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生活適應之基本概念

壹、生活適應的意義

「適應」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生物學的概念中,最早提出適應這個概念是達爾 文(1895),他在其生物學進化論中,最先使用「適應」這個名詞(引自吳新華,1996)。 他認為生物維生的準則就是「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自然選擇。生物為了在這環 境中生存下去,會改變個體的結構以配合其所處的環境,以便能順利生存。這是生 物學家對於「適應」的看法,其他不同領域、不同學科的學者,對於「適應」則持 著不同的看法。如Piaget(1967)在他「認知發展理論」中,用生物學觀念中的「適 應」來解釋智力的意義。Piaget 認為智力跟組織是生物受到遺傳因子影響,所承襲 的兩種基本能力傾向。他認為組織是一種統整身心各方面功能以達到目的的活動歷 程;適應的目的是在求取內在基模或認知架構與外在世界達到平衡的歷程。Piaget 更進一步表示,適應的方式有二,包括同化跟調適,在認知運作過程裡,同化與調 適是共同運作的,只是主從的差別。若是同化與調適能調合得好則達到平衡,就能 適應良好,否則就會失衡,進而適應不良。另外,美國心理學者Arkoff. A. 也提出 對適應的看法,他認為適應是: 1.個人與環境互動的過程,而且也是個人與環境兩 者互動的產物。 2.適應是一種雙向的過程,有時人必須適應環境以求和諧,但有時 也會主動改變環境,亦即適應的過程受到個人與環境之間交互作用的影響。 3.適應

不只是一種靜態的狀態,也是一種動態的過程,因為人與環境隨時在變,原有的適 應也因時空不同而在改變(引自吳佳蓉,2002)。總而言之,Arkoff. A. 認為適應是 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歷程,是一種動態及靜態的歷程,且使個人與環境需求能達 成和諧一致的狀態。

在過去學者的定義方面,諸多學者從環境與個體的角度來談生活適應,大體來 說可以區分為兩類,以下分別詳述之:

一、生活適應是個體為與環境達成和諧一致的連續行為,並藉此改變 自己的行為、改變環境,甚至是兩者都加以改變的歷程

生活適應是指一個人對自己、對環境、對別人的反應。因此,一個身心健 康的個體,一方面改變外在環境,以維持和協而平衡的交互作用。亦是一種 個體想要滿足自身需求,而與環境發生調和作用的過程。是一種動態的、交 互的、有彈性的歷程,不僅是單向的,而且是雙向的,甚至是多向的歷程(朱 敬先,1995;張春興、林清山,1989)。

二、適應是一種內在狀態,也就是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所達成的和諧 狀態

適應是個人與其所處環境的交互作用。個人自誕生後,接觸自然與社會環境中 的許多刺激,並有所反應產生交互作用,此即適應的歷程。是一個人與他人或其與 所處環境之間的規律性與和諧化的狀態,而此種狀態乃是建立在一個人與其所處環 境之間的交互作用上。當與環境開始作用之後,久而久之,就會成為一種習慣(林 清江,1983;廖榮利,1986;賴保禎、簡仁育,1981)。

除此之外,楊國樞及吳新華兩位學者分別以不同角度探討生活適應的定義。楊 國樞(1986)以心理學角度進行探討,他認為人生可以說是一種適應的歷程。在這 歷程中,每一個人都想盡種種方法與手段,來應付外界的要求與滿足內在的需要,

以期在主觀上達到一種滿足與幸福之感。而吳新華(1996)則是從較為廣義的層面 來看生活適應的定義,他認為適應具有多重的含意,但簡單來說,可分為兩種,消 極的適應是指個體被動的順應環境,而積極的適應是指個體一邊企圖改變環境的條 件,一邊調適自我的需求,使個體與環境間處在最和諧的狀態下。

總結上述諸多學者的定義,生活適應可以定義為個體與環境間的交互作用,為 兩者間達成和諧一致的歷程,當遇到適應困難時,個體為適應良好,可能會改變自 己調整需求、改變環境或運用資源來尋求解決之道,以克服困境,使個體與環境達 到和諧、穩定的互動狀態。

貳、生活適應的分類

生活適應的內涵包羅萬象,許多研究者依照不同的分類標準將生活適應廣泛的內 涵加以分類,綜合眾多研究顯示,本研究將不同研究者之生活適應分類歸納為以下 四種,將分項敘述之:

(一) 個人適應及社會適應

此類的研究者將生活適應一分為二,他們認為兒童適應類型若非個人適應 即為社會適應,他們將個體在學校適應及社會適應上的內涵均歸類在社會適應 中,個人適應裡則是包含個體對自己的適應及對家庭的適應。這一類觀點的研究 者有,石樹培(1991)、王文琪(1995)、朱崑中(1997)等人。

(二) 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

此類的研究者在分類上多增加一類-家庭適應,將有關家庭適應的內涵由 個人適應中劃分出來,在內涵上較分兩類者詳細,但在社會適應並未多加分析。持 這一類觀點的研究者有,蔡姿娟(1999)。此外,陳貴龍(1987)也是將生活適應劃 分為三類,但他依造其研究目的加以修改,分別為接納他人、接納自我、環境適應。

(三) 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社會適應

持這一類看法的研究者最多,在兩大類適應類型中又劃分出教具影響力的兩個 類型,在內涵上包含的範圍較前兩類廣泛,依造不同類別進行分析研究,亦可得到 較確實的研究結果。持這一類觀點的研究者有莫麗珍(2003)、黃玉臻(1997)、黃 美月(1995)、劉琨輝(1985)、賴靜瑩(1999)、羅婉麗(2001)等人。而吳佳蓉(2002)

及林梅蓉(2005)則是將四類的適應分別依研究目的加以修改,為學習適應、師生 適應、同儕適應、自我適應等四類較為偏向學校適應的分類法。

(四) 其他

此類的研究者有王柏元(1999)及黃保勝(1997)。黃保勝將生活適應分類為 學習適應、常規適應、師生關係、對學校的態度、同儕關係與心理適應等六項。而 王柏元是針對原住民兒童為研究對象,他將生活適應分類為,同儕關係、常規適應、

自我關係、學習適應、心理適應、種族適應等六項。

總和上述研究看來,最多研究者使用為四類的分類法,在眾多分法中,四類 的分類法是較為貼近本研究目的的分法,因此本研究將採用此種分類法,將焦點放 在外配子女個人適應、學校適應、家庭適應、社會適應等四部分進行探討研究。