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2004 年,美國電影「明天過後」中溫室效應造成全球毀滅的震撼劇情,引起 當時一陣恐慌;2011 年日本 311 大地震,海嘯倒灌福島第一核電廠引爆核災,讓 同樣擁有核電廠的台灣憂心不已。大自然的反撲,讓脆弱的人類無法承受,我們 必須思考,甚麼是我們要重視的?甚麼是我們應該做的?而這些思考的方向則引 發研究者希望探討的的部分。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 為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第三節為名詞解釋;第四節為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從全球的觀點來看,自然生態與環境保護的議題持續不斷,本節分別從臺灣 的環境保護概況及臺灣的自然生態觀點,提出進行本研究議題的源起。

一、 臺灣的環境保護概況

當人類登陸月球,我們才知道,原來地球只有一個,且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 的數據顯示全球人口到 2013 年 1 月 4 日,全世界有 70.57 億的人口(維基百科,

2013)。世界上的所有事物依賴著地球所提供的資源生存著,從有人類開始,我 們取之於自然,用之於自然,曾幾何時,人類雖然繼續消耗著自然資源,卻開始

2

遠離自然,不但自以為是的生活著,製造了空氣汙染、水質汙染、化學污染,還 開始厭惡這些髒亂,並警告下一代,那些地方很髒,不要過去。

國內證嚴法師常說:「走路時腳要輕,踏上土地要怕地會痛。」Dudley, Higgins-Zogib and Mansourian(2009)提出宗教信仰可以成為保護野生物種的方式 之一,透過信仰產生的態度,讓人們將自然聖地形成保護區。陳玉峯(2011)分 析一些宗教團體試圖從生命價值切入,探討臺灣隨時面臨大劫難,包括了天災與 人禍,如同證嚴法師曾說:「要改變氣候,就要先改變人心。」(引自陳玉峯,

2011)希望人類對自然環境建立一個新價值。這片支撐著人類,哺餵著萬物的大 地,如果人類在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都有為大地設想的同理心,地球上的世世代代,

才能永續生存下去。重視地球的聲音開始出現,提醒著我們,要好好的保護環境,

珍惜自然生態了。我們也開始思考,為了和大自然,包含地球、環境永久共生,

人類必須思考、檢討和實踐對自然界最有益的事(植原彰,1997/1999)。

擁有福爾摩沙美稱的臺灣,經過百年來的開發,我們知道,她已經開始改變 了,當齊柏林導演在 2013 年 11 月將電影「看見台灣」推向國際舞台,讓全世界 都看見這個寶島的美,也同時看見了人為的迫害,對於山林、河川、海洋造成難 以彌補的傷害。研究者曾在 2012 年先後登上雪山及嘉明湖,站在臺灣百岳之上,

那一刻,那樣的高度,我受到的心靈震撼與喜悅,讓我忘卻路程的艱辛,與身體 的疲憊。我們希望環境保護的議題能在所有人的心中播下種子,開始重視環保行 動,讓節約能源及、減碳行為等隨手做環保的習慣逐漸成形,我想,要先讓臺灣 人為身在臺灣感到幸福。

每年逐漸上升的年均溫,提醒我們溫室氣體排放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原 因,臺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名列全球前 30 名。環保署在 2006 年研擬溫室氣體減 量法,因此 2010 年,臺灣各類溫室氣體排放量已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行政院環 保署,2012)。溫室效應及節能減碳的口號終於開始落實在生活中,有越來越多

3

的人們關注到自然環境被過度使用與不受重視。蘇秀枝等人(2012)的研究發現 國小家長對於節約能源與減碳之態度多為正向,但是對於多花一些錢買省電的電 器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等實際行為表現較弱。

幸而,臺灣真的在努力了,政府用心制定與環境保護相關的法規辦法,如:

1999 年的資源回收利用法,2000 年的環境教育法及相關命令辦法,2002 年的環境 基本法,2012 年的空氣汙染防制法,2013 年的廢棄物清理法等;2012 年在行政院 下設「環境資源部」法規研擬、督導及考核環境與自然資源政策、制度,環境影 響評估與環境教育之政策規劃,對環境影響重大的政策與法案中落實「資訊公開」

與「民眾參與」等原則,架設相關的網站提供民眾搜尋相關的資訊或各種環境保 護與自然生態活動。而這一切目標要達成最關鍵的是,如何喚起民眾主動關心自 然生態與環境保護的相關議題。

凡是與觀念及態度有關的重要內涵,無庸置疑都需要經過長久時間的養成,

時間不夠久,就無法徹底在心中潛移默化改變自己。植原彰(1997/1999)提出一 些看法,首先,必須了解大自然的結構,才能思考怎麼做對環境有利。藉由親近 自然,就會注意到自然的結構;再則,學習人和環境的關連性,體驗活動是不可 缺少的部分;當幼兒能漸漸體會,金錢可以買到很多東西,但沒用的東西就是垃 圾,而垃圾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消失的,所以應該將物品做循環利用,就能進一 步改變自己的生活;這些看法最後的目的,是要培育出能獨立思考及有能力判斷 的幼兒,在他們的心中種下足以影響人生觀及價值觀的種子,隨著年紀漸長,能 為地球做的事也會越來越多,也具有長遠的自然生態觀點。

