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環境識覺之理論基礎

本節旨在探討環境識覺相關理論基礎,首先說明環境識覺的意涵、接著探討環境 識覺的理論,最後則是探討環境識覺的研究層面。

壹、環境識覺的意涵

本小節細究環境識覺之概念,先就「環境」、「識覺」二詞進行概念的分析,再界 定「環境識覺」的意涵。

一、環境的概念

「環境」(Environment)一詞,就中文字義來說,「環」是圍繞、包圍的意思;「境」

是疆界、地方或區域的意思,教育部(2010)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上對「環境」的解 釋為:泛指地表上影響人類及其他生物賴以生活、生存的空間、資源以及其他有關事 物的綜合。另外,根據韋氏辭典(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1987)

的定義:「環境是圍繞人們的事件(circumstances)、物件(objects)或情況(conditions)。」

心理學者則認為:環境常是指個體出生後所能接觸而又影響其身心事物的總和,

所指的「事物」又係指個體自身以外的一切人、物及人與物彼此間的關係而言(楊國 樞、張春興,1969)。因此,環境應為個人或群體所面臨的一切外在事情、條件、狀 態、境遇之總稱。

12

不過,也有學者指出,環境並不只是客觀存在的實體而已(Tuan,1977;王蒲寧,

2005),人類在環境中的角色是要了解環境,並在環境中了解自己,因此,對人類而 言,環境也包含主觀情感的感受(劉鴻喜、陳文尚、林遠航,1996)。

最早提出行為環境觀點的地理學者是 William Kirk,他在1951年發表的《歷史的 地理學及行為環境觀念》一文中,將環境分為現象環境(phenomenal environment)

和行為環境(behavioral environment),現象環境指的是客觀的實質存在環境,包括自 然、經人類創造或改變的環境;而行為環境則是識覺環境(perceived environment),

是經由人們的認知、偏好和價值判斷等構成的環境(王洪文,1991)。

1965年,Harold 與 Margaret Sprout(史普奧夫婦)將環境區分為實際環境與心 理環境,並且認為人類的價值觀、偏好、心情、態度、選擇和決策,是由一些意象和 概念所交織而成、相互作用的結果,意象和概念的產生則來自個人選擇性的從環境所 接受的資訊及個人的價值、記憶及經驗架構(施添福,1980)。

茲將其他國內外學者對於環境的概念評述,彙整如表 2-1。

表 2-1

「環境」的概念彙整表

研究者(年代) 環境概念的論述

Phillar(1988) 主張環境的概念涵蓋物質、社會及文化三個層面,其中物質環境 主要由人造環境和自然環境所組成;社會環境包含各種組織層次 的人際關係網路,而物質環境和社交環境皆受文化價值、規範、

知識、信念及社會互動模式之影響。

沈中仁(1976) 環境是人類藉以生存及賴以生活的空間、及其他事物。

林萬義(1988) 個體自出生以後,與其周圍的人、事、物、情境諸因素,以及諸 因素彼此間交互作用之整體,就稱為環境

曲格平(1993) 環境是指圍繞著人群的空間,即其中可以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人類 生活和發展之各種自然與人文因素的總體。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綜合上述學者的見解可知,環境不只是存在於真實世界的客觀自然環境(物質環 境),還包含了個體與其周圍的人、事、物、情境等諸因素彼此間交互作用的主觀人 文環境(社會環境)。

13

因此,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將「環境」定義為:個體出生後所接觸的客觀自然 環境以及個體與其周圍的人、事、物、情境等諸因素彼此間交互作用的主觀社會環境。

二、識覺的概念

識覺(Perception)一詞源於心理學,心理學稱為「知覺」,根據韋氏字典(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of American Language,1986),識覺(Perception)一詞源於拉 丁文的 Perceptio,其意為感知的行動(Act of Perceiving);Perception 一詞為意識

(consciousness)、覺察(awareness)或透過感官察覺事物或其他訊息的過程。

國內學者倪進誠(2000)指出「識覺」一詞的中文字義,「識」字具有心理學中 許多認知方面的意涵,而「覺」字具有心理學中較多感知方面的意涵,故透過中文字 詞的修正應用,使得 perception 一詞於中文研究時不致產生誤解,並達成整合兩個字 詞的字義。

從心理層面分析,識覺、意識、覺察以及認知(Congnition)有不同的意義與用 法。識覺是指經由感官以覺知環境中物體存在、特徵及其彼此間關係的歷程,或是將 感覺(Sensation)歷程所得的結果加以選擇、匯集、整理組織、歸類、賦予意義等處 裡的過程。感覺是透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等感官經外來的刺激作用形成 神經訊號傳送至大腦的歷程,是一種機械式的生理活動,也是識覺活動的前導。識覺 除了以感覺的生理活動作為基礎之外,還加上心理作用(李執中,1995;張春興,

2002)。Gold(1980)在討論「識覺」(Perception)與「認知」(Congnition)時,認 為兩者使用於不同的用途,原屬於實驗心理學的不同領域,但是兩者隨著時間流逝已 經變得模糊不清了。

識覺(Perception) 放在地理學中來討論時,其觀念和在應用上則含括了心理學

「知覺(perception)」和「認知(cognition)」兩個在程度上有些微差異的意涵,是包 含知覺、記憶、概念和態度等概念的(歐家瑜,2000)。

茲將國內外學者有關識覺的定義,加以整理如表 2-2。

14

15

三、環境識覺的定義

環境識覺(Environmental Perception),也翻譯為「環境知覺」,從環境心理學的 角度解釋「環境識覺」,意指為「把外界環境的訊息透過感官傳入大腦,並由大腦對 包括認知的(cognitive)、情感的(affective)、釋義的(interpretive)及評估的(evaluative)

