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生態環境導入校園傳統工法與生態工法之評估因子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0-3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6 生態環境導入校園傳統工法與生態工法之評估因子

綜合上述生態工法設計原則設計手法,對於傳統工法與生態工法進行比較,過 去傳統工法以結構物安全性為首要考量重點,其次為經濟性考量、景觀綠美化,往 往忽略了生態性之重要。例如:傳統工法進行結構物施作時運用大量混凝土,無法植 生綠美化;使水生植物無生存棲息地,無法提供良好的植生環境等。

傳統工法與生態工法之最大差異,在於運用自然界本身的調和力,尊重環境中 各生物之生存權利,使環境在人為活動之下兩者能處於平衡狀態,維持與延續生態 系統結構與功能。惟運用生態工法之工程安全強度上則不及運用傳統工法工程之安 全強度,令部分專家學者仍對生態工法的安全性產生懷疑。

生態工法並非施作時需全然採用天然資材,其實是減輕工程造成之生態問題而 衍生之工法,能同時兼顧到「人類」與「自然界」二者間的生存利益。另生態工法 所重視之近自然生態環境,在教育、生態、安全、空間層面中,所能發揮相當功能 及影響,整理如表 2.2 所示。對於影響程度的多寡,須視工程種類、型態、時間、

工法與技術而定整理如表 2.3 所示。

表 2.2 生態工法的功能與影響 層面 功能與影響

教育

1. 環境倫理教育。

2. 人工生態教育。

3 生態技術教育。

4. 環境行為教育。

5.環境價值觀學習

生態

1.自然或多孔隙材質有助於微生物之生活棲息,有助於生物鏈整體之穩 定。

2.改變近地表處環境之微氣候,創造更理想的生長條件。

3.促進腐植質的形成,進而改善地力以孕育更健全的生態園。

4.基地保持穩定水文條件,改良水土性質。

5.提供生物完整棲息地,塑造多元化之物種生態。

6.生態環境之維護與復原:提升環境的復原能力,接受還衝擊的忍耐度 提高。

7.提供遮陰,維持水體溫度之恆定,並可餵食物之來源。

8.水濱植生之枝葉或根莖所交之形成的遮蔽,能作為重要之孵育場所。

9.生態步道:是人工環境下規畫出來讓人行走的生態步道,學習者在環 境中,學到各種知識、技能、情意等,其所處的環境就是生態步道。

1.無障礙校園:要排除現存於校園內對於殘障學生形成障礙的一切措 施,一方面要做到「不以障礙為理由而拒絕入學」,以達到「有教無 類」的理念;另一方面,也要排除校園內的各種有形與無形的障礙,

使障礙學生能夠像一般學生一樣享受各種教育資源,使殘障學生在「最 少限制的環境」中,接受適性化的教育,以充分發揮其潛能。

2.生態安全設施:生態系統穩定和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 務。校園面臨的生態安全形勢依然嚴峻,生態環境十分脆弱資源遭到 破壞,野生動植物和水生生物資源日益枯竭。諸多生態問題的出現往 往是人類長期不恰當的行為所累積產生的結果。對自然和生態災害的 緊急救助能夠在短時間內幫助我們減少損失,但要修復已經受到損傷

安全

的自然系統,需要做長期的努力。

3.周邊生態環境:校園內之歷史軸線-進行景觀重整,其理念更將歷史 人文整合於校園延續聯外水景之都市校園友善界面理念,圍牆去除,

代之以表達科技、生態之水廊道。結合為一公共藝術。此科技、生態 之水廊道推動的理念,結合水資源環境、公共藝術與科技,透過都市 與校園介面之街道生態校園周邊規劃尋找都市生活美學的蹤跡,成為 生態校園都市的代言形式。

4.親水安全設施:校園有親水及水中生物,為學校師生課餘之暇休憩的 好去處,為永續營造舒適安全又美麗景觀,親水環境的營造,對創造 友善生態都會環境及滿足學校自然環境與教學需求而言,具有一定程 度的貢獻。

空間

1.緑化量:因整體規劃而增加之綠化面積及藍帶面積,提供舒適怡人之 休閒空間,同時營造出較多樣之生態景觀環境,對都市生態系統中之 最主要生物-人而言,除提高其生活品質及心靈享受外,也可提供更 豐富之生活、休憩與學習環境。

2.友善校園:對綠色森林學校,充滿巧思規劃及環保意識…等機能發揮,

不禁欣喜羨慕之意油然而生,在這水與綠的森林校園、營造多樣性的 空間感與個性化的場所、感官的體驗及場所的連續性等,在學校各個 角落實踐永續發展的經營觀念,及融入友善校園安全、多元、無障礙 的理念考量。

3.景觀協和:校園生態工法之設計應創造與自然相融之景觀,儘可能維持 自然生態狀況,盡量不改變校園中的生物棲息及景觀現況之連續性與 延續性,使達到和諧的生態狀態,才得以營造出滿足生態功能、環境 需求、景觀融合之自然生態空間。

4.親水可及性:校園除了具有休憩功能外,尚有親水之機能。「親水」是 人與水環境的互動關係,涵蓋了提供校園優美的景觀、滿足人類的情 緒及心裡,以及保育生態體系等多項親水環境機能的內涵。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 2.3 傳統工法與生態工法之比較

傳統工法 生態工法

能源類型

石化燃料,非再生性資源 太陽能為主,非再生性資源為 輔

材料區別 鋼筋、水泥,人工科技材質 各種物種、生態系,自然界取 得之材質

型態及組成 單一化組成 多元化組成

人類社會之定位 與自然區隔 為大自然的一部份

與 其 他 物 種 之 互 動

排斥 共榮共存

校園建置成本 n/a n/a

校園管理成本 n/a n/a

校園永續性 低 高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林鎮洋、邱逸文,2003a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