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環境保護的相關議題及實施政策

本節將針對環境教育及環境保護的內涵,環境保護之基本理念及相關公約,

國內外目前面臨的環境問題與相關政策,我國推動民眾環保概念的模式及方法加 以說明。

一、 環境教育及環境保護的內涵

貝爾格勒憲章(Belgrade Charter, 1975)認為環境教育的對象可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是正規教育部份,包括學前兒童、小學、中學、大學的學生和教師,以及 環境有關職業人員;另一部分是非正規教育部份,包括青少年、成人(引自楊冠 政,2003)。臺灣自 1988 年環保署開始實施「加強推動環境教育計畫」,1991 年教育部環保小組亦推動加強環境教育之計畫,將推動環境教育成為一個全民教 育。

教育部在邁向二十一世紀永續發展的環境教育行動策略(1998 年至 2004 年)

草案中,明訂環境問題及環境教育應涵蓋環境保護、自然保育及資源有效利用等 範疇,且涉及人文、經濟、社會與技術等層面;宜有跨學門、貫穿性之整體性議 題。接納民間團體辦理經核定之教學進修課程,例如戶外、鄉土、自然、環境教 育等,善用社會力、開發多元管道等,以彌補正規教育不足。

可見環境教育除了是全民教育,也重視其整體性,對於相關職業人員帶動改 進環境問題的任務相當重視,因為這些人士能夠提供知識及方法引導不同的策 略,使一般民眾,尤其是年幼的兒童能對環境的態度和行為產生良好的改變。

29

(一) 環境教育類別

1977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在蘇俄伯利西(Tbilisi)國際環境教育會議中,對環境教 育所下的定義為,環境教育是在教育的過程中,讓個人認識周遭環境與組成環境 的各種生物,及彼此間的交互作用關係,藉此得到知識、技能與價值觀,更進一 步學習與團體解決現在和未來的環境問題(Engleson & Yockers, 1994/2003)。

環境教育之目的可分為五大類別(Engleson & Yockers, 1994/2003):

1. 覺知(anareness):協助個人及不同群體對於整個大環境與相關議題獲得認 知觀念及敏感度。

2. 知識(knowledge):協助個人及不同群體得到關於整個大環境與相關議題 的各種經驗和基本了解。

3. 態度(attitude):協助個人及不同群體關切環境需有一套價值觀,並願意主 動參與環境改進和保護。

4. 技能(skills):提供個人及不同群體得到辨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 參與(participations):協助個人及不同群體有機會主動參與各階段環境問 題的解決。

環境保護教育的目標並非一蹴可幾的,應把環境的敏感性、知識、問題解決 的技能與各年齡層連結起來,特別是在教育幼兒時,其身教對幼兒具有重大的影 響力,更應特別重視。

(二) 環境保護面向

環境保護教育為科技整合的教育,結合不同領域的研究與學習,包括自然科 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環境本身具備整體性的特質(楊冠政,2003),因而 幼兒的日常活動中,即可融入環境保護教育的內涵。詹詩儀(2012)探討適合幼 兒的環境知識內容,強調幼兒與自然的連結關係,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生

30

活周遭的自然、連結生活使用的物質與自然,及覺察生活周遭所碰到的汙染問 題,可分成不同面向的內容:

1. 自然(nature)

指幼兒周遭的生物體及自然景觀,如:動物、植物等。只有在日常生活能與 自然接觸,才能培養及建立幼兒對自然的態度,與自然的互動,包含親密感與接 觸頻率。親密感是一種與自然的親密連結,幼兒對自然不僅是知識、概念上的了 解,並產生特別的情感;接觸頻率指與自然建立一種穩定且長期的連結關係。

2. 資源(resource)

指讓幼兒了解自己的生活中,每日所需使用、耗費的資源量,對生活習慣、

生活方式中使用資源的情形進行檢討。Wilson(1994)提到幼兒的環境教育目標,

其中之一為認識自然資源的循環、多樣性和相互關聯的概念(引自詹詩儀,2012)。

植原彰指出,買東西時,資源運用的動作就開始進行了。首先,會成為垃圾,

毫無其他用處的最先淘汰,如購物袋;第二,購買必要的物品,消費者必須站穩 腳步,過自己真正想要的消費生活,才不會被廣告策略牽著鼻子走;第三,只買 必須的份量,絕對不多買,囤積反而花費更大(植原彰,1997/1999)。讓資源做 最大的運用,最小的浪費。

現代幼兒多半無法體會人類必須靠著和大自然和平共存才能存活到現在,有 一部分是我們人類和大自然共同創造出來的半自然,如:農田、牧場等。幼兒的 實際生活也徹底和自然或半自然分離了,因此更不容易體會自然資源的珍貴。

3. 問題(problem):

指幼兒經驗生活周遭的汙染環境,其中的關鍵在於如何幫助幼兒發現自身與 環境的連結關係,從中引導幼兒有具體的作為,有正面、積極的態度來面對,非 一味地給予負面訊息。植原彰提出將垃圾再度變成製品叫作「廢物利用」,回歸 到素材者稱為「再循環」,回歸至原料者為「資源回收」,往右的箭頭越短,表

