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四節 研究工具

為了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鄉土環境識覺與鄉土認同之關係,本研究根據文獻探討 的基礎,參考相關研究工具自行編製「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鄉土環境識覺與鄉土認 同關係之研究調查問卷」,以進行資料蒐集。問卷內容主要分三部份,第一部份為「學 童基本資料」,第二部份為「學童鄉土環境識覺量表」,第三部份為「學童鄉土認同量 表」,茲將本研究問卷編製、計分方式及信效度等分析考驗方式進行說明。

壹、編製問卷與內容

本研究所使用的測量工具「學童鄉土環境識覺量表」係參考蔡明芬(2007)的「鄉 土環境認知問卷」、陳玉馨(2012)的「環境識覺量表」與洪毓珊(2013)的「居民 的環境識覺量表」;「學童鄉土認同量表」係參考蔡明芬(2007)的「鄉土認同態度量 表」、喻如妘(2009)的「鄉土認同量表」與洪毓珊(2013)的「居民的地方感量表」,

並同時參酌經由文獻探討中彙整歸納的相關研究,作為問卷的基本架構後加以擬題,

設計成「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鄉土環境識覺與鄉土認同關係之研究調查問卷」初 稿,問卷初稿編製後,再建構問卷內容效度。

一、問卷內容

本研究問卷的第一部分為「學童基本資料」,第二部分為為「學童鄉土環境識覺 量表」,第三部份為「學童鄉土認同量表」,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 學童基本資料

本研究欲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下之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鄉土環境識覺與鄉土認 同的差異情形,因此本研究問卷第一部份為「學童基本資料」,其編製目的在瞭解國 小高年級學童的基本資料。茲將包含的內容說明如下:

1. 年級:分為(1)五年級 (2)六年級。

2. 性別:分為(1)男生 (2)女生。

69

3. 學校所在區位:分為(1)原高雄市 (2)原高雄縣

4. 就讀學校規模:分為(1)12 班以下 (2)13-24 班 (3)25-36 班

(4)37-60 班 (5)61 班以上

5. 居住時間:分為(1)從出生就居住到現在 (2)讀國小以前搬來本市

(3)讀國小以後才搬來本市 (4)不住在本市(跨縣市就讀) 6. 通學工具:分為(1)步行(2)騎腳踏車(3)坐摩托車(4)坐汽車(5)其他 7. 父親教育程度:分為(1)國中畢業或以下 (2)高中、職畢業

(3)大學、專科畢業 (4)研究所畢業 8. 母親教育程度:分為(1)國中畢業或以下 (2)高中、職畢業

(3)大學、專科畢業 (4)研究所畢業 9. 參訪鄉土景點頻率:分為(1)經常(每半個月至少一次)

(2)偶爾(每個月至少一次)

(3)很少(二個月以上一次)

(4)沒印象

(二) 學童鄉土環境識覺量表

本量表為「國小高年級學童鄉土環境識覺與鄉土認同關係之調查問卷」的第二部 份,問卷目的在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童鄉土環境識覺的情形。本研究依據相關文獻探 討,將鄉土環境識覺分為「實質環境」、「社會文化」及「公共設施」等三個層面,量 表初稿內容分別敘述如下:

1.「實質環境」的題目題號為 1 至 9 號,共 9 題。

2.「社會文化」的題目題號為 10 至 18 號,共 9 題。

3.「公共設施」的題目題號為 19 至 27 號,共 9 題。

70

(三) 學童鄉土認同量表

本量表為「國小高年級學童鄉土環境識覺與鄉土認同關係之調查問卷」的第三部 份,問卷目的在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童鄉土認同的現況。本研究依據相關文獻探討,將 學童生活適應分為「實質環境認同」、「社會生活認同」、「文化生活認同」、「參與社區 活動」及「族群融合認同」等五個層面,量表初稿內容分別敘述如下:

