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AHP 層級分析相對及絕對權重值統計結果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126-135)

第四章 問卷調查分析

4.6 AHP 層級分析相對及絕對權重值

4.6.1 AHP 層級分析相對及絕對權重值統計結果

圖4.5生態環境導入校園相對權重值統計

二、第二層級各項評估準則數據結果

本段分別就以「環境倫理教育」、「人工生態教育」、「生態技術教育」、

「環境行為教育」、及「環境價值觀學習」下之各評估準則數據結果做說明。

(一)「教育」下之各評估準則數據結果

此部分以「教育」做為上層準則,與其所包含的底層準則之間進行重要 性評比。底層準則包括「環境倫理教育」、「人工生態教育」、「生態技術 教育」「環境行為教育」、「環境價值觀學習」。結果顯示「環境行為教育」

對「教育」內容評估的影響性最大,相對權重及絕對權重值各為28.1%、5.67%。

故我們可以發現,從專家的角度,都說明「環境行為教育」是一個優良的生態 環境導入校園不可或缺之因素。 其次為「人工生態教育」相對權重及絕對權 重值各為24.6%、4.96%。在校園設置人工陸生動物棲息,形成生物多樣性溼 地形態,提供淨化成果展現及人工生態教育觀摩效益,讓參觀民眾及學生充 分體驗水質淨化工程成效,並創造生物多樣性自然景觀價值教育。「環境價 值觀學習」相對權重及絕對權重值各為19.2%、3.88%。「生態技術教育」相 對權重及絕對權重值各為18.0%、3.63%。「環境倫理教育」相對權重及絕對 權重值各為10.2%、2.06%。綜合上述之相對權重及絕對權重值;調整理如表 4.16及圖4.6所示。

表 4.16「教育」各評估因子相對權重及絕對權重值統計表 項次 相對權重

(%)

評估因子 相對權重 (%)

絕對權重(%) 排序

1

20%

環境倫理教育 10.2% 2.06% 5 2 人工生態教育 24.6% 4.96% 2 3 生態技術教育 18.0% 3.63% 4 4 環境行為教育 28.1% 5.67% 1 5 環境價值觀學習 19.2% 3.88% 3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圖4.6「教育」相對權重及絕對權重值統計

(二)「生態」下之各評估準則數據結果

此部分以「生態」做為上層準則,與其所包含的底層準則之間進行重要 性評比。底層準則包括「生物多樣性」、「基地保濕」、「生態環境之維護 與復原」、「生態步道」。結果顯示「生物多樣性」對「生態」內容評估的 影響性最大,相對權重及絕對權重值各為34.3%、11.06%。故我們可以發現,

從專家的角度,都說明「生物多樣性」是一個生態環境導入校園不可或缺之

因素。校 園 棲 息地內的生態要達到平衡,一定要有完整的食物鏈,還要考慮 生物生活空間的生物多樣性包括生長空間、生存空間等,因此在施作校園生 態環境時,在材料的選擇上及對往後生物棲息地多樣性之營造具決定性影 響。其次為「基地保濕」、「生態環境之維護與復原」相對權重及絕對權重 值各為22.3%、7.20%。在校園基地保濕是建築基地內自然土層及人工土層涵 養水分及貯留雨水的能力。其基地的保濕性能愈佳,基地涵養雨水的能力愈 好,有益於土壤內微生物的活動,進而改善土壤之活性,維護建築基地內之 自然生態環境平衡。在生態環境之維護與生態環境棲地復育都是同等的重 要,復原生態是用科學的方法恢復遭破壞的族群、群落及生態系。隨著環境 意識抬頭,逐漸喚醒許多人對自然生態系維護的重視,除了物種的保育,大 家開始討論起生態環境,按照自然規律,仿造原始棲地,恢復自然生態及物 種,因此恢復舊有棲地,甚至是建立一個新的棲地,好讓這些保育類的物種,

能在校園重建自然環境中,恢復其族群數量,及其在生態系運轉中應扮演的 角色。「生態步道」相對權重及絕對權重值各為21.2%、6.85%。綜合上述之 相對權重及絕對權重值;整理如表4.17及圖4.7所示。

表 4.17「生態」各評估因子相對權重及絕對權重值統計表 項次 相對權重

(%)

評估因子 相對權重 (%)

絕對權重 (%)

排序

1

32%

生物多樣性 34.3% 11.06% 1 2 基地保濕 22.3% 7.20% 2

3 生態環境之維護

與復原 22.3% 7.18% 3 4 生態步道 21.2% 6.85% 4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圖4.7「生態」相對權重及絕對權重值統計

(三)「安全」下之各評估準則數據結果

此部分以「安全」做為上層準則,與其所包含的底層準則之間進行重要 性評比。底層準則包括「無障礙校園」、「生態安全設施」、「周邊生態環 境」、「親水安全設施」、「親和性圍籬」。結果顯示「無障礙校園」對「安 全」內容評估的影響性最大,相對權重及絕對權重值各為26.0%、5.81%。故 我們可以發現,從專家的角度,都說明「無障礙校園」是一個生態環境導入 校園不可或缺之因素。 在校園排除現存於校園內對於殘障學生形成障礙的一 切措施,一方面要做到「不以障礙為理由而拒絕入學」,以達到「有教無類」

的理念;另一方面,也排除校園內的各種有形與無形的障礙,使障礙學生能 夠像一般學生一樣享受各種生態環境資源,使殘障學生在「最少限制的環境」

中,接受適性化的生態環境教育,以充分發揮其潛能。其次為「生態安全設 施」相對權重及絕對權重值各為19.0%、4.26%。「周邊生態環境」相對權重 及絕對權重值各為18.6%、4.17%。「親和性圍籬」相對權重及絕對權重值各 為18.6%、4.17%。「親水安全設施」相對權重及絕對權重值各為17.7%、3.97%。