31

示能源成本及新資源消費額越少(植原彰,1997/1999),如圖 2-2-1。因此,面對

「垃圾如何處理?」的問題時,最好先考慮是否能廢物利用,其次考慮再循環,

最後才考慮資源回收。

圖 2-2-1 資源的流通

資料來源:植原彰(1997/1999)。環境教育-就從老師開始吧(頁 180)(邵明宗 譯)。台北縣:稻田。

4. 地球生物圈(biosphrer)

指人與生物間彼此相互依存的關係,目的為了解世界的多樣內容,且相互影 響著人們。但對幼兒來說,這是個抽象、模糊的概念,較不易理解,但是卻牽連 整個地球環境。詹詩儀(2012,頁 73)整理提出在引導幼兒學習時,有十一項實 施原則,包含:

(1)幼兒的學習建基在具體經驗(感官體驗); (2)幼兒的玩具取材於自 然;(3)讓幼兒在自然中自由探索(遊戲);(4)與幼兒的生活結合;(5) 考量幼兒需求、興趣和動機;(6)在適切考量安全因素下,鼓勵幼兒戶外 體驗;(7)環境教育內含融入幼兒生活及課程;(8)鼓勵親子共學;(9)作 為幼兒學習的楷模;(10)營造溫暖的學習氛圍;(11)引導幼兒思考。

由上述內涵得知,幼兒階段的環境態度及行為來自幼兒在直接接觸自然或間 接接受環境教育的過程中形成。自然教育家 Joseph Cornel 認為大自然的啟迪對成 長中的孩子特別有價值,因此藉由與自然互動的遊戲,可以激發歡樂的、清澈清 朗的洞察力與經驗,並從中了解生態學(Cornel,1966/2005)。研究指出學童的

消費

(穿著)

素材

(布、線)

原料

(棉花)

產品

(衣物)

廢物利用 再循環

資源回收

32

環境知識、態度與行為呈現正相關(朗亞琴、雷文古、張森源,2011;郭家玲,

2010)。家長應給予幼兒多元的自然互動機會,引導幼兒在體驗境中自然形成正 向經驗及態度,學習正確環境行為及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

二、 環境保護之基本理念及相關公約

「環境保護」是當前國際間重要核心議題之一,也是人類與地球共存共榮、

永續發展的一項重要議題。地球上的資源及能源很有限,在各種能源開始出現短 缺之後,先進國家紛紛提出節約能源的口號。美國政府在 1970 年代開始提倡「節 約能源」(energy conservation)和「有效使用能源」(energy efficiency),這並 非建立在較不舒服的生活方式,而是聰明有效的使用能源(王如哲、黃月純,

2011)。

(一) 環境保護之基本理念

聯 合 國 在 2001 年 發 起 千 年 生 態 系 統 評 估 ( The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MA], 2003),目的是依據生態系統變化的後果評估對人類福祉和採取 行動的科學,以加強系統對人類福祉貢獻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評估中提出在過 去的 50 年中,比人類在歷史上任何時期更為迅速和廣泛地改變了生態系統,主要 是為了滿足人們對食物、淡水、木材、纖維和燃料迅速增長的需求。這已導致地 球上生命的多樣性大幅度的減少和不可逆轉的損失,人類活動正在耗盡地球的自 然資本,如石油、天然氣及各種珍貴礦石。生態系統的改變在人類福祉和經濟發 展促成了大量收益,但是生態系統服務退化,若不解決問題,將會大大減少後代 從生態系統獲得的好處。

因此,對於環境保護是植基於「環境基本法」(2002)的基本理念而來的,

分述如下(洪正中等人,2003):

33

1. 永續發展

永續發展理念強調整合發展(development)與保育(conservation)其主要概 念為「需要」及「限制」。「需要」是為了去除貧窮,所以開發與使用自然環境 資源;「限制」是依據現有技術與社會體制,規範對自然環境過度的需求。期許 全球在社會、經濟、工業科技層面或生態層面都能永續經營,環境也能永續發展。

2. 互利共生

人類與整體生態環境之間具備緊密之共生關係,人類對於大自然應抱持敬畏 而非支配的態度。任何生態系的變動,每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因此所有的環境 規劃都應該了解人類可使用之界限,即「與自然共生,尊重自然之生存權」(洪 正中等人,2003,頁 213),不應影響或傷害到其他生物的生存環境。

3. 經濟效益

應用成本分析,考量一些常被忽略,但日益重要的潛在效益,如潛在風險、

社會成本等。經濟發展決策者需要具備前瞻性的眼光與掌握時空關係的客觀分 析,才能讓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

4. 寧適和諧

環境保護的最終目標是追求國人高品質的生活環境,可分五階段達成:(1)

安全的生態:為其他階段的基礎;(2)健康的維護:防止公害問題,如空氣、水、

噪音等汙染等;(3)寧適的環境:使環境更舒適便利;(4)保存歷史性、文化 性之環境:留給子孫更多寶貴的人類文明資產;(5)文化、藝術與美的環境:除 了硬體建設,也應提升精神層次。

5. 全民參與

政府訂定確實可行的環保政策,企業負起減少污染與資源耗損的責任,民眾 參與自然生態與環境保護,環保團體號召並結合社會力量,使環保意識形成社會 共識,讓環境保護工作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