1.「實質環境認同」的題目題號為 1 至 8 號,共 8 題。

2.「社會生活認同」的題目題號為 9 至 16 號,共 8 題。

3.「文化生活認同」的題目題號為 17 至 24 號,共 8 題。

4.「參與社區活動」的題目題號為 25 至 32 號,共 8 題。

5.「族群融合認同」的題目題號為 33 至 40 號,共 8 題。

二、填答及計分方式

本問卷的第二部分「學童鄉土環境識覺量表」採用 Likert 五點量表設計,由受 試國小高年級學童在「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五個層級中,分別給予 1 分、2 分、3 分、4 分、5 分,得分愈高表示學童鄉土環境識覺愈高。

本問卷的第三部分「學童鄉土認同量表」,作答及計分方式亦為 Likert 五點量表 的計分方式,由受試國小高年級學童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五個層級中,

分別給予 1 分、2 分、3 分、4 分、5 分,得分愈高表示學童鄉土認同程度愈高。

三、建構內容效度

問卷初稿題目編擬後,為使問卷更切合本研究需要,經指導教授的指正,再透過 專家學者與相關領域的實務工作者如表 3-4,審閱問卷內容 (詳見附錄一:專家效度 問卷),將題目作適當修正,建構本問卷的內容效度後,形成預試問卷。

71 表 3-4

協助審閱問卷專家名單

編號 服 務 單 位

A 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教授 B 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教授 C 高雄市國教輔導團課程督學 D 高雄市東光國小學務主任

E 美和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 註:本表依姓名筆畫排列

綜合歸納專家的審查意見後,在問卷第二部分「學童鄉土環境識覺量表」中刪除 3 題,另增加 3 題,語句修正後共保留 27 題,在問卷第三部分「學童鄉土認同量表」

中刪除 2 題,增加 2 題,語句修正後共保留 40 題(詳見附錄二),並增加第四部份 3 題複選題。統整各專家學者意見後,再與指導教授討論以發展本研究的預試問卷(詳 見附錄三)。

貳、問卷預試實施與分析

本研究問卷初稿經建構內容效度修改編製成預試問卷,預試問卷回收後,以 SPSS for Windows 17.0 版套裝軟體進行效度分析及信度分析。

一、預試樣本

本研究採用立意取樣方式,選取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預試樣本對象,預試問 卷共發出 166 份,回收 166 份,回收率 100%,剔除廢卷數 2 份,有效問卷為 164 份,

依序進行項目分析、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以建構本研究正式問卷。

二、項目分析

項目分析是以預試問卷題目為對象,逐題分析其可用程度。本研究使用「極端組 檢驗法」、「相關分析」和「項目去除之α 值」三種方法作項目分析。

72

(一)極端組檢驗法(CR 值)

首先對受試者量表的總得分,依高低順序排列,選取問卷總分高、低分組各 27

%,再分別針對兩組各題的平均數逐題進行 t 考驗,計算出各題的決斷值(CR 值),

以作為試題鑑別度的指標,CR 值愈大者,代表該題高低分組差異性愈大,亦愈具有 鑑別度,CR 值大於 3.0 且差異達顯著水準.05 以上者,表示該題目可以有效鑑別高低 分組的得分情形,而予以保留(吳明隆,2012)。

(二)相關分析法

相關分析法旨在逐題計算問卷中各題目的得分與問卷量表總分之間的相關情 形,若各題目的得分與量表總分之間的相關係數在.30 以上,且達統計顯著水準,即 顯示該題目與量表總分之間具有關聯性,則該題目應予以保留,若單一題目相關係數 未達.30,則該題即可以考慮刪除(吳明隆,2012)。

(三)項目去除之α 值

本研究以題目刪除後的α 係數來瞭解問卷各試題的內部一致性。刪除某一題項之 後,量表的內部一致性α 係數相對的會變小,反之若刪題後 α 係數變大,則此題項所 預測量的行為或心理特質與其餘量表題項所預測量的行為或心理特質並不同質,故可 考慮刪題(吳明隆,2012)。

研究者將「學童鄉土環境識覺量表」及「學童鄉土認同量表」的預試問卷資料進 行項目分析,得知其總量表內部一致性 Cronbach α 係數分別為 0.880 及 0.957,以 下將其分析結果分別整理如表 3-5 及表 3-6 所示:

73

74

75

在「學童鄉土環境識覺量表」部分,研究者將有效預試問卷進行項目分析,結果 如表 3-5 所示。根據項目分析結果發現,與量表總分之相關(r)介於-.006 和.653 之 間,項目去除之α 值介於.871 到.889 之間。第 6、9、14 題的 CR 值和相關係數皆未 符合選題標準,刪除第 6、9、14 題之後其餘題數的 α 值均提高,故予以刪除;第 7、

8 題的 CR 值和相關係數雖均符合選題標準,但考量刪除第 7、8 題後,其餘題數之 α 值均可至.881,故刪除之。

在「學童鄉土認同量表」部分,研究者將有效預試問卷進行項目分析,結果如表 3-6 所示。根據項目分析結果發現,與量表總分之相關(r)介於.136 和.797 之間,項 目去除之α 值介於.955 到.959 之間。第 21、39 題的 CR 值和相關係數皆未符合選題 標準,刪除第 21、39 題之後其餘題數的 α 值均提高,故予以刪除;第 27、40 題的 CR 值和相關係數雖均符合選題標準,但考量刪除第 27、40 題後,其餘題數之 α 值均 提高,故刪除之。

依據上述項目分析摘要表 3-5 及表 3-6,「學童鄉土環境識覺量表」決定刪除第 6、

7、8、9、14 題,剩餘題數 22 題;「學童鄉土認同量表」決定刪除第 21、27、39、40 題,剩餘題數 36 題。

三、因素分析

本研究預試問卷經過項目分析後,先檢驗 KMO 取樣適當性檢定與 Bartlett 的球 形檢定與共同性指數,以判斷是否適合進行因素分析。在「學童鄉土識覺量表」部分,

以刪題後的 22 題量表進行因素分析,其 KMO 值為.809,表示題目間有共同因素存在,

Bartlett 的球形檢定值達顯著水準 ( p<.001),適合做因素分析。第一次因素分析是以 相關矩陣估計共同性,採用主成份分析法,以最大變異法進行直交轉軸,量表中特徵 值大於 1 的層面有 6 個,多於原本設計的 3 個層面;於是將層面強制設為 3 個層面,

進行第二次因素分析,並刪除第 19、26 題與原層面不符的題目,再進行第三次因素 分析。接著又刪除第 13、20、27 題與原層面不符的題目,進行第四次因素分析。「學 童鄉土識覺量表」共經四次因素分析後,最後所萃取的三個因素之特徵值均大於 1,

並得以解釋「學童鄉土識覺量表」總變異的 52.741 %,分析結果摘要詳見表 3-7。

76 表 3-7

「學童鄉土環境識覺量表」預試問卷之因素分析摘要表 預試

題號

正式 題號

因素負荷量

公共設施 社會文化 實質環境 共同性

24 1 .802 .695

23 2 .760 .605

22 3 .693 .571

25 4 .620 .454

21 5 .560 .394

10 6 .746 .563

17 7 .745 .644

11 8 .740 .568

18 9 .676 .566

15 10 .473 .262

12 11 .450 .391

16 12 .433 .508

3 13 .834 .715

4 14 .662 .481

1 15 .652 .573

2 16 .641 .546

5 17 .561 .431

特徵值 3.113 3.053 2.800 解釋變異量(%) 18.314 17.959 16.469 累積解釋變異量(%) 18.314 36.272 52.741

在「學童鄉土認同量表」部分,以刪題後的 36 題量表進行因素分析,其 KMO 值為.926,表示題目間有共同因素存在,Bartlett 的球形檢定值達顯著水準 ( p<.001),

適合做因素分析。第一次因素分析是以相關矩陣估計共同性,採用主成份分析法,以 最大變異法進行直交轉軸,量表中特徵值大於 1 的層面有 8 個,多於原本設計的 5

適合做因素分析。第一次因素分析是以相關矩陣估計共同性,採用主成份分析法,以 最大變異法進行直交轉軸,量表中特徵值大於 1 的層面有 8 個,多於原本設計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