當世界各國環境相關議題的呼聲越來越高的時候,台灣中小學在九年一貫的 課程改革中加入了「人與自然」部分,且 2012 年幼兒課程活動暫行大綱總目標即 明訂「啟發幼兒關懷環境」,都在在顯示著,人與自然是無法分割的,對於環境

4

議題融入幼兒教育課程中的理念已受到相當的重視,由此可見,引導幼兒體驗環 境是非常必要的。

身為幼兒園教師之一,在帶領幼兒校外教學活動時,發現越來越多的孩子對 於自然環境越來越沒有興趣,常常喊著無聊;周一最常進行的假日分享中,千篇 一律的回答著,看電視、玩電腦或手機 iPad 等。大環境的改變塑造出不敢讓孩子 獨自出門的家長,此現象中外皆然(許愫真,2012;Santos, Pizarro, Mota & Marques, 2013);對於自然環境缺乏接觸機會的孩子,則不容易耐心的去細細體會大自然 一草一木一世界帶來的驚喜。因此,研究者發現,除了教師將自然環境觀察與體 驗融入教學活動中之外,家長所扮演的角色之重要性也不遑多讓。

二、 臺灣的自然生態觀點

研究者在撰寫本文時,有機會至花東縱谷的青陽農場遊憩,這是荒野保護協 會第三任會長生態攝影家葉美青小姐,在花 蓮 縣 棲 地 保 育 學 會 成 立 後 輔 導 於 2012 年 元 月 起 , 開 始 營 造 有 機 農 業 耕 作 及 蝴 蝶 棲 地 等 體 驗 教 學 活 動 , 有 幸 聆 聽 葉 美 青 小 姐 的 丈 夫 傅元陽先生作生態導覽。從蝴蝶的棲地開始進入自然 中,發現人類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影響,有時是原先並未預料到的,如:有蝴蝶的 搖頭丸之稱的光葉水菊,近幾年普遍成為校園或農場吸引蝴蝶的蜜源植物,由於 光葉水菊為外來植物,繁殖快速,生態專家憂心破壞生態(黃淑莉,2009)。傅 先生說蝴蝶接觸過光葉水菊的花朵後,對其他植物就興趣缺缺,甚至反應動作也 變慢,因此無法為植物傳播花粉,不但某些植物可能無法繁殖,蝴蝶本身也可能 瀕臨絕種。

又如巴西龜的飼養,幼時的巴西龜模樣討喜,照顧簡易,常常為兒童所飼養,

但是成年之後的巴西烏龜,可以存活數十年,雜食性的巴西龜,對植物性的原生 龜出現威脅性,讓原生龜無法生存。一些放生團體或是不想再飼養的飼主不明就

5

裡地將外來淡水龜放生至大海、溫度極低的山區溪流或湖泊,反而成了動物殺手

(楊駿北,2009)。這些放生行為,打亂了臺灣原本的自然生態系統。再則,還 有如經濟價值極高的蠶,長期以來即為國小學童作為認識完全變態昆蟲的教學媒 介,但是飼養之後,無法自行生存的蠶在丟棄之後只能放任其自然死亡,對於這 些學童來說,這樣的教學是否顧此失彼而顯得不夠完整了。

這些行為或政策的目標其實不一定是的錯誤的,但是可能源自人類的無知或 認知不夠周延,當上位者對於環境保護或自然生態的認識不夠深入,如何能夠教 導我們的下一代正確的觀念去對待環境呢?

在民間,有荒野保護協會、財團法人環保媽媽環境保護基金會、主婦聯盟環 境保護基金會等推動環境保護措施的團體,也有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和台 灣各地大小不一的生態農場、自然生態公園或園區等,除了保護原生動植物,也 提供不同的體驗或導覽活動,目的都是讓更多的人重視自然環境與生態的永續發 展,期望所有在臺灣生存的動植物形成一個生命共同體,加強人與自然、人與人、

人與自我之間的聯結。荒野保護協會認為最好的解說,便是將民眾帶到大自然裡,

讓自然去感動他,並提出一個口號「小小行動 × 我們每一個人 = 改變世界的力 量」,這是一個目標,也是一個期許。

近百年來,許多國家都將自然生態與環境保護列為重要的施政措施,1948 年 在瑞士葛蘭(Gland, Switzerland)由世界各國共同組成的國際性保育組織「國際自 然及自然資源保育聯盟(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and Natural Resources[IUCN] ; 亦 稱 為 世 界 保 育 聯 盟 ( The World Conservation)」首要任務是影響、鼓勵並協助世界各國保育大自然的完整性及多 樣性,確保自然資源能受到公平且合乎生態原則的永續利用(彭國棟,2006)。

彭國棟(2008)認為,自然生態保育是 21 世紀人類的天職。為環境應運而生的減 少溫室氣體排放對策(Yang, Zhang, Shao & He, 2012; Yang, Zhang, Chen, Sh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