之衝擊。

I. 蟲害及動物危害:果實蠅及甜柿園受 猴群危害之狀況日益嚴重。

4. 進行中或未來可能之研究方向:

A. 持續引種、育種並提升育種效率:

a. 設法自亞洲其他國家引入優質種原 如類似中國「羅田」、「秋焰」等具 有雌、雄同株異花、休眠性低、耐 濕熱、豐產之完全甜柿品種,並現 有之甜柿品種進行雜交或互交。

b. 進行多倍體育種。

c. 利用分子標誌輔助育種,早期判別 是否為完全甜柿。

B. 減少生理落果或避免隔年結果:部份 澀柿或甜柿雖具單為結果能力,惟其 強弱不一,以人工授粉或種植授粉樹 雖能增加著果,但花粉蒐集不易、成 本增加且果形改變而造成裂果。因 而,持續進行環刻、施以植物生長調 節劑以增加著果及避免著果期萌梢而 造成後期落果有其必要。另一方面,

倘生理落果結束為大年,即應進行疏

果,葉果比約為15-20。

C. 推廣澀柿之真空脫澀技術:如前述,

以石灰水脫澀具衛生疑慮及水傷之問

以石灰水脫澀具衛生疑慮及水傷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