成分,並在同一時間經由一些感覺形態(several sensory modalities)一起運作。

茲將其他國內外學者對環境識覺提出的概念與評述,加以整理如表 2-3。

16 表 2-3 (續)

徐美玲和 王秋原

(1990)

認為「個人在其『生活宇宙』中,透過感官去接受『環境』所傳遞的 新訊息,並利用過去的知識、經驗和價值觀去整理、判斷並歸納形成 對該訊息的看法」就是環境識覺。

劉鴻喜等人

(1996)

認為環境識覺是「有機體對於所處環境之狀況,企圖連續不斷做完全 接收之過程」。

林郁欽

(2005)

將環境識覺定義為:「人與環境之間基於個人的價值體系對於生活環 境中的特定對象產生的環境意象,進行評價與決策形成環境行為的過 程。」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綜合以上學者對於環境識覺概念的論述,可以發現環境識覺在地理學中著重的是

「人」在環境中的角色。每一個人心中皆有一幅世界的意象,個人的偏好、評價、決 策以及其後的行為皆以這個腦海中的意象為依據,而不是客觀的現實世界(Wood,

1970)。換言之,個體透過感官收取外在環境提供的刺激或訊息之後,再加上往昔的 經驗與學習,而個人的內在特質以及所處的文化特質也會在此時發揮作用,使個體產 生價值判斷,最後再形塑成個體主觀的意象。

故綜合以上學者對於環境識覺的定義,本研究將「環境識覺」定義為:個體透過 感官接收客觀的環境資訊之後,經由其價值判斷系統(包含生活經驗、偏好、想像及 動機的不同)予以篩選、重組過後進而形成自身主觀的意象的心理過程。

貳、環境識覺的相關理論

一、環境識覺的起源

人類與環境間的關係一直是地理學研究主要探討的議題,無論是環境影響人類的 生活,或是人類活動對環境造成衝擊,不可否認的是,人類與環境間的關係是相互的,

是動態不停、彼此作用的,因此如何掌握此兩者間微妙又複雜的關係,一直是困難卻 又值得研究探討的課題(歐陽鍾玲,1987)。

現代地理學成立之初可回溯至 19 世紀末,最早為尋求因果關係並符合邏輯原 則,衍生出環境決定論,著重在研究客觀存在的自然現象。1960 年代末期,地理學

17

經歷了一場「行為革命」,促使地理學者開始回歸人地傳統的研究,更加注意「人」

與環境互動的關係,這種從人類行為的角度,利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探討人類對於週 遭不同空間的反應行為與內在思維的環境識覺,以徹底瞭解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是為行為地理學的核心概念(王洪文,1991)。

行為地理學家企圖利用「人」本身的意象(Image)去解釋與分析人類產生的行 為及其歷經的決策過程,從而深入探究人類的環境識覺與空間行為,藉此徹底暸解「人 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及相互影響。這種嘗試把過去從外在的地理現象或地理事實來探 討地理的問題,轉向從人的本身來看人與環境的關係,揭開了環境識覺與行為研究的 里程碑(林郁欽,2005)。

環境識覺的研究起源於 Barrows 的人類生態學觀點,強調地理學生態分析應以人 類對環境的調適為出發點(張長義,1996)。而有關環境識覺的地理學研究,最早可 追溯到 1947 年的美國地理學者 J. K. Wright,他提出「地理知識論(Geosophy)」:即 以任何或所有的觀點而進行的地理知識研究,他認為地理學除應涉及過去和現在之地 理知識研究,探求其真實與虛幻的部分外,更應納入各階層人物,例如農民、漁夫、

企業經理、詩人、小說家、畫家和其他人等對生活環境主觀的看法(楊雅心,2005)。

換言之,J. K. Wright 認為地理學的研究範圍不再只限於客觀存在的地理環境,而應 同時涉及對於那些主觀顯現於各階層人物腦海中的地理知識、態度、意象與地方的含 意(張長義,1977)。

二、環境識覺的模式

為瞭解人與環境互動的關係,許多學者紛紛提出環境、識覺與行為之間的概念、

模式,企圖解釋人地關係中人類行為及決策與環境的相互影響,以下茲就Downs

(1970)的環境識覺研究概念、Gold (1980)的個人空間認知與行為概念及Golledge 和 Stimson(1987)的社會與環境介面概念等環境識覺理論分述之:

18

(一) Downs 的環境識覺研究概念

最早由Downs(1970)提出了一套環境識覺與行為的研究架構圖,如圖 2-1,用 以說明真實世界提供個體各種的資訊到形成決策並出現行為之間的歷程關係。在此架 構圖中,右半部為「環境」屬性,是可見、易接觸並符合邏輯的過程,可檢證其因果 關係;左半部為「個人」屬性,是不可見、不易接觸且並不一定符合邏輯的因果關係,

最早由Downs(1970)提出了一套環境識覺與行為的研究架構圖,如圖 2-1,用 以說明真實世界提供個體各種的資訊到形成決策並出現行為之間的歷程關係。在此架 構圖中,右半部為「環境」屬性,是可見、易接觸並符合邏輯的過程,可檢證其因果 關係;左半部為「個人」屬性,是不可見、不易接觸且並不一定符合邏輯的因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