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一章 緒 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鄉土環境識覺與鄉土認同之關係。本章共 分五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待答問題,第四節為名詞 釋義,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人類從出生開始,便與其生活周遭的環境產生聯結,在十九世紀以前,許多學者 在他們的論文中,已注意到人和地理環境有密切的關係(歐陽鍾玲,1987)。從地理 思想的演進來看,早期的環境決定論,認為人類的文化發展、行為活動,都受到地理 環境的支配與控制,因此不同的空間環境,孕育出不同的人類文化活動;但隨著人本 主義的興起,以人為主的觀念漸漸受到重視,人類發覺環境雖支配著個體,但個體也 逐漸有能力可以改變環境,再加入心理學的觀點,在 1960 年代末發展出行為地理學,

其中「環境識覺」便是主要的研究領域。

環境識覺的研究起源於 Barrows 的人類生態學觀點,強調地理學生態分析應以人 類對環境的調適為出發點(張長義,1996)。而有關環境識覺的地理學研究,最早可 追溯到 1947 年的美國地理學者 J. K. Wright,他認為地理學的研究範圍不再只限於客 觀存在的地理環境,而應同時涉及對於那些主觀顯現於各階層人物腦海中的地理知 識、態度、意象與地方的含意(張長義,1977)。Lowenthal(1961)認為,有關環境 的意象和概念都是由個體的經驗、學習、想像和記憶的合成品。

環境識覺的觀點認為,人與環境在各種主動或被動的互動過程中,依據自我的舊 經驗,選擇吸收外界環境所透露出來的訊息,再透過自我潛在的抽象心智能力,經過 認知、態度、分析,發展出對環境的學習、調適與創造等不同的行為,藉此讓我們能 理解空間環境,並成功的在其間行進。不同背景的個體或群體就有不同的環境識覺。

因此,人類與環境的研究,在行為地理學的研究範疇中,人類對空間的認知、人類在 空間中的行為,以及人類在空間中的活動與自然環境所產生的交互作用等,都是值得 深入探討的議題。

2

目前,有關環境識覺的討論在地理學的領域中有較多的研究篇幅及成果,研究的 範圍多涉及環境災害防治、景觀意象、遊憩行為等,研究對象也多以成人為主,而在 同樣強調心理學及人與環境關係的教育領域,雖然也開始陸續引用環境識覺的理論來 探討學童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但在數量上仍屬少數,因此,運用環境識覺的研究則尚 有探討的空間,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隨著台灣轉型為現代化的社會,人口與資源大量集中都會區,許多人被迫離開熟 悉的地方,遷移至陌生的環境工作或就學。工業化的社會體系,講求效率,高度社會 流動,以及緊張忙碌的生活節奏,也使得人際關係變得冷漠與孤立(傅仰止,1997)。

人與其生活環境逐漸失去原有的和諧,終而形成一種現代人面對生活的疏離感(張春 興,1984;陳秉璋、陳信木,1988)。針對都市化與工業化的精神威脅,已有學者提 出重建鄉土意識的重要性,企圖恢復人─鄉土的情感聯繫(認同與歸屬),增進個人 的自我認同與社會認同(姚誠,1995)。而環境心理學的相關研究也證實個人與生活 環境的正向情感聯繫,有助於人格與行為的正常發展(危芷芬譯,1995;湯志民,1991;

蕭秀玲譯,1991)。

近幾年,學童鄉土教育逐漸受到重視。九十二學年度全國正式實施「九年一貫課 程」,其基本理念內涵強調「鄉土與國際意識」,包括了鄉土情、愛國心、世界觀等,

這些都是鄉土教育的具體內涵。九年一貫課程不但沒有忽視鄉土教育,反而增加了鄉 土教育的彈性,並能符合鄉、鎮、市各級學校發展學校本位課程的理念,顯示鄉土教 育受到極高的重視。鄉土教育的目標,除了鄉土知識的學習外,國內學者咸認為情意 目標的達成,才是鄉土教育的主要目的(杜正勝,1997;吳密察,1997;陳豐祥,1997)。 希望藉由實施鄉土教育,能提升社會大眾對鄉土的認識、關懷、認同與參與等鄉土素 養(姚誠,1997a),以及促使學生對其生活空間進行價值澄清與態度養成(夏黎明,

1993),綜而論之,鄉土教育的主要目標,即在於增進學童對鄉土的認同。研究者現 為國小鄉土語言教師,發現很多學童不僅對自己的母語不熟悉,對於鄉土的認知也很 有限,那麼在此情形下,對於鄉土的認同程度又會是如何呢?研究者現在生活並且服 務於高雄市,2010 年原高雄縣、市合併成為現今的大高雄市,不僅其行政區域範圍 擴大了,整個環境空間的樣貌與其間的生態內涵也更加豐富多元,居處在高雄市的國

3

小學童們對於合併後的家鄉認同情況又是如何呢?這一連串問題引發研究者欲深入 了解高雄市國小學童的鄉土認同情形,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國內有許多學者針對鄉土知識與鄉土認同的相關性做比較探討,如:秦有為

(2001)、李振任(2001)、麥建輝(2003)、賀雅蓉(2003)、解詩汾(2004)、姜孟 佑(2004)、張育欽(2005)、黃義添(2005)、鄭玉平(2006)、邱中良(2007)、莊 智鈞(2007)、趙蓮英(2007)、喻如妘(2009)、尤健維(2011)、林有光(2012)等 等,有研究指出鄉土知識並非影響鄉土認同的唯一因素,而且也並非是絕對 (李美 珍,2010;李振任,2001;解詩汾,2004)。身處於鄉土之中,個人對於周遭環境的 一切人、事、物的認知、感受與評價,亦即對鄉土的識覺,必然會影響個人對鄉土的 情感或鄉土認同(卓世宏,1998)。

認同鄉土進而愛護鄉土的觀念是從小經驗出來的,它並不是長大之後,地理教育 的結果(Tuan,1979;姚誠,1995);是長期生活經驗的累積,是透過直接感官作用而 獲得的第一手知識,較少藉由系統化、符號化的過程而得(夏黎明,1989)。從學童 鄉土環境識覺的角度來探討其與鄉土認同關係的研究甚少,目前,僅有蔡明芬(2007)

和陳羿喬(2013)二篇以北部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的相關研究,得到研究結果並不一 致,蔡明芬(2007)的研究顯示三重市國小五年級學童的鄉土環境認知與鄉土認同態 度均呈現積極正向,且鄉土環境認知與鄉土認同態度具有顯著相關性;而陳羿喬

(2013)的研究則顯示,基隆市國小五年級學童有持平的環境識覺、積極正向的鄉土 態度,但是環境識覺與鄉土態度之間並沒有顯著的關聯存在。兩份研究皆指出學童具 有正向的鄉土認同態度,但是環境識覺與鄉土認同的相關性則呈現不同的結果。由此 可知環境識覺與鄉土認同之間的相關性仍未有定論,值得再研究釐清,此為本研究動 機之三。

綜合上述,本研究將從環境識覺理論出發,藉以探討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鄉土 環境識覺與鄉土認同之現況、國小高年級學童鄉土環境識覺與鄉土認同之關係,並進 一步探討環境識覺對其鄉土認同之預測力,期望研究結果在理論及實務上,都能有參 考之作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