綜合上述之相對權重及絕對權重值;調整理如表4.18及圖4.8所示。

表 4.18「安全」各評估因子相對權重及絕對權重值統計表 項次 相對權重

(%)

評估因子 相對權重 (%)

絕對權重 (%)

排序

1

23%

無障礙校園 26.0% 5.81% 1 2 生態安全設施 19.0% 4.26% 2 3 周邊生態環境 18.6% 4.17% 3 4 親水安全設施 17.7% 3.97% 5 5 親和性圍籬 18.6% 4.17% 4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圖4.8「安全」相對權重及絕對權重值統計

(四)「空間」下之各評估準則數據結果

此部分以「空間」做為上層準則,與其所包含的底層準則之間進行重要 性評比。底層準則包括「綠化量」、「友善校園」、「景觀調和」、「親水 可及性」、「壁面綠化」。結果顯示「綠化量」對「空間」內容評估的影響 性最大,相對權重及絕對權重值各為26.2%、6.57%。故我們可以發現,從專家 的角度,都說明「綠化量」是一個生態環境導入校園不可或缺之因素。 在校

園空間整體規劃增加之綠化面積及藍帶面積,提供舒適怡人之休閒空間,同 時營造出較多樣之生態景觀環境,對校園生態系統中之最主要生物-人而 言,除提高其生活品質及心靈享受外,也可提供更豐富之生活、休憩與學習 環境。其次為「壁面綠化」相對權重及絕對權重值各為19.8%、4.96%。「友 善校園」相對權重及絕對權重值各為18.9%、4.75%。「親水可及性」相對權 重及絕對權重值各為18.4%、4.61%。「景觀調和」相對權重及絕對權重值各 為16.8%、4.22%。綜合上述之相對權重及絕對權重值;整理如表4.19及圖4.9 所示。

表 4.19「空間」各評估因子相對權重及絕對權重值統計表 項次 相對權重

(%)

評估因子 相對權重 (%)

絕對權重 (%)

排序

1

25%

綠化量 26.2% 6.57% 1 2 友善校園 18.9% 4.75% 3 3 景觀調和 16.8% 4.22% 5 4 親水可及性 18.4% 4.61% 4 5 壁面綠化 19.8% 4.96% 2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圖4.9「空間」相對權重及絕對權重值統計

三、整體層級各項評估準則數據結果

就整體層級來看,本研究 19 項評估準則,最受到專家重視的前五項評估準 則依序為「生物多樣性」(34.3%);「環境行為教育」(28.1%);「綠化量」

(26.2%),指的是生態環境導入校園之影響因子生物多樣性對往後生物棲息 地多樣性之營造具決定性影響。透過環境行為教育,讓校園生態環境能做出最 恰當的行為,藉由校園提供舒適怡人之休閒空間,營造出較多樣之生態景觀環 境,除提高校園生活品質及心靈享受外,也可提供更豐富之生活、休憩與學習 環境;「無障礙校園」(26.0%),指的是排除現存於校園內的障礙一切措施,

使障礙學生能夠像一般學生一樣享受各種教育資源,使殘障學生在「最少限制 的環境」中,接受適性化的教育,以充分發揮友善校園;「人工生態教育」

(24.6%),指的是校園設 置 人 工 陸 生 動 物 棲 息 , 提 供 淨 化 成 果 展 現 及 人 工生態教 育 觀 摩 效 益 , 並 創 造 生 物 多 樣 性 自 然 景 觀 價 值 ;詳如生態環境 導入校園之影響評分表 4.20 所示。由此可知,各項評估準則的相對重要性愈 高者,其各層面重要性也愈高;而本研究也顯示 19 項評估準則的重要性權重 值,「生物多樣性」層面下的底層準則都具有頗高的比重,故專家認為「生物 多樣性」是影響生態環境導入校園的主要因素。在次要項目中專家判斷符合一

致性的要求後,即可決定各層級要素在最終目標下的優勢權重,故「生物多樣 性」、「環境行為教育」、「綠化量」、「無障礙校園」與「人工生態教育」

等五項次要項目為排名次要項目前五項,顯示生態環境導入校園之優勢權重,

於校園規劃時應為主要之考量項目。

表 4.20 生態環境導入校園之影響評分表

第一層 第二層 第三層

名稱 名稱 權重 排名 名稱 相對權重 絕對權重 排名

生 態 環 境 導 入 校 園 之 研 究

教育 20% 4

環境倫理教育 10.2% 2.06% 19 人工生態教育 24.6% 4.96% 9 生態技術教育 18.0% 3.63% 18 環境行為教育 28.1% 5.67% 7 環境價值觀學習 19.2% 3.88% 17

生態 32% 1

生物多樣性 34.3% 11.06% 1 基地保濕 22.3% 7.20% 2 生態環境之維護

與復原 22.3% 7.18% 3 生態步道 21.2% 6.85% 4

安全 23% 3

無障礙校園 26.0% 5.81% 6 生態安全設施 19.0% 4.26% 12 周邊生態環境 18.6% 4.17% 15 親水安全設施 17.7% 3.97% 16 親和性圍籬 18.6% 4.17% 14

空間 25% 2

綠化量 26.2% 6.57% 5 友善校園 18.9% 4.75% 10 景觀調和 16.8% 4.22% 13 親水可及性 18.4% 4.61% 11 壁面綠化 19.8% 4.96% 8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12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